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建筑设计

特色建筑设计范文精选

特色建筑设计

特色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建筑设计除满足教学、生活、交往等使用的需要外,建筑形象以三晋文化特色为基础,融合徽派建筑设计手法,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气息。

1.1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以整体校区环境为重心,景观环境界面的完整性和层次的丰富性来设计建筑造型,与公共空间有机结合,互为景观,时代感与功能性并重,做到了环境、园林和建筑群体有机结合。建筑造型是反映新校区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建筑形态采用简洁厚重的体量构成,朴实的外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构成特征,充分展示校园建筑独特的儒雅风格。主体建筑以统一主题和尺度彼此协调,材质与色彩的设计采用木格栅、灰色砖墙、白色构架等传统元素形成对比,以此呼应三晋传统建筑形式。教学建筑形体内部采用徽派建筑“天井”的设计手法,方正对称,结构简单。教学楼以三晋文化典型特色院落单元式的布局,与“天井”形式相结合形成城廓式的灰砖墙围合格局。“天井”四周由教室空间围合而成,院落的设计形式与景观结合设计,突破了建筑空间内部的封闭感。“天井”与整体建筑群落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儒家思想渗透于建筑灵魂之中。建筑层高便于教学使用,以3-6层为主设计,可减少垂直交通压力。教学建筑以4-5层为主;办公楼及交流中心处于礼仪性主入口,高度采用3-6层;图书馆4-6层,突出入口处鲜明的特征。

1.2建筑细部要素

主体建筑通过构件要素、建筑细部及饰面材料的质地、纹理和韵律加以表现。选用材料包括青灰色面砖、深色自然石材、灰色金属框架、木格栅等,保持风格的和谐性。理科院教学楼位于校园西侧,建筑东立面采用柱廊和台阶的手法强调建筑的庄重形象,两立面设置更多的开口和体块变化,与校园绿化带形成呼应,通过东面两面的处理手法对比达到统一来突出建筑个性。墙面材料选用山西传统建筑的青砖、洞口、檐口、山墙提炼传统建筑符号。文科院教学楼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两侧单元通过挖空手法,形成庭院,与景观融为一体,丰富了建筑外立面和内部空间。但其中也有一定弊端,沿袭徽派建筑元素的窄窗不利于充足自然采光。

1.3入口主体建筑

入口主体建筑包括图书馆、行政中心。行政办公大楼与图书馆矗立于入口两侧,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绝对对称设计手法,中间连接门式连廊,烘托入口轴线及广场空间的庄重气氛。行政办公楼成“L”形布局,形成东南主入口广场,方便对外服务,副楼东侧设次入口。建筑造型整体性强,强调对广场空间的围合和界定。建筑外立面以灰砖为主色调,虚实对比强烈,用色彩和体量的结合反映山西传统建筑内涵。图书馆位于入口东北侧,与行政办公楼对称呼应,形成校园的门口空间,展现三晋传统文化意向。

2建筑各要素的设计特色

2.1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以城廓为框架的艺术表现方法,渗透着浓郁的山西传统建筑艺术格调。其中教学楼设计以院落式单元化的方式组合而成,庭院、广场、廊道等设计要素相互交错渗透,形成相互支撑、自成一体、资源共享的教学综合体。理工院教学楼在教学区西侧,三栋均为合院式平面,由8个标准单元或非标准单元组成。四栋文科院在中轴线两侧,由11个标准单元或非标准单元组成。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南北的六个单元布置主要教室、实验室和科院用房,东西向的单元布置科研办公、其他辅助用房及交通空间。

2.2建造方式

建造方式以模数为标准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建造美学的艺术性突破。教学区建筑采用模数制的平面布局,形成规整的柱网,适合各种类型教学、科研空间的灵活布置,并形成院落空间界定明确的组团空间,提供师生课余交流活动的户外场所。模数制也可以通过建筑形体和景观环境的整体调控,使校园空间组织设计清晰明确,有良好的方向感和仪式感。同时,建筑内部各方面构成组合具有一定灵活性,可根据建筑功能需求进行功能房间的调整,满足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2.3建筑组团

