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项目推进会上市领导讲话

项目推进会上市领导讲话

同志们: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立足又好又快发展,把项目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次进行研究部署。今天在这里召开专题推进会议,检查去年“看项目,促发展”现场会以来项目建设情况,展示成果、分析形势、查找不足,采取更切实际、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今天这次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特别是市政府在家的领导及组成部门的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及五大连池风景区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都参加了,通过这样一次会议,就是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共同抓好全市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刚才,我们集中交流了各县(市)区及五大连池风景区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项目建设成果,很受鼓舞、也很振奋,可以说今年是我市近年来项目建设较好的一年。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复工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上半年,全市开复工项目112项,同比增长68%,其中本年新开工76项,增长了11.8%。市属重点项目开复工25项,其中列入省重点的续建和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2.49亿元,增长6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国内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资金到位分别增长4%、68.1%和76%。涉及领域呈现多元化。在以往基础上,今年新增加了化工产品生产、铜产品深加工及汽车配件、实木家具、无水黄油、山特产品、果汁饮品、建材物流、风能开发等新兴产业项目。采取的措施更加实际。不论是项目前期,还是推进建设,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更加有效、更合实际的措施,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总之,这些项目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也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毫不动摇、持之以恒的推进项目建设,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我就全市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当前发展态势,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紧迫感

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社会步入了较快发展轨道。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1.8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10.2%、19.2%和10.2%,同时,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的绝对值都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特别是在增幅上,在我省13个地市排名中,我市GDP列第8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值均列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第10位,发展形式令人鼓舞。我市经济之所以能够呈现这么好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是经过几届班子多年的努力,发展成果在今年开始显现,并不是哪个人一抓就上来的,这也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保持当前这样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市情,既要看到发展成绩,更要正视现实差距和面临挑战。从当前看,第一,我市GDP总量进一步提升,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依然很大。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也显示了经济结构中的矛盾。我市GDP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159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80亿元,但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2005年为36.9:16.2:46.9,37.6:16.4:46,2007年39.4:16.5:44.1,三年间,第一产业增加了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2.8个百分点。从我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与我省2007年的三次产业结构12.6:53.4:34比较看,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说明我们是一个农业市,但大而不强,仍然是“原”字号农业。第二产业略有上升,主要是因为2007年矿产资源开发和合作区工业硅生产企业的拉动,但与省相差36.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仍然不强,尚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下降,扩大内需乏力。第二,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高新企业和加工型企业的比重偏低。近年来,由于我们狠抓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的牵动力明显增强。2007年,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9亿元,增长28%,是近十年增幅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亿元,增长97.4%,绝对额和增长速度都创历史最好水平。但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看,牡丹江市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完成64.8亿元,同比增长130.3%,投资规模是我们的7倍。在全省排第七位的鹤岗市,增幅比我们低66.8个百分点,但投资规模比我们高5.6亿元;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看,今年,全市开复工重点项目共37项,年度计划投资45.9亿元,其中水利、道路、电力、矿产开发等方面的项目占到很大比例,高科技、有较大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少;从上半年投资涉及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二产的技术改造、设备购置以及三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高新企业和加工型企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投资额仅占全部投资的15.4%,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第三,我市大项目虽然有所增加,但数量还不够。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积极争取,我市大项目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新增加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项目。比如,五大连池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这是我们期盼多年的,做大做强矿泉水产业有望成为现实。再如,合作区30万吨电石及电石化工项目,总投资20亿元,目前施工队伍已进入现场,道路等工程建设开始启动,建成后年产值43亿元、税金2.6亿元以上,一个项目的税收就接近市直去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再如,爱辉区风电开发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设计能力15万千瓦,入场道路和输电线路近期将开工建设,等等。总体上看,大项目数量有所增加,但不论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的目标要求看,还是与发展较快地区相比,我们大项目数量仍然不够,特别是缺少投资超百亿,甚至几百亿的立市、立县、立区型大项目。第四,我市财政收入增速加快,但收入增长不均衡。上半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5亿元,增长61.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5亿元,增长60.7%,全口径和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列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但收入增长很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一次性收入拉动较为明显。上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增收2.4亿元,其中一次性收入7375万元,占3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2007年,我市财政收入增幅达到30%左右,是GDP增速的两倍多,但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0.5%,分别比全国、全省低9.5和2.8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对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县(市)财政增幅不均衡。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增幅达到106.1%,逊克县120.9%,列全省县(市)第1位;嫩江县33.7%、五大连池市24.1%、孙吴县23.5%、北安市14.5%,分列第33、50、53和61位,虽然同比增幅很大,但均排30名以外。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认识到不足和差距,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的紧迫感,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思想,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来抓,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抓,坚定不移地抓,为保持和巩固当前发展势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撑。

