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护理服务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精选

医疗护理服务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质量管理

就目前来看,新医疗设备不断投入到医疗临床使用中,致使医疗机构面临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加,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医用电气设备标准颁布了更加严格的明文规定,需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尽快探索出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提升医疗设备质量水平。

1.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模式问题及质量管理要点

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原厂维修、第三方维修和自行维修,三种模式各存在一些问题,也有各自的质量管理要点。(1)原厂维修,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直接交由生产厂家负责。在购进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数字化医疗设备后,厂家会提供一年或几年不等的免费维修服务,由于近年来医疗设备功能性及运行稳定性的不断增强,一些设备往往在超出免费维护期限后才出现故障,虽然续保也可得到厂家的专业维修维护,但费用高昂[1]。但是由于这些大型数字化医疗设备厂家,往往对所持技术和配件严格封闭,为了保证设备维修的时效和质量,医院对这些设备的维修维护一般都依赖原厂。针对这类设备维保质量管理要点在于严审维保合同内容,细分服务条目,严格监督后期的执行情况;(2)第三方维修,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由第三方维修公司或个人负责。此类维修公司良莠不齐,而且其技术团队掌握的技能种类有限,无法满足医院多种类型的医疗设备维修要求,维修效率也较低。如果选择这种服务模式,从质量管理角度,医院须严审第三方公司的执业资质,并对第三方公司的技术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考察。(3)个人维修,由医院自发组建医疗设备维修团队。由于医疗设备专业维修人员数量较少,缺乏高精度专业维修器具,一般只能够对医疗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及常规医疗设备检修,无法实现精密医疗设备维修或升级。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工程师的人才储备和专业培训。

2.提升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与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2.1明确设备维修维护及质量管理内容

医学工程师应基于新设备安装、故障设备维修及校准、预防性设备管理等的方面开展设备维修维护服务工作。健全设备操作规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机制与设备三级保养制等[3]。提升医院工程部门工作规范性,确保设备维修标准的深入贯彻落实。构建医疗设备维修记录档案,将设备运行及维修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下,更好找寻出造成设备故障的症结所在。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需从预防维护、校准及设备计量保障等几方面入手。首先,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计量检测,将计量检测结果作为评价设备质量的重要依据,切实提升设备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性[4]。建立起与上级计量检测部门密切联系,深入落实设备运维检测工作,由专人负责设备计量检测档案的追踪,从根本上提升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效率。同时,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也应从技术层面上考量,把握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建立起有预防性的设备检修项目,如设备外观检查、清洁保养、更换维护及功能检查等,有效降低医疗设备运行故障问题出现。

2.2做好医疗设备预防巡检及维护工作

在医疗设备预防巡检及维护工作中,医院及医学工程部门应注重以下要点:第一,明确设备使用操作流程。一方面,在设备采购期间,设备厂家需对院方工程师专业技能及操作使用等进行培训,为设备提供更加完善的使用操作指南;另一方面,设备使用者需依据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制详细的设备操作流程,对设备进行规范操作[1-5];第二,构建设备日常保养机制。针对设备安全性、重要性及故障发生几率,制定预防性设备维护周期,如4~12个月进行一次维护。用于急救类的医疗设备可将维护周期缩短。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医疗设备维护工作颁布的明文规定,完善设备维修维护及质量管理责任制,制定出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监督设备使用者对设备外表的日常清洁与保养工作,针对设备外观及性能指标,填写出设备巡检报告单;第三,注重医疗设备维修后检测工作。医疗设备维修后的性能指标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误差,因此需做好指标校准工作,填写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测报告。

2.3紧抓设备调拨工作

现阶段医疗设备数量依然无法满足医疗要求,一旦出现设备周边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医疗抢修时间延长,引起医疗纠纷等问题出现。因此为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有效性,需做好设备调拨工作。结合医院建设规模采购医疗设备、建立设备维护中心。要求维修中心做好设备保养、维护及登记借还工作,如设备分配紧张等问题出现,维修人员可将闲置设备直接送到相应科室,提升设备调拨效率。

2.4培养专业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人员

为切实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及质量管理水平,需做好医学工程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针对新进设备操作及维修技术,在工作人员群体中展开定期教育培训活动,构建起一支更加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团队,确保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总而言之,医疗设备维护维修服务模式转型工作迫在眉睫,医院需及时认清传统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及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构建起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在提升医院医疗水平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医院信息化、科技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运立.医疗设备全过程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

[2]马晓龙.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张志刚.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售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D].兰州:兰州大学,2017.

