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境育人理念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环境育人理念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校园景观环境凝练着学校人文艺术及自然历史文化,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景观营造中融入环境育人理念,提炼高校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打造特色文化主题景观,一方面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实现环境文化育人目的。让校园景观环境成为文化课堂,探索文化传承与发扬新途径,实现以文化人,以景育人。

关键词:环境育人;校园特色文化;主题景观

文化是人类智慧在传承、创造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职院校校园景观环境作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实践场所,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育人的重要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一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1]。研究表明,校园景观承载的文化精神对学生道德追求与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作用,如华南农业大学的《力耕不息》开荒牛雕塑诠释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为人品质[2]。

1文化育人内涵提炼与表达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水桥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是贵州省唯一一个3A级研学校园景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非遗培训基地”和“士官直招培养基地”。校内山水环绕,绿树成荫,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文化浓郁。如何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炼营造校园景观环境,潜移默化实现环境文化育人目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现拟着力从学院红色文化基因育人、工匠精神操守育人、军旅文化纪律育人、生态文化山水育人、民族文化和谐育人、传统文化滋养育人、典型标杆示范育人“七个育人”模式出发,提炼文化元素,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打造文化景观。

1.1红色文化基因育人

同志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3]”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景观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深入挖掘黔南州红色文化资源,将邓恩铭、冷少农和舒葆初等烈士英雄事迹、瓮安“猴场会议”“强渡乌江”战斗、独山抗日深河桥遗址等红色文化提炼融入校园景观环境营造,打造黔南红色文化缩影,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精神,筑牢红色文化之魂。让学生在校园景观中倾听黔南历史长歌,感受江界河的天险,忆峥嵘岁月,学党史、念党情,坚定信仰,百折不挠,养成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实现红色文化基因育人。

1.2工匠精神操守育人

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人格,契合了高校教育的精神特质,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4]。黔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巧夺天工的工匠大师,将蜡染蜡画、银器、刺绣、剪纸、雕塑等工艺品制作文化引入校园文化景观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工艺工匠文化,养成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工匠操守育人,培育巧工能手。

1.3军旅文化纪律育人

军旅文化是军队纪律、军人精神的统称。黔南职院是教育部命名的贵州省首批唯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士官直招培养基地”,军旅文化是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将军队遵纪守规、军人意志、拼搏担当的文化精神融入校园环境景观营造,引导学生以军事的视角感悟文化、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军事,学习军队优良作风,强化纪律教育,锤炼军魂,铸造胜利,培育英雄。

1.4生态文化山水育人

一山一水,一刚一柔,生态山水文化是大自然最深奥的文化。将校园生态环境打造为“育人工厂”,实现课堂工地化,对高校育人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黔南职院校园内山水环绕,植被丰富,郁郁苍苍,被誉为“花园式学校”,是贵州省唯一一个3A级研学校园景区。通过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厚德载物,和谐共生,实现山水文化育人,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探求知识,获得精神愉悦。

1.5民族文化和谐育人

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设计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职业精神的内驱力,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5]。学校地处民族文化深厚的地区,万千学子是一个多民族群体,民族文化多种多样。将民族语言文字、服饰首饰、工艺品、符号寓意等加以提炼,进行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现民族文化精神和谐育人。比如通过苗族主题文化景观体现苗族团结互助、平等和谐民族风范,与人和善、谦敬礼让的民族性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民族品质,自强不息、不折不挠的民族气节,让这些精神品质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1.6传统文化滋养育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传承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品质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让学生能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鉴得失、知兴替,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对学生德性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如在校园道路命名、建筑命名时使用具有哲理典故的名字,让学子们能够从必经之路了解文化精髓,领悟文化之美。

1.7典型标杆示范育人

标杆是一面旗帜,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通过校园景观设计,树立和宣传学校标杆、名师标杆、学生标杆,让师生能够通过标杆激励养成拼搏向上的“明星精神”。挖掘文化典型典范设计主题景观、标志性景观,树立典型标杆,榜样示范,以崇高的内心追求、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格和感人的事迹引导师生关注榜样,学习榜样,实现典型标杆示范育人。

2文化景观育人环境营造

校园景观环境包括校园建筑、道路、水体、植物等景观空间的营造,其文化价值渗透校园每个角落。提炼学校特色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融入校园建筑、道路、景观节点等的命名,用文学典故、文化寓意、文化精神内涵对校园楼宇、休闲景观、活动场地进行设计,让每一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文化气息,提升文化水平,塑造文化人格,丰富文化底蕴。将校园景观变成了教育空间、审美空间与精神空间,通过文化景观发展教师的文化素养,涵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质量。

