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体适能干预实验

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体适能干预实验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体能水平,该文将体适能训练引入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课程中,对中国矿业大学健美操选修班的80名学生进行12周的健美操教学实验,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应用SPSS25.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1)在中国矿业大学健美操选修课实验班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健康适能内容,学生的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和肌肉柔韧性等指标均有所提升;(2)将健康体适能内容引入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得到大幅提升;(3)该实验通过体适能教育模式的引入,证明了体适能内容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校学生对健康体适能的认知,进而提升当前学生体能水平。

关键词:干预;体适能;健美操;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不容乐观[1],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反而逐年处于下降趋势,体能水平明显下降,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许多运动场所关闭,学生群体更是缺少了许多体育锻炼的机会,体能水平大幅下降。可见,大学生的体能,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问题。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立足于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法宝,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机械化操作较为普通,学生的体力劳动机会和劳动量大大降低,亚健康大规模出现,提高学生的体能是改变亚健康问题的关键[2],通过结合高校大众健美操课程锻炼情况,为达到补充锻炼效果、改善锻炼水平以及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健康体适能的锻炼内容[3]。在原有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健康体适能锻炼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丰富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改善学生的运动学习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能水平。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

选取中国矿业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矿业大学健美操公共选修课二年级2个班级中的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6人,女生64人。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人数均等,实验对象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1.2实验方法与测试指标

该实验为期12周,共24课时,根据中国矿业大学课堂现状,每周1次课,2个课时,每节课共计100min。实验前,对实验拟定的指标进行测定,实验后,对各个指标再次进行评定分析,最后将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该实验在主要测试指标的选取中,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指标的选取如表2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开始前两班学生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之前,首先采集了中国矿业大学80名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并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所测得的各项数据,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对比所得测试数据发现(见表3),在进行实验干预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适能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别,身体状况基本都处在同一个水平,说明实验前两班体适能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若实验后两班产生了差异性变化,则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原因。