[4]陈郁韩.医疗设备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6,21(4):32-34.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第2篇

1现有老年护理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老年护理大致有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3种模式。

1.1居家护理

居家护理主要是在老年人的家里由专业的护理人员、亲人或者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居家护理的优点是符合我国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缺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慢,覆盖的人群少,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不符合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习惯,居家护理缺少专业能力,医疗服务也无法得到保障。随着中国“4+2+1”家庭的逐渐增加,社会竞争激烈化程度的提高,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独居老人增多,单一的家庭护理无法满足老年护理的需要。

1.2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是在居家护理的基础上,以老人所居住的社区为服务实施主体,向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和精神文化需要。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社区护理的优点是既尊重老年人的传统习惯,又能合理利用各方资源,符合老年人、政府、子女等方面的需要。缺点是社区老年护理医疗及护理专业人员缺少、服务素养不高;大部分针对孤寡老人养护,服务辐射面积小;老年护理资金缺乏,缺少老年人需要的场所、环境、设施等硬件条件。

1.3机构护理

机构护理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出资建设的养老院、护理院、敬老院等集中养老机构提供的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护理的优点是在硬件设置、人员配套、服务项目等方面有较高的优势。缺点向两极化发展,由政府投资的福利性养老机构往往存在低端化状态,尽管人员和设施较为全面,但多数仅仅处于保障性层面。由各类资本投资的私营机构,大多数处于高端消费层面,人员、环境、设施齐全,但收费较高。而且多数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居住在护理机构中,机构护理无法满足普遍的老年护理需求。

2现有老年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形成整体老年护理体系

居家、社区、机构这3种老年护理模式在现阶段基本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尽管目前居家和社区护理有相互补充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社区的护理补充还是存在服务面狭窄、医疗和护理服务无法与老年人实际状态完全对接的缺点。目前老年护理模式的关键缺陷在于,3种护理模式没有在根本上形成顶层设计、相互补充、资源共享、信息共有的养老体系。最合理的老年护理体系应该是呈金字塔状:底部为接受上门关心照料的大部分老年人,中部为享受日托服务的中等数量老年人,顶部为进入养老机构的少数老年人。

2.2养-护-医缺少有效衔接

养-护-医“三位一体”的老年护理机制没有有效建立,目前的护理模式的重点基本还在“养”的层面。居家护理的老年人缺少专业护理,医疗基本靠自己去医院;社区的护理医疗水平和设施有限,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机构护理中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不能够满足需求。社区和机构在老年人护理时,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年人的患病史,护理没有有效针对性。老年人在家、在社区、在护理机构的医疗和护理没有一个有效的桥梁进行衔接。

2.3受限于行政体制及制度

目前养老和医疗服务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对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形式、模式、制度等都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的护理体制和制度。在整体老年护理事业上牵扯到诸多相关行政部门,由于各自的职权和利益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中存在的协调问题,医疗和护理不能有效地衔接到老年护理中去。缺少卫生和医保系统的参与,老年护理事业不能得到深入发展。

二医疗集团老年护理体系

组建医疗集团是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医疗集团是将医疗机构进行整合,实施集团化运作。主旨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化医疗服务体系的重构,是新医改的有效载体。目前主要的医疗集团模式是“3+2+1”模式,即三级医院为龙头,纵向联合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集团化运作中,医疗集团推进管理一体化、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资源共享、学科合作、信息联网等。在医疗集团模式下,主要从包括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护理服务的层次、护理服务的提供方式、护理服务的接受者和护理服务内容5个方面来构建老年护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个无缝衔接、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老年护理体系。

1护理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

医疗集团的老年护理服务由集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来完成,包括了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还有家庭、个人和各类组织。多元化的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体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在保证公平的时候能够体现提供服务的效率。

