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具有综合性,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任何有艺术价值的内容均可被包含在高校艺术教育范畴内,如国画、戏曲、书法、民族歌舞、传统建筑、诗词等,这些内容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弘扬美、创造美,同时,学生能在人文精神的驱动下全面发展,增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素养。新时代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高校艺术教育具有培育综合型人才的功能,值得在高校进行推广。然而,有些高校存在教育思想陈旧、特色课程缺位等问题,并不能实现艺术教育目标。基于此,为了提高高校艺术教育质量,探析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探讨强化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的策略尤为重要。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营造健康的审美氛围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主要矛盾有所改变,人们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能体现“美”的元素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成为平面广告设计、产品包装与推广、风景园林建造、影视艺术发展、歌舞创编的一大动力。能发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人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高校学生作为一类社会群体,亦需具有社会性,审美是其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以“美”为纽带,可以把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基于此,高校要注重艺术教育,把时代对艺术的需求、新时代艺术元素等内容引入校园,营造健康的审美氛围,使学生张开审美的双眼,积累审美经验,参与审美活动,在审美实践中从多个视角洞悉美的内核,看到美好事物的魅力,并获取精神力量,追求美好生活。同时,学生还能基于健康的审美观主动接触美、享受美,自动抵制消极思想的侵蚀,在审美观的驱动下走进多元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并利用更多的优质文化元素创造美,达到创造美好生活的目的。

(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高校艺术教育正朝着时代化、地域性的方向发展,从乡土资源中挖掘艺术教育潜力,推动教育活动的差异化发展,可以凸显高校育人优势及艺术教育特色。经验表明,教育差异化是高校教学改革及强化学校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的关键之一。艺术教育是弘扬艺术文化的重要渠道,各地传统艺术文化多姿多彩,深受自然环境、民俗、政策、方言等因素影响,高校艺术教育要善用地域性民族传统文化,踏上差异化教育之路,摆脱常规教育模式的束缚,在此基础上,借助艺术教育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指引学生赏析《高山画眉乖》《嘿!玖啦》《想亲亲》等民歌,引导学生了解与赏析传统西北民歌花儿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了解方言、民族器乐、民俗民风等传统文化,感受西北人民的豪放、真诚、率性、淳朴等品格,继而热爱民族文化,凸显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1]。

(三)基于艺术文化“双创”“双创”指创业与创新,时代呼唤“双创”人才,“双创”能释放民族创新力量并缓解就业压力,艺术文化“双创”指在艺术领域用人文元素落实创新创业目标。基于艺术教育加强“双创”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动各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向心力,帮助学生抵御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及其他负面思潮的侵蚀,强化人本精神的感染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指引学生基于艺术文化策划“双创”项目,在项目中嵌入多种人文元素,如苏绣、方言、豫剧、软笔书法等,同时,基于人文元素加强专项研讨,达到充分利用文化素材实现“双创”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学生成为“双创”人才,继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的目标。

(四)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指基于“三全育人”思想将高校课程与思政内容融合起来,它强调思政教育常规化,要求每位教师履行思政教育使命,使思政力量借助课堂多维度传至学生端,并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价值观等方面产生良性影响,使德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艺术教育能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其原因在于,教师可以把我国艺术领域的优秀成果引进课堂,学生能在欣赏、感悟、探究的过程中发掘其人文价值,获取对“三观”塑造有益的养分。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指引学生赏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从中感悟隐士文化的内涵,体悟魏晋文人的风骨,除了文学作品独具特色以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雕塑、服饰、丝织品制作等艺术也具有较高赏析价值,老师可以指引学生在淡雅之风中学习魏晋隐士的豁达、开朗、纯真等品格。我国红色文化具有独特艺术内涵,高校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赏析红色主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除了紧扣爱国主题以外,这部舞剧中的旗袍群舞、《渔光曲》等艺术元素把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民族文化、歌咏民族精神,使学生迸发爱国热情,达到德育目的。新时代具有艺术性、时代感、人文精神的佳作不胜枚举,均可成为使思政教育、艺术教育相交融的抓手,教师可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2]。

(五)立足新时代培育优质人才高校可以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具备核心素质的人才,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拥有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技艺,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感,另一方面要具备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经验表明,学生若想全面发展、终身进步需具备核心素质,通识教育是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进步的重要平台,艺术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涉及声乐、舞蹈等内容,以声乐为例,教师可以指引学生鉴赏声乐作品、合唱声乐作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成长为会合作、爱学习的人,学生可在合唱、发声练习的过程中磨砺意志、调控情绪,因为艺术教育综合性较强,所以,学生能聚焦自己喜欢的艺术领域持续深耕,如国画、刺绣、书法、民歌演唱等,在此过程中养成自学习惯,提升自学能力,有效开阔视野,还能优化多元智能,充实精神世界,继而成长为优质人才。