2.1红色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红星广场”以红色文化、军旅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化景观营造,提炼贵州“24道拐”抗战元素,进行特色铺装设计。广场中心设计圆形景观台刻上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冲破云霄的景观柱寓意青年学生们是新一代红色新星。广场景观设计展现抗战的艰难,让学生感受在困难中磨砺成长的不易,学习红军不放弃、坚持不懈、勇于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的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景观设计,实现立德树人。

2.2工匠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匠人路”“匠心楼”等景观设计提炼黔南有名的蜡染蜡画、银器、刺绣、剪纸、雕塑等民间工艺元素,以指路牌、故事展示牌的形式打造工匠精神主题景观,打造文化景观长廊,让学生在行走途中受到工匠文化感染,树立崇敬之心,坚定做“大国工匠”的理想信念。

2.3军旅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芳华广场主题景观营造源自军旅题材电影《芳华》,寓意青年学子美好的青春年华经历磨砺绽放芬芳。广场上雕塑小品“行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红军过草地的艰辛;树立的景观柱上写满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军人的故事,公开栏上写满了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和“士官直招培养”先进事迹;广场上每天整齐划一训练的军队,身着军装保卫学校安全和纪律的保卫兵穿行在校园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军旅文化的魅力。

2.4生态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生态文化主题景观以“南湖”为导线,沿路设计景观木栈道、休闲亭,贯穿牡丹园、樱花园、茶园、桃园、菊园、梅园等八大园休闲景观。通过“拟人”和“比德”“象征”和“谐音”手法、诗意的“点景”手法来选配植物,从而体现人的某种品格境界。如梅园提炼梅花高洁淡雅、坚强忠贞、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精神品质寓意人的德行品格修养。这些生态景观呈现了学校“海纳百川,润物无声”的教育精神,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

2.5民族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毓秀广场景观休闲空间以黔南苗族、布依族、水族等代表性民族文化为主题,提取民族服饰、首饰、建筑材料、图腾等民族文化元素。如利用布依族服饰蓝色与白色绘制的花鸟鱼兽图样进行地面铺装样式设计。广场上的景观台既作为民族文体活动平台,又作为民族文化特色展示台,景观图腾柱的设计结合蜡染文化、水书文化等非遗文化,让整个空间缤纷多彩,实现地域民族文化在校园传承与发扬。将黔南州典型民族文化融入景观桥的设计,让师生了解各民族及其文化精神。

2.6传统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映雪楼”命名和设计提炼了晋朝御史大夫孙康映雪苦读的典故,应用典故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学习。“知行楼”“知行路”取“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之意,以“崇德尚技,知行合一”校训文化及阳明文化“至善而导行”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与内在涵养,知善而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阳明广场”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围绕“知行楼”“学术厅”等建筑,修建阳明雕塑、景观墙、休闲廊架等,营造环境文化景观,引导学生学习阳明文化,崇尚道德修炼,知行合一。休闲景观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文化营造主题景观,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实现传统文化滋养育人功能。

2.7标杆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在学生宿舍休闲活动区将学校优秀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融入环境景观设计,如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刘道敏同志身残志坚,克服重重困难,在游泳运动中打破世界纪录的精神;各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大赛及文体活动中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将这些精神融入文化景观墙、展示牌、景观小品等设计,打造标杆文化休闲活动空间,树立先进典型,让学生熟知并学习身边优秀榜样的精神,实现标杆文化育人。

3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观念,通过校园文化主题景观营造,发扬校园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校园环境育人的最终目的。校园景观环境作为学校的第一品牌印象,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不可忽视。大学校园的规划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注重环境营造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让景观充满文化气息,突出地域特色,展现时代特征。因此,从校园景观环境育人角度,挖掘校园特色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在重要区域、节点,创造人文、生态、和谐的人性化文化主题景观,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文化浓郁、风景优美、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校园环境景观育人特色。

参考文献:

[1]钱丹.论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内涵———以郑州西亚斯校园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358):159-161.

[2]程双红,王永林,吴春燕.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111-115.

[3]周金堂.把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J].党建研究,2017(5):46-48.

[4]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10-11.

[5]何明,黎贝.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6(02):89-91.

作者:谢伟  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