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科技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创建全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总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科技和人才“两个支撑”,牢固确立企业主体、市场需求、效益至上“三个导向”,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多元化的科技金融合作创新机制和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制“四个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8%,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95%,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80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300家;专利申请量达17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件;新增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5家;柔性引进院士10名、教授博士100名,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

三、主要任务

1、实施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完善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机制,年内重点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5家,新认定省高企80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300家。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2、推进“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工作,备案入库企业500家。启动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期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年内“小升高”企业突破50家。积极采取科技信贷、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扶持“新三板”上市等方式,围绕“专、精、特、新”,集成支持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属于行业“单打冠军”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行业有影响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带动企业创新集群发展,年内形成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30家。

3、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以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按照“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发挥作用”的方向,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鼓励企业引进诺贝尔奖得主、外籍院士共建研究院,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5家,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10家,规模以上企业新建研发机构361家。

4、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紧密衔接。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组建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瞄准产业高端,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联盟联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制订技术标准,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新增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新增产学研合作“校企联盟”20个。

5、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股权投资、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重点支持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端技术、高端产品的产业化。加快推进超导应用、特种纤维、高性能温合金、机器人等一批处于科技前沿的战略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用户示范工程,采取政策引导、政府采购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使科技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6、加快建设产业(企业)技术研究院。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新模式,按照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要求,加快建设产业(企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会员制、合同研发、项目经理制等市场化手段,构建新型产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产业链、创新链等战略层面的有机融合,实现产业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攻关,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7、加快推进创新国际化进程。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中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设,着力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深化我市企业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引进国外高水平科学家来澄开展以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合作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及国际发明专利申报,培育知名品牌,实现以品牌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转变。实施高端研发机构集聚计划,鼓励支持海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等在我市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组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鼓励企业设立或并购收购境外研发机构,就地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8、深入实施人才强企“330”计划。充分发挥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和“科技镇长团”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的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其创办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落实人才扶持政策,支持企业重点引进能够带来核心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中介服务领军人才。建立柔性人才库,继续深入推进院士集聚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和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拓宽人才流动渠道,柔性引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年内柔性引进院士10名,引进培育省创新团队1个,引进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5名。

9、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高新区以建设部级创新型特色园区为契机,重点在物联网、新材料、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落实一批产学研重大研发机构,建设完善“”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百桥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佰翱得医药蛋白筛选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快速提升区域创新力,全力打造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临港开发区以创建部级开发区为目标,着力构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创新载体,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临港产业特色。靖江园区重点发展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业,扬子江船厂年内争创省重点实验室。各镇、街道要围绕“一镇一品”,加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和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型乡镇、创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年内力争培育创新型乡镇2个,创新型社区3家。

10、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真落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方案》,争取2014年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行列。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提升计划,重点在高新技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获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确保2014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600件,专利授权量达8800件。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运营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实现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贯标全覆盖。进一步健全价值评估、市场交易、投融资等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11、完善科技金融合作创新机制。以建设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发挥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发展风险投资,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年内科技贷款授信额度力争突破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2000万元。重点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年内择优选取10家科技成长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发挥小贷保证保险风险补偿资金、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资金等风险补偿资金的保障作用,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12、加快推进民生科技示范工程。重点围绕生命健康、生态文明和公共安全三大民生领域科技需求,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高标准推进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促进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园区转化和产业化;加大力度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超市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培育建设省级分店2家和便利店2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科学致富。

13、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年”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抓手、工作成效等方面谋求创新突破,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服务能力,努力为企业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强化高企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全年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力争超6亿元。深入基层挖掘培育项目源,加强项目申报的辅导跟踪,及时主动向上级科技部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到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中,2014年争取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超300项,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超过1亿元。深入开展科技“三服务”活动,主动对接服务企业,力争每位机关工作人员和科技助理每年服务企业100家次以上。同时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14、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等一系列具体要求,突出整改落实,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彻底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突出建章立制,结合上级要求、工作实际,立规矩、建制度,形成一整套具有科技特色的作风建设制度,从而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15、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制订并落实《2014年科技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市委十项规定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事项,认真落实依法行政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制度,更加有效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全力推进科技工作信息化步伐,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严格依法实行职责公开、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提高科技行政机关工作透明度,着力打造“阳光科技”,创建“廉洁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