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技巧

文学技巧

文学技巧

文学技巧范文第1篇

一、借鉴课文,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许多同学的作文语言平淡乏味,读起来使人感到枯燥却不知道怎样让语言写的精美一些。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安塞腰鼓》中作者大量使用了短句,同时使用了很多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让读者沉醉在安塞腰鼓这种浓烈的艺术境界中不能自已。又如铉在《老王》中对老王的描写一切都是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一个文人对一个善良的人的观察、同情。同样,我们写一个人不需要写他多么动人的事迹,只需要怀着真诚的心,去朴素的描写另外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倘能这样举一反三,那么文章的语言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二、借鉴课文,学习作文结构技巧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是作文行文结构的基本要求。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在行文结构技巧上是颇有特色的。

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在文章中,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要彼此衔接,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这就需要过渡。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就是以段过渡的一个范例。照应是说写文章要瞻前顾后,前后应衬,首尾呼应。例如课文《口技》就采用的是首尾呼应的结构,都是强调“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更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之“善”的作用。

点题,就是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这样就可以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鲜明。篇首点题,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篇末点题,深化中心。《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提炼出的人生哲理不仅仅使用人与鸟之间,更适用于人与人之间,这就深化了中心。

我们要学会跳出课文看行文结构,学会跳出课文学行文结构技巧,掌握行文结构技巧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就会有所提高。

三、借鉴课文,学习作文立意技巧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以小见大”这种立意技巧,切入点小,素材易于选取,结构易于驾驭,描写易于深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珍珠鸟》中作者最后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人生感悟。这句人生哲理不仅仅使用人与鸟之间,更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等。《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结尾,作者由一次下悬崖的经历想到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困难,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小困难,每次克服一个小困难,就能够积小胜为大胜,从而获得整个人生的成功。这都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立意技巧。

文学技巧范文第2篇

1、增加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采集一些精彩的句子,一方面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能将好词好句学以致用,运用在作文中提升写作水平。

2、加强表达能力,简单来说,作文其实就是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的过程。所以,知道要如何表达自己。增加身边事物的形容能力。

3、多运用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作文通篇布局和总结规律,虽然作文类型有很多种,但是都有规律可循,可以总结一些写作规律,那么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轻松不少了。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学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激感;激活思维;层层深入;引人入胜;发散思维

新课程改革促进人们将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引入课堂。语文教学改革,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扩充知识的含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中,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获得新知。现在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新颖,能激感,产生心理共鸣

根据教学内容,提问要力求新颖,能激趣,切忌问题平淡无味。如《背影》一文,老师的提问如果直奔主题:这篇课文描写父亲的背影,通过看课文找到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这就显得平淡,学生看书时思维容易受到禁锢,只找与背影有关的句子,不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也就体会不到父亲背影的特殊。假如换一种方式发问:让你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你写什么呢?学生可能各持己见,有肖像描写、动作、语言等,这时老师借机启发学生,让你描写他的背影,你怎么写呢?学生可能产生质疑,背影有啥可写的?这时老师就直接引入课文,带领学生学习《背影》,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观察与描写,爱父亲的情感日益加深。这样的提问会产生诱惑力,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去认真地读书。

二、抓学生心理,推波助澜,激活思维

语文课,不只是讲好课,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地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关键是老师的引导,有意地设置悬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渴望”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如《春》一文,老师可以展示几幅春景图:先活跃课堂气氛。这时老师话题一转,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一个景色呢?他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动人景象的?(春草、花木争艳、春风、春雨、春天里人的活动)这时学生就会带着好奇、憧憬的心理去认真读书,用心体会作者笔下的春天,由衷地感叹春天的热闹与不平凡,同时也会引起学生的一片遐想。

三、由直接变间接,引人入胜

如果提问只围绕课文直来直去,没有引申,没有启发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思维的发展,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养成思想上的惰性。假如把问题由“直接”变“间接”地提出,设置障碍,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范进中举》一文主要说明封建社会的黑暗,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但同学们体会不到这层高度,只知道中举前后人们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势利眼、人情冷暖……不会和当时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这时候老师就转个弯这样问:在我们当今社会,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引起学生的争议,确实当今社会有这么一些人,巴结奉承有权有势者,世态炎凉……从而间接地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科举制度的变态。这时老师要因势利导,同学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正义感。老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起到了投石激浪的作用,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大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四、提问分层设计,由小到大,层层深入

如《变色龙》一文,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为啥“善变”?课文从哪几个故事中反映他的多变呢?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提问层层深入,由小到大,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后,老师再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设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技巧范文第4篇

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策略,讲求审美教育技巧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领悟形象的直觉妙用。朱光潜认为,形象直觉就是美感经验,能引起美感经验的事物,才算是美。美感经验,就是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的心理活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直觉认识是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是凭直观、任意象而产生的认识,这个意象是孤立的、无沾无碍的。而这种直觉又最易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虽然美感经验是与生俱有的,但不加以调养,仍有消失的可能。美感具有共同性。一种是对自然美的欣赏。

