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教研教科发展计划

教育局教研教科发展计划

一、现状分析

(一)现实严峻

1、新课程高考模式。2009年*省高考改革方案,是以学科会考、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的考试招生改革。考试科目设三个层次:第一层

次为重点本科,考3(语、数、外)+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一般本科,考3(语、数、外)+文科综合或理科

综合;第三层次为专科及高职院校,考3(语、数、外)+技术(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这对*乃至整个*现有的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是

一个严峻的考验。

2、教育质量归属。教学质量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理想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受制于

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导向、学校的布局结构、师资的配备与培养、财力物力的保障等多种因素。教研教科工作在微观领域服务于教学质

量的提高,虽然不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力量,但教研教科工作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3、学龄人口。根据*市教育统计资料汇编,20*-2019年*市在册中小学学生数统计如下:

2、2011-2019年数据来自教育局20*年11月编制的统计资料

3、九-七年级中外市借读4111人,六-一年级中外市借读21851人

上表表明,*市的学龄人口自20*年后急剧下降。按照智力分布理论,意味着同龄人口的优质生源急剧减少。如果*省的学龄人口分布曲

线与*相近,*的高考水平稳步提高是可能的。问题是全省各县市区的学龄人口分布趋势并不一致,这对急剧下降的县市来说是个极大

的挑战。

4、会考与高考水平。*市参加*省普通高中会考(七门学科:高一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高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平均分、

合格率与优秀率共21个指标,在*市九个县市区排名中,20*年与20*年相比,3个指标位序上升,2个指标位序平行,16个指标位序下降

。并且进入前三位的只有信息技术的平均分(第三位)、及格率(第一位)和物理的优秀率(第三位)。这非常需要我们转变概念,

调整策略,夯实基础,提高水平。

尽管*的高考总体水平在*市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以*年人均GDP大于1500美元的15个县或县级市(*、*、*、*、*、*、*、*、*、*、*

、*、*和*)为比较对象,以重点万人比、本科万人比和专科万人比为指标,20*-20*年,*市在15个县市中的位序并不理想。这说明

,从万人比角度,*的高考水平在*省内话语权不多,同时也表明发展空间较大。

(二)基础厚实

1、领导重视。各级领导特别是教育局领导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品质非常重视。提出了以“新农村教育”为核心,不断追求*

教育的品质化、公平化、最优化和规范化的目标,为教研教科工作指明了方向。

2、管理水平。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水平,*走在*市前列。如*的人事制度改革、“阳光招生”、“抱团发展”、“自主发展性督

导”等许多项目引领*、*教育改革。

3、师资素质。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水平,*走在*前列。如在20*年教研系统三项教学评比中,*市在*市教

学论文评比中,一等奖占21.16%、二等奖占19.27%、三等奖占16.31%;教学案例一等奖占19.29%、二等奖占22.78%、三等奖占

22.36%;课堂教学(优质课)一等奖占21.59%、二等奖占18.44%、三等奖占17.13%。

4、质量家底。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如中考、高考水平等显性指标,*走在*前列。20*-20*年*市的高考重点万人比,已连续四年稳居*

县市区第一,本科率和专科率稳居*县市区前列,特别是20*年*市的高考理科重点人数名列*省县级市第四。

二、基本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将教研教科工作定位为:

教研、教科室接受教育局的委托,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学科教学业务管理、教育科学研究,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职能,努

力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研究者、策划者;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服务者;教育行政管理的参与

者、协助者。

三、工作理念:

创造服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研与科研

四、行动口号:

质量为本,团队推进;

科研引领,效益优先;

增值评价,自主发展。

五、重点目标:

(一)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探索教学质量增值评价机制,持续提升区域教学整体水平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高中教育为核心、初中教育为重点、小学教育为基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身心素质和个性特长

进行动态监控、增值评价,切实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其具体目标为:

1、建立高中教育策略研究指导中心。开展高考策略研究指导,尤其是探索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我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指导,有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市学校高考水平动态评价制度,保障我市高考水平的

稳步提高。

2、探索初中学科学业发展性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中考学科成绩增值评价分析制度,努力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环境;探索学

生学科个性特长增值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张扬学生的个性。

3、形成小学学科教学水平动态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小学毕业年级学科教学水平增值评价分析制度,实行小学学科课程三维目标实现程

度动态监控。

(二)以有效教学为目标,构建教学研究共同体,逐步提高区域教学整体效益

——以优化教学环节、追求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以学科教研员为领衔、名骨干(特长)教师为主体、发展性(升格

)教师为辅助、青年(入格)教师为补充的,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探

索的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学研究共同体下设若干个学科教学研究团队。其具体目标:

1、现状诊断。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所有学科教学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总结学科教学经验、发现学科教学问题、把握

学科教学方向、探索学科教学策略。

2、课程处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遵循中考和高考命题方向,结合生源实际,研究课程的取舍、补充和拓展,力求形成具有*特点的

地方课程。

3、主题策划:以现状诊断为基础,以有效教学为目标,重点围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等方面,每学年策划并实施教研主题

2-3个,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学业监控:以新课程三维目标和中考、高考命题方向为指导,结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际水平,加强命题研究,分层建立试题

