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深化科学规划要点

教育局深化科学规划要点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全域*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发挥教育改善民生的作用、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教育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加强统筹城乡教育力度、进一步推动落实“三个优先”、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困难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力度、推进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全市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扶持薄弱学校、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加大解决教师住房困难的工作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强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稳步推进教育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20*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全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全域*教育均衡发展。

1、20*年,*教育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坚持从项目推进到制度完善实现教育硬件均衡;从政策引导到着眼长效实现教育软件均衡;从整体提升到重点扶持实现教育投入均衡,促进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2、加强统筹城乡教育力度。以农村为重点,促进“全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统筹城乡、缩小差距、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促进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促进我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基本达到均衡化、教育技术手段基本达到现代化。

3、进一步推动落实“三个优先”。通过督导评估、专项检查、教育经费投入公示等途径,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坚持勤俭办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发挥教育改善民生的作用。

4、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从20*年春季开始,对实施新机制的十四个郊区(市)县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建立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新机制的同时,将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收学杂费。以全域*的理念统筹安排使用全市的教育经费,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经费的投向重点优先保证义务教育、优先保证农村学校、优先保证困难区(市)县和困难群体。

5、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困难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力度。在2007年实施教育资助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财政、民政等部门的衔接和配合,确保符合政策规定的学生都能及时享受到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助学体系。落实国家助学金中20%的配套资金,保证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和县(镇)非农户籍学生获得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共两年)。通过实施“帮困助学”制度,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免交学费的同时,给予适当的住校生活补助,并对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免收课本费。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将学费总收入的5%用于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进一步完善特殊人群就学保障机制,切实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

三、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6、推进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作。继续抓好新津县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范例。研究制定全市推进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措施,逐步实现农村幼儿教育满覆盖。开展市级示范园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优质幼教资源促进城乡幼教均衡发展。

7、提升全市初中学校办学水平。贯彻《*市教育局关于20*—2010年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意见》,加强全市初中建设与改造,重点打造40余所城乡初中学校,缩小校际差距,遏制择校热,控制大班额。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

8、大力扶持薄弱学校。按照《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快推进“扶薄”工作。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加强薄弱学校软件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20*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薄弱学校硬件改造和技术装备建设。

9、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进一步统筹全市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规划校点布局,拟定《*市普通高中教育20*—2012年发展规划》。巩固普高成果,提高普及质量。完善高中常规教学,听课视导制,继续办好高中“宏志班”和“甘孜班”。

10、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根据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制定*市职业教育攻坚方案。将攻坚重点放在理顺管理、统筹资源、扩大规模、专业调整以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实现职普招生比例和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加快推进双流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启动温江区、新都区职教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等3所城区职业学校的扩容工程;围绕*市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汽车、化工、模具、物流和机电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毕业生就业公告制度,促进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加强调研,统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制定教育培训业发展规划;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以满足居民提高自身素质需求为重点,积极开展社区教育。

11、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年拟出台《关于加强我市民办教育培训发展和管理的意见》,在民办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招生宣传规范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继续落实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使之逐步形成制度化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扶持,重点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

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和《*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基础,落实《*市百所学校结对子、百万学生手拉手活动实施方案》及《*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及成果展示;进一步加大“新三好”活动的开展力度,高度重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积极探索德育活动的载体;继续推广“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充分运用好我市校外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实施《*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2012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规划》。

1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城乡统筹下的地方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拓展义务教育课改内涵,有效提高全市课堂效益,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切实落实各项“减负”举措。继续做好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大力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启动开发覆盖各个学科各个学段每节课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工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实现城乡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师生同步上课、同步成长。

14、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家长对学生学业负担的反馈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开征集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举措与建议,向社会公开聘请100名“*市中小学课业负担监督员”;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违纪事件及时予以通报。

15、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进一步探索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坚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部份科目考试内容和办法,推行中职学校网上招生,扩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并完善推荐办法。积极探索自学考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与中职、高职、本科学历教育衔接融通,组织中、高职在校生和农村青年参加自考学习。进一步提高招生考试现代化水平,拓宽招生信息渠道,实施阳光招生,营造和谐招生氛围。

16、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7号文件精神,弘扬奥运精神迎接北京20*年奥运会的举办。20*年,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走进运动场,丰富青少年课余文体生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有效落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同时举办系列青少年体育竞赛、艺术活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

五、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7、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开展“县管校用”试点工作,坚持“加强管理、均衡配置;提高素质、增强活力”的工作思路,着力建立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于“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的规定,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职能,消除不利于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导向,引导教师合理流动。

18、加大解决教师住房困难的工作力度。推进农村教师集中居住和城市教师购买限价房工作,逐步形成教师集中居住制度,同时努力构建相配套的教师激励制度,为建立教师集中管理体制打好基础。

19、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推动区(市)县教研、培训、电教等涉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机构进行整合,构建我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城乡各校生均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的政策得到落实。开展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启动8500名市级骨干教师、12000名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建立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电子档案等,形成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选、培、管、用”一体化机制。大力推进网络远程教师培训。开展高中学校校长及农村学校校长培训工作,做好城区及县镇优秀干部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的管理、考核、指导工作。21写作秘书网

六、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0、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强机关及直属学校(单位)党建工作,加强法制教育,深化服务意识,推进机关职能转变,完善机关处室建设,深化惠民行动,加强教育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

21、加强行风建设、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廉洁从政(从教)教育,坚持“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的各项制度。依法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督察,加强对各种服务性收费的管理,防止产生“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情况。加强改制学校的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教育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校风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切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强对学生廉洁教育。

22、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将把对区(市)县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作为*年督政的重要任务。重点做好省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前的市级复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督导检查工作。启动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工作,变学生之间升学竞争为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竞争,建立以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为主的监测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并建立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通报制度。

23、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全市教育的中心工作主动策划,对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做好引导性宣传,对促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优秀人物做好深入宣传,对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做好解读性宣传,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24、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强化安全与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卫生防护能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保障学校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确保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切实做好中小学校方责任保险工作。

25、稳步推进教育重大项目建设。20*年,市本级教育系统重大项目主要有*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国际学校、*中学扩建、*中学新校区、*七中校园风貌改造、*七中新校区、*大学二期工程共八个项目。按“投、建、管”三分离的原则,加大教育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同时各区(市)县也要加大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