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理论论文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精选

数学理论论文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实践主导模式转向的具体图景

实践主导模式转向的具体图景很大程度上是对30年法理学研究的某个侧面的展开,换言之,是对法理学研究本身以及其背后的知识格局的一种“另眼旁观”。此处“侧面”实为研究思维的“转向”,即从理论主导模式向实践主导模式的转向。如上所述,这个转向分为两个层次。大体看来,两个层次转向具体呈现在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

(一)研究内容

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一层次转向表现在整体从政治附庸下的法理学转向独立的法理学,也即从“国家与法的理论”(国家与法权的理论)转向“法学基础理论”(法的一般理论)终至“法理学”。在法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流变上,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这一点。法律的本质问题是法理学最核心的范畴。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论在新中国开国之初的50年代初正式形成[36]38。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然而,周凤举发表于《法学研究》1980年第1期的《法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吗?———兼论法的社会性》一文,开启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关于法律本质的讨论,“这场讨论几乎贯穿了整个80年代”[36]45。法理学界的知名教授几乎都参与了这场论争。周凤举、陈守一、郭道晖、李步云、周永坤、张恒山等对法律本质在于统治阶级意志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地批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证:第一,法不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第二,对《共产党宣言》中著名论断的曲解和误读才得出了法的阶级意志论;第三,法的社会性高于法的阶级性;第四,用法的本质的非阶级性反对法的统治阶级意志性;第五,法的统治阶级意志论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36]46-59。孙国华、刘瀚、吴大英、郭宇昭等针对上述质疑作了相应的批驳,通过修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指导下的统治阶级意志论,以求继续延续这种理论的说服力。他们主张:第一,原始社会没有法律;第二,法只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第三,法的阶级性与法的社会性相互渗透,不能以社会性对抗阶级性;第四,法的阶级意志论与物质制约性的相结合才体现法的全面本质;第五,社会主义法依然适用法的阶级意志论[36]60-68。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学者认为,法的本质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法的初级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深层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除了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阶级性之外,还是社会管理的手段,具有社会性。从法律本质内容上看,学界完成了从法律单一阶级意志性到阶级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认识转变。同时,法律本质范畴在学术意义上实现了凸显,从阶级斗争政治视野下的法律本质认识中解脱出来,脱离了意识形态支配的政治路径,回归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法治实践①的视野中。换言之,新时期广泛的立法、司法等领域的法治实践支配了法理学科在对法律本质进行研究时所必要的思维转向。无疑,这构成了实践主导模式第一层次转向的一个侧影。与法律本质的讨论类似,法律平等问题同样是在改革开放初始便成为争论的焦点。李步云发表在1978年12月6日《人民日报》上“坚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一文,揭开了对1957年反右之后取消“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大讨论序幕。这场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否包括立法平等;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人”主体范围是什么;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36]112-130。经过激烈争论,大多数学者接受了所有公民“适用法律平等”的观点,但是对“立法平等”仍持否定态度。这种局限与对法律本质的认识有关,彼时正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律的阶级性仍支配着法理学的整个认识路径。因此,争论还没有结束。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新一轮的法律平等争论开始了。以江平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结合市场经济理论论证了“立法平等”之于法理学的重要价值。由此,完整的法律平等理论才得以最终确立。在整个理论流变过程中,从“不平等”到“司法平等”、再到“立法、司法平等”,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也可以看到学界为摆脱政治束缚、贴近具体实践所作的努力。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法律平等理论在实践中接受了持续的检验,不断调整,最终形成了适合当下实践的理论。①无疑,此为实践主导模式第一层次转向的另一个侧影。几乎在同一时期,人治与法治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司法独立问题、法律与政策问题、法律本位论问题也在激烈地争论着。与前两个法理学具体范畴相似的是,它们都经历了从政治意识形态中摆脱的过程,都试图与改革开放背景下法治实践相贴合。无疑,它们也构成了实践主导模式第一层次转向的侧影。总的看来,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基本范畴流变投射出的一幅幅侧影生动地将实践主导模式第一层次转向清晰地凸现出来。政治附庸下的法理学转向了独立的法理学,法理学彻底从“国家与法的理论”中得到解脱,完成了整体上与实践剥离到契合的转向,证成了自身的独立正当性。②自此,中国法理学“站起来了”!从政治中解救出的法理学“上路”了。与此不同的是,接下来的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二层次转向则相对没有那么热闹,并没有在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中完成转向,只是“静悄悄”地完成了转身。在研究内容上,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二层次转向表现为一元宏观转向多元微观。在前述第一层次转向中,有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法理学的整体思维变迁。既然是整体,话语主题就注定是宏观和抽象的,比如法律本质、法律平等、人治与法治、民主与法制、司法独立、法律与政策、法律本位等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法理学研究偏重于社会或国家全局性的“大词”,其背后显现了知识生产在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束缚所选取的惯有路径。但是,在对这些“大词”进行相对细致的论争之时,“法理学具体如何研究”成为摆在彼时学界人士面前的根本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二层次转向拉开了它的序幕。“大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触及。③相对而言,关涉法律本身的带有很强实践性的微观性问题被学界摆在了显要的位置。法社会学、民间法、法制现代化、法律与全球化、法律方法等等具体范畴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以法社会学论文的知识生产趋势为例④,如下图:如图所示,法律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趋势是总体上升的。如果对民间法、法律方法等做知识生产的统计,我们可以大概总结出同样的趋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趋势说明实践性的多元微观研究已经成了法理学内的显学。与此相比的是,“大问题”的式微。一方显赫,一方式微,放在法理学的知识生产格局内,就构成了一元宏观到多元微观的转向。

