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党建现状与对策

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党建现状与对策

*区原辖6个乡镇151个行政村,*年5月经行政区划调整,下辖澥浦、九龙湖两个镇和招宝山、蛟川、骆驼、庄市四个街道,65个行政村和17个社区,陆地面积218.18平方公里,是宁波市组合型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三带三区”建设(即建设沿海重化工带、沿江景观带、生态绿化林带和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现代居住新区、特色文化旅游区),加快从县域型发展定位向融入宁波大都市、实现大发展、成为宁波中心城的重要组团部分转变。不仅如此,*还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杭州湾及舟山跨海两座大桥的建设,*将成为舟山与上海、宁波与上海的重要交通节点,尤其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更直接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更快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也就成为必然。如何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社区的各项建设工作,特别是社区党建工作,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一、近年来我区在社区党建工作上的探索和实践

近几年来,我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社区党建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我区自*年把招宝山街道各居委会实施社区化改造后,以城区为重点,着力探索和加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区委、区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区社区建设三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同时,成立社区党建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协调机构,区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小组。在社区党建的探索实践中,按“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要求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打破了社区与社区单位党组织条块分割的割据,逐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有力、职能部门齐抓共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按照有利于服务和管理,有利于资源开发,有利于社区自治的原则,以原有居民区为基础,以地缘关系、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科学合理地对居民区进行了调整定位,将居民委员会改革为社区居委会。同时完成了涨监碶村的撤村建社区试点工作,其他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改居委会工作也正在逐步推进。大工程单位的社区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探索和采取了“双重管理”和“直接管理”的两种模式。目前,全区共建成社区21个,其中区属社区17个,大工程单位社区4个。区属17个社区均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和“一社区一支部(党委、总支)”的目标,普遍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2个,支部4个。同时,各社区还普遍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等议事机构,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理事会为基本框架,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组织体系。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社区调整中,各社区按照“人员缩减、待遇提高、素质优化”的原则,采取了继续留用、公开招聘、机关下派等办法调整充实了一大批社区工作者,尤其是加大了支部书记的选拔力度,注重解决支部书记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坚持按照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年富力强的标准来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新选配的17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学历大专以上2名、高中8名、初中7名,平均年龄48.6岁。近2年来,招宝山街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3名社区工作者,占整个街道118名社区工作者的23%,平均年龄28.4,学历均在高中以上,其中8名为大专。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四)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得到加强

针对社区党员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和结构多元化趋势,各社区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强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居民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尚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所在社区党组织直接负责管理。对于在职党员,我区实施了“双向三卡”管理制度(“双向”指双向管理、双向反馈,“三卡”指登记卡、活动卡、反馈卡),落实“一人一(多)岗”的党员义务岗位职责,如扶贫帮困岗、政策宣传岗等,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及时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活动情况,协助单位党组织抓好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对于外来务工和经商的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负责做好党员登记工作,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针对社区在册直管党员日益增加而难于组织、管理的新情况,招宝山街道在全区率先组建了楼群党支部。按照“地域相邻、方便管理”的原则,把原来的16个居民区党支部撤消,以一幢或几幢相邻楼房中的20名左右党员为单位,划小党组织设置,成立楼群党支部。

