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家论文

数学家论文范文精选

数学家论文

数学家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数学学习

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从最初的结绳记数等自然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学校数学教育,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关于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的研究,诸如数学学习的实质是什么?数学学习有何特点?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心理规律?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等等,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亟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一)数学学习的实质

数学学习的实质,牵涉到两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对象——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二是数学学习作为一类学习活动——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前一个问题,是数学哲学的元问题,有着许多不同观点。如“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①,“数学研究现实世界和人类经验各方面的各种形式模型的构造”②,“数学是研究广义的量(即模式结构形式)的学科”③等等。对数学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各种数学哲学流派,由于所持哲学立场各异,各派没有形成共识的迹象。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看到尽管数学强调严密,但只是一种相对真理,大部分内容仅仅满足了逻辑合理性,与现实真理性有很大距离。

学习的本质问题,则是各种学习理论分野的焦点,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或联想主义)学习理论和以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等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在行为派看来,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或者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认知派看来,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内部加工过程。随着两大学派的争论和研究的深入,任何一派都无法涵盖对方,都无法解释一切学习。因此,西方心理学界又出现了折中主义的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包括简单的联结学习与复杂的认知学习的若干层级,调和两大学派,试图说明学习的全部涵义。如加涅最初将学习分为三类联结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和五类认知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后来他又修改为一类联结学习(连锁学习)和五类认知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抽象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吸收了两大学派的合理成分,但在学习本质的研究上,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对数学本质的不同理解和学习实质的不同看法,给我们认识数学学习的实质增加了难度就中小学学生而言,他(她)们所面对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学习活动是受数学课程规范的、在学校情境中进行的,它不同于人类一般的数学学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教育目标在数学课程规定的范围内,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倾向的变化过程。这里的行为或倾向,包括学生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数学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动机等等。

(二)数学学习的特点

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用来处理多级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形式符号语言的运算推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理论—实践—理论”④的模式,与数学家的思维模式相比,必须经历逆转的心理过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课程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数学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三)数学学习的类型

中小学学生究竟进行什么样式的数学学习?回答这一问题,对揭示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教师组织教学、数学课程建设等等都很有意义。分类标准不同,看法各异。如按数学学习的内容,将其分为:1.数学知识的学习;2.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3.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⑤按学生认知活动水平的层次,数学学习包括:1.数学符号学习;2.数学概念学习;3.数学原理学习;4.数学运用学习;5.数学问题解决学习。⑥如果从学习的性质来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包括:1.获得数学知识经验的学习;2.获得数学学习机制的学习,即元学习。前者为一般的学习,后者则是有关数学的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个体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

上述认识表明,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受学生个体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数学课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数学课程不但影响着人们对数学学习实质、特点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的成果。

二、数学课程

我认为,数学课程是对学校数学教育内容、标准和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设计。它是联结教师、学生的桥梁。教师按课程的规定,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个性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则根据课程规定的数学内容、标准、进度进行学习。因此,数学课程反映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切数学学习活动。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教育的本来课题,不是教授者完成某种活动,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某种重要的变化。⑦数学课程建设为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提供基本方案和依据,因而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水平有着决定性意义。

制约数学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发展史因素。⑧如果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来看,数学课程建设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发展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在满足社会需要前提下实现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成熟多受遗传的禀赋和潜能所支配,学习则是个体从环境中所获得的变化,主要受个人的教养和境遇所影响。学校数学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环境,数学课程在这种环境中起着“中介”和“方案”作用。因此,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及所经历的心理规律等等,成为影响数学课程建设因素中的最根本因素。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训

20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接近尾声,各国都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本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规律的课程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学问中心数学课程和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失败就是佐证。

本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是基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这样的认识建立的,即数学家的认识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逻辑是同质的,其间的差异只是程度的问题。数学家的研究逻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逻辑被认为是:第一,数学家的认知方式与未成熟学生的数学认知方式所显示的不同,不是种类上而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两者都经历着探究——发现学习的过程;第二,智力活动在一切方面都是