(二)研究主体

在30年中国法理学研究中,实践主导模式的两个层次转向同样体现在研究主体上。在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一层次转向中,法理学学术群体逐渐实现了自身的独立,与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分离。这一点在关于学科的基本范畴的论争中有着集中的体现。这些讨论的参与主体,大多属于前完成法学教育的“老先生”。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这些学者的文献引证就很能反映问题:双方的立论根据往往是“政治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或第一代领袖例如董必武、、刘少奇、彭真等人的讲话或著述[5]10。比如法律本质的争论中,针对《共产党宣言》中“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37]289的著名论断,两方围绕着翻译是否准确、论断是否是法律本质的一般概括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此,就产生了苏力所谓的“很吊诡”的现象,即运用高度政治意识形态意味的法律话语批判极“左”的政治话语,讨论了法律和法治的一些核心概念,成为争夺政治合法性资源的论战[5]9-10。改革开放后完成知识积累的“中青年学者”,在第一层次转向的中后期,开始崭露头角。与“老先生”的引证不同,接受过法理学正规系统训练的这些学者的引证要“学术”得多。①这些文献引证表象下的“政治”转向“学术”,事实上与研究主体的教育背景有直接的关联。教育背景的不同表征了两代学术人的代际差别[38]45,也为独立的法理学学术群体的逐渐形成作了前提性的“背书”。无疑,法理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构成了研究主体视角下的实践主导模式第一层次转向。在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二层次转向中,法理学研究主体的变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研究主体的研究旨趣变迁;第二,研究主体所在学术团体的变迁。如上文所言,在从单一宏观向多元微观的研究内容转变中,研究主体的学术旨趣必然也会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向。②比如苏力教授的“本土资源论”、季卫东教授的“法治建构论”、朱景文教授的“法律与全球化”、公丕祥教授的“法制现代化”、谢晖教授的“民间法”、陈金钊教授的“法律解释学”、付子堂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张永和教授的“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等等。另外,研究主体所在的学术团体的变迁,标志着相应微观研究团队的组建与发展,同样也证明了第二层次的转向。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等的成立。

(三)研究方法

除了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上实践主导模式的两个层次转向也有体现。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一层次转向主要体现在阶级分析方法向实证分析、价值分析等法理学独立方法的转向。实践主导模式的第二层次转向主要体现法理学单一方法向多元方法的转向,具体表现为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个案法理学、法律解释学等实践性方法的兴起。以法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趋势为例。①如下图:如图所示,法社会学的实践,也即法社会学方法的运用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并且比法社会学理论相对要广泛。此外,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个案法理学方法兴起也可以视为第二层次转向在研究方法上的体现。比如,通过对“秋菊打官司”、“山杠爷”、“赵氏孤儿”等文学作品,以及对“陕西黄碟案”、“肖志军拒签案”、“许霆案”等真实事件的个案性法理学研究。不仅如此,陈金钊教授倡导的“法律解释学转向”同样也可以视为第二层次转向在研究方法上的体现。陈教授认为“法律解释学转向”可以分为两方面:其一,法学研究向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从立法中心向司法中心转向、研究方法向以法律方法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转向。其二,法律解释学自身的研究转向,主要表现在由机关解释向法官解释的转向、由独断解释向整合解释的转向、由解析制度、规范向建构审判规范的转向[39]。总的看来,实践主导模式转向的具体图景完全可以在30年法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得以充分展现。