以院落为单元的建筑组团使整个园区美观大方,功能分区划分清晰,每组建筑均形成中心感明确的围合式院落布局。大院文化是三晋传统居民建筑最具特色的形态特征,校园建筑继承和体现院落空间的山西传统建筑空间和氛围,以各种类型的院落作为教学区组团空间的核心元素。建筑组团形成较大尺度的主院落,同时在建筑内部,特别是东西向的体量中,也通过挖空、退缩等艺术设计手法,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标高的小型院落,穿插于办公、研讨及休息区,提供更为丰富的校园交往空间,通过景观处理强调传统建筑的空间特征。

2.4建筑群体

校园建筑群落以十字形轴线进行控制,以轴线为中心线索的设计扩展,南北方向为教学区主要景观轴,从仪式性南入口向教学区纵深发展延伸,通过轴线上主要建筑群的几何空间变化组织对景,使各层次公共空间节点形成良好的联系和呼应,形成“起承转合”的空间节奏和景观序列。

2.5建筑形体及内部空间

新校区建筑设计以原有校园总体规划为基础,通过建筑形体组织,加强总体规划的图底关系和轴线空间效果。教学建筑内部强调收放有致的序列空间,依托环状设计的校园绿地,加强了形体的变化和视廊组织,同时强化了内外空间渗透和生态景观效果。

3结语

特色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特点;色彩设计

建筑物外墙装饰中的色彩以其视觉艺术充分体现了外部环境的生命力,能为人们生活带来舒适体验与心理美感。建筑物风格无论是典雅飘逸还是端庄秀丽,都能在建筑外墙色彩艺术中得到体现。造型艺术中的色彩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建筑物美学价值,提高建筑整体艺术水平,体现出良好的装饰氛围。对外墙装饰色彩设计时要考虑到装饰目标物与背景的关系,达到视觉平衡效果。本文现就对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特点与色彩设计予以分析。

1建筑外墙装饰艺术概述

我国建筑墙体装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园林艺术,其中的琉璃瓦、彩画与砖雕都会表现出人文历史与自然特色。在外墙装饰中,不同的材料、理念与砌筑方法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外墙是室外建筑的立面、墙体以及堡坎,我国传统外墙形式具有多样性,例如泥巴、青砖、石块与木头,这些外墙经过建设者的技术处理会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外墙的自然艺术指的是把山川、花草、河流等融为一体,让建筑能够贴近自然,按照当地的自然风貌来建设外墙,例如毛竹墙与石板墙等,让墙体体现出自然的艺术美感。现如今我国在外墙装饰中常使用现代化技术,如新型材料与工艺,现代化艺术外墙能够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建筑室外装饰艺术中,外墙装饰的作用很显著,它占据外部环境主要空间,让人们欣赏具有强制性,建筑外墙的装饰艺术对整个外部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外墙建筑装饰具有多种装饰方法,但具体采用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整体意向效果,把握好整体装饰宏观关系,再对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充分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部分之间的融合,达到外墙装饰与整体相统一的目的。外墙装饰艺术必须考虑建筑的形式美,要符合建筑存在的功能意识,建筑艺术的雕饰美与天然美只有联系到建筑本身才能实现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兼顾统一。此外,还可以将外墙装饰当成一种语言符号,把外墙当成信息载体。外墙装饰在缜密构思下,对线条、绘画、壁饰、色彩、喷泉与雕塑等特色加以展示。因此,外墙装饰艺术具有很强的功能性、美学性与艺术性。