2护理服务的分层次

医疗集团根据老年护理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分为社区、急性、中期、长期和临终5个层级。医疗集团结合老年护理的不同阶段特点,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实现老年护理的分级护理,分工协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康复期的老年人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上门为家里患慢性病和康复期的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包括营养指导、健康咨询等和基础护理技术支持,如换药、导尿、测血压、输液等可在家庭实施的护理技术服务。二级医疗机构利用自身特色开展特色老年护理。三级医疗机构负责老年人的急诊急救、老年综合征、多脏器功能损害,急性期护理,以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等慢性病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与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个性化老年护理,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3护理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医疗集团的老年护理不仅是针对有生理问题的老年人护理,还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疏导等预防和指导性护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护理服务内容和护理方式。

4护理服务提供方式的可选择性

老年护理不一定在医疗机构内,也可以在家和在社区进行,还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咨询。医疗集团的居家护理主要是通过“3+X”健康团队来完成,实现网格化管理。机构护理主要是老年人在护理机构、养老院和医院的老年科来完成。

5护理服务接收者全覆盖

医疗机构的老年护理基本上实现了集团内的全覆盖,在集团内只要是有护理需要的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老年护理服务。对行动不便又不愿意离开家的由志愿者团队来护理,对想要个性化老年护理的,有老年护理院来满足需要。

三完善医疗集团老年护理体系的建议

1健全老年护理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建立长效的老年护理服务机制。首先,要完善老年护理法律法规,老年护理服务的健康运行需要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支持,要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与老年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老年护理有序开展。其次,要增加老年护理的财政预算,建立起老年护理的整体预算制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构运行经费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第三,要坚持老年护理公益性的发展方向,由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大力开展老年护理服务项目。

2建立老年护理资源整合体系

以科学配置、合理共享、有效流动的原则对现有的老年护理体系进行资源整合。针对不同区域的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在集团内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第一,统筹医疗设施资源的配置及共享,在医疗集团化运作下,在集团区域内实现医疗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过剩设备资源实现平行或下行释放。第二,人力资源共享,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人力资源共享。将医疗专家及护理人员进社区制度化。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坐诊;推进健康服务进家庭,让医生护士参与到社区服务团队中;推进集团内会诊制度,建立会诊中心。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使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向优质化发展。第三,实行分级服务、双向流动,根据老年人护理及医疗需求的不同程度,在医疗集团内实行分级服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提供阶梯化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实现向下及向上的服务转移,保证老年人能得到最适合的医疗护理服务。

3扩充专业人力资源队伍

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弥补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缺口,必须重视当前养老机构从业人才队伍的挖掘和培养。培养一批专业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由医疗集团选派老年病医护专业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除了专业培训外,强化继续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更具专业化。同时,加大向社会进行老年护理人员招聘力度,按集团内人事聘任办法给予相应编制及待遇,充实到老年护理工作中去。

4构建老年护理信息化体系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需求增加,如何保证“老有所养”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迁、人口流动性的加大,传统的家庭照顾模式又面临挑战。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边界不清,带来过度住院问题,造成医疗保险基金的严重压力。建立老年护理制度,成为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途径。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中国从1999年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的护理需求日益紧迫。

1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家庭养老难以为继,而设施养老不仅不符合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且严重不足。至2006年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560家,床位6.98万张。设施养老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只能以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方式应对未来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以居家养老为主,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因此,我国探寻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发达国家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同时,也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所需各种服务,进行社区照顾,这种家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借鉴。

目前我国社会化的居家养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不足;二是护理费用负担沉重。据老龄办13前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率却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则仅为8.3%。居家护理不足,导致老年人及家人常以医院护理代替居家护理,符合出院指征但是拒绝出院的情况经常发生,理由就是出院后无人照料。仅以上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为例,其所负担的上海城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比为1:3.5,医改实施前为1:2。对2001年_2o07年医保支付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析可知,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门诊次均费用无显著差别,而住院次均费用有显著差别。老年人医疗费用高,既是生命周期规律的必然,也有可能是由于缺少其他护理途径而过度住院,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由于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往往并无明确的边界,导致监管困难,而过度监管又会造成社会矛盾,因此,为控制过度住院的费用必须另辟蹊径。