实践主导模式转向的简要分析

在对实践主导模式转向具体图景进行描述之后,接下来值得我们追问的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层次的实践转向?换言之,影响法理学知识生产的两个层次转向的又是什么?本文拟从科学主义、国家治理、社会变迁、人的价值四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换言之,从知识与科学、知识与权力、知识与社会、知识与人四个维度进行。

(一)科学主义

启蒙之后的西方法理学知识生产变迁,大约经历了价值论法学、实证论法学以及怀疑论法学三个阶段。这个简要的规律性过程却可以成为法理学实践主导模式转向的一种参照。第一层次转向类似于从价值论政治学转向了价值论法学,而第二层次转向类似于从价值论法学转向了实证论法学与怀疑论法学。这种科学主义维度下的学科变迁,内化到中国法理学上便是学科独立与学科分化。首先,便是从政治附庸下解脱,确立自身独立性,这是第一层次转向。这也是启蒙以来科学主义主导下的必由之路。文艺复兴后,对所谓上帝旨意的渐次排除,人之为人的自然提升,对于人之全能的逐渐认可,成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氛围。这种思想氛围有赖于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当然还有牛顿。自然科学的革命波及到了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人们似乎觉得,类似笛卡尔的普遍科学方法也能打开政治和社会科学之门,于是降下来的“理性”也可以在人类事务中大行其道。古典自然法一派正是分别从自然理性和技艺理性两路完成了“去神学化”的工作。接下来,科学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彻底的“祛魅”完成在分析法学、历史法学、法社会学等实证论法学。与此相称的是,人对自我的绝对自信,相伴随的也是现代性的极大发展。但是,现代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异化”的现代性危机就体现出来,批判法学为代表的怀疑论法学就此产生。与此对照,第二层次转向与此也十分暗合。从单一宏观的“大词”转向了多元微观的具体问题。值得说明的是,对“大词”的强烈反抗导致了学界“反本质主义”的学术旨趣,这构成了本段科学主义反思的一个具体佐证。

(二)国家治理

有学者指出,学科规训乃是高度制度化的形式,表现为社会控制和轨调(regulate)方式的一部分,反映了学科建立与发展背后的权力意图。①在此,本文借用学科规训理论来分析法理学实践主导模式转向,希望凸显“国家治理”在法理学学科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支配性作用。在实践主导模式第一层次转向中,法理学从政治附庸下得以解脱,确立自身的独立性。事实上,这一转变是在“革命到改革”的政法语境下完成的。忽略了这一背景,就无法理解这一转变背后的国家意图。在改革开放初期,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仍然主导着法理学研究,这一点在法律本质等基本范畴的讨论中有着集中的体现。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的提出,从上至下地为僵化的学界思维“松了绑”,从而也为知识研究思维转变铺平了道路。彼时,“革命”的先验正确已经不适合“改革”背景下的具体法治实践了,同样也不适合富国强国的国家意图。科学独立的学科建立(复建)构成了论证宪法修改、经济体制改革、法律体系建立等等正当性和路径性的必然选择。于是,法理学独立性的证成也在这种权力意图之下得以完成。在实践主导模式第二层次转向中,法理学由一元宏观转向多元微观。这种变化同样离不开权力意图的支配性影响。在持续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和谐社会等等治理方式的论证同样离不开法理学的知识生产。只不过,此时的知识路径必须多元从而适应复杂的“建设”难题。这种情势下,法理学的带有强烈实践性的多元微观问题的显学化成为了不言自明的事实。另外,除了上述的国内治理维度,国际上的主权博弈同样为法理学转向埋下了某个层面的诱因。比如,人权理论的研究,其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际政治压力。②

