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精选

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在社会价值多样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学辅导员作为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道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实施者与引导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现阶段,若能有机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密切地融合起来,就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心理健康强度。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归因

(一)适应问题

新生适应问题是指学生进入新环境后,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它的改变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心理成长的挑战。这一心理问题在第一个学期中特别明显。针对一些刚离开父母、初次离开家、初次独居、自我调节能力和对社会适应性都不强的学生,会产生极大的迷茫感、无力感,无法适应社会现实,同时对在宿舍的日常生活和与宿舍同学间的交流都缺乏经验,对自身的未来生涯规划没有很深入地了解,这些不适应感往往会延续得很长久,甚至会持续整个大学阶段。一旦个人无法尽快适应社会,也无法完成自身调适与自我满足,就会出现在学业、人际关系与情感方面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产生精神疾病,例如抑郁与自闭症。

(二)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也是走向社会前最关键的时候。在整个学校生涯中,学生们都需要独立应对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室友、班上同学、教师、异性等的交往都和人际交往有关,这比高中时要复杂得多,人和人之间难免产生某些冲突。人际交往已作为现阶段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对一些只重视高中课程的学生而言,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希望打开心扉,和别人沟通,但因为个性比较封闭,不愿意主动交流,既缺乏父母陪伴,又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了焦躁、压抑的不良情绪,从而无法自主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造成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就严重危害心理健康。

(三)网络生态环境复杂

当前,网上信息资源随处可得,当没有合理的人生目标指引和人生计划时,大学生们极容易沉溺于网上的世界,把现实中的理想生活都寄托在虚幻的现实世界中,也因此非常容易陷于、欺诈等不良行为之中。此外,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的侵入,使一些大学生走入歧途,深受其害。由于各种原因的交错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有些学生甚至有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等行为。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主动性不够

“学校—分院—班级—宿舍”作为心理教师的四级服务互联网络体系,心理辅导员主要承担着解决本院系学生的简单心理问题,走进学生寝室、进行谈心交流和心理教学座谈、参加观看学校心理主题教育片和大学生的心理德育课堂,以及进行二级院系心理德育宣讲工作等。但因为没有专业化、系统化培训,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是在校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进行心理评估、筛查等工作的指导下配合学校完成分院的工作,将重心放到了学生初入校时的简单心理检查,从而很容易忽视了后续长期的简单心理随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出现简单心理危机和干预工作的滞后性。

(二)专业性不够

现实中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处理各种日常学生事务性工作,缺少时间学习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机会少,高校难以支持并承担专业性的培训和考试经费等,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相对匮乏,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技能相对欠缺。以至于在学生出现相关问题时,辅导员很难运用专业理论和技能进行筛查和预判,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操作经验较少,普遍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干预方式和谈话内容单一,在固有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基础上,干预效果不佳。发现问题往往采取谈心谈话、家校联动、朋辈关注等方式或者直接通过转介给心理中心来解决,容易造成心理健康工作的滞后。

三、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是其个人综合发展素质的关键构成因素,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模式的持续推行,中国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大学生也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学习压力。为实现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增强,大学辅导员们需要尽力关心和呵护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指导学生,以实现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1]。

(一)引导作用

大学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也要承担着许多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学校的安全工作、个人情感问题等等。辅导员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护者,必须熟练掌握学生当时心理活动所在环境的实际状况,所以辅导员是否能够解决学生目前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中国各个院校当中,由于学校辅导员的年纪都相对较小,在与普通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没有代沟,因此辅导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想法。辅导员刚刚经历了大学生活,能够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大学生家长相比,辅导员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更长,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

(二)桥梁作用

辅导员也是学校与父母、社区相互之间的重要网络信息沟通桥梁。辅导员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个人信息,并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另外,在全面掌握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可就学校心理教育问题向相关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或主动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展开学校心理教育活动。校园要做好心理健康辅导,主动展开学生身心素质教育工作,以降低挫折心态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而家庭教育管理工作则要负担好指导、督促、监测学生的责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的重要桥梁作用,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实行全方位整合,发挥校方、家庭教育机构和社区的功能,从而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心理水平。

(三)辅助作用

当前高校都已经开办了心理课程,部分院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其目的是通过传播心理学专业知识,训练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克服心理问题,以便于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除心灵上的危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是心理教师咨询团队的后备军,是推动大学生心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辅导员可根据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议,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持续辅导监督,并辅助心理机构对大学生的不良心态实施心理干预。