二、坚持项目发展的正确导向,准确把握项目建设基本要求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富市裕民的源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项目建设上,我们必须立足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基本要求。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项目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大量事实证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不能简单的等同发展,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不重视质量效益、不注重协调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就可能会出现增长失调,不仅不会促进发展,甚至会让我们付出沉重代价。因此,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坚决做到“四个绝对不能”,即绝对不能上忽视环保和污染环境的项目,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绝对不能上资源短缺和无米之炊的项目,防止出现产业雷同和相互竞争;绝对不能上项目投资和土地征用相差悬殊的项目,特别像投资1000或2000万元而征用土地10到15万亩的项目,确保项目投资和土地面积相匹配;绝对不能上国内已经淘汰工艺的项目,避免今天项目建成,明天进行改造。二要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能保证一定的效益。当前,加快发展速度,扩张经济总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提下,把大发展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因为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年初,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防经济过热和防物价增长。下半年,受汶川地震和中小企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要加快。我们一定要力求大发展、快发展,在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三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效益是我们抓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我们经济活动的根本追求,但我们所追求的效益必须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前提。比如矿产资源开发,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只给服务,不给政策、不给优惠,既要使我们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不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既要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财政增收,也要让群众受益。尤其在当前资源短缺、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我们更不能给任何政策。四要坚持以工业项目为重点。工业是支持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要投入足够的力量抓好工业项目。一个工业项目,不仅可以壮大一个地方财政,甚至可以支撑一个城市。伊春市仅西林钢厂一个企业的税收,就占伊春市财政收入的40%。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所以,我们要抓住工业项目,积极寻求突破。同时,也要抓好城建、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这些项目既能支持工业发展,也能为解决就业、改善民生创造有利条件。

三、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步伐

抓好项目建设,是一项需要攻坚克难的工程,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在以往工作中,大家都有切身感受。我们经常说,抓项目要做到“四个千万”,即“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其中的难度和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抓项目的方式方法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在总结好经验、借鉴好做法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在这方面,我认为要重点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第一,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生成机制。重大项目生成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一是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都要积极谋划,不仅要谋划工业、农业、外贸、旅游等方面的产业项目,也要谋划交通、城建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在工业方面,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我们的资源及外地发展趋势,谋划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项目,避免再度出现客商来问再现编项目现象。在农业方面,要抓住国家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的契机,谋划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前,通过水利部门了解到,嫩江灌溉工程已纳入省里计划,灌溉工程我们也要积极争取。另外,农业科技园和豆、麦轮作等方面项目,我们要认真研究,抓紧编制项目。在旅游方面,也要好好策划,精心谋划,培育推出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比如,爱辉区沿江有80多个岛屿、37个组群,60%以上没有遭到破坏,自然景观非常优美。爱辉区和旅游部门要抓紧策划一下,推出夜游和欣赏特色岛之类的旅游项目。另外,对洪生书记建议的流域馆及特色文化等方面的项目,有关部门也要认真谋划,编制一些项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魅力,没有魅力的城市就不吸引人,不吸引人就没有人气。二是要加强院企合作,生成一批项目。很多高科技项目都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生成。过去,我们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对接合作不够,今后要积极联系,加强合作,争取得到科研成果,为招商引资、引进主体创造条件。吉林省通化市几乎把沈阳医药学院的科研成果包了,他们拿到科研成果,积极招商引资,使医药成为该市的主导产业。哈药六厂依托科研单位“双黄连”一项科研成果,就支撑了企业的发展。同样,我们的高纯硅加工项目,如果没有浙江大学国家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提供的先进技术做支撑,也发展不到目前的水平。三是要把握产业方向,引进一批项目。这是我们今后上项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产业方向,虽然不是很确定,但只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有利于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就要积极引进。这里所指的“引进”,就是要加大招商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一批项目。

第二,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招商引资机制。简单说,建立健全规范的招商引资机制,一是要倡导专业化招商。实行专业化招商,就是要进一步突出专业招商员及有招商任务指标单位领导的主体力量,组成精干的专业招商小分队,集中攻关,引进项目。要加强对专业招商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对市情、国家政策、发展格局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招商的实效性。今年,我们试行了招商员制度,10多名驻外招商员刚刚派出,对业绩好的还将给予奖励。今后,我们还要充分发挥驻北京办事处信息灵、联系广等方面的优势,赋予其相应的招商职能,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二是要倡导个性化招商。所谓个性化招商,就是要登门招商、对口招商,特别要根据我们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面对世界500强企业、重点上市公司和重大企业集团,加强信息收集反馈、项目储备推介和登门联系对接。这件事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还得锲而不舍的做。在这方面,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给我们的启示特别深刻,他找工作时,用6个星期去遍了同城的所有企业,没有一个企业收留他,但他从头再来,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开始,结果企业被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把他留下了。我的意思就是在招商引资上,我们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主动登门、反复洽谈,以诚让他们感动,以诚让他们信服。三是要倡导集约化招商。所说的集约化招商,就是要以最精干的队伍,到最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地区,吸引最具投资实力的客商,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以往那种大兵团的招商活动,也是一种方式,也有实际效果,至少有个轰动效应。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大兵团与小分队结合起来,也许那样效果会更好。比如,采取小分队集约化招商,我们可以同时请几位企业老总,面对面洽谈,谈的会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也更大。否则,人员众多,洽谈效果也许不会很好。