在老年护理保险推出以前,各国无论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均不负担护理费用,参保人为转移护理费用而过度住院,出现制度缺陷下的投机行为。投保疾病保险或养老保险之类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大量老年人长期的住院费用加剧了各国医疗保险支出。为规避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经营者也希望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保险。对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通过护理保险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问题,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节约医疗保险基金。

相同的背景和需求,启示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既有必要也很可行。护理保险是指借助国家或社会力量,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服务。与养老退休金从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同,护理保险是集治疗、护理、生活于一体的一种保障方式,通过对老年人的身心护理,使其度过愉快的晚年。通过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把护理问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有护理需求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由于国情和传统不同,各国实施的方法也各具特点,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单独作为法定的护理保险制度,这以德国、以色列等国为代表;(2)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这以荷兰等国为代表;(3)实施基本以实物给付的护理服务制度,这以丹麦等国为代表;(4)实行以公费负担的护理津贴制度,这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以上(1)、(2)都具法定地位;(3)是以法律作后盾(生活支援法等),税收作财源(居民税);(4)是以严格的给付条件为基础,属于老人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

美国以商业性的老年护理保险为主,一般采用现金直接给付护理费用。目前美国老年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一样,有向“管理式看护”方向发展的趋势,许多保险公司介入护理服务市场,将保险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起来使得实物护理服务的给付增加。德国建立了单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提供在宅和住院两类护理,并承担一些相关的其它费用。日本实施强制性的护理保险,65岁以上人员保险费从养老金中直接扣除,4O~64岁人员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缴纳护理保险费。护理保险采取实物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按照专门机构认定的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上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试点的设想

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为提前,且呈现出高龄化、发展迅速等特点。根据市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9%;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7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11.9%。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的数据,至2006年末,全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28.1%。虽然尚处于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对未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为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上海打造“9073”服务格局,即90%家庭养老、7%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2008年起居家养老的对象从主要面对6O岁以上、生活自理困难并有低保的老人,放宽到8O周岁以上、独居或纯老家庭的本市城镇户籍、月养老金低于全市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人,经过评估给与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但相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符合目前居家养老申请的老人只占相当小比例,且有相当大部分人群并不重叠。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退休职工普遍存在的居家养老问题,有必要进行老年护理保险试点,探索符合上海情况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6给付条件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需要按照对参保对象的评估情况设立不同等级的给付比例和时限。评估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牵头在医院设立专门评估部门,并有一定的社区工作者参加。每~年或两年重新进行一次评估,以使护理等级适应实际情况。可以参照日本模式,65岁申请护理的参保人必须在限定的情况种类中。65岁以上参保人申请护理时,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护理等级。可以探讨将ADL作为确定护理级别主要依据的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等级评估标准。护理保险按评估等级支付相应护理费用,并确定一定的自负比例。

2.7相关措施

护理保险不仅涉及到保险费用给付,更重要的是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增加护理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增加护理培训,以满足护理需求。护理保险所筹措的资金使用分为三部分:一是支付专业护理机构护理费用;二是支付以社区服务为代表的非专业护理机构服务费用;三是购买其他护理服务。通过资金使用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投入。超级秘书网

卫生和民政部门需要联合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计划表:首先理清上海目前专业设施护理总量、建立专业护理人员名册。兴办一批专业护理机构,为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护理产业,开办民营护理机构,提升护理总量。其次增加专业护理人员,与卫生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护理人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第三,鼓励家庭护理,发展和培训非专业护理人员,推广“时间储蓄”概念,增加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发展NGO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提供多种护理渠道。第四,增加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设施,5年之内,做到2.5公里半径内都设有一所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在世界护理工作者光辉节日—“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前,为做好节日活动,卫生局党委研究决定,高规格、严要求,圆满地组织了全系统的护理技能大赛。今天,我们隆重集会,正式召开为护理工作作出显着成绩、本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护士表彰会,旨在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营造全县重视护理工作氛围,推动全县护理工作的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卫生局党委向多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护理工作者和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向为护理事业呕心沥血、倾注毕生的精力的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表示深深缅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国际护理工作的发展概况