(三)社会变迁

自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政治主题的变迁,社会也在发生着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变迁与转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法理学研究出现了实践主导模式的两个层次转向。第一层次转向,始于改革开放初,此时计划经济刚刚开始解冻,社会结构逐渐开始分化。法理学科自身需要开始回应这些政治性很强的社会变革,比如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市民社会远未建立,但是社会与国家的区分已经悄然开始。试想,如果法理学仍然是“国家与法的理论”,则很难回应此时的社会变迁。同理,法律的制度建构也同样跟不上社会变迁的步伐。第二层次转向,则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在这一时期,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分工”变得愈加明显,伴随而来的是社会问题也愈加复杂。“大词”主导的理论已经不能解决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样,百科全书式的法理学研究主体也越发罕见。为了应对多元的社会问题,法理学也必须从单一宏观转向多元微观。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1.1盲目引进国外理论在我国图书馆学

近1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人员,时至今日,我国的研究自主性在图书馆学的研究中还没有确立。许多研究人员在对图书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习惯了一味地接受和引进,非常轻易地就把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或理论引进到我国的图书馆领域,然后对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很多研究人员盲目信任西方的图书馆学,总是觉得他们的就是好,在研究过程中没有经过分析就进行理论和概念的照抄照搬,很多人缺乏对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研究的兴趣和爱好,甚至态度完全否定。西方国家和我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加分析地对国外成型的理论进行照搬势必会对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带来不利影响,损害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的图书馆学研究人员提出了图书馆学本土化概念,反思了以前的非理性研究方法,但本土化不是不引进国外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而是科学借鉴与吸收国外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以适应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1.2缺乏连续的理论研究

在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图书馆学基础》这本书出版前是经验图书馆学,这本书出版后是理论图书馆学。经验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定义角度是学科,而不是科学,对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部的反映,但是经验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注重了实践活动,缺少了概念和内涵之间的诸多逻辑关系,称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所以,后来的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批评,并且这些学者在批评的同时,努力构建严格意义上的图书馆学理论,虽然许多研究都努力尝试着从各角度论证自己的理论体系是最科学、最合理的,但是还是能让其他研究人员找出一些漏洞,导致研究结果被否定。由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缺乏连续性,总是在现有理论被彻底否定后去研究全新的理论,只能导致学术研究在不断地浪费资源。

1.3没有辨认清楚科学与伦理

所谓科学,通常是指人类探索社会发展和自然客观规律而实施的一系列认识与实践的活动,“是什么”是科学主要回答的问题;而所谓伦理,通常指的是一种准则,主要适用于处理人和社会及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应该怎样”是伦理主要回答的问题。同样,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样的问题,将研究观念而不是研究概念的理论研究人员作为代表,通常将外国的图书馆理念当做衡量评价我国图书馆学的价值标准,从科学的意义上讲,这种研究方法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理论研究,而是一项价值观研究。科学探究的是真,但是价值观研究的主要是对价值和道德进行评判,对论证严密性的重视程度不及对价值水准进行评价,将其当做真理,并且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往往会对一样的现象产生了不一样或者是相反的看法,导致有些人认为真理不存在。第二,西方国家图书馆理念的基础是相对应的制度和外国的文化背景,从价值观出发是比较合理的,但这不能说明我国图书馆领域就可以当做真理无条件地引进,我国图书馆领域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假如不依据现实基础就引进照搬,就说明科学态度不实事求是,难以区分科学与伦理的实质问题。

2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发展

2.1理论研究的思想背景

在图书馆学这一领域,我国很多研究人员反思了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人员对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后现代主义时代是图书馆学当前研究的背景。他们研究的一致观点是: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的理论体系也相对缺乏。研究人员对逻辑实证的研究方法进行否定,提出要进行多元化的理论研究。不容置疑的是,当前的图书馆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符合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发展特征,例如研究对象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仍没有确定,导致人们有点不相信是真的存在;元叙事思维构建了理论体系,但是却导致了理论研究的环境变得封闭起来,并且不止一种理论体系。但是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都是表面上存在的一些现象,有些研究人员的评判照搬后现代主义思想而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领域没有实质的分析。否定一元论、多元化是后现代主义与众不同的优点,所以允许提出不一样的理论观点,倡导和平共处,进行民主对话,非常宜于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的营造,是可以引进的。此外,后现代主义对只见物不见人的传统科学研究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批评,在传统的图书馆学研究过程中,很多研究人员对信息网络技术崇拜得非常盲目,导致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服务进入了一个误区,而且很严重,导致发展趋于单向化,带来了不良影响。依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构建读者和作者自身的知识是图书馆的目标,以后要以用户为核心构建今后的图书馆学理论,不能仅仅将理论研究的起点定位于信息资源、文献或知识,也要充分考虑用户这个因素,可以实现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2.2理论研究的方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

