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等应用已经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信息技术除了广泛被运用在医疗、电子商务等行业外,也开始慢慢渗透到教育行业中。其我们熟知的多媒体教学、在线课堂、直播等都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来达到在线教学的发展和兴起。其在初中学校,“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不同的学科中。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简单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如何和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呢?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现状及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等展开一一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初探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我们熟知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元化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方面的影响更是超前的。其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代表,在过去传统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无法理解相关概念及教学实验,从而对物理教学存在一定的排斥,这样导致过去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低。但是有了多媒体技术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辅助后,学生学习物理除了可以全面分析学科性质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去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的精髓,从而降低学科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初探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外,其教师在教学场景开展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辅助教学,从而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网上微课等教学形式,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其实对整个线上教育教学起到贯穿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后,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开启了新的启蒙方式学习,因为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线上课堂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后,然后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查询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查缺补漏。这样的教学创新,给中学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和变革。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棘手的物理课程而言,在教学中物理课堂大部分还是以讲述教学概念和知识为主,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而言,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授课模式,会导致学生不能更深入掌握和理解课程相关知识,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差缺补漏外,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下的初中物理线上教学除了可以实现和教师互动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阶段打破时空的限制,从而实现自由灵活学习的一个阶段。

三、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意义分析

(一)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中物理其实还是以课堂教学实验为主,其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其物理实验占据自己大部分时间,这也导致学生虽然大致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而缺乏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认知,因此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学生可以在教学实验前,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提前通过线上视频学习了解相关实验的步骤、实验中的概念等信息后,然后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在整个实验的阶段,其实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后,是可以提前对整个学科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且多媒体教学还存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回看,这种模式融入后,确实改善学生一遍学习完毕后,出现学不会和听不懂的情况发生。因为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后,学生可以借助视频引导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实验阶段和自我验证的整个过程。这种过程的互动其实也是线下教学形式无法驱动的。

(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难点物理学科是一门注重论证和实践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知识点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内容,除了需要在课堂进行合理解释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适当植入线上的多媒体教学、视频、其他媒体资料等内容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快速补充学科的不足,从而为后续开展自主探索和进行学科的查缺补漏做好铺垫。虽然说线上物理教学相比线下教学而言,互动性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融入信息技术后,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平台资源,探索相关知识点和章节知识点的拓展内容。这样学生既能在线下课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外,部分学生也可以借助线上媒体资源开展实验,然后论证什么样的技巧可以高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兴趣初中物理学科以实验为主,其学科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对于学习探索能力不足及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偏弱的学生,开展传统教学除了无法更好提升学习效率外,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为听不懂课程存在放弃的想法。融入了信息技术后,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及学习资料,更好地对下一堂课程进行简单的学习掌握后,然后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利用实践性去给学生证实理论,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起来除了更直观和有探索性外,部分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场景,去掌握课堂中的实验技巧,从而提升后期学生在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互动能力,为后续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物理学科教学做好铺垫。

四、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现状及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现状分析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我校的多媒体教学均在2010年才开始引入到课堂中,虽然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新颖,也导致刚开展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融合阶段就存在部分学生前期互动好,但是随着教学难度的升级和对信息技术要求设备增多后,部分学生除了学习起来吃力外,也因为教师互动效果差,导致初中物理课堂开展中问题重重。具体展现为:

1.教学设施落后,信息化技术设备匮乏我校属主城区学校,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虽然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植入初中物理课堂,但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存在学校虽然有多媒体教室,但是因为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源陈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供给不足,导致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仅能通过投影、多媒体视频教学进行。而遇到实践性强的内容,因为学校实验器材的欠缺,所以教师采用视频演示及图片展示,学生虽然能简单了解到教学的内容,但是这种传统的知识点讲解,明显缺乏信息技术的衬托。所以不管是开展学生学习探索还是对后期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都存在诸多影响。而造就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差的原因,一部分是学习设备落后,另外就是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欠缺导致的结果。

2.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知信息技术的融入,除了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外,对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和挖掘,还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清晰了解到,我校物理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50岁之间,虽然学校也会有年轻物理教师融入,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验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还是被传统的教学思想禁锢。而且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反面认知尚欠,因此导致教学开展中,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机群及线上学习群植入教学场景,但是因为部分线上信息技术媒体资源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这样造就现阶段我校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且物理教学内容开展中同质化严重。