四、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角色作用的发挥

(一)合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辅导员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心理知识,因此可以举办和心理教学有关的活动,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各种不良心态。学校必须进行心理教师团队的合理优化,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为此,我们可以委托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辅导,或在有关组织培训后提供心理辅导意见。在心理辅导员自身进行训练与提高以后,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就能够积极开展心理教学活动,并且利用心理课堂的设置给学生们科普一些心理常识,并借此来促进心理教学的进展。而由于有了心理教学的帮助,学生们就能够掌握更多的心理知识,也懂得怎样来管理自身的心态与情感。再配合心理类教学活动的举办,可以促使学校的大学生们意识到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在面临不同问题的时候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而这样的互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通过合理举办身心健康课程就可以充分发挥大学辅导员自身的功能。

(二)善用多层心理辅导体系

作为中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生活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存在的意义也是很重要的。想要真正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功能,要运用多样化的心理与健康教学辅导系统,即通过心理与健康咨询师的教学模式,有效把握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困惑与问题,对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有效的心理咨询与引导,并协助校方合理的解决。利用高校校园网和公告栏等,不但能够进行心理教学常识的有效普及,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或利用微信群、QQ交流群等方法开展心理交流,或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展一些心理测评活动,或采用有趣的方法逐步增进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水平,并以此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以往多年间,全国范围内高校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之下,已经产生了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国社会工作各个领域的有关人员,把影响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摆到相当关键的地位上来。大学辅导员是在高等教育当中与学校互动相当多的一个人群,在高等教育毕业生心理领域当中充分发挥引导性功能,肩负着对学生心理动态加以关心这一个相当关键的工作。如何才能够对学生心理教学的实效性做出保障,是高等学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所需要认真关注到的问题[3]。

(一)辅导员利用大数据平台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在大数据分析环境下,心理健康咨询师可以利用每个学生入学时提交的个人信息对每个受管理的学生进行分类,并将家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家庭存在突发事件、与不良的社会群体存在交往的学生作为重要的预警对象,在学生入学后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进行定向管理工作。因为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体,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掌握每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动态和每个学生关心和关注的事情。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由于突发事件而爆发。通过大数据分析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网络媒体表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风险状况,并尽快做好预防和干预的准备。

(二)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时,辅导员首先要对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作出仔细的考察,在每个学员出现问题的第一时刻,要积极有效地与每个学员展开交往。而信息沟通也要循序渐进,采取一系列的步骤来认识和处理每个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要与每个学员本人互动交往,全面认识三个方面的心理健康:原因、途径和后果,分析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探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其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告知父母关于学生的健康心理问题,并尽量让父母协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与管理工作,发挥好父母的教育功能。要同院级和校级领导开展沟通交流,将学校近期出现的重大学生心理问题予以报告,并要求上级对此类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开展学校同有关专业组织的信息沟通与学术交流管理工作。在专门组织协助下对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校开展专门的学术交流沟通工作,整理并总结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及其处理办法,并适时向学院主管做出反映,以共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

不管我国哪所院校,心理辅导员都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大责任,为了引导学生心理教育,就必须熟练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类、心理常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知识,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加以引导。所以,这就需要学校辅导员们不断丰富自身的心理专业知识,并累积了大量成功经验,才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4]。

六、结束语

针对高校大学生如此之多的问题,学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问题,主动展开社会调研,通过切身参与大学生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指导,以缓解问题。多考察学校的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心态改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法,以增强大学心理健康疏导方法实际工作的科学化、有效率。

参考文献

[1]佘靓.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7(13):2.

[2]杨冬伟,邵宇博,王海青.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9(23):239.

[3]黄玲艳.浅谈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经贸实践,2017(23):1.

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3号)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14号),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缓解中小学生在课业负担、人际交往、考试焦虑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为中小学德育开拓途径、丰富内容和改善方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现代德育体系,提高德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广东加快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教育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年前,各市、县(区)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一般应设在高校或科研、教研部门,尚未按此要求设立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既要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又要充分发挥专家业务指导的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工作的标准和原则,切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科化和医学化。工作要立足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心理素质。当前主要是立足于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推进工作要坚持科学严谨、规范运作、定期检查、有序推进的原则,切忌急功近利。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省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中小学校提供服务,切忌以营利为目的。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确定工作发展目标,做好推进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检查和指导。要切实抓好师资培训、科研课题研究、示范学校建设等项工作,指导中小学校逐步推进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加强协调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决策和决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要主动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组织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把握工作内容与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流、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是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心理教育。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只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二是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情感体验,讨论分析,沟通交流,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拓宽工作途径,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密切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之中,渗透到教师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既不能用德育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上从地方课程课时和班会课、团队活动时间按平均每学期3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三)开展心理辅导*年前,省、市一级学校要逐步建立心理辅导室。提倡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

中小学校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

一是注重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抓落实。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

二是注重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广大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发展为重的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改革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心理品质。