共同组成了任何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理论体系,基础理论提供给应用理论许多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应用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着基础理论,并使其得到延伸和发展。长久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理论没有实践活动的指导,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讲,还是不能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践二者联系又统一,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没有把应用理论当做指导,经验———基础理论是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模式,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通常情况下,基础理论是应用理论的基础,也有的称为元理论,所以说,应用理论促进了基础理论的发展,不应该也不可以直接进行实践。当前,我国图书馆学并没有成功的应用理论,除了信息组织理论、文献计量理论、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等少数理论代表了图书馆学应用理论之外,剩下许多被其他研究人员称为应用理论的还仅仅是经验描述,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应用理论。那么,解决图书馆学理论脱离于实践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形成可靠且有效的应用理论,我们可以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中层理论的含义与核心思想是从逻辑上存在互相联系的一组命题中推导出一致的经验。仅仅对经验的描述称不上是科学研究,必须构建理论对经验现象进行解释。中层理论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小体系理论,可以形成局部的、具体的理论,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完全依据的事实经验,可以融入到很多不同的理论体系中,不但可以对理论进行有效积累,还可以进行发现研究,应用理论包含中层理论。采用中层理论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3理论研究的方法为保证图书馆学研究的可靠性

进一步提高,实证研究这个研究方法被有些研究人员提出。这个研究方法的切入点是经验,采用的手段是程序化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研究,使假设到科学结论这个证明过程得以完成。某一个理论演绎归纳可以产生假设,也可以是某个人的观点或研究人员的个人猜想,假设成立后,证明过程就是调查数据、有目的地试验推理等,然后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验证之前的假设,验证结果成立,就说明假设是成立的,就变成了科学结论。构建理论体系必须以经验事实(包括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基础,采用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方法,组合成一组概念,然后将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起来,然后依据经验事实和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就是中层理论方法,所采用的逻辑方法就是归纳法。理论研究人员构建的概念体系必须精确无误,否则,就要对概念进行大胆创新,这是顺利进行推理和验证等后续研究的有效保证。

3结语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一)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打好“预防针”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脑细胞来思考分析和解答,这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数学教师在学习之前要为学生充分讲解,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为以后学习的艰难而打退堂鼓.高中数学比以前的数学学习更加有难度,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更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要有一定难度,学生只有拥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被激发出来,促进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知道数学学习的困难之后,明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斩掉学习中的荆棘,让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学习数学,把一切困难挫折当做前进的阶梯,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毅力.例如,必修五的不等式不仅仅是初中的一元一方程,增加了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和基本不等式等方面的知识.

(二)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毅力的自觉培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多少著名人士走向成功都是因为在心中有一个榜样,他们努力向榜样靠近,自觉培养了自己的毅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讲述各种不同的事迹和人物,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坚韧不拔、刻苦努力地追求真理的事迹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毅力,让他们向名人学习,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毅力.每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埋头苦学的学生,他们身上散发的学习毅力甚至让一些老师都动容.数学教师可以将他树立成榜样,号召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多多接触,这样的榜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毅力.

(三)加强学习目的性学习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目的,就不会有做这件事的动力,甚至是敷衍了事,只要是能够蒙混过去就行了.数学的学习是非常乏味枯燥的,拥有着较强的理论性,一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是特别的广泛,如果仅仅是凭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是不能保障学生会在数学学习上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目标,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毅力,让他们可以持续学习.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是很简单的,是为了高考做好准备,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让自己的前程光明美好.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短期目标,让学生树立更加长远的目标,只有更长远的目标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毅力,让他们的行动毅力更加持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教育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其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毅力.

