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计划

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计划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

(一)基础教育

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100%的乡镇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城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全县建成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幼儿园。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非盲率均达到省定巩固提高标准,并居全市前列。大力发展高中教育,高中在校生达到15000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千斤高中建成市级示范性高中,农村高中整合后全部达到6轨18班以上规模。三类残疾(视力、听力、智力)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在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以县职高为依托,集中精力建设一所职前职后相沟通、多层面、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继续巩固和完善部级重点职业高中建设和职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教育招生和培训任务,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建设2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教育学校,四年培训农村技术实用人才30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5万人次,培训城镇职工、下岗失业人员9000人次。集中建设一个示范性学生实验实习基地,农村学校均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实习场所。县教师进修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性学校标准。

(三)经费投入与管理

确保财政对教育拨款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确保中小学生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中小学生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拨付到位,并逐年有所增长;按时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保证全部用于教育事业;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全额纳入预算,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继续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每人帮扶一名农村贫困生制度,财政部门设立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坚决杜绝中小学乱收费,学校经费实行预算管理。

(四)办学水平

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到2015年,全部消除中小学大班额,100%以上的寄宿制学校都有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就餐、住宿、实验、运动的办学条件。建立并完善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部消除现有D级危房,实现中小学危房当年产生、当年发现、当年完成改造。调整布局后的成建制小学实验室建设升至小学二类,乡镇初中实验室建设升至一类。建成教育信息中心,开通教育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局域网,城区中小学和农村高中、初中共15所学校建立校园网,完成10所小学的计算机教室装备工作,实现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新变革,抓好县城中小学和农村初中标准卫生保健室建设。

(五)教师队伍建设

按编制配备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建立年度编制报告制度和定期调整制度。继续通过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到2015年,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达85%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达6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达10%以上,中小学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合格率100%,培养和选拔600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六)教育管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制度,建立对学校和教师、学生的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模式,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保持全市中上游。努力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到2015年全县高考过本科线人数年突破1500人,各类进线率稳中有进,高中教育质量要居全市中上等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到位。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统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地制宜逐步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建立规范、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增提高,确保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政策的落实。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学校收取的杂费,要保证全部用于公用经费支出,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准平调、截留、滞留、挤占或挪作他用。杜绝学校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任何单位和人个均不得违反规定向学校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各部门对学校的检查,由县政府纠风办和教体局牵头,统一进行。要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贫资金,利用教育系统教师、同学、学生多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展联合办学,凡来投资兴办教育产业的,要落实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集中财力保障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保证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及时拨付到位,并做到逐年增长。

2、认真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确保中小学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管好、用好上级危改资金,2007年以前完成全县中小学现有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对以后新增的危房,要做到当年产生、当年发现、当年完成改造。明确县、乡、村三级在危房改造中的责任,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分别负责本辖区内初中、小学校舍的建设维修,设备的添置,布局调整后的布点学校由乡镇政府负责协调相关村委会共同负担。乡镇政府对辖区的初中,中心小学的校舍、食品、消防及师生人身安全等工作负责,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村委会对村小学的安全工作负责,村委会主任是第一责任人。乡镇、村对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实践用地应按有关规定划拨;乡镇、村有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动员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并动员群众以“一事一议”、义务劳动、自觉捐助等形式支持中小学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

3、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坚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规定,带着浓厚的感情来满足农民工孩子继续上学的需要,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减、免、助、补、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救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考入重点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实施“助学工程”,给予一定补助。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开展城乡学校间,县城部门和学校间对口支援,在全社会倡导助学为荣的好风尚,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教育基金会等继续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工作,表彰鼓励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4、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超常规的举措认真做好培养人才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严把教师入口关,质量关、编制关,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竞争激励制度。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的经历,鼓励县城教师和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实行“三不变两优先一增加”政策,即户口不变,住房不变,工资不变,优先评奖表彰,优先晋升职称,每月增加报酬。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为准则。今后,中小学教师总体缺编,需要补充人员时,要由教育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中小学校长缺职时,要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县高中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教师。

5、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要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国内外有识之士参与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特别是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发展民办学校,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发展民办教育上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到政策上放手,招生上放开,机制上放活,只要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有利于广大群众及其子女接受教育,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要积极鼓励、大胆探索,大力支持。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要融入县城的大开发、积极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走“名校办民校”之路。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一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抓好对中小学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一把手”抓德育的领导机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大德育协同工作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表彰奖励机制,中小学德育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德育工作调研报告和督导评估机制等五个保障机制。着力抓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保证2016年前投入使用。二是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突出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实行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教研教改,努力实现教学和学习手段的现代化。强化教育科研工作,抓好课题的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三是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质量。职业教育既要保证为高等职业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又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形成一批适应市场,个性鲜明,叫得响的名校、名师、名专业。成人学校要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大有作为。四是加强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系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意志力和终生锻炼的自觉意识。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质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与监测机制,做好饮食卫生管理与卫生防病工作。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预防教育。大力加强学校艺术工作,优化学校艺术教育环境,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开足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和文艺活动。

7、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履行教育职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和检查奖惩制度,定期深入到学校调查研究,关心、帮助解决学校和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各行各业各部门都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奉献教育。要真心实意地为教师办实事,尽心竭力地为教师解决难事,坚持不懈地为教师多做好事,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的评估考核和奖惩制度,并将结果作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任期考核和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据。加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督导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体系。大力开展对下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督政、督教、督学工作。继续完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资助贫困生的制度。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宣传,建立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制度,制定并完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外部环境,确保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