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信息化下乡村小学教育发展浅析

教育信息化下乡村小学教育发展浅析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地、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数字化形式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对于乡村小学而言,构建信息化环境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教育信息化能够起到促进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教育信息化助推乡村小学教育发展可以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一、加强对现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构于整个校园设施的智慧互联上,所以要重视包括校园信息网络、智能安防、智慧教室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具体包括学校和教师拥有的教学资料和配套的支持资料等。对现有资源的管理,一要多渠道获取资源,增加资源总量,可以学习国家、省、市、区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鼓励师生们共同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资源库;二要及时更新现有的资源库,在内容上保证与现有年级、学科资源配套齐全,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尽量做到丰富,满足不同教师的备课需求;三是注重资源共享,通过建设共享渠道,实现教师之间、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对信息化教学的直接使用者进行培训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培训的课程设计,培训内容虽然包含理论、技术和整合应用层面,但应该把重心放在大量的实践操作课程中去,重点解决乡村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乡村小学中,教龄长、对信息化不敏感的教师占多数,针对他们的培训要有的放矢,可以结合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以达成培训的实效。加强培训的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们正视信息化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努力地改变教学观念及方式,让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同时,在设计教学案例、制作教学课件时,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三、创设教育信息化的客观条件

硬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乡村小学可以开设多媒体功能室或者电脑室等,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现代信息技术,扩宽眼界的同时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对于乡村义务教育学校而言,教育信息化的统筹、建设也需要专业的人员负责。乡村小学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将会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

四、善于运行信息化教学方式

对于乡村小学,尤其是地处偏远的乡村小学,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获取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非常重要的途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得乡村小学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师而言,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能够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好处贯穿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课前,因为资源共享与网络的便利性,教师的教学资源准备得到充分的拓展,各级各科教师都有能力制作出充实而具有探索性的教学计划;课堂中,无论是多媒体这一类工具的更新,还是翻转课堂这一类教学形式的变化,不但使整节课变得丰富立体,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除了将书面作业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外,教师还能够凭借网络与学生迅速建立联系,如一些问题可及时解决。总而言之,我们身处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社会的优势、着力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有助于提升乡村小学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学校要促进智慧学校拓展应用,打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以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照亮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梦想。

作者:罗荣梅 单位:黄平县罗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