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生态论文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精选

社会生态论文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第1篇

1.1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在进行社会生态定位时,要考虑人文关怀精神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是对学生与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只有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人文关怀精神,才能够让教师与学生自觉、自主地服从管理安排,最终实现因人而用和因人施教的目的,使高校的利益差异和多元化性质得到有效发展[1]。1.2树立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和谐共生理念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与心理教育共存、技术与教育共同发展、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和合作的过程。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和谐共生理念,遵循和平共处、互相尊重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1.3追求生命的本真意义人类所有的活动均是建立在自身生命具有的存在形式以及发展形式的基础上,高校要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目标,就必须注重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在进行管理方案的设计和规划时,要积极鼓励每一位参与人员开拓思维,发扬创新精神,同时要最求生命具有的本真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为了达到个人利益盲目地附和、敷衍上层。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生态定位

2.1社会生态定位生态学向度与社会学向度均属于社会生态学,在社会生态学中社会向度主要是为了体现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当以生态问题的根源为主要角度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社会向度揭示了国家、民族、阶层、个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差异性的;当以构建生态社会为主要角度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社会向度主张的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理念。因为生态学向度给予的价值观、方法、原则具有一定差异性,所以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目的就不再局限于以人类社会的福利为核心,而是更注重自然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即以达到现代科学生态化为主要目的。由此可见,高校行政管理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阔,不再局限于独立空间。在高校社会生态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态,行政管理不仅属于高校社会生态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政治生态环境因素,而且也属于社会生态的子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职能定位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中,高校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其内部职能、部门也不断增加,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为密切。面对这些新环境和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高校必须要建设专门处理和解决日常事务的行政部门和机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根据部门的要求和制度,充分运用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和资源,来实现提高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目的。

2.3影响社会生态的路径在实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该项工作会直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但是只有具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形成影响的因素。这些方法和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们的社会活动环境;第二,社会政策导引、制度规约、社会心理影响、社会关系约束。高校行政管理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政策导引与制度规约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人们的社会活动环境也会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第2篇

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关系蕴含了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一,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环境。另外,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追求公平公正的一种生态建设,这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生态文明奠定了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使得私有财产产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广大人们的利益要求,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生态文明资源配置提供了保障。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坚持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而社会主义市场调节相对与资本主义的市场调节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残酷性,尽量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第四,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从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追求共同富裕,这也与生态文明的内涵相一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以自身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对不发达国家进行自然资源的霸占,同时将高污染行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资本主义的社会利益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违背的。

二、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人类过度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自然的客观性,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使得生态失调,环境问题的出现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不足之处。

(1)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传统的经济中,物质按照“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形式进行单向流动。人们在生产加工中没有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从开采到生产最后到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都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没有对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导致很多自然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置,经济的发展是遵循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片面增长,从而带来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人类的可持发展战略。

(2)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制定方面还有些漏洞,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忽略了对生态建设内容的考核,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管理相脱节,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过分强调了GDP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指标的考核,缺乏正确的政绩观。

(3)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加强环境保护在一个时期内环境保护都是生态建设的攻坚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建立健全适应于环保需要的法律法规。目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20世纪后一些国家先后采取立法措施,由于法律不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关于运用市场化机制和环境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规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官员腐败,执法力度不够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立法的有效性与实施效果欠佳。

(4)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突破环境瓶颈的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对节能、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封存方面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列宁对科学技术在改善工业带来环境破坏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关注。他认为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工厂和铁路的“电气化”,一定能使劳动条件更合乎卫生,使千百万工人免除烟雾、灰尘和泥相之苦,能很快的把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其次,政府在制定环保方面的政策上倾斜度不够高,缺乏一个良好的环保科技创新的氛围;同时没有一套完整的科技管理体制制度,导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直接影响了环保科技创新;最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利益的受益者,企业缺乏创新的自觉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与投入低,企业内部创新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较少。因此使得企业高资源消耗,低劳动生产率。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价值观。人类在进行生产消费的同时如何对待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人类重新思考。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践证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观,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健全环保管理机制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环境保护决策机制和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环境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行政,形成一套科学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干部实绩评价指标。

(3)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实现人性解放的手段,促使人类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生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防污防治的能力。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运用生态技术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环转化,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化废为宝,改变线性和非循环的生产流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强化公众生态意识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众生态意识薄弱导致的。因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的建设,开展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高校设置生态教育课程,把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陈寿朋教授在生态道德建设问题上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道德作为立足点,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可见,生态道德在强化公众生态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