三是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校园景点设计、环境布置要以优雅的环境、怡人的景色帮助学生调适心情,陶冶情操。

四是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营造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必须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年前,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都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培训的学时与学分管理由教师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委托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各地对师资培训工作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尚未组织培训的市在近年内要加大工作力度。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分级培训工作,要规范管理,做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课时、统一教材、统一备课、统一考核、统一颁发证书,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

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3篇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不采取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主选择教材,并灵活运用教材。”[2]在教材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本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为辅,充分利用每本教材的优势。《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门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每个学期在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是必需的,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原则。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尚未明确,从高校间到高校内部的各个老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集中表现为理论化与技能化之争。所谓理论化,即强调课程教学理论目标,主张课程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的传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所谓技能化,是指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具体方法对学生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规定性,它决定着课程教学追求的方向。不同的课程目标界定将对课程教学过程产生导向性影响,最终对课程教学结果产生实质性差异。当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的分歧,对课程教学及其质量的规格和统一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了以上的观点,认为心理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兼顾到课程的理论性,又要兼顾到课程的实用性。理论与技能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课程组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教学的第一个模块就是心理健康常识模块,在进行心理训练之前也要先进行心理学背景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内容既不缺乏理论的支持,又比较容易接近学生的实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为模块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将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和调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将该门课程设置为四个主要模块:心理健康知识模块、自我探索模块、心理调适模块、心理训练模块。”[3]我们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设置为四个单元:单元一包含的内容主要为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等;单元二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更加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自己,培养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单元三主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人际交往、恋爱及性心理等比较常见的问题;单元四主要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困扰,学会如何合理地进行心理调适,在生活中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常识、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调适与训练,四个部分有机结合,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设置了心理训练课,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到传统授课方式的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辅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直观的体验,而且在团体心理训练中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心智,历练品质,同时教会他们一些实用性的心理方法,并帮助教师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例如,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章中,大纲中的四个环节分别是:人格简介与心理学的研究、评估自身人格特点、改进自身的不良人格特点的调适方法与课堂训练,各个环节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受益。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

1.注重案例教学,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引出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指导自己全面发展。”[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每一次课程中,教师会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案例,在课程的开始以案例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程的问题,引入心理学的理论,在课程进行的中间环节,我们也会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请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决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我们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使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强化了课程内容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2.注重体验式教学,突出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学过程应是认知、体验、分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教学过程。认知是体验的前提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计一些培训能力的实际训练内容,多给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体验的结果是分享,学生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和别人分享,就会催生其他学生分享的情感和欲望,推动其他同学分享行为的产生,也即自我开放的行为产生,从而促进学生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和发展。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

3.突出参与与互动性,注重启发、情感式教学

“情感与启发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入情感教育,对学生理解、消化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5]一是互动参与的实践过程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展示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具有感染性,通过参与、互动的情景设计,以情动情,以情育情。三是能创造愉悦的课堂环境,增强教学效果。

4.注重教学形式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鉴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地设计教学中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比例,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处理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在讲授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章的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最近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采用课堂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人际交往技巧,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扩展,也兼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的形式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让学生从理性层次认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的探索,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活动。理论层面内容的导入采用较为灵活的案例导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避免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的脱节。“理论教学的内容包含心理学某领域的研究、心理调适的常用方法,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设置内容的难度,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导向。”[6]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内容进行了筛选,理论内容既要避免过于专业化,又要避免以心理学理论的庸俗化,所以在教学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理论,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深入浅出的叙述相关的理论,力图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兼顾。

2.建立学习型小组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发现式学习是指不以定论的形式(如接受式学习那样)向学习者提示学习内容,而是学习者自主进行某种心理活动(重新安排、重新组织或转换给予的材料),然后将最后的结果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从教师那里获取定论形式的知识,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发现式学习的目标,不只在具体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发现能力的培养和新的学习的展开。我们采用发现式教学的模式,在班级人数少于60人的班级中,根据学生自由组合的原则建立了学习型小组,由任课教师提供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并在每次课前进行展示的环节。该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活动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经典案例讨论

知识的内化有赖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关心的问题,选取经典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并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要求每个组员都发言,最后形成小组统一意见,然后由每组派一名同学,向全体同学阐述本组意见。如果课堂人员太多或场地不理想,也可退而求其次,采用书面作业形式,写出自己对该案例的看法由教师点评。

4.观看心理电影

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观看富有人生哲理或者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的电影,并对电影内容进行讨论,写出观后感,将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影片的分析中。例如观看电影《阿甘正传》后,组织课堂讨论——怎样看待人生的挫折,通过电影中情节的回顾与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心理调适的知识。

