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能力论文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精选

实验能力论文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第1篇

生物学以实验为基础是着重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因此,我们教学中要重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和创新实验的能力,凸显学生思维能力增强。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分析和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形成比较好的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批判与推理的思维能力,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从而在基本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思维提升中获得良好地学科学习的品质。如果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不能自主实验,不具有一定的实验思维,那么,生物学习方法就出问题,不可能学的有效,也不能学以致用;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与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巨大制约性。可见,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习中,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实验思维和能力,才能学的有兴趣,活动的有收获,能力与素养才能获得提升。

二、谈实验思维和能力培养的策略

实验教学和实验活动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基本原理的掌握、学科学习思维的形成都离不开实验。针对目前演示居多、少做漏做、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现象,我们必要适当放手,调动学生实验兴趣,提升学生实验与操作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提升知识的运用与水平。

1.民主实验教学,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新时期的生物教学,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演示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参与实验活动。如“酶高效性”的演示实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说实验的器材,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他们讨论。而这一演示实验也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当然,我们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一实验创新的方法;如此,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原理能有更好的掌握。当然,让学生自主进行验证、探究实验的时候,我们老师也成为学生实验活动的伙伴,关注学生们的分组实验进展与问题,和谐地推进实验有效开展。民主实验教学是和谐课堂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敢质疑、勇提问、能操作,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尝试才能大胆,实验才能达成预设效果甚至能有创新的生成;学生生物学习活动便能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参与全程教学与活动,主动获取新知。

2.多边互动实验,让学生能思维交流。我们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时候,多是分组实验,让他们小组合作的进行实验活动。以往的实验活动,是我们老师教会学生如何做、应该注意什么、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如何分析;有效的实验和学生实验思维能力提升应该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思考,在操作中发现。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出示2014年高考题(江苏高考生物卷第15小题),该题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结果分析,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去对给出的选项进行选择,而是让他们结合教材内容,自己对实验原理、步骤与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谈论,交流质壁分离与复原要注意的问题从而选出答案。然后,组织学生实验进行验证并探讨“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质壁分离情况会怎样?”等问题。如此,他们对该实验理解就更到位、更深刻,也能提升他们对信息的处理、分析与概括的能力,获得实验思维的提升。当然,多边互动要注意自主实验的合理有效分组,要做到能力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分组。有效分工确保实验的高效完成,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实验。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之后,我先让他们进行常规的操作,然后,让他们就自己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改换条件进行实验,并分析、修正实验的问题,获得探究能力的提升。可见,互动教学应该成为我们实验教学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实验中应该让学生讨论辩论或者竞赛中提升对实验的认识深刻,问题研究的深入,使学生逻辑性、敏捷性与创造性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锻炼和训练。另外,我们生物实验教学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启动学生思维。实验活动中要提升一些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并思考对现实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在学生实验活动与实验分析中,我们应该加强思维的引导,采用鼓励他们进一步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如“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学生会发现PH为9的烧杯中所需时间最短的形象。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使得这一实验结果稳定呢?这一问题的解决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又有哪些帮助呢?

三、总结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第2篇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得到的重视度不够

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之中,由于科学实验并不是占据升学成绩的“主科”,而是以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科学实验教学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其具体的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村小学留守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而留守儿童的“祖父母辈”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传统,认为留守儿童只需要在课堂上学好了语文数学等基础的科目就可以了,锻炼科学实验能力完全是浪费时间。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些科目学好了完全就是浪费时间,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被迫放弃对科学实验的追求,很多农村学生具有良好科学实验的天赋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第二,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锻炼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很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仍然错误的认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可有可无的。很多的“主科”教师兼职担任科学实验课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科学实验课的时间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在这样的错误观念之下,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想得到长足的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取得进步,就要首先纠正错误的观念,给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足够的关注。