2建筑外墙色彩装饰的类型与特征

总体而言,外墙色彩装饰具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外墙墙体绘画,外墙绘画类型多样,部分外墙是企业的广告,更多外墙上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画作。例如,很多设计者会在较为阴暗的建筑外墙上画上窗户,这就容易给人们带来错觉,提升了建筑的明亮感。外墙墙体绘画主要应用在旧建筑上,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建筑的美感,还能让其成为城市的标志形象。其次是自然环境色彩,应用自然环境色彩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地貌环境,让建筑物能够更具有地方韵味。例如黄土高坡建筑外墙要以黄褐色为主,江南水乡建筑外墙要以白色为主、长安古都建筑外墙要以富贵的红色为主。充分应用自然环境色彩,让环境特征更有特色,可以将当地的植被、旧建筑碎片的颜色作为取色色谱。最后是人工加工的环境色。在外墙装饰中可以在环境色中加入设计思维与灵感,在人工加工之后让色彩更加新颖,例如意大利的都灵。外墙色彩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民族性,因为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其建筑色彩也会不同,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让外墙色彩受到人们喜爱。其次是象征性,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例如皇宫的红色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此外,不同国家的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因此其建筑色彩必须要具有象征意义。再次是功能性,不同建筑其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可以用外墙颜色来加以区别,例如红砖与灰瓦分别表示寺庙与居民区,幼儿园建筑的黄绿色能代表幼儿的心理特点。最后是效果性,建筑物外墙使用色彩的不同,会为使用者带来不同的情感效果,红色让人温暖,蓝色让人寒冷,很多工厂都会让外墙颜色更加清新绿意,以调节员工的心情。

3建筑外墙装饰艺术色彩设计的几点建议

首先,外墙色彩要满足人们是视觉与情感需求。在外墙装饰中使用色彩能够让建筑附近环境更加具有生机感,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惊喜。之所以很多建筑会表现的典雅、飘逸、秀丽、端庄,主要是因为建筑外墙对色彩艺术有效应用而产生的结果。色彩艺术的应用,能够营造一种环境氛围,影响建筑居住者的心境,让人们能够对生活加深理解。色彩作为装饰手段,不但能表现建筑物的外界范围,还能够用作建筑物的标志。现如今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城,然而这些新城的外墙设计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建筑外墙装饰色彩没有符合城市的个性特征,部分外墙面积较大,但使用的颜色过于单一,让人感到压抑。另外,部分设计师太重视墙体的抽象意义,加强对自身个性的展现,导致其设计效果与建筑使用者的意识冲突较大。因此在外墙色彩设计时要考虑到色彩的使用规则与规律,对建筑目标物和背景的关系有效处理,让外墙色彩满足人们视觉与情感需求。其次,外墙色彩装饰必须结合其独特氛围。外墙色彩装饰能够带来独特氛围,不同的色彩能带来不同的氛围,紫禁城用红色装饰外墙以显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香港理工大学用红棕色来装饰外墙,让学校变得更加自然与朴素,让学子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到学术研究中。因此选择外墙色彩时,要结合人们的观念意识与思维习惯,不得盲目选择。再次,运用自然色彩。建筑外墙装饰色彩设计时要充分结合附近自然景物,让其能够和外墙色彩形成对比,有效应用烘托、融合等表现手法,基于建筑地理环境在附近合理取材。例如可以在外墙设置植物绿化带,用植物色彩搭配来让建筑整体品味显示出来,让建筑外墙装饰艺术被有效衬托,达到外墙色彩生动化与丰富化的目的。从次,大面积的外墙色彩应用。进行大面积墙面色彩设计能够起到吸引视觉的作用,要用亮色为主色,并充分应用明暗对比来体现出建筑物局部特征。市区人口较为密集,可以缩小建筑规模,以亮色为主,局部用暗色。郊区人口较少,外墙设计时不能过多的使用棕色与灰色,防止出现视觉盲区。最后,对色彩产生的情感效果加强认识。红色与蓝色分别具有暖感与冷感;色彩的轻重感与明度呈反比,例如黄色,明度较高,色彩较轻;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距离感,暖色与高明度色产生近距感,反之则产生远距感,依次为红、黄、紫、绿、蓝等;色彩越艳丽越暗越容易产生强感;明亮鲜艳的粉红色让人兴奋,深暗浑浊的墨绿让人沉静。

4总结

建筑物外墙装饰艺术中,必须加强对色彩设计的重视,保证对色彩合理应用,这样不仅能达到装饰效果,还能让建筑外墙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让建筑更有特色。具体做到:外墙色彩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与所需氛围,充分结合周围环境,以提升建筑外墙装饰水平。

参考文献

[1]易李.论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的特点和色彩设计[J].山西建筑,2015(02):208-209.

