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政促进新兴产业增长的意见

市政促进新兴产业增长的意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提速我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经研究,现就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重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各地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业始终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先进制造业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是推动工业大发展,实现市十二次党代会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各区(含开发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32号)精神,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重大项目为带动、市场应用为重点、专门领军人才为支撑,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显著提升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生成中心,为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奠定决定性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5400亿元,总体规模超过年基数的2倍,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33.8%。

——全市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R&D)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开发1000项关键新技术新工艺,实施100个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技术项目,突破100项处于产业链核心或者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支撑和配套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100个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创新服务平台。

——培育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培育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建设10个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集聚园区。

三、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着力推动下一代信息网络的研发及产业化,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大力提升以软件与网络增值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服务能力,打造区域性信息服务及服务外包基地。

1.下一代信息网络。依托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推进智能家居、移动安防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延伸应用。

2.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依托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迪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发光二极管(LED)、关键电子元器件与材料等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

3.“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抓住国家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的契机,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以示范应用推进“三网融合”。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突破一批物联网关键技术,带动物联网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加快实施“黄鹤白云”计划,加强云计算技术应用,培育和发展新的商业模式。

4.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依托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工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立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提高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和处理能力,发展原创动漫和游戏研发设计、动漫加工代工,积极引进和培育软件与网络增值服务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

(二)高端装备制造

以提高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着力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网装备、重大技术与特种专用装备、航天与航空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

1.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制造装备。依托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着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数控精密加工中心、关键系统及零部件、智能控制技术、应用软件与功能集成技术。依托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兴美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冶金、轻工、石化等行业大型成套装备和核心系统。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配套,着力突破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关键技术。

2.轨道交通装备。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着力引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维修产业基地和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与实施中心。

3.重大技术与高端特种装备。依托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光谷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大型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器为重点,着力发展工业激光应用装备、医疗激光器及应用装备制造;依托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突破发展高端施工机械与特种装备;依托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着力发展高档先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4.民用航天与航空装备。依托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进中航工业园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民用航天装备制造、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与服务。

(三)新材料

重点开发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快推进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快建设东旭集团基板玻璃项目,推进电子玻璃、超白玻璃等特种玻璃产品产业化,提升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先进陶瓷的制备水平。依托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烽火藤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升信息新材料的规模和水平。

2.先进化学新材料。依托80万吨乙烯工程环氧乙烷、C5、C9、芳烃等项目延伸产业链,重点开发工程塑料及合金、特种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结构材料。推动高性能膜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升电子信息化学材料、有机硅氟材料的规模和水平,促进化学新材料的快速发展。

3.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围绕武钢新材料基地建设,依托重冶机械成套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精品钢材,延伸钢铁材料深加工产业链。

(四)节能环保

以高效节能、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与再制造、环境服务为重点,以工程总承包带动成套装备制造为主要途径,建设国内技术领先、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再生基地、建筑节能产品及部件生产基地。

1.高效节能技术与成套装备。依托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凯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环保热电、清洁能源、高效能源传输等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加快发展节电技术与节能家电、节能监测与计量装备,提升风机、水泵、阀门、电站自动化控制等辅机设备配套水平。

2.大气、水土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依托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

3.资源综合利用与再制造。依托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钢冶金渣有限责任公司、千里马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矿渣微细粉等固体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等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机电产品再制造。

4.节能与环境服务。依托中钢集团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综合推进环保技术、投资、管理、信息、监测、风险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等节能与环境服务。

(五)生物

依托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生物企业,提升现有企业规模和水平,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产业。

1.生物医药。依托生物制品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自主创新突破性发展生物制药与疫苗;依托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瑞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以优化创新高端化发展化学制药;依托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继承创新特色化发展现代中药;依托中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以数字智能多元化发展医疗器械、组织工程产品与医用材料;依托辉瑞研发中心、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药明康德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光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康圣达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知名研发机构,突破性发展新医药研发与服务外包;依托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显著提升医药流通与服务水平。

2.生物农业。依托中国种子集团、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优质、高产、多抗、高效的动植物新品种和绿色农用产品。

3.生物制造。依托中兴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

(六)新能源

在提升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的同时,重点发展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加强新能源示范应用,促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1.太阳能应用技术与装备。依托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力诺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从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统、太阳能离网或并网发电系统的光伏产业链,拓展太阳能光热发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技术应用领域。

2.风电装备。依托国测诺德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科凌云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云鹤齿轮传动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风电机组整机研发,提高发电机、叶片、塔筒、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我市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在全国的地位和优势。

3.核电装备。抓住中广核集团建设核电有限公司基地的机遇,支持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核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升核电装备配套能力,加快建设核电配套基地。

4.智能电网装备。依托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阿海珐变压器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加快数字化变电站、电力储能、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用户端智能配电网、智能电器及电表的研发和产业化。

5.生物质能与氢能。以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加快生物质锅炉发电机组、烟气处理和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加大产品应用推广力度,加快生物质能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依托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化,快速扩大氢能生产与应用规模。

(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依托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扬子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加快提升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逐步扩大产业规模。

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附后),建立和丰富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力度,组织实施一批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培育、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潜在竞争优势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

(二)突破一批重大产业关键技术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鼓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或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在我市产业化,加快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势企业。用足用好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力度。

(三)实施一批产业创新应用示范

通过预算控制、优先采购、定向采购等形式,组织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重点突破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核心器件等高端环节,大力开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提高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的比例,将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纳入项目的立项条件,以建设项目的示范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工作。依托重点企业,大力引进、发展新的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行业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工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和成果中试基地,组建一批国际产学研联盟,形成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以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为载体,推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型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以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占领产业前沿技术制高点为导向,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育引进计划。

(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在不改变目前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的情况下,进一步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及开发等专项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采用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加大对首台(套)等重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示范应用的扶持力度。

(六)建立和完善工作体系

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出台和修订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编制、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建立财政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效果报送制度,市各相关部门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认定机制,建立能够准确反映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统计监测和分析工作,定期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