人类具有共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标准。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自然之美随处可见,海洋、高山、云朵、星辰、日出、日落,这些无一不美;另一种是具有“永久魅力”的美,如希腊的艺术美,还有爱情、友谊、正义、思乡等。许多完美的艺术作品能为不同民族和阶级共同欣赏,达到了思想内容同高超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在《山居秋瞑》这首诗中,凭着对晚秋时节雨后山中景色的直觉认识,产生了美感,通过联想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诗句描绘了晚秋时节雨后山中的情景,用明月照松林,清泉流石上,浣女喧闹竹林,渔船惊动莲叶这几个连续的动景来衬托秋夜的寂静。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历来为人们所赞叹,苏轼评价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们读到这首诗,便有一种直觉的形象认识,达到了审美的效果。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形成审美想象与审美意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审美意象的推动,审美理想的引导,引起多种心理功能紧张的活动。感知提供表象,表象诱导和激发出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又促进了对表象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使想象更加活跃、更加丰富,而活跃丰富的想象又进一步激发出新的创造欲望。庐山瀑布,使李白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审美情感成了表象运动的直接动力,凭借想象对表象间自由关系的理解,使表象按照情感的逻辑加工制作,终于构成了新的审美意象。

人的审美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李白在对自然、对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凭借怪伟奇绝的想象,卓异神奇的夸张,再加上非理性因素的介入,灵感突发性的到来,常为审美意象的完成平添几分意外的机缘。由此,李白创作了大量清新自然、雄健奔放的诗歌。其作品如“风行水上,自然成趣”,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成了“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的诗不愧是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的楷模,更是审美创新的典范。

第二个原则是保持心理距离。审美距离说是本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他认为,审美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心理距离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必要的心理条件,这种距离不是简单地指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是强调审美活动的特殊心理状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平凡的生活中,人往往会掉入生活的陷阱里,无法抛开现实的目的和需要,所以无视于眼前的娇红嫩绿,无感于周围的良辰美景。人们对自己周围的景物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审美心理逐渐淡化,因而对它的美的感觉也就模糊、迟钝、视而不见了。只有在心理上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游走于形象的直觉里。由于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做出审美的反映,将极平常的景物变为很美的意象。生活在北方的人,面对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生活在南方的人,见到北方景物的粗犷雄浑,无不惊异万千;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进入森林、草原、山村也会流连忘返。距离产生美,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做出审美的反映。对自然美的欣赏是这样,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也是如此。文学艺术家的长处,在于能够把事物放在某种距离外去观照,由于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做出审美的反映,将极为平常的景物,变为很美的意象。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元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临刑前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降雪、三年大旱的誓愿。窦娥死后三桩誓愿果真应验,尽管主观愿望不可能成为客观现实,但这种距离,却产生出了强烈的美感,使得人心大快。直到今天,窦娥的形象仍能在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第三个原则是移情作用。所谓“移情”或者叫做审美的移情作用,是指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无生命的、无情趣的外物具有人的生命,使客体对象具备了感彩,达到物我交融。《庄子・齐物论》中写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忽然醒来,自己竟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创设了一种浑然忘我的物化理论。这种随物宛转,达到了“吾丧我”的境地,就是移情效果。

庄子与惠子站在濠水的桥上,庄子说水里的鱼很快乐,惠子不以为然,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呢?从审美角度来看,水中的鱼是庄子产生移情的物质基础,产生了“以人度物”,“寄情于景”,“托物寓意”的作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物皆注我的色彩。”从审美移情的角度来看,庄子已经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了。

文学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阅读是文字的眼睛,是语文的精髓。随着知识的积累,阅读难度和强度会不断增加。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小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技巧要从小学抓起。下面笔者谈谈阅读教学技巧的两点做法。

一、课前导入的技巧

1.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上课伊始,教师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中。例如,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教师可以先播放黄河各时期、各流域的画面,接着提问:“看了黄河的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想?”最后教师引出画外音的导语:“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近2000年,她却变成一l多灾多难的祸河。”这种以黄河前后截然不同影像的鲜明对比,可强烈震撼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故事导入,以情激情

小学生爱听故事,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启发。在课堂上前几分钟,教师可抓住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用与文本情感相关的故事导入新课。比如,学习《自然之道》时,教师可以用缓慢低沉的口吻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违背自然规律导致不好后果的真实故事,如将受伤的鸟儿带回家精心治疗后,为了避免它再次受伤害,就把它关在笼子里细心喂养,鸟儿却因此失去了自由不肯进食,最终死亡,从而引出了“道”,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感知主题,让学生展开心与思的交融。

3.设置悬念,诱惑求知

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关注。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可以设置悬念,引发质疑、解疑,刺激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例如,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同学们,空中飞着一只大雁,用哪些办法能把它们打下来?”(假设性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回答:用枪打、用箭射、用弓弹……至此,教师先肯定了学生答案的正确,但话锋一转,追问学生:“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绝,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一只大雁射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拿出课文仔细阅读,从中找出答案。”通过悬念诱惑导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认真读书、思考。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激励性提问,蕴含魅力

激励,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评判方式,教学活动区间采用激励性的提问,讲究语言艺术蕴含的魅力,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与欲望,让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实效。例如,教学《跳水》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使孩子得救吗?”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寻求答案。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引导点拨,比较答案,选择最佳办法。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还是船长的办法好。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灵活性提问,训练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巧妙地设置提问,捕捉“节骨眼处”的问题来体现学习的重难点,以此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文中的“神机妙算”一词集中地表现出诸葛亮的杰出才干。如果只停留在解释上就难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从另一个角度问学生:“诸葛亮借箭若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呢?”然后从诸葛亮通天文、善用人、懂心理、晓兵法、精打算五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假设,一一否定,学生理解了“神机妙算”的含义。这样的提问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其发挥了想象力。

3.创造性提问,发展智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教师应采取创造性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展智力、开发思维、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寓言时,“那个人能不能到达楚国?”如果直接问学生,学生肯定回答 “不能”。设计这样的问题就毫无意义了。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若有足够的费用,照这样一直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了。讨论结果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阅读课堂有效、高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教学技巧”,展示出独特魅力,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学生才会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连彩虹.让语文课堂富于艺术生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