2.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备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度,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也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相应的科学实验教学设备,提升农村科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农村科学实验教师的教学手段很丰富、教学技巧很出众,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有效地发挥出相应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科学实验设备设施的严重缺乏和设施的严重老旧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因为设备的缺乏而难以真正地发挥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二、小学留守儿童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对策

1.完善教学方法,引进实验设备

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受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实验设备的匮乏,农村留守学生的科学实验基础知识一般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之中,科学实验教师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引进帮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科学实验带给他们的快乐,有效的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引进实验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并在课堂上开展情景教学的方式,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2.社会各界应当提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度

为了加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建设,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需要社会各界对农村科学实验教学投入更多的关注:首先,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和教育局的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进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大力支持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应当为农村小学教学投入更多的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实验教室的创建,并购入一定数量的科学实验设施,完善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设施储备,提升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最后,主管部门应当考虑提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室的待遇,让农村教师职位更具与吸引力,让更多的科学实验人才进入农村小学去进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师的在岗培训,提升现有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保证农村小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第3篇

试验现象

各试件试验过程和现象分别见表2、表3和表4,由表可知,尽管通过加劲肋对开洞部位进行补强,但是洞口角部仍然容易出现断裂,但对试件整体抗震性能影响不显著;中柱的设置明显限制钢板屈曲条带的发展,能有效提高试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各试件整体破坏形态见图6。

试验结果及分析

1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试件水平荷载-顶点位移(P-Δ)滞回曲线如图8所示,水平荷载-顶点位移(P-Δ)骨架曲线如图9所示。由图8和图9可知:1)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2)试件SPSW-1在加载后期东侧柱受压屈曲,导致负向加载时荷载下降较明显;试件SPSW-3在加载后期西侧柱跟和墙跟与底板的焊缝连接处开裂,从而释放部分能量,导致荷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实际工程中不会发生这些情况,因此可以确定该类钢板剪力墙结构在达到极限状态时,承载力、耗能和延性等抗震性能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平。3)试件SPSW-1的刚度和承载力明显低于试件SPSW-2,说明开洞会削弱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4)试件SPSW-3的刚度和承载力明显高于试件SPSW-1,与试件SPSW-2的刚度和承载力相当,说明设置中柱提高了试件的刚度和承载力;试件SPSW-3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较饱满,说明中柱有效抑制了屈曲拉力带的扩展,抑制了钢板屈曲后的平面外变形,提高了试件的耗能能力。5)在弹性工作阶段时,试件的平面外变形不明显,说明布置在墙板和洞口周围的加劲肋显著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承载力,洞口周围布置加劲肋具有很好的开洞补强效应。

2剪力-剪切变形滞回曲线

根据文献[12-13]的研究结果,钢板剪力墙结构的侧向荷载主要由腹板承担,因而近似认为墙板承担了全部水平剪力。对于试件SPSW-3,因墙板开洞降低了墙板的抗剪刚度,但洞口周围布置加劲肋起到了良好的补强效应,可近似认为开洞墙板与不开洞墙板承担相同的剪力。墙板的剪切变形可根据文献[14]计算得到,由于墙板受到的水平剪力沿高度方向不变,近似等于加载端荷载,墙板剪切变形的发展只与其承担的水平剪力有关,因而剪切变形沿墙板高度方向变化很小。图10给出了各试件第3层墙板的剪力-剪切变形滞回曲线。由图10可知:1)试件SPSW-1的抗剪刚度明显小于试件SPSW-2的抗剪刚度,说明开洞会显著影响墙板的抗剪刚度。2)正向加载时,试件SPSW-1第3层墙板的剪切变形不断发展,远大于负向加载时的剪切变形,其原因是洞口周围布置了加劲肋,在其附近区域的墙板刚度较其余位置的墙板刚度显著增强,正向加载时远离洞口区域的墙板受压屈曲,墙板的抗剪刚度减弱,有利于剪切变形的发展;负向加载时洞口区域墙板受压、远离洞口区域的墙板受拉,由于加劲肋的补强效应,洞口区域的墙板刚度较大,不易受压屈曲,负向加载时墙板的受力性能优于正向加载时的受力性能,因此墙板的剪切变形会在正向加载时不断发展。3)试件SPSW-2的墙板不开洞,由于几何对称性,第3层墙板剪切变形的发展在正负向加载时基本对称。4)试件SPSW-3第3层开洞墙板的剪切变形大于不开洞墙板的剪切变形,说明洞口加劲肋的补强效应尚不能完全弥补开洞对墙板抗剪刚度的削弱影响。