二、强化高校艺术教育时代价值的策略

(一)加强五育融合高校艺术教育有智育、美育的典型功能,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可渗入德育,为了使高校学生成长为综合型人才,需基于艺术教育加强五育融合,探索劳育、体育协同发力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五育融合可以拓展艺术教育的功能,影响教师的想法,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彰显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指引学生赏析与传统体育游戏活动有关的画作,如《冰嬉图》等,将体育与艺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指引学生探究冰雪文化,了解冰雪运动,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体育精神。再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时,可引导学生赏析《货郎图》,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萌生“劳动光荣”的意识,将劳育、艺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此前提下引导学生分析古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使学生在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并强化创业意识,为学生成长为时代所需“双创”人才给予支持[3]。

(二)开发特色课程艺术文化与区域性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有关,以民歌为例,南方小调清新、秀丽、温婉,北方梆子、秦腔、花儿粗放、豪迈、洒脱,东北二人转泼辣、诙谐、直爽,新疆歌曲欢快、热情、奔放,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各地高校要扎根文化土壤开发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可分为常规性课程与灵活性课程两类:一是高校要从上好选修课的角度出发建设特色课程,如戏曲选修课、二胡选修课、书法选修课等;二是从主题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课堂开发课程,用微课把地域性人文资源汇聚到一起,使用图片、视频等载体予以呈现,构建多模态艺术教育平台,调动学生探析艺术文化魅力的积极性,同时,可借助艺术元素进行美育、德育、劳育等教育,使学生在特色课程的助力下和谐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还要立足新时代,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法治教育渗入课程,有效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综合质量。

(三)发挥社团优势高校艺术教育若想具有时代价值,需坚持立德树人原则,以育人为本,高校艺术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才能接受艺术熏陶,并提升审美水平及创造力、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高校要探索艺术教育的其他形式,基于此,高校可以发挥社团优势,鼓励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艺术领域策划、组织社团活动,如诗朗诵、话剧表演、街舞、合唱等,在志趣相同的同伴鞭策与帮助下学习成长,高校要营造多元的艺术教育氛围,将更多新时代的艺术元素引进高校,有效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并在艺术类社团活动中一展所长,这有利于高校学生纾解压力、增强自信,提升心理健康水平[4]。

(四)创新教学方法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需要教师基于教改多路径进行实践,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和谐发展。例如,高校可组织开展主题式艺术实践活动,以“装点节日校园”为契机,在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到来之际,引领学生装饰班级、寝室、公共活动区、图书馆,学生还可基于STEAM加强艺术创作,在学校指定的陈列区展示自己精心设计的艺术作品,继而借助艺术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高校学生强化文化自豪感,学生能在创造中增强实践力、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再如,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可以搜集整理与艺术文化相关的文本,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接受艺术教育,达到立足各学科和每堂课彰显艺术教育价值的目的,进而织密艺术教育之网,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五)善用艺术资源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相较于社会,学校的艺术资源要少一些,因此,高校要助力艺术教育“走出去”,善用当今社会的艺术资源。例如,高校可定期组织学生以“走遍艺术山河”为主题发起研学旅行,使学生走万里路,赏万里山河,看万村风情,品特色美食,住别样民居,融入到当地特色的传统民俗生活中,真切感知艺术文化。再如,高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文博馆、科技馆等展馆,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洞悉艺术文化,激活学生的艺术思维,帮助学生拓宽审美视角,完善艺术鉴赏知识系统,同时,发现艺术作品中的时代气息,认识社会对艺术的影响。高校还可邀请文学、书画、民间传统手工艺、器乐演奏等领域的精英人士来校开展表演、演讲等活动,基于“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主题,利用“精英力量”搭建“双师”课堂,开发特色课程,优化教学方案,进而达到利用社会化艺术资源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水平的目的[5]。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教育有较强的时代价值,主要源于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成长为时代需要的优质人才,还能传承优秀文化,助力民族复兴。基于此,高校要重视艺术教育,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重五育融合,开发特色课程,统筹艺术教育资源,还要创新教法,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化社团活动,积极利用社会化艺术资源增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邓琦,黄浩锋,权亚楠.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11):205-208.

[2]钱小华,杜伟.美育改革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实践路径探赜[J].四川戏剧,2022,(08):166-170.

[3]石苇.我国高校民乐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实践路径和策略建议[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4):396-402.

[4]孟悦,蔡江.论艺术教育助推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J].艺术教育,2022,(07):257-260.

[5]周霞.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价值探究[J].文化产业,2022,(03):154-156.

作者:李立平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