同一的。数学家的智力、兴趣与追求,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可以认为是适当的。于是,学问中心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准则是:依据数学科学的基本结构编制内容,体现数学的结构化、形成化、统一性和现代化。上述思想忽视了儿童思维方式的质与成人有差异。皮亚杰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心智成长是阶段性发展的,在其成熟过程中,经验起着质的变化。因此,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注定是要失败的。70年代,它受到抨击,被认为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数学课程也随大流,走向人本主义化,以学生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将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统一起来,数学课程采用知识课程与体验课程或情意课程与体验课程的多层结构。它以马斯洛的理论为其心理学基础,企图将抽象的数学演绎过程转变为经验的归纳的学习过程。然而,这种理想化课程并没有提高学校数学教育质量,过分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低下。7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如美国)又强调“回到基幢去。

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实际上是数学课程的学生适切性问题,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人格得以完善,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看来“大众数学”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将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与学生适切性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后者,可以说达到空前的地步。

(二)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各个特定阶段(如初中、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规定,它体现着数学教育的目标。这些规定,必须考虑学生达到该学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上方面可达到的水平。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思维发展顺序上同一,但达到各阶段的时间有差异。从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几方面发展的研究表明,⑨我国中学生在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已“初步定型”或成熟。数学课程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这些特点。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学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数学课程的内容必须对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难易适中,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这些内容应该是以前数学学习的发展,是今后数学学习或就业的准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机制(元学习)得到发展。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直观、易懂,有益于学生较快获得数学知识,但对数学经验积累较少,至于更有意义的学习机制的发展就微乎其微。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内容是极有价值的,学生可能会受益终身。

数学家论文范文第2篇

1图书馆学研究生培养

单位简况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授予图书馆学博士、硕士学位的大学、研究机构及其学院、学系、图书馆。对该教育机构的导师进行h指数评价,可从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机构的科研水平。我国目前的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由博士学位、学术型硕士学位(academicdegree)和专业型硕士学位(professionaldegree)3种类型构成。2010年,在我国专业学位目录中增设有“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LibraryandInformationStudies,简称MLIS)。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信息及招生单位实际的招生目录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8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8个MLIS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图书馆学研究生培养单位总数共计48个,分布于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数量较多的有北京(6个)、上海(4个)、陕西(4个)、江苏(3个)和天津(3个)。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点或开设于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或开设于高等学校,后者又可分为高校教学院系(37个)和高校图书馆(6个)两种类型。除军队系统院校(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之外,最常见的开办单位是管理学院(10个)和专门的信息管理学院(8个),此外还有公共管理学院(5个)、计算机学院(5个)和经济管理学院(3个)等。

2数据来源硕士点与导师信息采集自教育部

高校学生司主管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高校研究生院(处)及相关院系二级网站。此外,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也是研究生导师信息的重要补充来源。h指数的检索、排序和统计来源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工具,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所有源数据库产品的参考文献,并揭示了各种类型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具体计算方法为:进入数据库中的引文检索,选择期刊导航中的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使之限定在图书、情报与档案专题)期刊,确认期刊类型引文,选择每个培养单位的图书馆学研究生导师姓名及单位名称组配检索,被引时间限定为2003—2013年,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列,找出论文序号h值,使前h篇论文被引频次都大于或等于其序号,而序号为h+1及其之后的论文被引频次小于其序号,此h值便是该机构图书馆学硕士点的h指数。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需要说明

本调查仅针对作者为研究生导师(有博士点的机构包括博士生导师)的文章,未考虑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另外,只要论文研究范畴属于图书情报领域即可,对第一作者和其他合作者并没有区别对待。

1图书馆学研究生培养单位h指数评价

根据h指数的定义,计算出上述机构的h指数,经过具体分析,在h指数前10名的单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h指数(34)高居榜首,武汉大学(30)和北京大学(30)并列第二,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紧随其后,分列第4名至第7名。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及南京大学并列第8位。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郑州大学等高校均排在前20名,而中国人民大学未能进入前20,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山东大学等机构则远在30名之后。从调查分析可以看出,48个培养单位的h指数呈现出逐渐减小,中间数据庞大的现象。h指数大于20的机构有7个,20~10的为25个,约占总数的52%,小于10的有16个。h指数为10的机构(7个)最多,约占总机构数的14.5%。排名最低的仅为3,相比第一名的34,差距悬殊。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统计时间的特殊性和数据库的局限性,完全精确地测算出每个机构的h指数值是无法做到的,只能对每个机构在同等条件下计算出其相对的h指数。