[2]姚屹东.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的特点和色彩设计[J].中国建材科技,2015(06):113-114.

[3]梁绿绿,梁正光.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的特点和色彩设计[J].山西建筑,2005(08):159-160.

[4]胡剑忠.地中海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2(09):172-173.

[5]王晓峰.漫谈建筑色彩设计中色彩与质感的关系[J].美术向导,2006(04):70-71.

特色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绿色设计(Green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一股国际设计潮流,通常称作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其的称呼不同,但其含义和设计理念和是相通的。因此,在设计初级阶段,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克服传统设计上的不足,设计出的产品既要能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又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满足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工业革命后,设计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核心,忽略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生态环境受到的危害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应改变设计理念,因此,在设计界掀起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也引起了设计师在设计责任感上的反思。美国设计伦理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提出了绿色设计的思想,他认为,设计应着眼于地球资源的有限使用问题,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而服务。设计要“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设计领域的延伸,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融入了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

2绿色建筑的内涵和设计特点

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建筑的道路,旨在建筑寿命周期内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实现废弃物产量少量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建筑的意义在于既要为人类创造一个惬意、健康、舒畅的居住环境,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处理好人、建筑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就是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提出了4个“Re”的原则,即“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循环)、“Renewable”(再生)。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从而创建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在20世纪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造成了建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它在生产能源的过程中极少产生废弃物,可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伯拉姆菲尔德生态村位于德国汉堡,是德国各个城市中较早运用太阳能技术的居住区,在生态村中主要运用了太阳能集热技术,每家每户都装有太阳能集热器。在生态村中,太阳能装置的总面积占到了建筑屋顶面积的49%,可为生态村中130户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和满足采暖需求,从而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城市化进城中,建筑物大面积植被化运用了城市生态工程和景观生态的科学原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德国设计师展示了“屋顶花园”模型,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和关注。建筑物大面积覆盖植被层能有效调节城市小气候,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可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噪声,美化、净化环境,为人们创造出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各国的材料科学家开始对材料环保性能进行研究。在绿色设计中,材料应具有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可降解、可回收利用、易处理、易回收,从而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减少材料的使用种类。绿色材料既应满足人类对材料应用的基本需求,还要考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3绿色建筑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项目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突出代表。国会大厦原名“帝国大厦”,始建于1894年,由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改建,此方案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外观,还使它成为了生态建筑的象征。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项目主要依靠自然光线和光的反射,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将水平光线反射到议会大厅内部,同时,大厅两侧的天井也可补充一部分自然光,从而减少了人工照明的耗能;穹顶内还有一张防止热辐射和眩光的遮光板,且可随日照自动调整方向;屋顶装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为国会大厦提供了一部分自然能源;国会大厦还拥有设计巧妙的自然通风系统,自然空气进入后通过地板下的风道和座位下的风口均匀发散到大厅内,再通过穹顶的中空部分排到室外,可满足大厦内大部分房间的自然通风和换气。地下蓄水层的循环利用是整个国会大厦改造项目的点睛之笔。因柏林具有夏季热、冬季冷的特点,所以,设计上充分利用国会大厦附近的深、浅蓄水层,深的储蓄热能、浅的储蓄冷气,夏天的热能供冬天使用,冬天的冷气在夏天使用。国会大厦的设计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人们对绿色建筑设计概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4结束语

特色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一、一般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区别