第三,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和投资信息通报机制。捕捉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流向,是我们上项目的重要依据,更是我们向上争取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信息通报机制。这件事我今天正式提出来,并落实给各级发改部门,希望抓紧研究落实。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后,由发改部门随时收集国家有什么样的投资导向和有什么样的宏观政策,定期整理、及时报送。市直各部门要每季度向发改委报一次上级对口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相关信息,发改部门要做好登记,及时进行整理,不报或零信息的也要登记备案,并进行核查。对上级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信息未及时上报或漏报的,市政府对相关部门领导进行问责。发改部门要立即确定负责科室,专门负责,及时整理,按季报送给市级领导和各县(市)区领导。市财政局要单独建立信息机制,每季向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一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能够充分说明建立信息通报机制的重要性。前几天,我到省劳动厅协调解决退休老同志上访反映的一些问题,不经意了解到国家拿出6个多亿资金用于解决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假如我们得到信息早,再做做工作,也许得到的资金会多一些,资金缺口就小一些。再如,前几年,我们及时得到国家扶持空心砖生产政策信息,经过争取,得到1000多万国债资金支持,现在项目干起来了,但如果当时不了解这个信息,就不会得到支持。所以,市直各部门必须要经常与省相关部门保持联系沟通,发改、财政等部门更要如此,部门主要领导和各专业科室的同志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省里,及时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并及时通报信息。总之,通畅的信息通报机制一定要建立起来,相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积极运作。

第四,要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协调服务机制。项目建设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协调推进,哪个环节、哪个部门不配合、不支持,都会给项目建设造成影响。我过去经常讲,对重点项目要重点建设、重点服务、重点协调、重点保障,那么对大项目呢?我们各级大项目办就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负起责任。我有个想法,就是由大项目办负责,统一制作服务卡,每月发给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把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随时报给大项目办,项目办进行集中整理后,对需要协调部门解决的,由发改委每月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对需要重点协调解决的,由主管市长负责研究解决;对涉及面较广、协调难度大的,我亲自参加,帮助研究解决。我的中心意思就是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重点项目来展开,集中一切力量上大项目,集中一切力量抓大项目。也可以说,就是要围绕重大项目开展一切工作,一切力量都要向大项目集中。我们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做到领导在项目一线指挥,干部在项目一线工作,情况在项目一线了解,问题在项目一线解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难题。在这方面,有的地方有些部门做的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地方和部门做的不够好,在此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在项目建设上,各地各部门的领导都是服务主体,而不是旁观者,为项目服务是义务、是责任,项目落地了,你就要经常深入企业,对需要办理的程序和手续,都要帮助研究、帮助办理,真正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认为,一个项目就好比是一棵小树,既然在我们这里栽植了,就要精心培育,使之尽快成长。总之,就是要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服务的推进机制,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责任落实和目标考评机制。落实责任,是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一环,也是我们的成功经验。不仅项目的引进要落实责任,项目推进更要落实责任,只有责任落实到位了,建设步伐才能加快。今年,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引资、“五个一”活动等工作都要进行考核,特别是加大了项目建设考核力度和所占比例,希望各地各部门引起重视。我反复强调,一个领导在哪方面工作都不错,唯独在争取资金、招商引资上没有作为,也不能说是一位好领导,所在单位的目标考核,年终就不能评为先进,尤其是有招商任务的部门。在责任机制上,有的地方或单位提出了“四个一”责任机制,即组建一套班子,拨出一笔经费,制定一个目标,完善一套机制,效果很好,我也认可。在此基础上,各地和各部门还要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新的推进机制,抓好责任落实。比如,大领导抓大项目,小领导抓小项目,但不是说大领导不过问小项目,小领导不参与大项目,要有所侧重,明确分工,各有职责。在精力投入上,各地各部门要真正把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特别要向经济合作区那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攻克、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搞服务,领导跟着项目跑,部门围着项目转。对于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较大的地方或部门,要专门安排一名领导负责项目推进,抓前期、抓推进、抓服务,一抓到底。在目标管理上,市委市政府年终对各地各部门进行考核,并将项目建设、投资规模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地和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要指标。各地各部门也要研究建立健全目标管理体系,层层细化量化,明确目标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抓推进,切实把项目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总之,的发展需要项目来支撑,未来的希望也寄予项目,项目可以凝聚人心,也可以锻炼干部。是否能够抓住机遇,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检验,也是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抢抓各种机遇,不失时机地抓好项目建设,为的快发展大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