3.教师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技巧和教学经验在我校,其实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的融合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整体的成效非常甚微。因为大部分教师虽然授课思路受到“互联网+”背景的影响,开始注重线上教学和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进行挖掘,但是因为教学资源泛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媒体认知交叉,从而开展学科的建设中,存在物理学科和信息技术是分开的。想要造就物理学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还是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除了让教师了解各学习平台的有缺失后进行查缺补漏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适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查缺补漏。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

1.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物理教学显著的特征就是实操性强,大部分内容需要通过实验和教学融入后才能让学生掌握概念及相关的原理。所以不管是否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其物理学习还是多以实验课堂+理论+课后论证三个部分持续进行。虽然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物理学科的学习看起来非常重要,但是教师在开展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依旧没有抓住课程的重点,采用照本宣科或者直接用言语给学生描述物理实验的一个过程。这种纸上谈兵的学习除了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体验,相反教师单一化的教学内容除了会让整个物理课堂出现乏味及没有互动情况外,其这种缺乏创意的形式其实不利于当下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在我校的时间尚欠,而且大部分教学依旧处于调研的阶段。虽然教师想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现在的物理教学做出改变,但是因为教学模式的陈旧和教学互动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对于物理老师的教导模式不被认可。而存在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教学经验欠缺和缺乏线上教学管束的结果导致的。加上教师虽然融合了信息技术,但是从目前学校开展的网络直播,线上教学甚至是借助APP开展线上直播活动的阶段,其教师教学经验的匮乏,除了导致学生整体互动性和学习体验差外,学生也因为课堂的单一化,造成教学治理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下,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

3.缺乏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物理网课融合的意识教学制度的改革,可以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网课的认知和对线上教育的认知。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索和动手的能力。虽然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日渐成熟普及,但我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指导及认真程度都比较欠缺。因此后续一旦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可能会导致教师在授课中,存在信息技术和联网教学共享信息和内容的不对等性,这样反而影响物理教学。故提高教师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物理网课融合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策略研究

(一)明确实验教学要求,更新物理教学观念物理教学的备战,其实注重的是学生实操经验的培养和对实验阶段各种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但是物理和其他学科的内容存在差异性,即学生在学习阶段,不单单简单学习就能领悟课程的核心,还是需要通过物理实验的观察和实验反复验证去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开展阶段,还是需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或者没有实验论证的教学方式,而需要在课堂开课的过程中,先简单地强化自己的物理教学观念,然后强化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利用。即教师在开展物理学科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网课,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端口开展预习,这样可以在下一堂课程开课前,掌握基本的知识后,更便于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如在物理教学中,关于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三个阶段,即开课前开展复习,这个复习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挖掘出课题相关的微课或者线上视频,让学生在课后简单的预习后,来了解电阻和电流的相关概念。其次在上课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本堂课程中的教学要求和实验步骤,然后鼓励学生分小组的形式开展物理实验,最终来了解什么情况下电流是通畅的,什么情况下电流不会通畅。最后课程结尾的时候,教师除了可以借助互动式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课题进行简单的总结。这种教学形式除了可以锻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外,学生也能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学习,然后对物理实验模式和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互动。