(四)利用学科特色,灵活运用测试和练习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这门学科连贯性、趣味性、抽象性、逻辑性等学科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因为兴趣爱好而努力钻研学习,在其钻研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毅力.数学教师可以将必修一的《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必修三的《算法初步》和必修五的《不等式》组合在一起来讲解,让学生对这些知识重点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在一步步解决难题的时候,培养了其毅力的形成.数学教师还可以在必修二讲解《立体几何》的时候做几个几何模型,把抽象的空间几何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事物,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更会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解决相关立体几何的题目时,可以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自己的毅力.测试和练习在数学教育中十分常见,它们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自己的讲解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测试和练习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知识掌握不足,每一次的进步都会让学生欣喜不已,更期待进一步的学习,每一次的退后都会让学生警醒,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促使学生更努力地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测试和练习成为了教师培养学生毅力的重要手段,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毅力获得长足的进步.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毅力

每一个成功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得他们比常人拥有着一些优势.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这个良好习惯可以一直保持下去,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情.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讲述学习的目的,对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合理性,让他们可以完整地实施,不会半途而废.有了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之后,学生在计划一步步实施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若指掌,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毅力.这个学习计划不仅仅要配合数学教师的教学进程,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让学生不会因为计划过于困难而望而却步,可以逐步实施,不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施加不小的压力.

(二)让学生自己努力,收获成功的喜悦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师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耽误自己的教学进程,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所以一个学生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自己不断刻苦努力,顽强拼搏.教师不可能总是盯着你一个学生,不停地督促你学习,只有学生自觉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己努力达到自己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在漫长的人生中,更多的是自我监督和自我督促,如果不是你自己努力,你会产生一种惰性,因为某些原因就放弃自己拼搏的事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在学生一遇到数学难题时及时地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要让学生在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感到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为其改正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且提供一个思路,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努力,不会对别人形成一种依赖,有利于其毅力的形成.在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后,要及时地表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充分肯定,增强学生自己解决难题的信心,以此来保证学生自己解决难题的延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毅力.

(三)要慢慢培养,切忌急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要逐步进行,层层递进,让学生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能急躁冒进,想着快速形成,一蹴而就.数学教师如果过于急躁,急于求成,会忽视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现欲速而不达的状况,不仅仅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还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干扰.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客观规律,一步步进行培养,维持规范的操作,避免“快走一步,原地停十步”这种状况的发生.俗话说得好:“饭要一口口吃”,“一口不可能吃成一个胖子”.毅力的培养也是一样的,数学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对学生施加原本没有的压力,造成更加严重的心理负担.在讲解必修二的立体几何时,可以从比较简单的正方体开始,等学生适应之后,再依次讲解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锥体等其他立体图形.

三、结论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类比推理无论是在知识的获取与掌握中,还是在实际问题的解答中都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功效.首先能够起到的一个作用便是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结,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较为一般,且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而言,搭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是这些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学生容易学了后面忘记前面,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缺乏洞察力.要想化解这个问题,类比推理的思维能够发挥功效.在教给学生类比推理思想方法后,学生明显能够感受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这无疑是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推进,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架构.例如,在讲“二面角”时,教师可以将“二面角”与“平面角中的角”相结合,展开新旧知识类比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类比两者的图形、定义、图形的构成、表示的方式等方面来深入类比教学.学生在过往的学习中脑海里已经基本形成了“平面角中的角”的概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知识进行类比推理,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很多新知的教学中都能够发挥积极的教学辅助功效,不仅能够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为新知教学提供铺垫,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类比推理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将会很有帮助.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的不断增多,不少学生都容易对于相关联或者有一定相似形的知识点造成混淆,学生对于一些有联系的定理、定律以及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等容易弄错.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一种体现,这些都会对于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造成阻碍.要想化解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类比推理的方法来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在知识教学时透过知识点的类比来深化学生对于不同概念的理解与区分,进而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双曲线”时,教师可以将“椭圆”和“双曲线”知识相结合,可以将两者的方程、对称性、焦点、离心率、准线、渐进性方程、曲线上点M处的切线方程相类比.通过这些知识,可以将“椭圆”与“双曲线”之间的各种知识系统化.“椭圆”与“双曲线”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可以将两者相结合记忆,这样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在掌握知识的时候更加全面,记忆更加牢固.又如,在讲“共线向量”、“共面向量”、“空间向量”时,教师可以通过知识间的类比进行授课,将这几个知识点之间的基本定理、基本定理的变式、基向量、基向量的个数之间进行类比,让学生更好地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认知结构.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类比推理的方法,不仅在知识教学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而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尤其是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上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很多解题思想、解题方法与解题技能都可以得到发散与延伸,不仅在一类问题上可以有很好的应用,在其他问题的解决中也可以发挥良好的功效.这便是类比推理思维的一种直观体现.因此,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类比推理思想,能使很多复杂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讲“空间图形”时,教师可以将学习平面三角形时的余弦定理拓展到“空间图形”中,可以类比余弦定理,写出斜三棱柱的三个侧面面积与其中两个侧面所形成的二面角之间的关系式.这样就将平面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运用到空间斜三棱柱中.通过上述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类比推理思想是数学知识的重要源泉,它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大胆地思考问题,并且灵活找到问题的解答方案.