2图书馆学专业排行与h指数评价结果

自2004年起按年度的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等人编著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数据采自政府部门的统计资料、高校网站、有关数据库、刊物、书籍和内部资料等,是国内较权威的研究生学科评估成果。由于采集的源数据不一样,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的h指数评价与该报告中的研究生图书馆学排名相比,虽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一致,但数据和方法的不同对最终的排序结果产生了影响,表现在h指数排名次序和星级不尽相同,对某些学校的评价甚至差距悬殊。

三结果分析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个别综合实力或学科实力较强的培养单位并未得到相应的排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h指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1)被引频次对h指数的影响

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频次很高的论文,即使其他论文被引频次低,他的总体成就也会因此被夸大,特别是如果被引次数高的论文有多名共同作者的话,其水分就更多了。此外有的特殊体裁的文章(如综述)的被引频次会比原创论文高得多,但是它并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成果。从实际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总体成就容易被个别几篇被引次数超高的论文所夸大,可以发现对h指数的数值大小有贡献的只是那些被引频次足够高的文章,绝大部分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都没有被用来支撑对这位研究学者的评价。例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h指数为9,名次排在西南大学之前,该校的研究生导师仅为两人,但论文总被引频次达到了200,被引篇数为34篇。

(2)培养机构导师构成对h指数的影响

此次调查主要是以各培养机构导师论文的被引情况作为依据。实际情况中往往存在某些学科实力强的导师退任教学职务、院系招收年轻教师、新出现的培养机构外聘著名学者等人员变动,这些人员变动对h指数的最终结果有直接影响,但通常不能直接代表该培养单位科研实力的变化。

(3)等h指数机构

通过对比两组h指数相同的机构的传统评价指标(被引次数、被引篇数、篇均被引),可见它们彼此之间还是有显著差异的。以h指数均为10的7所学校为例,被引用总次数最高的是407,最低309;总篇数最高的是68,最低49;篇均被引最高的是7.7,最低4.83。其中尤其是论文被引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的差距都比较大,h指数的局限性也就表现出来,即它无法反映这些指标上的差异。

四结论

数学家论文范文第3篇

数学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这种猜想和假设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教师要给予合理的界限,以免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主动性,适当引入数学模型,使学生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思维上,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物提出猜想和假设.例如,在解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时,教师可以把模型带进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切身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如推拉门等.就数学教学而言,实际操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将抽象复杂的书面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从而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应在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设计出恰当合理的数学模型.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多多沟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充分了解.例如,在讲“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列出具有相似性质的算式,让学生从中发现并总结规律,进而记忆和运算.

二、根据提出的猜想和假设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合作式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佼佼者,它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常见的合作教学形式,主要有共同讨论形式的学习法、小组趣味竞赛形式的学习法、团队研究形式的学习法、拼图观察法、分组成果区分方法等,这些方法进行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这为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合理分成几个小组,全班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这时小组内成员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在没有老师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学生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发表了一般性的错误见解,同学之间也能帮助他及时改正,并使其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可能同学的某个观点引发大家的兴趣,进而积极思考讨论,从而获得更多知识.此外,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既然是竞赛的形式,那就要分出胜负,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羡慕的目光,学生肯定会提高自己对问题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课题继续下去的主要动力之一,竞争可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

三、总结

数学家论文范文第4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与中国教育的现状有相似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失衡现象,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差距较大,不同步。

1)状态不同。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首先缺乏基础设施,很多村小没有微机房,即使有的村小有微机房,却因没有互联网而使微机房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之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归根结底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严重缺乏,大量流动子女随父母外迁读书,使村小没有发展的活力。

2)师资不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农村中小学本来教师就不多,很多教师的学历不够高,专业不对口,有的村小因为教师缺乏,教师包班,甚至存在复式教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只能有精力将语文数学教好,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大部分教师在有微机房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可能会让学生玩玩电脑,更有甚者,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微机房,教师则会让学生自习。