5.团体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开展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咨询起源于欧美,最早尝试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是美国内科医生普拉特(J.H.Pratt),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在职业指导、心理问题矫治等领域广泛应用。”[7]由于严格的团体咨询有人数的限制,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团体活动进行了改进。在课堂时空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课程当中设置课堂小讨论、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小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团体测验,利用学校的测验系统,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团体测验,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身,例如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职业人格类型测验等。

6.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学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会引发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个性化的不足,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兼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将课堂不能解决的问题导入个体咨询,这种心理咨询,也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进行团体辅导与训练,将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之中,提高了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殊的优势。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要求。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学业负担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所造成的心理障碍,等等。导致学生心理疾病增多,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探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确定为课程目标领域。并指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是:“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以往我国学校体育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相比,在观念上是一个突破,在课程体系上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怎样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尚无理论依据和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为此,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体育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是指社会成员“基于一定价值目标,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活状态,以促进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它包含了心理调试和行为调整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体育实践课程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身体练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学生都有直接的体验,这在发展学生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基于上述社会适应内容和体育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所以要完成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改变和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实践教育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其实,以什么布粕勺内容为主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在调查中得知广大学生夕小尧技体育项目还是非常喜欢的,关键祠题是要以什么丰勒7目标为主。竞技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都可以精选为体育教育内容,作为“教材”进行运用。因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可以是大负荷方式,也可以以小负荷形式进行,传统体育和娱乐体育也是一样。“教材”一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具体”的教材,是指课本、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今天上篮球等),另一种是“抽象”的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研究与使用方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强调运动技术,有的教师强调锻炼方法,有的强调文化,有的强调运动乐趣体验。因而,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的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践方面,应该说体育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理论教学方面也不能忽视。理论在人的观念价值确立和指导实践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体育锻炼原理和运动保健常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受到关注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在选择具有代表性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加强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把运动保健、体育康复、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文化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实践过程,规定内容在每节实践课中进行。比如:运动小常识、体育锻炼一法、体育时事、运动欣赏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注重体育实践的健康教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做为教材的那种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的教学因素。无论游戏、娱乐及身体基本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素材,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体育教材的确定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具体条件来进行,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娱乐健身素材也越来越多,众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社会和学校。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兴趣与爱好,进而促进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点,形式和内容具有更多的相近之处。娱乐健身素材的选用,一方面对拓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娱乐健身项目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2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再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家注意外,教师要强化培养意识。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多加鼓励和激励,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情景创设。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这种气氛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坑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一一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第三,提高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中情况变化很大,所以常常会出现超出预想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对情感的调控。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学生情绪和教学气氛,以使教学活动向着提高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发展。

4结束语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性发展,是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利用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内容设计和方法运用须符合体育学科要求、项目特点和课程发展规律,否则会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常识范文第5篇

一、在心理上关心

1、学校建立了一个心理咨询室,配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按时给学生上心理课。

2、学校建立一中校园网站,设立了一个留言板和心理信箱。为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相互之间多沟通交流。

3、学校为各班级配了党员辅导员,配合班主任工作,协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在学习上关心

1、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评选“学习状元”、“学习进步十佳”、“学年进步十佳”、“学年十佳”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

3、学校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行课课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4、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在生活上关心

1、在党员中开展帮扶活动,带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为贫困生献爱心,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也们,使之安心上学。

2、学生入校后,封闭校门,设专职保卫人员负责外来人员登记,师生出入凭出门条,有效的制止了学生吃零食和外来“闹校”现象。学生在校期间一律穿校服,统一配戴名签,既消除了贫富分化现象,又便于管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3、学校在管理上体现人性化管理,改选了校园广播和打铃系统,新上了MP3广播系统,学生上下课是音乐加语音提示,同时课间还自动播放校园背景音乐,用美妙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了校园广播内容,开辟了“友情沟通”、“新闻播报”、“英语天地”等栏目,每天中午组织学生听古典四大名著小说、出版校园报等。

4、学校每年要给困难生免去各种费用一万八千余元。为了解决孤儿上学的问题,学校还积极开展社会活动,为贫困生与领导、企业家、经理、老板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建立求助关系。几年来,学校没有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5、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如《青少年自我保护常识》、《青少年自救自护常识》、《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能力。

四、在活动上关心

1、开展了“家长学校授课日”活动,每学期两次开课制度。学校还开展了“课堂开放日、欢迎家长来听课”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以锻炼能力的机会,展示才华的舞台。

3、每学年开学第一周进行军训纪律教育周活动。

4、过好12个中外节日,特别是感恩节。

5、聘请消防、交通、公安干警分别给学生上消防、交通安全、法律常识等讲座,使学生受到法制教育。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到消防队参观消防演习,到气象站观察气象变化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