2.2实验班试验前后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

在对实验班进行了12周的体适能实验干预后,发现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体适能的各项指标测试数据与实验前的测试数据具有明显差别。通过对比发现(见表4),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以及800m/1000m跑指标的数值所对应的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跳远、50m跑指标的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将体适能锻炼内容引入健美操课程中,能够改善学生的体适能水平。2.2.1实验班试验前后心肺耐力/肌耐力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通过分析实验前后的实验班的心肺耐力适能测试数据发现,实验班学生实验后肺活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经过t检验,P<0.05,说明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较实验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实验过程中,让实验班每位学生讲解每节课的内容,教师进行监督,并且安排本节课素质训练的内容,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安排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素质训练,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既可以让学生认知体适能相关训练理论,也能提高学生的体适能水平,同时加强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动作练习。学生每学习一个组合后,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组合动作,编排每节课的热身动作,学生在此前已经提前了解了健美操操化的基本步伐,因此,教师在带操时,学生很快能掌握操化动作,进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4]。实验班肺活量指标的提升,说明在实验班加入的体适能干预内容如持续的慢跑、小跳、开合跳等,通过持续的练习,提高了学生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在实验班中,采取这种方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心肺功能,而对照班未加入此教学方式,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实验后,实验班的800m/1000m跑平均数明显低于实验前的800m/1000m跑平均数,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得出P<0.05,说明在12周的教学实验干预后,学生的肌肉耐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800m/1000m跑的测试指标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中体能训练干预的高抬腿、小跳以及慢跑动作,能够持续锻炼实验班学生的腿部肌力,提升其肌肉耐力,在健美操练习中,肌肉能力的发展与其他项目(如举重)进行大重量负重或持器械的力量练习有所区别,健美操运动中的力量训练,主要是音乐操以及适宜素质强度负荷的教学,肌肉的负荷强度,主要是低强度高频次的练习,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肌原纤维逐渐增多,增加肌肉力量,从而增加肌肉耐力[5]。在该实验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肌肉锻炼效果,提高学生的肌肉耐力,课堂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严格练习的动作标准,让学生每一个动作都富有力度,干净、利落、到位。因此,在实验中,对于实验班不仅要强化体适能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向学生强调力量练习对健美操运动的重要性,传授学生高效的力量练习方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体会核心力量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实验班教学基本部分的最后阶段,即动作技能学习之后,加入体适能力量练习内容,与柔韧素质练习交替进行[6],可使学生的肌肉耐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2.2实验班试验前后柔韧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实验中,柔韧素质训练主要采用拉伸法,分为动力性拉伸和静力性拉伸两种形式[7]。两种练习方式各有特点,动力性柔韧训练一般通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动作,有节奏地反复牵拉某一软组织进行练习,如健美操热身动作中的大踢腿练习。静力性柔韧练习则通过动力性拉伸到某一范围后,保持静止不动,使肌肉软组织持续被拉长,如压腿、肩上拉伸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两种练习方式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保持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柔韧适能,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同时在运动后充分拉伸,还能减缓运动后乳酸代谢所产生的肌肉酸疼,提高柔韧素质的同时,还能加大健美操技术动作的运动幅度,进而使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轻松、协调、舒展。实验中,对实验班不仅通过动力性和静力性两种拉伸方式进行柔韧性练习,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PNF拉伸技术,加强对学生柔韧素质练习的重视,在课上除了课前准备活动的拉伸外,在课堂结束部分的整理练习中,也可引入PNF拉伸,让学生充分拉伸放松,使学生在锻炼后得到科学、高效的放松。相对来说,对照班课堂只进行了简单的拉伸,并未涉及PNF等相关拉伸技术,因此,实验后实验班学生柔韧性指标较实验前大幅提升,柔韧性增强。2.2.3实验班试验前后肌力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实验选取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以及50m跑作为肌力适能测试项目。健美操运动技术动作的完成基本上是由上、下肢动作组合而成,因此拥有较好的上、下肢力量,对于完成健美操技术动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后,实验班的引体向上测试结果高于实验前,实验前学生引体向上平均次数为2.85次,实验后为4.12次,平均次数较实验前多1.27次。经t检验后,P<0.05,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引体向上测试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体适能相关练习内容对肌力指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仰卧起坐数据表明,实验班实验后1min仰卧起坐平均值,较实验前多出7.07个,将其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明仰卧起坐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实验后的肌力水平优于实验前水平。实验中,实验班俯卧撑、平板支撑、卷腹、仰卧举腿等相关练习,提高了学生的上肢以及核心力量,相对对照班只是进行简单的体能干预,并没有专门进行上肢以及核心训练[8],因此,实验班学生仰卧起坐以及引体向上次数得到提升。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发现,实验后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并未出现显著提升,该实验可能因项目特点,造成力量锻炼不足,导致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提升并不明显。50m跑主要是以无氧代谢为主,更多是以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为主要供能形式,对实验班50m跑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发现实验班实验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76s,实验后为8.62s,经过t检验发现,P>0.05,说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搜寻有关文献发现,黄小华[9]在《身体形态机能对女生50m跑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写道,加强身体形态、机能、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优化,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50m跑的成绩,需要进行相关性训练,才能提升学生50m跑的运动成绩。

2.3实验后两班学生四项身体素质成绩结果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身体素质成绩主要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50m跑、女子800m跑/男子1000m跑、立定跳远、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学生身体素质成绩,严格按照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予以评分[10]。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素质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平均分为82.34分,实验班的最高分与平均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班成绩,对数据进行样本t检验发现,P<0.05,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实验的干预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最高分高于对照班3分,实验班最低分高于对照班6分,两个班级平均分相差3.78分,说明体适能的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11]。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实验班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健康适能内容,学生的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和肌肉柔韧性等指标均有所提升,检验结果P<0.05,各指标提升显著,说明强化体适能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将体适能内容引入健美操课程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4项素质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素质成绩,健康体适能锻炼对提高学生健美操水平以及增强大学生体能有一定作用。(3)通过在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体适能教学实践,能够从认知和表现2个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观念。就此看来,无论是推动学生的体能发展,还是大学生体育课堂改革,体适能在体育课堂中的加入都有着重要意义。

3.2建议

建议高等院校加大对学生体适能锻炼相关器材的投资,既保证课堂需要,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课下及业余时间有充足的场地、器材进行锻炼,提高学生体能水平,在此基础上体育部门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开展适于本校的相关体能训练内容及方容及方法,结合相应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开设校园特色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应根据要求,对体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课改,丰富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活跃体育课堂中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学习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运动,从根本上改变和提升体能水平。

作者:杨晨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