3)认识不同。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重视不够。首先,作为学校的领导,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往往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就不到位,这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试想,没有互联网,或者网络不畅通的农村,校长本身接触网络就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当然无法重视。其次,学校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往往也认识不到位,有片面性,畏难情绪多,对于本就师资力量薄弱的村小教师来说,一般会认为上语文数学的精力都不够,又哪来时间关注并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呢?而学生及其家长对也往往忽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偏重文理科学习。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相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中不均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单纯是设施投入问题,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关系。

2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数学家论文范文第5篇

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虽进步较快,相应的文献研究资料也在不断增多,但实证研究在图书馆学研究中仍然只占极小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实证研究并没有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而我国公共、高校、科研这三大类图书馆中实证研究方面的论文数量也十分有限。通过对图书馆馆藏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占馆藏总量的约35%,问卷调研方法的文章占32%,网络调查法和用户系统交叉方法的文章分别占馆藏总量的25%和2%。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管理质量也不断上升,尤其是将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图书馆学研究使用的比较普遍的实证方法是文献计量法、网络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数量相对较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这里,我们主要通过讨论文献计量法、用户系统交互记录法等实证方法来对图书馆馆藏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样不但反映了图书馆馆藏质量建设的实际水平,更是对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和分析。

2图书馆馆藏质量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2.1数据来源及百分比统计

通常的数据来源主要有3方面,分别是流通分类统计、馆藏文献分类统计、分类外借数据库。以贺州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2012—2014年新入藏的202420册图书为研究对象,对其类目百分比进行分析;以2012年入藏的中文图书100188册文献资料和2013年新进的60036册文献资料以及外借的83456册文献资料作为统计研究的对象,分析得出了2012年的馆藏文献的各类别藏书百分比、馆藏利用率、符合程度指标。利用文献数据库对馆藏文献进行分类百分比的统计,我馆近3年的统计结果如下:在2012—2014年的馆藏所有文献中,工业类、艺术类、文学类图书的百分比排名居于文献总占比的前3名,尤其是工业类、艺术类的书籍馆藏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文献书籍。由此可以认为,工业类书籍应该作为我馆的重点藏书进行保护和整理。2014年图书馆藏书量及工业类的馆藏量明显高于2012年及2013年。

2.2藏书评价的相关研究

在对馆藏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藏书类型的分析,还有就是要重点研究读者的需求方向与馆藏资源的类型是否一致,如果馆藏资源的书籍类别能够与读者的需求相一致,就说明馆藏资源较为丰富,同时馆藏质量比较高,基本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如果藏书类别与读者需求不匹配的话,则说明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欠缺合理性,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其藏书质量。这里,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图书馆藏书管理专业知识,因为在藏书管理中涉及的几个公式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首先,藏书周转率=藏书流通量/藏书总量,通常其最佳范围是2~3,它反映了一个图书馆在市面上流通的图书量及外借的图书数量之和在藏书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由于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藏书量必定有限,因此这个值一般都在1以上,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在2~3这个范围。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馆藏评价公式,f=某类主题书籍的流通量占总藏书量的比率/各主题藏书量在总藏书量中的比率。通过对这个公式结果值的判断,可以得出某图书馆的馆藏量是否充足,如果f=1,则表明藏书量适当,f>1则说明馆藏量不足,f<1则说明馆藏量丰富。

2.3统计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及符合度

馆藏资源的文献结构、内容等各方面的情况需要合理地安排才能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但实际这些数据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类统计和计算才能得到,而且这些数据也是反映馆藏质量的重要参数。为了更好地了解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实际工作中需要调查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复杂。例如,涉及某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文献数量、藏书内容能否满足读者需要、对某领域的研究是否有价值等。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判断,藏书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不但反映了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水平,还可以作为馆藏质量建设的主要依据。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文献利用率的统计方法,文献资源利用率=外借总册数/馆藏总册数。符合度是评价馆藏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馆藏文献与读者需求的契合程度,它的权值可以是正数或负数。当符合度为正值时,说明图书馆所藏文献比例高于需求比例,则在补充文献资源时应注意减少此类文献的馆藏数;反之,则说明馆藏文献比例低于需求比例,应及时补充此类文献资源。