在传统建筑中,建筑物考虑的最多的是避雨遮风的使用效益,很少结合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一般建筑,由于建筑物大部分和自然环境相隔离,因此,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保持身心健康;绿色建筑在整合传统建筑特点的过程中,将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有效连接,对室内环境品质有了很大改善。由于建筑物商品化,在传统建筑物中,建筑风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和特点;绿色建筑一般不采用建筑风格,在充分利用当地风俗特点的同时,根据当地历史文化,结合当地风俗特点,在自然和人相互和谐的同时,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建筑美学。在普通建筑物中,一般能耗较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建筑物在使用以及建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占全球总能源消耗的50%左右,生成了34%的污染源;绿色建筑由于广泛利用地热能、太阳能、沼气、风能,产生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普通建筑物在拆除、建造时,由于没有注重到相关因素,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绿色建筑在吸收建筑物原材料加工、开采、运输、建筑物拆除、废弃过程中,根据环境要求,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标准,在污染最小化的过程中,对人类进行负责。

二、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改进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增强绿色建筑设计效益,必须将绿色建筑体系硬件、软件设施有机的联系起来,从建筑师实践经验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保障绿色设计以及建筑创作技术。

(一)绿色建筑节地节能设计

为了确保土地利用效益,从建筑角度来看,节能用地作为当前建房活动节省用地面积,让绿化面积不损失、少损失的重要手段,必须提高用地效率。例如:建设高层、多层建筑,减小建筑密度,增强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环境,提高城市容量;在城市居住区中,对后续发展保留发展余地,增强住宅用地集约面积,在完善绿化面积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住宅区生态环境建设;在乡村、城镇建设中,根据坡地、零散地特点,在因地制宜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地方材料充分利用,让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相互融合,增强绿化面积使用效益。另外,由于寒冷气团频繁侵袭,在和世界维度相比,我国寒冷的天气相对较长,供暖日相对较多;为了保障建筑温度,必须提高供暖设施,在优化冬季室温的同时,节省供暖能源。目前,我国建筑节约能源技术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分成护墙、采暖、空调通风等,北方冬季一般通过集中供暖的方式,进行供暖。

(二)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环保材料以及高新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作为相互作用、协调的智能系统,建筑结构、外层材料是能源交换的主要界面,在自然能源转换、收集的过程中,必须有效防止能源流失;在具备气候调节能力的同时,保障气候环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在建筑材料选择中,结合材料性能,保障材料始终没有毒性物质释放。室内环保材料主要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完工后,对建筑物内部墙面、地面、顶棚进行的装饰、美化处理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在达到装饰的目的的同时,不断满足材料功能。室内建筑材料一般分为:地面、墙体、装饰线、紧固件、顶部、胶粘剂以及连接剂等类型。让装饰材料在绿色建筑中充分展现适用、经济、美观的作用,避免不环保材料释放的苯、甲醛以及苯系物对居民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建筑装修风格中,装修材料是室内环境的主要危害;因此,在装修时,必须选用符合环保指标以及国家标准的装修材料,充分展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

结语

特色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国家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正确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经验,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主义建设同执政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任务,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近16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过凯歌高奏的年代,也经历过发展受挫的岁月。是成功还是挫折,从根本上说,在于是否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归根结底就表现在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一直把实行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按劳分配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也就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离开这一点,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据。

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都十分明确地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科学论断。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一个最卓越的重要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坚持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科学社会主义是和工人阶级政党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说,工人阶级只有把自己组织起来成为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运动,就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从其阶级属性和主要内容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不断发展。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谈社会主义,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还在于我们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从国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就取得成功;什么时候照抄本本、照搬外国模式,就遭受挫折。所以,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我们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这个实际说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能丝毫违背这些基本原则。这个实际还说明,我国仍然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体现中国特色。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建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解放生产力,就不可能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解放生产力,又发展生产力。正如同志所说,“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搞私有制,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共同富裕的实现必然是一个过程,同步富裕、平均富裕是不可能的。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走上致富之路。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差距;又要规范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邓小平同志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它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邓小平同志说,“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尊重和保障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发展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