(五)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丰富

采取生动的形式,设计有效的载体,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区在设计社区党建工作载体时,把党务工作与社区建设联系起来,努力推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增强社区党建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是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党组织按照区委实施“民心工程”的要求,把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步形成了以区服务中心为指导,街道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服务站为支点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开展以服务广大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的同时,还以不同居民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服务,如针对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等爱心系列活动,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创岗腾岗、职业介绍等再就业服务,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深入开展“争星升级创五好”活动。围绕好班子、好队伍、好服务、好制度、好社风这五方面内容,相应制定星级评定标准和考核细则,强化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三是不断繁荣社区文化。各社区党组织始终把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繁荣社区文化作为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重要载体,广建队伍,创新形式,经常性开展社区文体教育活动。每个社区都有几支到几十支的社区文艺队伍,如腰鼓队、秧歌队、合唱队等,常年活跃在社区、街道乃至省市的文艺舞台。后大街社区的百人龙鼓队,被誉为“宁波第一鼓”,多次参与省、市、区的重大经贸、节庆活动,甚至在全国中华鼓舞大赛活动中,夺得最高奖----“山花奖”。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陶冶居民的情操,把居民的注意力逐步引到社区这个大家庭上来,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区建设发展比较快,同时也使社区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区形态的差异性比较突出。我区的发展是一个从县域形态逐步向区域形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新老社区交织,城乡逐步融合,但由于基础不同,社区形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目前,我区社区大致可分为五种形态:一是城市化社区。主要是招宝山街道8个社区,这些社区地处老城区,历史上是比较完善的老街道,社区的发展整体上处于稳定阶段,有比较成熟的社区工作机制和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二是准城市化社区。主要是由原来镇属各居委会演变而来,这类社区目前有8个,这些社区地处小城镇中心,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传统上镇、街道以农村作为工作重心等原因,这些社区工作没有较好地规范,工作水平急需提高。三是厂居式社区。我区是大工程集聚点,在我区落户的省部级企业达39家,这些大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大都相应建立自身的居民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引入,这些社区开始向属地化管理演变,全区目前有4个。这些社区有大工程单位共驻共建的资源和共同价值、财力等优势,但相对封闭,各方面工作缺少有力的指导,创新性不强,有些方面与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有诸多矛盾。四是村改居社区。这是近年来我区社区的新增长点,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部分行政村实行社区化改造,农民变市民,到今年底,我区约有4个村完成改造,在今后几年内将逞激增的趋势。这些社区各方面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按照社区建设的要求,对原行政村实施全方位的改革,将是村改居后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五是农村村民社区。建设文明城市是一个整体概念,除城市社区外,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行政村把社区化的管理方式引入行政村管理,加速自身向社区演变,如我区九龙湖镇的田顾村。上述五种社区形态,在我区城市化进程中,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这对社区管理、社区党建提出了分类指导的要求,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着力加以解决。除了招宝山街道各社区外,各社区在社区管理上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管理无序性。相当一部分社区与行政村交错并存,特别是在行政村与社区的结合部,城市与农村两种管理模式并存,导致许多工作出现“空挡”和死角。二是设施落后。如基础设施方面,招宝山街道8个城市社区的综合办公用房基本达到每100户30平方米标准,而其它几类社区办公用房非常有限。三是服务滞后。由于社区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为本的理念尚未在社区工作者中完全确立,面向广大居民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尚未健全,辖区内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还需不断加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服务认同程度不高。四是工作水平差距较大。如在文明社区创建方面,8个城市社区有2个省级文明社区,4个市级文明社区,而其他几类社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缺乏工作基础。

2、社区党建的适应性需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作为社区各方面工作的龙头、起着统揽作用的社区党建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当前对社区党建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新经济组织的涌现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区共有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个私企业等新经济组织8610家,注册登记各类社会团体7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0家以及40家社会中介组织。这些组织中大部分尚未建立党组织,少数建立党组织的活动不够正常,需要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党的组织网络,把党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角角落落。二是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对城市基层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的社会化、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的社区化,街道社区在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就业再就业、社区服务、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方面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要通过推进社区党建,在改善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强有力的政治核心作用。三是大量“社区人”的出现对街道、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大批的破产企业党员或下岗职工党员流向了社区,大量的离退休党员生活在社区,许多毕业生党员和复员军人、军转干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相当数量的外来务工、经商党员活动于社区。这部分党员既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四是广大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广大城市居民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群众性组织和活动群体,其中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把各类自发的健康的群体活动组织好,保证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是摆在社区党组织面前的重要任务。

3、社区党建工作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我们调研发现,不同类型的社区,其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相差甚远。除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建设水平较高、党建氛围较浓外,其他几类社区的党建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的环节。主要有:一是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机制难形成。社区党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支部为主体,由街道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但由于辖区内单位较少或者单位参与共建意识不强,导致可供社区利用的资源太少,并且街道党工委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来协调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对一些不愿意参与共建的单位缺乏有力的工作措施。二是社区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调查,除城市社区外的8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高中学历3名,初中学历5名,平均年龄近50岁,有退休后继续留用,有原来从事文书工作,他们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个别社区党务工作者对社区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党务知识缺乏,而且,社区党员工作者也偏少,给社区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培养带来了困难,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三是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党员教育方式单一,内容以政策理论、形势任务为主,形式以读报、开会为主,加之社区党组织普遍面临党员人数多、而活动阵地小的问题,组织生活会的效果不理想;党员管理盲点增多,党员属地化管理后,由于社区与单位党组织配合不够,出现党员“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却看不见”的现象,下岗后自谋职业的党员、毕业后未落实工作的党员、部队转业的复员军人党员,人户分离的党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生活缺勤现象。据调查,社区党组织组织生活参与率仅为50—70%。

