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教学意见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精选

数学教学意见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第1篇

为了整顿教学秩序,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教学参考。

一、关于“实习作业”的教学

“实习作业”是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新增内容。它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如测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要求全体学生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代数》弟三册要求测量当地初中三年级男学生的身高;《几何》第三册要求测量倾斜角和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

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不得擅自删减。

二、关于计算器使用的教学

我国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所必须的。根据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初中二年级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解决查平方根表和立方根表的困难;初中三年级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准确迅速地进行统计运算。因此,初二教学重点是,在介绍电子计算器构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计算;初三教学重点是,用计算器计算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技能。未经计算器教学培训的教师,由各市教研部门组织培训或自学。

三、关于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的教学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增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面开设的新的教学栏目。“读一读”?是供学生阅读的一些短文,?“做一做”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些实例,“想一想”是供学生思考的一些数学问题。这些内容部超出大纲的要求,不作教学要求,不能作正课讲给学生,中考命题范围不包括这些内容。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自学这些内容。

四、关于解直角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与二次函数是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人纲控制要求的内容。过去,由于中考命题无限制地增加这两部分知识内容的难度,使教师无法把握教学要求。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从课本上降低了理论要求和习题难度,删减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各地不得扩充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教学要求。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第2篇

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高科技蓬勃发展,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创新意识是这个时代学生必须要具有的素质,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教育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高等数学是他们首先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所以要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以创新能力为中心,对大学生加以强化影响和教育,才能使他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思想和挖掘新的思路,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教师要懂得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创新有关的内容,并将它们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培养学生对于高等数学中的爱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通过学习高等数学,拥有优秀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如果要在教授高等数学时,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学生就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就不能搞一言堂、家长制,而是要把课堂变成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论坛,积极引导学生发言,鼓励学生不拘一格、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创意的舞台,并且要指导他们进行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宽度,让他们敢于发表意见;表现自己,展现创意,从而在提高自信心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课后总结时,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以便激活他们对于创新理念的认识,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很有帮助。

二、必须加强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

因为良好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修改教学大纲,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新余学院是升本不久的三本院校,通过借鉴学校多年积累下来的本专科教学经验,结合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各学院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教学文件。这些教学文件的制定使得课程教学有章可循,教学行为有了科学的依据,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从而形成了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且传承给年轻教师。

2.加强教材建设,固化教学成果

根据新余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数学软件的普及,在探索我们学院数学教学发展趋势并分析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编写了应用于我们学院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等教材。这些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固化了我们的教学成果。

3.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管理制度,提高群体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是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反映,也是管理制度优劣的直接体现。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要严格执行学院制定的一系列教学基本要求,落实备课规范,提高课程授课计划质量;建立优秀教案档案,促进群体教案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力求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三、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达到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第3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方程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

2.掌握: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问题头脑不僵化,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用新的方法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领略数学中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注意教学中民主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反馈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方程时准确把握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3.疑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依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介绍新的方法,学生反复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投影1)

引例:班上有37名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恰好余3人当裁判员,每个队有多少人?

师:该问题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考虑好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活动:解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对照板演学生的做法,师问:有无不同解法?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比较两种解法.

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索,回答问题.(一是列算式的解法,二是列方程的解法).

师:很好.为了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分别把这两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小学学过的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也可用代数方法解.有时算术方法简便,有时代数方法简便,但是随着学习的逐步展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使用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将会体现的越来越充分,因此,在初中代数课上,将把方程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学习.当然,在开始学习方程时,还是要从简单的方程入手,即简易方程.引出课题.

[板书]1.5简易方程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谈到方程,同学们并不陌生,你能说明什么叫方程吗?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接问:你还知道关于方程的其他概念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

[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追问:能再具体些吗?即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后回答.(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例如方程:是方程的解,求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很好.怎样解方程呢?

例如解方程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回答,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出根据。

解:第一步,(把看作一个数,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数)

第二步(根据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师:好!这是小学学的解方程的方法。在初中代数课上,我们要从另一角度来解,还以上边这个方程为例。

[板书]

解:第一步看作方程两边都减去9,得

第二步看作方程两边都除以3,得

问:这种解法合理吗?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达成共识(合理。因把代入方程,左边=右边,所以是方程的解)

【教法说明】先复习小学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数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即培养了发散思维。正是因为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导致学生感到疑惑,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检验新方法的合理性,不但可消除疑虑,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以前的方法只能解很简单的方程,而后者则可以解较复杂的方程,因此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熟悉这种解法,我们共同做例1。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例1解方程

问:你认为第一步方程两边应加上(或减去)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问:你认为第二步方程两边应乘以(或除以)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

方程两边都乘以2,得

x=32

问: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

学生活动:练习本上检验并回答问题.(正确)

师:这种新方法解方程时,第一步目的是什么?第二步目的是什么?从而确定出该加上(或减去)怎样的数,该乘以(或除以)怎样的数更合适.