(二)创设物理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中,其实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已经不单单以论证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这么简单,它还需要在信息技术和物理课堂融入的过程中,来推动学生互动和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这样的课程背景中,对于教师而言,除了需要创立创新的情景实验教学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即在教学开展中,采用多元教学形式(如视频、图片、文字、PPT、小组互动),帮助学生积极融入创新的物理学习场景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制作相关实验课件其实物理学科虽然注重实验性的论证,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开展物理学科的建设,除了需要强化自己的互联网思维。还需要分析信息技术下每个学习平台的优势后,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场景,进行多元化教学。所以在这样的阶段,教师除了需要配合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外,还可以借助实验教学场景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如在牛顿力学的讲解中,教师为了传输牛顿和苹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简单给学生呈现牛顿和苹果的故事。然后借助问题,为何苹果要掉在地上,而不是落在天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讨论教学。随后教师通过牛顿力学的问题,引申出在生活中地球引力下的生活常态。比如说水滴、篮球的惯性等,其实都是地球地心引力造成的结果。这些互动式教学场景的塑造,除了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外,也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日常的物理学科思维,更好地解决日常遇到的物理难题。六、结束语整体而言,其实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融合主要还是以培养学生物理学科学习的互动性和探索性出发,来强化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教师还是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相关智能化平台的使用和操作,然后借助平台的优势,开展高效率的互动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作者:周荣华 单位: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本文基于“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将讨论研究如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现状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依然不均衡。因此,在农村,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搬到城市中生活,学生也到城里的学校上学。与此同时,给农村中学带来的是优质生源的流失。以本校初二学生为例,初一入学时应报到人数为124人,但实际报到人数仅99人,流失人数占到了20%。八年级、九年级也有部分学生转学,留下的学生良莠不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加上网络信息化时代带给学生的信息真假难辨,给物理教学过程造成了极大困难。父母,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严重影响学生的性格、心理、学习习惯。在上一学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班级中的部分学生,老师口中的特殊学生,其中包括了留守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学生以及一些问题学生,令老师头疼不已。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内心敏感,性格偏激,无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正确的学习习惯。这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二)教育改革在“双减”背景之下,传统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势,也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袭来。双减的目的是给学生减负,同时要求物理教师做到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合理地把物理知识贯穿于教学之中,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情况等。分层教学,是应对当前教育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从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要方式转变到以学生自身为主体的一种全新的课程思想。在这种分层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将班上学生依照认知、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分层设置教学任务[1],在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的同时,务必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基于这种学生现状,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二、“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一)“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是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各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一个新的尝试。“五步三查”具体内容如下:“五步”,指的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环节的五个基本步骤。第一步:独学,即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步:群学,即同桌、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第三步:组内成员展示学习成果;第四步: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学习心得;第五步:整理知识框架,完成达标测评[2]。“三查”,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三次学情调查摸底:学生独学时、组内展示时、达标测评时[2]。

(二)“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优点首先,“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解放了老师,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老师不再是教学的实施者,只是学习的监督者。从自主学习,同桌、小组间的学习,到组内交流、班级间展示,最后的整理知识框架,体现了知识在学生手中的完整生成过程。而老师的作用,只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易错问题加以分析、引导与点评。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学本质上的特征——师生的互动交流。其次,“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每一步都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培养独立思考、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在学生组间学习中,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组内交流及班内发言,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最后的整理知识,也进一步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每一次的学情调查,不仅仅让老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还检测了学生对当堂学习每一知识点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

(一)教学对象分层根据日常物理教学情况,结合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掌握情况、学习兴趣的了解[3],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6人。在每个小组的6人之中,根据组间情况,分为三个层次A、B、C,每个层次两人,分别为A1、A2、B1、B2、C1、C2。

(二)教学目标分层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了解,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C类学生,只要求简单地知道一些基础性知识;对于B类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4];对于A类学生,在完成前两个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有一定的物理思维。

(三)教学过程分层对于像速度、噪声、光的反射、折射、密度、弹力、浮力、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等概念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所有学生都应掌握,所以在教学实施中,应采用独学的方式。老师出示学生自学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资料或者课本内容,完成知识梳理,掌握基础知识。老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可让学生两人或四人进行对学、群学,合作进行学习,务必让所有学生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让每组的C类学生进行组内小展示。根据分层标准,C类学生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习惯都较差的那一部分学生,只要C类学生掌握了,那么组内所有同学基本就全部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对于应用型问题的解决,主要目的是让A类、B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情景,解决物理问题。教师出示生活实例或者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举例,小组进行对学、群学,由B类学生主导并解决,A类学生可提供帮助。最终选一组派一B类同学代表本组进行班内大展示,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本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其他组的B类同学如有异议,可在表达观点之后,进行驳斥。之后,教师可对其进行总结。对于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弹力”一节鼓励学生用橡皮筋做自制测力计),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群学),A类同学主导,与同学、老师交流。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生对于这类问题不得其法,通常要在老师引导提示之下才能有思路。教师可把此类问题作为课后题,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渗透物理思想。

(四)课堂练习分层在达标测评环节中,也要体现分层的理念。达标测评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是否达到了教师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是否完成了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测试题的选择上与出示时间上,教师应体现一定的梯度,从简单到困难,从具体、直观到抽象,从基础的知识到应用型问题。在环节实施上,要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对于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完成检测。C类学生对应简单的基础性知识考查,B类学生对应稍复杂的知识应用型题目,而A类学生则要解决那些应用物理思想解决问题的拓展性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性地让其他同学帮助完成,或者在老师提示引导之下独立自主完成。