1820年,出生富有的南丁格尔步入青年时代后,决心从事一项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做一名护士的愿望在她的心目中日趋成熟。她不顾世俗偏见和父母的反对,毅然投身于当时只有最低层妇女和教会修女才担任的护理工作。无论到哪个国家旅行,她都去访问医院。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伤病员缺乏最普通的病房简易用具,震动了英国社会,唤起了公众对护理工作的注意。南丁格尔立即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参加伤病员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后又开创了助产士和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推动了西欧各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她强调护理工作是一门非宗教性的专业,必须由受过科学训练和品质优秀的护士,负责护理教育和行政管理。她以病弱的身躯充满激情地工作,为培养护理人才,倾注了毕生精神,确立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近代护理学的科学地位,使护理学科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文稿中,也曾两次充满感情色彩地称赞这位既温柔又坚强的女性:“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

在用品缺乏,水源不足,卫生条件极差的条件下,她克服种种困难,改善医院后勤服务和环境卫生,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从42%急剧下降到2%。南丁格尔不仅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而且对伤病员的关怀爱护感人至深。她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清洗包扎伤口,护理伤员;替士兵写信,给以慰藉;掩埋不幸的死者,祭祀亡灵……,每天往往工作20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的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南丁格尔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护理工作者,为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呼唤健全的、多元化的医疗服务理念出台,特别是护理服务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护士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护理病人,逐步转向人们整体健康的呵护,运用护理学和医学知识帮助其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的的平衡和适应。护理工作从疾病护理逐步拓展为“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这些转变,要求护理教育与之相适应,促使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护理教育不仅从层次上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而且涉及的内容更广泛。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应有较强的广泛交际能力和口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边缘学科知识,如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并逐步形成今天较为科学管理的运行模式,成为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国际护士节,就是要在全县医疗系统中,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努力开创我县护理工作新局面。

二、我县护理工作的概况

我县的护理工作在省、市卫生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抓住机遇,深化护理改革,在探索临床护理管理的机制创新,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效益,促进护理工作与医院整体发展上取得了新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护理工作倍受重视。护理在医院发展、医疗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一是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5年止,全县共有护士356人,其中有本科2人,专科106人,中专167人,职高49人,高中12人,初中19人,小学1人;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68人,护师149人,护士133人;二是护理队伍纳为干部选拔的重点。已有2名护士被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三是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各医疗机构把抓护理水平与打造医院品牌,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举办护理技能知识竞赛,积极推荐、选拔护理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短期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使护理水平得到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护理工作的差距,拓展了护理工作的舞台。

(二)护理观念进一步转变。各级医疗机构把“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提到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大讨论活动,学习先进护士典型等,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二是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以“三学”、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总结,使思想工作渗透到诊疗、临床护理工作中,形成了护士和护理服务的医院服务平台,护士与病人沟通的医患和谐平台,在保证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前提下,病人真切感受到了医院的关心。心理护理工作的拓展,发挥了治疗过程中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护士用实际行动塑造了白衣天使形象,使一个个病人康复,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涌现出了会泽第县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李燕萍等被XX省卫生厅表彰为优秀护士。