四、总结

数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1.教学课堂中注重实例的讲解

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课程上,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基本内容中加入更多的实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记忆。例如:在讲概率学中最基本的加法公式时,加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利用俗语“三个臭皮匠”的相关内容作为教学实例。俗语中有三个臭皮匠的想法能够比的上一个诸葛亮,意思就是说多个人共同合作的效果比较大,可以将这种实际中的问题引入到数学概率论的教学中,从科学的概率论中证明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想要证明三个臭皮匠能否胜过诸葛亮,这个问题主要是讨论多个人与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概率论中计算解决问题的概率。用c表示问题中诸葛亮解决问题的能力,ai表示其中(ii=1,2,3)个臭皮匠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臭皮匠单独解决问题存在的概率是P(a1)=0.45,P(a2)=0.6,P(a3)=0.45,诸葛亮解决问题存在的概率是P(c)=0.9,事件b表示顺利解决问题,那么诸葛亮顺利解决问题的概率P(b)=P(c)=0.9,三个臭皮匠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概率是P(b)=P(a1)+P(a2)+P(a3)。按照概率论中的基本加法公式得P(b)=P(a1+a2+a3)=P(a1)+P(a2)+P(a3)-P(a1a2)-P(a2a3)-P(a1a3)+P(a1a2a3)解得P(b)=0.901。因此,得出结论三个臭皮匠顺利解决问题存在的准确概率大于90%,这种概率大于诸葛亮独自顺利解决问题的概率,提出的问题被证实。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建模找到学习的乐趣,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基本的概率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这一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课设数学教学的实验课

一般情况下,数学的实验课程都需要结合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将各种数学软件作为教学的平台,模拟相应的实验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到教学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一般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中的计算都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软件有SPSS以及MABTE等,对于一些数据量非常大的教学案例,比如数据模拟技术等问题,都能够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准确的处理。在数学实验的教学课程中,学生能够真实的体会到数学建模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自发的主动探索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相关知识内容。通过专业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增强学生实际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数学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讲述教学与课堂讨论相互结合,在讲述基本概念时穿插各种讨论的环节,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探索新的知识。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证明,这也是在概率论中融入数学建模基本思想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新的知识概念时,首先引入适当的教学案例,并且,案例的选择要新颖具有针对性,从浅到深,教学的内容从具体到抽象,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开始主动探索,案例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概率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发散思维,并利用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基本内容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

4.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于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相关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多种技能的相互结合,综合利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参照课本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走出课本自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背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补充一些启发式的数学知识,传授教学中新的观念以及新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课后的习题练习时,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入一部分条件并不充分的问题,改变以往课后训练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在得到基本数据后,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专题讨论的内容,鼓励学生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改变以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融入课后习题中

课后作业的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过程。概率论统计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实际应用所学的知识。对于课后习题的布置,可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并让这种思想真正的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应用,不仅能够巩固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课后的习题可以布置为测量男女同学的身高,并用概率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身高存在的各种差异,或者是分析中午不同时间段食堂的拥挤程度,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或者是分析某种水果具体的销售情况与季节变化存在的内在关系等。在解决课后习题时,学生可以进行分组,利用团队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的任务,通过实践活动完成训练。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领会到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还能够将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

二、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