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域民族教学革新研究

省域民族教学革新研究

本文作者:朱安文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主流媒体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就业压力以及因经济落后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大量丧失。少数民族转而选择国家教育体系的代表———汉族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向汉族看齐,淡化甚至放弃民族文化的精华。无法否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多元文化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学界普遍认为,多元文化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为应对族群多元化而实行民族同化政策的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对此提出文化多元的理念,认为族群之间的差异无法根除,其分别在于血统,而不是文化。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倒台和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民主权力运动的高涨,民族主义和民权运动兴起,少数群体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要求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并获得平等的权利。美国和加拿大长期实行的民族同化政策导致国内族群矛盾激化,被迫寻求新的解决途径。1965年,加拿大颁布《皇家委员会关于双语主义与双文化主义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强调尊重文化自主性,包容文化差异性,要求在具体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实现族群平等。国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以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坚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河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分布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少数民族。②人数较多的是满族、回族、蒙古族,大多集中分布在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是孟村、大厂回族自治县,青龙、丰宁、宽城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及3个民族县(滦平、隆化、平泉)。其他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于53个民族乡,1394个民族村,呈现出明显的聚居状态。③

少数民族聚居区中民族教育的发展,一直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重视。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河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六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有关学者曾对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进行统计,至2010年,六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小学与中学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县平均为17.4人,河北平均水平为20.3人;中学达到16.5人,河北平均水平为18.5人。小学和中学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分布状况大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好的达到8.0所/万人。只有青龙满族自治县略低,为3.9所/万人,其他均高于河北平均水平4.2所/万人。中学则普遍高于河北平均水平(平均水平为0.8所/万人),最好的达到1.1所/万人。④

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入学率、教师相对数量、学校相对数量都有了很大增长,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有些方面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全省现有319所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162686人,民族中学61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95997人,高等教育民族院校11所(包括专业民族院校和招收民族预科班的院校)。⑤

目前,河北少数民族地区已基本建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人口对基础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各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利较以往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障。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并建立了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硬件设施也有了极大改善,但民族地区教育仍存在很大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等却和汉族地区高度一致。⑥导致存在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流文化的吸引不容忽视。主流文化以强大的主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凝聚多元、稳定社会,整合多元一起前行。家庭作为民族教育的最后堡垒,期望以民族语言的交流,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的感染,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文化的最后传承,但主流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其强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民族文化脆弱的神经。残酷的就业压力,身边汉族邻居成功升学、就业、发财的诱惑,及“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刺激,促使少数民族揣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将孩子送到汉族学校或升学率较高的民族学校。同时,社会的期盼、就业的压力、主管部门的考核,迫使民族学校将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向主流教育体系靠拢,民族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则屈居其次,甚至无从谈起。

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年教师,多毕业于省内民族中等师范学校,理论基础较差,很多不知多元文化理论为何物,严重影响实际教学能力。为提高升学率,很多民族学校吸纳汉族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欠缺,影响了民族教育质量,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接受汉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虽一度促进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但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少数民族人口长期学习汉族传统和思维模式,少数民族特性逐渐衰弱和丧失。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几乎已经放弃了其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甚至自身标志性的风俗习惯都已改变。生活习惯和汉族没什么区别,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亦越来越受到忽视,少数民族的特征正在淡化。

与此相对应,少数民族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遇到极大困难。一些民族的歌舞、独有的手工技艺及民间工艺,如邯郸的“彩布拧台”、高阳的染布等,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危机。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少数民族人口热衷于追求现代社会中的流行文化,认为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民族工艺已经落伍而不愿学习。由于生产、生活、交流大多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有的民族甚至放弃了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部分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如今只会说汉语,不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在河北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多民族文化传统共同存在的地域内,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形态文化的共存与发展值得关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⑦即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民族的价值理念、文化形态,各个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活力。这种“多元文化”的理念,不是追求民族文化的同化,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欣赏的态度,通过交流而达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进步。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传承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要防止少数民族特性、民族文化的淡化、缺失和断层,就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突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教育,而不能只依据汉族文化教育的传统和标准。

明确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进行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感情,更好地使少数民族学生既接受和掌握现代知识,又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本民族的文化进步。只有弄清楚多元文化的内涵和目的,才能真正理解多元文化教育,从而保证正确实行而不产生偏差。

加强和完善多元教育理论建设。实施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理论的铺垫,没有理论的指导,会导致教育改革的盲目、紊乱,不能持久,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最初预期,甚至南辕北辙。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充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

要注意进一步完善其内涵,明确其目的,规范教育方式,区分教育类型,注意理清多元文化教育同其他领域的关系。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程编排和讲授中贯彻多元文化的理念,是多元化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步骤。⑧

调查发现,在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中,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例如语文教材中全部都是汉族文学,历史课本大多讲述以汉族为主的朝代更替等等,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等则很少涉及。因而,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进行改革,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课程之中。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将各地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性文化融入课程中,体现在课堂上,呈现在校园中。让少数民族学生完整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学习本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现在民族学校中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教学已经较为普及,但是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采用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习惯,加强教学的效果。

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培训。教师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教育理念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贯彻实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认识,探索适合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引导人们在关爱、珍惜、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形成尊重、宽容、悦纳、欣赏、聆听和关爱其他民族文化的职业伦理。当然,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强、异域文化纷至沓来的今天,文化识别与批判的能力备受重视。由此,应引导学生关注外来文化、培养其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多文化协调能力。

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并不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形态,教师和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师,讲授知识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会不一样。因而,教师要注意讲授方式与方法是否为学生所接受。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其生活习惯、学习风格、情感态度及意识形态方面也会有很大不同,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习惯,用他们比较熟悉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要关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更好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帮助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学会尊重、理解并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多元性与机会均等的价值观。

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加大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根据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为少数民族提供各自所需的社会资源和服务。注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支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字的研究与传承,注意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宣传,使“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宗教、种族或族体特性的人,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⑨。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保持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生机与活力,也是尊重少数民族教育与发展权的重要体现。针对当前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些教育问题,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多元文化改革,是防止民族文化断层、民族特性淡化,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措施,有助于加深民族文化理解和民族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