(五)评价方式分层根据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特点,对他们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机制。对C类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不能和其他同学相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找到典型榜样,鼓励他们学习,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对B类学生,在他们尝试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及对他们做法的肯定,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突破难点;对A类学生,更多的是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A类学生有激情、有思考、有方法地进行学习。同时,可激励A类学生对B类、C类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六)作业布置分层课后作业是一种检验学生课上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考虑。对C类学生而言,将跟基础的知识、概念和规律结论有关的题目作为作业,可以帮助掌握知识;对于B类学生,可将基础性知识与应用知识有关的题目结合作为作业,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对于基础好的A类同学,除正常量的作业外,可以有一些拓展性的作业,用于训练学生物理思维。四、“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应用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为例,结合当地农村现状,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见表1):

五、结束语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是适应当代教育教学现状、满足实施分层教学条件的一种新方法。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个认识和思考。

作者:陈红 刘竹琴 单位: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1问题的提出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究竟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的?是当前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作业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2.1基本原则(1)依据课标,立足教材.作业结构、难度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作业内容紧扣课程要求,与教材习题系统有机融合.(2)总量适度,质量优先.坚持作业质量优先,适度安排作业任务,严格控制总量符合国家要求.(3)突出情境,解决问题.作业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展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阶设计,着眼思维.作业设计遵循“基础类—提升—拓展类”分层进阶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2.2作业设计要求(1)初中物理作业内容要基于学习目标,紧扣单元和课时所学核心内容,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作业,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避免机械重复、低效无效的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作业的数量、难度和各个层次作业的比例,鼓励设计有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2)科学规划物理学科作业内容,加强对教师针对性指导,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合理确定物理学科作业数量,难度不得超出课程标准,尽量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鼓励实行一周一天“无作业日”.周六日、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3)各学校物理教研组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本学科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物理学习规律、体现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物理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出国家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38年级上学期各章、节作业设计实施案例

3.1作业主要分成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两部分(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后作业.作业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以提升素养为重要目标,发挥作业的“建构”(完善知识建构,学会知识应用)或“培养”功能(培育各种能力、养成良好态度),做到精(精简题量),准(瞄准重要知识点和素养能力),高(能真正反馈出课堂中核心素养能力落实的情况).课内作业:课内作业要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和应用性,面向全体学生.为达到“减负提质”,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需在新课中融入适当的训练,可将后面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部分练习融入新课,可设计书面作业、语言表达作业和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作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根据课时重点、难点,按照基础知识点和素养能力发展点有针对性选题.每一道题都有对应的知识点或者素养能力点,在重点知识或者能力点上,可以在同一知识内容的作业题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通常是在难度能力上呈递进性的关系确定了作业设计编写模板.课后作业可以在教辅资料基础上,经过筛选、修改和整合后使用.(2)单元作业:单元作业的设计要研究整个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确立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一般一个单元布置一次任务型课外作业,最好在周末进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使作业的质量有所保证.

3.28年级章、节作业设计实施建议本文以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材(2012年5月第1版),作业设计实施建议如表1所示.实验结论:冷却液中乙二醇的浓度越高,沸点越高.子任务4为决策评价:如何正确选择防冻液?查阅资料了解黏度系数,水的黏度为0.404,30%的乙二醇的黏度为0.76,50%时为1.17,黏度系数明显上升.随着乙二醇水溶液浓度的提升,动力黏度不断增加,冷却液的对流换热能力会降低.因此在南方地区等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冷却液的冰点要求较低时,可采用乙二醇浓度较低的冷却液,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同时降低使用成本.随着乙二醇的浓度增加,水溶液的冰点不断降低,最低可达零下48℃,使得散热器的冷却液不易结冰.总之,要根据气温和发动机温度和散热需求,结合冷却液的冰点、沸点、黏度系数等性质综合判断与选择.项目反思:谈谈本项目的收获与反思?学生收获1: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原来冷却液包含了这么多科学知识,冷却液的选择和物质的性质相关,科学知识会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用处,感受到学习科学有价值.学生收获2:科学方法很重要,在研究冷却液性质的过程时我学会了组装仪器,认真观察、精准记录和数据处理,通过图像发现规律等方法.要根据物质特点选择和创造仪器进行实验,确保安全可行.学生收获3: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持之以恒,我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经历了重复多次才成功,感受到科学研究不容易,也能培养了我的毅力.经过了科学调查和科学探究,了解了冷却液的性质以及分析了选择依据,学生设计“如何正确选择冷却液”的说明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0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关亚琴.中学物理大概念研究进展述评[J].物理教师,2021(11):4-5.

3约瑟夫·S.科瑞柴科,查琳·M.克泽尼亚克.中小学科学教学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与策略[M].王磊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作者:谢桂英 余耿华 单位: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