库。构建学业成绩调研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库,加强教学研究的反思。

5、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风格教师的引领学习与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加强对升格教师的定位指导与强化训练;严格规范入围教师的教学

程序与基本素质。

(三)以教育品质为方向,构建科学研究共同体,不断增强区域科研整体品位

——以围绕区域教育的主要特征,通过优先研究与优势研究,引领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品质为方向,构建以教科员为领

衔,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基础的,在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教育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进行有效探索的科学研究共同体。科学研究共同体下设规划设计、课程建设、专业发展、质量评价四个研究团队。其具体目标为:

1、重点做好全局统领性课题。继续做好国家规划课题《区域推进“新农村教育”的实践研究》、省规课题《县市基础教育质量保证体

系构建的研究》的研究,努力形成“新农村教育”的基本思想、基本体系和基本模式。

2、全力构建学科导向性课题。分别在教学、科学研究共同体和学校层面,围绕学科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

研究,探索学科教学规律,提高学科教学效益,努力形成具有*特点的学科教学范式。

3、不断探索学校标志性课题。以课题研究的策略,在管理、教育、教学、服务等领域,引领并帮助学校提炼优先发展项目或优势发展

项目,努力打造学校特色,不断张扬学校个性,逐步形成学校品质。

4、继续鼓励教师自主性课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继续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教育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争取增加教科研经费

加强学业监控、建立符合*教学实际的试题库、数据库,实行教学质量增值评价、利用团队力量引领学科建设等工作都需要经费支出,

因此迫切需要增加教科研经费。新增经费项目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学生期终学业评价、试题库与数据库、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奖励、教

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共同体活动等方面的经费。

(二)健全教科研机构

在现有学科办公室(中学理科、中学文科、小学幼教、综合)、规划办、会考办的基础上,增设信息办、课程办、研训办、评价办。

成立教学研究共同体和科学研究共同体。两个研究共同体共设22个团队,其中教学研究团队18个,科学研究团队4个。

(三)完善教科研网络

1、在纵向层面,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共同体、科学研究共同体为引领,教学研究团队、科学研究团队为骨干,学校教研组、课题组

为基础的教研教科工作网络。

2、在横向层面,切实加强县域之间的研讨、交流与沟通;努力形成校际之间团队学科的共同发展;不断深化教师之间的专业引领与学

习共享。

(四)创新教科研制度

今后三年,将重点围绕集体决策、团队推进、科研引领、效益优先、增值评价、分层教研和分类评优等方面,创新教研教科工作制度

,坚持教研教科工作的严肃性,保障教研教科的公平性。

七、*年主要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按照教育品质化、公平化、最优化和规范化的总体要求,围绕“有效教学”这一核心

,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

(二)主要任务

1、教学诊断。全面、系统地开展*市基础教育教学现状诊断工作,在学生、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总结教学经验、教学特征,

发现教学难点、缺点与问题,从而把握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以及研究的策略,为着力打造“高效型课堂”、“创新型课

堂”和“集约型课堂”,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信息、奠定基础。

2、课题研究。以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新农村教育”的实践研究》为核心,在开题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

案,调整研究人员、梳理研究内容、充实子课题,努力形成“新农村教育”的基本思想、基本目标、基本体系和基本模式。同时在一

体化、品质化、均衡化等方面产出阶段成果。

开展*市文科教学现状与趋势的调查研究,构建文科教学应对策略,提高文科教学总体水平。深化英才教育的实证研究,努力形成英才

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操作体系。

3、增值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高考水平为重点,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发展水

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研究、制定并实施《*市教学质量增值评价制度》。

4、课程改革。准确把握*省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的精神实质,客观分析我市普通高中的布局结构,指导学校科学制定尊重学生个人意

愿、利于稳定并提高教学质量的走课制度和分层教学模式。

5、教研主题。教学研究要围绕有效教学这一总的目标,设计、策划并实施学科教研主题。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定教、以学论

教”,即以课程目标实践程度为指向,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在计划制定、理念影响、教材处理、情景创设、方式提供、教学组织和教

学评价等方面,能够有效地保障并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实践有效教学,要持续探索、努力构建符合*实际的高效性课堂、创新型课堂

和集约型课堂。

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学习并推广《课堂观测技术》,使之成为教研员和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

6、筹建项目。(1)高中教育策略研究指导中心:根据*高中教育实际,拟建的高中教育策略研究指导中心,主要涵盖高中学校布局结

构、高考应对策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今年首先围绕高考应对策略,重点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争取出台《*市

高中教育策略研究指导中心建设方案》。(2)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共同体:拟建中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共同体是以教研员、教科员

为领衔,集合*学科教学、科学研究中的优秀分子,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品质这一核心目标,开展学习、调研、指导与服务,

努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共进。今年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争取出台《*市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共同体实施办法》,并在高中层

面建立学科团队进行试点。(3)试题库与数据库:命题与考试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通过命题研究与考试评价引领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多种渠道保障对试题库、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争在年内基本建成试题库与数据库并发挥作

用。

7、调查研究。(1)分层教研、分类评优调研。根据学校布局、师资水平的层次性,按照“新农村教育”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

上尝试建立分层教研、分类评优制度。(2)开展学科导向性、学校标志性课题调研。(3)开展教师教学发展性评价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