3特征荷载和位移

文献[14]给出了确定试件特征荷载和位移的方法,如图11所示。根据文献[14]并结合试件的水平荷载-顶点位移骨架曲线,表5给出了3个钢板剪力墙试件的特征荷载和位移。位移延性系数μ为极限位移Δu和屈服位移Δy之比,其中极限位移Δu取为荷载降至85%Pm(Pm为极限荷载)对应的位移。由表可知,每个试件正负向加载的极限荷载基本相等,试件SPSW-1的极限荷载明显小于试件SPSW-2、SPSW-3。各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都在2.0以上,延性较好。需要说明的是,试件底板焊缝受拉开裂影响了试件延性的发挥,但实际工程中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保证钢板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4承载力退化

图12为试件承载力退化情况,由图可知:在正向加载过程中,3个试件的承载力退化曲线波动较小,都在0.9以上;负向加载时,试件SPSW-1的钢管混凝土柱受压屈曲、试件SPSW-3的柱脚焊缝受拉开裂,试件的承载力会显著降低,因此负向加载后期,试件SPSW-1、SPSW-3的承载力退化系数明显减小。

5刚度退化

在位移幅值不变的条件下,结构或构件的刚度随反复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特性称为刚度退化,可取同级变形下的环线刚度K1表示。环线刚度的定义见文献[15]。试件的刚度退化情况如图13所示,由图可知,试件SPSW-2和SPSW-3比SPSW-1具有更高的刚度,并且各试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刚度退化持续、均匀、稳定。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第4篇

1.1对象

采用Delphi法的样本估计方法,即样本含量为护理专家20~50人为宜,考虑到样本回收中的遗失和无效问卷及专家分布平衡性,于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各选取12人,即共选取专家48人。专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咨询。入选标准:护理教育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从事护理硕士教育3年以上;护理管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担任科护士长及以上职务,从事护理管理工作5年以上;临床护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科护士,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临床带教5年以上;临床医疗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副高以上职称,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0年以上,从事硕士教育3年以上。

1.2方法

1.2.1专家咨询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各1人,临床护理专家及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各2人。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总结、分析,初步构建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并根据该框架设计出包括9项一级条目及28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为保证问卷各条目表述清晰、合理,选取护理教育专家、管理专家及临床护理专家各2名对该问卷进行预试验,并根据专家意见增加、删除、合并部分条目,修改部分条目表述方式,最终形成包括8项一级条目、27项二级条目、70项三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本次咨询问卷共分为3个模块,第1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第2部分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咨询表,第3部分为专家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调查表。问卷采用结构式问卷,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用Likert5级评分法描述,具体分为“5=很重要,4=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很不重要”5个等级。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现场发放的方法发放和回收咨询问卷,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在发放下一轮问卷时反馈上一轮情况,以便专家作出准确的判断。每个条目只能选择一个分值,并根据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1.2.2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双人平行录入Epida-ta3.1,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均数、标准差、权重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积极程度由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系数(Cr)由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Ca)、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Cs)共同决定,Cr=(Ca+Cs)/2;专家协调系数由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

2结果

2.1专家积极系数

本研究共发放两轮问卷,第1轮发放问卷48份,第2轮45份,分别回收45、43份,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

2.2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第1轮专家咨询中Ca=0.80,Cs=0.83,Cr=0.82;第2轮专家咨询中Ca=0.90,Cs=0.83,Cr=0.87,两轮专家权威程度均较高。