3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

3.1分析馆藏的学科结构

为了对馆藏文献及书籍的完备性有所了解,需要对馆藏质量进行评价。因此,馆藏资源的完备性也是馆藏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即将馆藏资源完备性作为馆藏质量的一个评价指标,这个指标对馆藏质量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图书馆藏书的学科分类稳定与否,是馆藏质量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入藏图书馆的文献书籍资源质量的好与坏,对馆藏质量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在当下出版量剧增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经费将采购图书的质量提高到最大程度,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图书馆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3.2对流通比率和藏书比率的分析

通过应用用户系统交互记录实证法并结合流通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读者需求的重点方向,如果某类文献资源的流通率与藏书率的值均大于1,说明此类文献资源在图书馆的藏书量已明显不足,应及时补充此类文献。通常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他们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会对相关方面的欠缺进行弥补,加上近几年来各大高校毕业生考公热、考研热等现象,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加大了对时政热点和相关经济类图书的阅读量。

3.3对文献利用率和符合度的分析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各地各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利用率一般都在105%以上。这个数据的值表明了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如果数据值在1以下,表明馆藏资源质量较低。我馆的馆藏资源利用率达105.47%,说明较好地遵循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安排的特点,设置了较为实际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如果某类文献资源的符合度是负数,说明此类图书的藏书比例低于需求比例;如果某类文献资源的符合度是正数,说明此类藏书的比例高于需求比例。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些类的文献资源藏书比例严重高出或低于需求比例,说明图书馆在某些类的文献资源馆藏质量方面严重不合格,缺乏对馆藏结构和图书利用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例如,一些陈旧书籍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清除,而一些读者需求量较高的文献书籍也没有及时得到补充,这就导致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结构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4实证方法在馆藏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4.1建立评价机制

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用户系统交互记录是将图书馆学与时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能够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将计算机与用户交流的每一个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对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人机交换过程中,根据分析所得出的数据结果对图书馆的藏书使用情况及用户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具体到我馆来说,藏书应以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据,将图书馆藏工作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密切联系,并随时关注学校的发展动态,尤其是科研、教学方向的研究重点,并将图书馆藏建设工作与之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对文献资源的深度挖掘,建立专业文献资源信息库,加快专业文献的搜索速度,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馆藏结构和图书利用率进行评价,以此作为馆藏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中,要及时调整藏书优化策略及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比例,使之符合广大师生的实际阅读需求,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符合本校特点的藏书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文献的积累。

4.2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实际馆藏质量的建设中,文献流通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也是确定馆藏结构和馆藏质量的众多指标之一。馆藏结构及馆藏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流通量是否较容易获得提高,在实际的评比过程中,具体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4.2.1严格控制馆藏文献的入门质量

馆藏质量是指图书馆文献的知识价值及藏书的分类。在实际对馆藏质量进行评价时,要审视其文献分类是否具有科学性,在实际阅读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科研意义,以此来对进馆的文献质量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析文献资源的质量及价值,从源头上保证了入馆文献的科学价值和内容质量。当然,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需要根据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的质量进行实际选择,同时注意结合馆藏质量建设原则、读者的实际需求及市场上相应信息资源的流通情况,对馆藏文献的来源及质量进行控制,这是提高馆藏质量的有效方法。此外,在选购专业书刊时,应注意选择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出版社或是行业内具有一定权威的核心出版社,当然也不是完全将非核心出版社的文献资源排除在外,而应咨询选择出一些高质量的具有科研价值的文献资源。

4.2.2扩宽文献资源的购入渠道

馆藏质量的建设一方面取决于文献资源的质量和分类比例,一方面也取决于文献的购入渠道,除了要选择一些核心出版社和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文献书刊外,还应积极扩大文献资源的购入渠道。具体采取的方法中,通过读者的推荐来扩大文献资源购入渠道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征求专家及学者的意见,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文献资源的质量评价并得到一些较好的文献资源的来源和出处。

4.2.3有计划有选择地购书

采购人员应选择与当下时展紧密结合的图书进行购入,根据相应的经费和购书原则进行有计划的购书,使之符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图书馆藏书的结构比例,在购书时应注意图书类别的侧重,及时补充馆藏比例较低但市场需求较高的书籍资源。

4.3强化制度管理

图书馆在实行科学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这也是对整个图书馆有序进行管理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的细化和完善,加强对馆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及服务能力,使管理人员做到上下一致,各尽其能。通过不断地为图书管理创造优势条件,提高管理质量,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图书管理的质量和有序进行。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