学生活动:回答这两个问题.

【教法说明】虽然解方程的过程由教师板书,但整个思路是由学生形成的,使新方法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直到真正认识并掌握它,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由“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师:上题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下面看你们自己的表现怎样?

例2解方程。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做,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

师:这里虽不要求同学们检验,但今后希望同学们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法说明】通过例2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及运算能力,树立矛盾转化思想.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2)

1.(口答)解下列方程

(1);(2);

(3);(4)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不是方程()

(2)与的解都是()

(3)不同方程的解一定不同()

3.解方程:(1);(2)

(3)

4.求使的值等于27。

学生活动:1、2题口答,3、4题在练习本上书写,可互相讨论,3、4题师巡回指导。

【教法说明】1题让学生困难同学回答,增强自信心;2题澄清模糊认识,可充分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3题较1题稍复杂,一是让学生体会新解法的优越性,二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题其实也是解方程,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归纳小结

(由学生归纳)

1.按照新方法解方程,一般采用下面两点: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适当的数;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2.为了保证运算准确,养成检验的习惯。

八、随堂练习

1.选择题

(1)在(1);(2);(3);(4)中方程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2是()方程的解

A.B.

C.D.

2.解方程

(1);(2);(3)

3.求,使与互为倒数。

九、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31页A组1.(2)(4)、2.(1)(3)(5)

(二)选做题:思考课本B组1、2。

十、板书设计

附:1.5简易方程

随堂练习答案

1.BC.2.3.

作业答案

1.(2)8;(4)62.(1);(3);(5)

教案点评:

教案先复习小学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数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考虑,

即培养了发散思维。正是因为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导致学生感到疑惑,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检验新方法的合理性,

不但可消除疑虑,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接着讲解典型例题加以巩固:1题让学生困难同学回答,增强自信心;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第4篇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现有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简化版”的层面上,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很多学生因此而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强调实践能力的高职类学生,我们有必要从本科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实践,更要动脑思考,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埃迪斯·埃里克森1998:3)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的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里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的经典,而忽略了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事实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后来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

再比如建筑在欧洲被称之为“石头的史书”,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艺术的语言性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让人听的声音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人类的文化中,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人类生活的很多时刻都是由艺术作为见证。既然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很多人都把《蒙娜丽莎》当作一件经典的传世之作,认为她如何之美,但从艺术史来看,她在当时显然并不是一个美女,达·芬奇从她的身上发现了一个普通的女性所具有的美,而这种美正是一个渴求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的时代所需要的。这个例子说明: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孕育她的那个时代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后来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等无关紧要的问题的话,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也会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要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电脑、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1999:19)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因为当代的艺术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面向艺术精英的专业化教育,它也包括了面向更广大的人群的普及性的教育——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工作,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可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的表现这些感受,那么上述方式就给他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相反,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它的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许多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这一点,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

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章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转引自曾繁仁2003:147)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最直接的感受。

综上所述,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了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而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并由此而获得健全的人格。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生命,并由此而意识到关怀生命和他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激发他们自主认识的愿望,而教师则要退居幕后。

以美国的教育为例,很多接触过美国的教学实例和教材的人,都会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在美国的教育中,学生在一种活动的过程中主动的、轻松的掌握知识。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到教材的编写,再到教育的实施过程都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没有必要通过长期的记忆来了解艺术的发展或者“美”是怎么回事,他只要保留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就可以了,并且这种艺术感受力会随着教育过程的进行而逐步提高。像在美国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的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并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的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可以说,每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都是从不同的视觉形象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当然,西方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强调通过比较客观的方式去再现这个世界,而现代主义艺术家则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我们的这个世界,偏重主观的认识。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着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

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对所谓的经典的顶礼膜拜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说教的口吻,使学生们在一种轻松的、游戏的形态中逐步的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communication)的主张,将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或者像“环保”,“公共环境”等主题。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是其次,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分小组来进行。

数学教学意见范文第5篇

(一)建构主义的先导

早在50—60年代,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曾明确地提出了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的观点(认识的建构主义观点).由于长期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巨大影响,使得建构主义观点在很长时期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才获得人们普遍的重视.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以使其与环境相适应(顺化),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是人类思维的本质所在.

(二)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们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

数学认识应当被看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如果完全否认了独立于思维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应被看成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极端建构主义”.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关于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即我们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超级秘书网

(三)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