2.3专家协调程度

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专家意见协调性好,结果可取。

2.4咨询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为包含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在德尔菲专家咨询过程中,研究者使用调查问卷对特定主题进行两轮咨询以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直至专家组成员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专家的选择是利用Delphi法进行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选择的专家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既有来自于培养单位的专家,又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所有专家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包含了在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领域,说明专家不仅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且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且每轮均有多名专家对各条目提出建设性意见,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70为可接受;权威系数>0.80则说明专家对咨询内容具有较高把握。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及0.87,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变异系数、肯德尔系数(Kendall′s,W)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的意见越趋于一致;肯德尔系数介于0~1,肯德尔系数越大,表示专家一致性程度越高,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协调系数经检验后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果可取。本研究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指标体系的认同程度已趋于一致,且结果可信。

3.2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的持续性发展与时代要求

临床实践能力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平均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时,美国学者Hamrice等认为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直接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专家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询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7种核心能力,且反复强调“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在荷兰,临床护理能力亦是护理高级实践者的首要核心能力。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全球临床护理呈护理专科化发展趋势,对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要求同时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护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级护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要胜任护理岗位,临床实践能力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这亦是其他能力的基础。此外,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临床实践能力是保证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出现各种护理新技术和新知识,护理科研者、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都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保证护理科研、教学、管理不与临床脱节。由此可见,无论是“科研型”或是“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均为其首要能力,这不仅是专业本身的要求,更是进一步进行护理科研、管理、教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中评判性思维能力权重值仅次于临床实践能力。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意义更加凸显,其不仅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亦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护理教育专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而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教育、管理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对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本研究中专家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中护理科研能力位居第三,与国内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早在1990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指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4年亦提出,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应能够起到临床护理专家的作用,能够协助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工作。国外学者认为科研能力应是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尤其对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科研能力应是其必备的第一核心能力。在我国以往研究中,护理科研能力并未得足够的重视。

2011年护理学被列入国务院学位办新修订学科目录,成为一级学科,使护理学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护理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护理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护理学才能进一步发展。而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护理人才有必要亦有责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领护理同仁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所得出的结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因此,专家均认为临床科研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并对其做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与以往不同的是,专家认为“获取信息能力”及“科研选题能力”更为重要,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进行临床科研的基础,而科学的科研选题则是整个科研探索的起点,选题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更决定了科学研究的结果和价值。本研究中护理管理能力的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部分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以及国外对护理高级实践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工作锻炼、专业培训而逐步成长,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本人身心机能条件和社会实践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需要管理者经过一定管理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特有基本素质。因此,为了培养护理管理领域人才,国外较早开展了护理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其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方式。但国内护理管理能力的培训暂未形成体系,存在培训内容不统一、培训机构层次不一等问题。且护理管理培训对象多为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两个层次,未见针对培养或提高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培训。而护理硕士研究生大多临床经验欠缺,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或是刚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来说其主要职能仍旧为临床实践者,同时肩负着临床科研、教育咨询的任务,故对其管理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二级指标中“领导能力”的平均期望值亦较低。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护理人才,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亦将成为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护理管理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一,但相较于其他核心能力其权重较低。

4小结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第5篇

(一)优化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

做好汉语言文学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衔接工作,充分梳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在现代社会环境的适用性。教师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将“够用”和“必须”作为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的标准,突出强调教学的重点,有效精简课程内容,同扩大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深度及广度,及时参照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以及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尽可能地安排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技能课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并写作各种通用性较强文体的能力、语言应用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调研提取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夯实学生的语言感知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语言文字功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加强教学课程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使结合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成为基础课程的有力补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汉语言文学教学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并推陈出新,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充分领悟并运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述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记笔记向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释疑,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整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成果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内容,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固化为专业内容,将语言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化能力及修养。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后,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际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寻得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

汉语言文学教师侧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增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切实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业务能力要求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