(三)护士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坚持“医控、科控、院控”三级质量控制办法。一是组织各级医疗机构人员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护士操作程序。二是认真抓好护士准入工作,规范护理管理。三是认真抓好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工作,量化分级标准。四是进一步明确护理工作中的职责,有力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四)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各级医疗机构在抓护理质量的同时,把改善就医环境作为辅助护理的环节,从硬件上不断加强住院病房改造,为病人提供舒心的环境,从病房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增添治疗仪、高压消毒器等医疗器械、电视设备等,形成了从外观环境到室内的一体化服务水平,推动了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在肯定我县护理工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存在人少事多,编制严重不足的状况,据统计,全系统缺编近1000人。二是护理队伍不稳定。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改行做医技科室、防保等工作的护士,加大了临床护理的工作压力。三是护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3%。四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与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特别是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与病人的接触密切、持续、广泛。因此,护理工作质量、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今年的工作中,要认真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宗旨,提升服务。去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目的是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内涵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护士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态度、举止、语言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感受,也影响着病人生命安全。因此,医院护士队伍素质、工作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基础服务质量,也是影响医院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要超越单纯的经济利益因素来看待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切实“以病人为中心”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实实在在为病人着想,稳定和建设好护士队伍。各级医疗机构要花精力认真研究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规范和完善护理工作的考核办法,健全有利于护理工作发展的激励措施,形成尊重护理、重视护理、抓不好护理工作就是渎职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大力推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二)注重质量,协调发展。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是多方面要素决定的,护理服务质量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中,只有护理服务渗透在诊疗活动和对病人的照顾工作中,护士和护理服务才能构成医院的服务平台,一方面。要使病人直接感受到是否被关心、爱护和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要保障。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护士一方面要根据医生的诊疗计划认真实施治疗措施、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另一方面要切实为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照顾,帮助病人尽快康复。治疗性工作与照顾性工作是病人康复的“两个车轮”,只有同速度转动,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协调同步发展。我县的诊疗技术水平发展很快,有的达到省级水平,但护理专业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要真正落实在工作中,就要把护理工作作为医院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建设好临床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护士队伍的建设是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素质是医院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加强对护士队伍的准入管理,把住准入关,严禁未经过正规护理专业教育的人员进入护士,保证护士队伍的基本素质。二是要稳定护士队伍,特别是临床一线的护士队伍,要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加强在职培养,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着重提高临床专科领域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四)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护理工作是平凡的,但病人和社会对这个岗位的信任和依赖却是很不平凡的。广大护士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服务于病人的各项工作之中。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模式,从维护病人权益和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调动积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护理服务,履行好护士的职责,努力使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要突出一个“情”字,以真情对待每一位病人。要体贴病人、同情病人,态度上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为病人提供温暖入心、体贴入微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要突出一个“精”字,业务上要以精益求精的作风、娴熟精湛的技术完成每一项工作,保证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护理工作“贴近社会”,要突出一个“实”字,要以务实的精神丰富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切实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护理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第5篇

在世界护理工作者光辉节日—“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前,为做好节日活动,卫生局党委研究决定,高规格、严要求,圆满地组织了全系统的护理技能大赛。今天,我们隆重集会,正式召开为护理工作作出显着成绩、本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护士表彰会,旨在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营造全县重视护理工作氛围,推动全县护理工作的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卫生局党委向多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护理工作者和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向为护理事业呕心沥血、倾注毕生的精力的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表示深深缅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国际护理工作的发展概况

1820年,出生富有的南丁格尔步入青年时代后,决心从事一项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做一名护士的愿望在她的心目中日趋成熟。她不顾世俗偏见和父母的反对,毅然投身于当时只有最低层妇女和教会修女才担任的护理工作。无论到哪个国家旅行,她都去访问医院。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伤病员缺乏最普通的病房简易用具,震动了英国社会,唤起了公众对护理工作的注意。南丁格尔立即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参加伤病员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后又开创了助产士和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推动了西欧各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她护理工作是一门非宗教性的专业,必须由受过科学训练和品质优秀的护士,负责护理教育和行政管理。她以病弱的身躯充满激情地工作,为培养护理人才,倾注了毕生精神,确立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近代护理学的科学地位,使护理学科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文稿中,也曾两次充满感情色彩地称赞这位既温柔又坚强的女性:“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

在用品缺乏,水源不足,卫生条件极差的条件下,她克服种种困难,改善医院后勤服务和环境卫生,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从42%急剧下降到2%。南丁格尔不仅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而且对伤病员的关怀爱护感人至深。她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清洗包扎伤口,护理伤员;替士兵写信,给以慰藉;掩埋不幸的死者,祭祀亡灵……,每天往往工作20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的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南丁格尔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护理工作者,为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呼唤健全的、多元化的医疗服务理念出台,特别是护理服务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护士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护理病人,逐步转向人们整体健康的呵护,运用护理学和医学知识帮助其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的的平衡和适应。护理工作从疾病护理逐步拓展为“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这些转变,要求护理教育与之相适应,促使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护理教育不仅从层次上了高标准的要求,而且涉及的内容更广泛。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应有较强的广泛交际能力和口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边缘学科知识,如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并逐步形成今天较为科学管理的运行模式,成为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国际护士节,就是要在全县医疗系统中,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努力开创我县护理工作新局面。