4、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在不同层面还存在片面性。有些街道、镇城市化进程比较快,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农民人口的数量正逐年减少,新开发的居民小区逐渐形成规模,具备了城市的一些特征,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党委和政府对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工作精力仍以抓经济、抓园区建设为主,党建工作的重心依然在农村,抓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的往往只是一、二个科(室)的几个人。有些基层领导干部认为社区只是原有居委会的简单撤并,换换牌子,社区建设抓与不抓无所谓,没有认识到社区功能和作用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社区建设将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有些部门对准城市化社区、村改居社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深,关注程度还不够高,工作指导还不够及时。

三、加强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我区社区党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党建提出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

思想统一,达成共识是我们抓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尤其需要思想认识到位。针对当前各级在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模糊思想认识,要着力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各级进一步认清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对各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强化其领导和负总责意识,坚持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农村工作和社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始终把社区党建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对各职能部门要强化其参与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和社区需要,强化工作指导,搞好职能延伸,优化为社区服务。对社区党员干部要强化其主体意识,自觉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社区各项工作龙头,围绕搞好社区服务,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加强社区党建必需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今后一段时间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是实现“五有”目标,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五有目标:一是有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斗力强、群众称赞的领导班子。社区党组织班子年龄、文化机构合理,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75%以上。二是有一个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和社区单位共建机制。社区共建理事会组建率达95%以上。三是有一支党性强、管理严、素质高、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员队伍。党员参加“”达90%以上,党员参加“一人一岗”达80%以上,每个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途径。四是有一个使社区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服务的社区服务网络。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5%以上,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6支以上,再就业安置率达到60%以上。五是有一套有效实施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制度。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目前*正处于快速融入宁波大都市的重要时期,基层组织工作中,社区党建工将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搞好社区党建工作是党加强城市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但同时又必须兼顾不同形态社区的差异性,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侧重、有所区别,不搞一刀切。二是抓好自身建设与做好延伸拓展工作的关系。社区党建工作要有活力,党组织要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必须十分重视抓好自身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做好干部选配、党员教育管理等经常性工作。但同时又必须结合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不断拓展阵地,延伸自身工作职能,特别是在党建工作范围上,要向新社团组织延伸;在党建工作对象上,要向社区各层面党员延伸;在党建工作内容上,向解决居民生活问题和发展社区延伸;在党建活动的开展上,向驻区单位和社区成员共同开展延伸;在社区思想政治建设上,要向社区各层面成员延伸。三是处理抓好自身建设与搞好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关系。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要突出新的时代特征,社区党建脱离社区服务、游离社区建设,党的自身建设抓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实效,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要坚持围绕为社区居民服务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把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服务、管理、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促服务,以服务检验党建。

(二)加强领导、注重考核,营造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建的工作氛围

区委要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街道党工委要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社区内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内单位党组织要在街道党工委的协调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共同抓好社区党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区、街道要按比例足额划拨社区建设经费,特别要统一规划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妥善解决办公、服务、活动用房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承担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服务职能的同时,把自己的工作深入到社区去。如区民政局负责社区建设的规划、有关政策法规起草,指导社区建设日常工作;区委组织部要按照区委的要求,负责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区一级要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除考核农村、企业党建工作外,还要把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列入年初街道、镇党(工)委的考核目标。对区级部门党委(党组),也要把他们参与社区共建情况列入考核内容。街道、镇一级也要相应建立对社区党组织的考核激励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社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扎实有效地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

(三)深化社区体制改革,保证社区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社区体制改革是社区工作的突破口,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必须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一是在行政体制上,加快村改居工作。在前二年改革的基础上,要全面扩大撤村建社区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村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改变。在我区,完成体制改革的社区当中有一部份是村居混合型社区,如南一社区、汇源社区等。村居混合型社区的相对特殊性和融合的渐进性,必然会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要按照“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逐步融合”的工作方法,把村居混合型社区内的“城中村”逐步撤村建居,把农民及时纳入相应的社区居委会管理,促使农民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变,最终向城市居民转变。二是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上,采取社区股份制公司管理。对集体资产数量较大、实业较多的村进行股份制改革,村全部资产清产核资,然后将资产量化给村民,发给股权证,同时成立股份实业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对集体资产较少、未征耕地较多的村仍保持原有经济模式和运作方法。三是在组织建设上,建立一套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在村改居过程中,同步设置社区党组织,逐步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新型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同时,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共建理事会等组织。

(四)抓队伍、强班子,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党组织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社区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必须继续以“争星升级创五好”为载体,围绕建设一个好领导班子、培养锻炼一支好队伍、开辟一条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的好路子、健全完善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和共建机制、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好风尚,强化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首先,选好一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从机关、街道选派,内部培养,工作交流等途径,把政治素质好、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强的干部不断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鉴于目前城乡不同类型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上的差距,今后要加强城市社区与其他社区的结对帮扶,并经常选派一批后进社区的干部到先进社区挂职学习,提高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和考核监督机制。依托区委党校、街道社区学院等阵地,举办各种培训班,既注重社区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又注重其业务知识培训。新招聘的社区干部试用期满后,要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街道在年终要对所有社区干部组织考核,并与奖金和评优相结合。再次,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引导社区干部按职责、规定、制度办事,规范工作行为,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的任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二是加强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按照分类指导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社区中从事一定工作的党员,要鼓励他们在社区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对退休职工党员,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消除其思想顾虑,并组织他们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活动,发挥“余热”;对流动党员,要切实把社区流动党员活动站(登记站)建立起来,掌握底数,按照小型、业余、分散的原则,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做好外出党员定期联系工作;对在职党员,要继续推进并深化“双向三卡”管理制度,组织他们参加“一人一岗”、“党员责任区”、“志愿服务小组”等活动;对于日趋增多的下岗失业党员和新生组织中党员,社区党组织要帮助他们建立联合支部,保持教育管理的连续性,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下岗失业党员自立自强。

(五)抓规范、夯基础,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因地制宜,适时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针对社区中党员结构发生变化和党员人数不断增加,而社区活动阵地小的新情况,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在原有居民区党支部的基础上,划小支部规模,组建楼群党支部,以有利于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社区党总支,条件成熟时可以升格为社区党委。二是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传统党建的制度资源,传统党建制度虽与社区党建的制度有一定差异,但共性东西不少,尤其是传统党建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部分,如“”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都可以借鉴和引用。另外一方面要善于总结社区党建经验。近几年,我们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在职党员“双向三卡”管理、党员设岗定责等都是一些好的做法,要加以制度化,并以此来规范社区党建工作。三是不断创新载体,丰富社区党建内涵。社区党建是新生事物,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党建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今后要以“争星升级创五好”活动为载体,全面拓展党建工作的内涵,尤其要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八进社区”活动的落实完善,借助组织、宣传、纪委、文明、统战、政法、工青妇等部门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的契机,规范社区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四是加强社区共驻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引导和促使全区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驻镇大工程单位按照区委、区府下发的《关于在社区建设中进一步做好同创共建、资源共享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按照“优势互补、文明共建、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同社区的共建关系,积极参与和开展同创共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实现社区内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六)开展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搞好社区服务,是社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中心任务,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社区党组织要紧紧抓好这个中心,按照社区居民的要求,结合社区的实际,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到推进社区服务过程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服务网络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分批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镇)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社区志愿者组织和“义工制”的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在建成区社区服务中心、骆驼街道、庄市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增建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面达到100%,准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服务站,力争建设面达到100%。二是要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重视做好面对广大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如家政生活、康复医疗、文体娱乐等;重视做好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如爱心岗、爱心敬老院、爱心康复室等“爱心系列”服务;重视做好面向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社区服务业在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花大力气建立就业机制,为下岗失业职工腾岗、创岗,寻找就业机会。三是要进一步探索社区服务方式。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实行有偿、无偿并存,组织与志愿结合。同时,组织党团员、离退休人员和引导社区内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户支持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形成社区服务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党建工作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加强领导、围绕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努力把我区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