二、我县护理工作的概况

我县的护理工作在省、市卫生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抓住机遇,深化护理改革,在探索临床护理管理的机制创新,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效益,促进护理工作与医院整体发展上取得了新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护理工作倍受重视。护理在医院发展、医疗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一是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5年止,全县共有护士356人,其中有本科2人,专科106人,中专167人,职高49人,高中12人,初中19人,小学1人;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68人,护师149人,护士133人;二是护理队伍纳为干部选拔的重点。已有2名护士被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三是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各医疗机构把抓护理水平与打造医院品牌,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举办护理技能知识竞赛,积极推荐、选拔护理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短期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使护理水平得到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护理工作的差距,拓展了护理工作的舞台。

(二)护理观念进一步转变。各级医疗机构把“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提到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大讨论活动,学习先进护士典型等,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二是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以“三学”、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总结,使思想工作渗透到诊疗、临床护理工作中,形成了护士和护理服务的医院服务平台,护士与病人沟通的医患和谐平台,在保证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前提下,病人真切感受到了医院的关心。心理护理工作的拓展,发挥了治疗过程中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护士用实际行动塑造了白衣天使形象,使一个个病人康复,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涌现出了会泽第县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李燕萍等被省卫生厅表彰为优秀护士。

(三)护士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坚持“医控、科控、院控”三级质量控制办法。一是组织各级医疗机构人员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护士操作程序。二是认真抓好护士准入工作,规范护理管理。三是认真抓好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工作,量化分级标准。四是进一步明确护理工作中的职责,有力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四)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各级医疗机构在抓护理质量的同时,把改善就医环境作为辅助护理的环节,从硬件上不断加强住院病房改造,为病人提供舒心的环境,从病房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增添治疗仪、高压消毒器等医疗器械、电视设备等,形成了从外观环境到室内的一体化服务水平,推动了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在肯定我县护理工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存在人少事多,编制严重不足的状况,据统计,全系统缺编近1000人。二是护理队伍不稳定。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改行做医技科室、防保等工作的护士,加大了临床护理的工作压力。三是护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历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3%。四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与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特别是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与病人的接触密切、持续、广泛。因此,护理工作质量、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今年的工作中,要认真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宗旨,提升服务。去年,卫生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目的是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内涵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护士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态度、举止、语言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感受,也影响着病人生命安全。因此,医院护士队伍素质、工作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基础服务质量,也是影响医院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要超越单纯的经济利益因素来看待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切实“以病人为中心”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实实在在为病人着想,稳定和建设好护士队伍。各级医疗机构要花精力认真研究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规范和完善护理工作的考核办法,健全有利于护理工作发展的激励措施,形成尊重护理、重视护理、抓不好护理工作就是渎职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大力推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二)注重质量,协调发展。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是多方面要素决定的,护理服务质量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中,只有护理服务渗透在诊疗活动和对病人的照顾工作中,护士和护理服务才能构成医院的服务平台,一方面。要使病人直接感受到是否被关心、爱护和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要保障。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护士一方面要根据医生的诊疗计划认真实施治疗措施、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另一方面要切实为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照顾,帮助病人尽快康复。治疗性工作与照顾性工作是病人康复的“两个车轮”,只有同速度转动,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协调同步发展。我县的诊疗技术水平发展很快,有的达到省级水平,但护理专业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要真正落实在工作中,就要把护理工作作为医院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建设好临床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护士队伍的建设是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素质是医院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加强对护士队伍的准入管理,把住准入关,严禁未经过正规护理专业教育的人员进入护士,保证护士队伍的基本素质。二是要稳定护士队伍,特别是临床一线的护士队伍,要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加强在职培养,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着重提高临床专科领域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四)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护理工作是平凡的,但病人和社会对这个岗位的信任和依赖却是很不平凡的。广大护士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服务于病人的各项工作之中。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模式,从维护病人权益和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调动积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护理服务,履行好护士的职责,努力使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要突出一个“情”字,以真情对待每一位病人。要体贴病人、同情病人,态度上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为病人提供温暖入心、体贴入微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要突出一个“精”字,业务上要以精益求精的作风、娴熟精湛的技术完成每一项工作,保证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护理工作“贴近社会”,要突出一个“实”字,要以务实的精神丰富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切实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护理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