四、总结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第3篇

1.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不但吸收了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即对环境、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在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又没有像生态中心主义那样完全抛弃“人的尺度”,而是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才构分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2.资本主义制度

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才能建立一个公平、绿色的社会,才能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它过度扩大生产规模,为此就需要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恶化生产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其环境、生态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更严重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移这种负担和压力,或者把这种生产方式带到其他国家,或者直接就把其他国家变成原料产地和垃圾填埋场,由此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行径形象的称之为“生态殖民主义”,深刻透视了资本主义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内在本质联系。

3.绿色社会是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个绿色社会。这个社会将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物质与社会的自由能够充分实现,社会能得以全面发展。他们强调,生态高于一切,人类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和自然法则。建设未来生态社会主义要符合“生态原则”,按照社会“生态重建”标准进行变革,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要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只有致力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统一,才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唯一出路。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将克服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生态的矛盾,继续坚持经济效率,但要尽可能使经济的理性服从于社会生态的合理性,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杜绝经济总体的浪费、劳动的异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证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合理性的目标。

4.强调民主和平,反对暴力霸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仅就近代历史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无论从自然环境上,还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这种灾难不仅是心灵上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自然界的一种漠视。生态社会主义者极力反对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各种反战运动,主张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各类国际争端,同时,生态社会主义怀着一种普世情怀,对第三世界、不发达国际与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主张消除贫困与不平等,用全球生态平衡的观点来处理国际矛盾。此外,基层民主政治思想也是生态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他们反对精英政治,各种政府的决策必须充分表达民意,不能将政治决策集中在少数政治精英手中。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个“基层民主充分发展的社会,认为基层民主的充分发展源于生产者以联合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生产资料的重新占有,只有基层民主才是符合社会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合理的行政体制。”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对社会思潮,突出的表现了西方国家民众意识的初步觉醒,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主张及在社会实践层面上的成果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实践意义。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一个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运动过程。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哲学作为其政治哲学的基础,以人的解放、自然的解放为目标,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会解放发展观,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1.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他方面和谐发展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大要义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了,生态系统保持在良性循环水平,生产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空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已经相当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界滥用和破坏到什么程度,自然界对人的惩罚和报复就会达到什么程度。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我国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

2.大力发展公平正义及基层民主

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享有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都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更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平正义的贯彻和实现,有利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实现,也是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保障。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以此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习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使基层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执政党和参政党面关系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育双主体文化生态关系失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正能量的流动过程,能量的传播主要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但是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天然鸿沟,切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传递途径,教、学两个主体的分离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面理解很透彻,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我行我素的问题现象。

(二)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失衡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多元性是极强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和新观念领悟能力,而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延续着过去的教育方法。以单纯理论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接受能力需求,导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科学价值观念,其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该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教育效果,而现实状况是,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实践性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二、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激活文化生态定位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主导的文化生态定位就注定教师不能够将课堂建立成“一言堂”,相反应该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姿态对面对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平民化”的诠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过程中应该找准自己引导者的定位,更加注意学生的文化生态需求,从学生价值观的实际切入,以满足学生对价值观的需求为目标,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单纯的理论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价值体系,结合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满足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需求,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找到自己的文化生态位置

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自身的文化生态定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单纯的教育活动来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重点还在于学生的文化生态位置确定,学生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当成是普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观需求实际,认识到自己在价值观问题上缺陷,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对自己价值观体系进行完善的最佳机遇,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实际需求、实际状况和特殊事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

(三)建立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教师难做、学生难当的现象。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激发和培育情感上下功夫,使情感升华成为意志,实现意志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完美过渡,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结论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第5篇

一德育生态: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生态”概念可以脱离其本义,而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德育生态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根据人的本来特点、德育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健康人格。德育生态的真谛是整体论观点[1]。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谐性。德育系统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德育工作成为一个合作、和谐的有机整体。二是有序性。德育系统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应该是有序的,表现出它的组织性;不同组织层次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德育功能的有序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三是动态性。德育系统在时空上都是运动变化的,表现德育在时间上的有序性和空间有序性,以及它的时空统一性。用生态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来看待学校德育,要求坚持正确的德育原则,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的发展,形成学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

(一)主体原则确立德育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关心、培养的对象,让德育贴近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引导他们自主、能动地进行道德生活实践,积累经验,形成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的分析、批判与选择能力,确立起自我尊重的主体精神和同样尊重他人的民主意识。

(二)和谐原则有效的德育是一个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与合作,即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自我教育和双向影响。德育过程的实质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理解为是师生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因此,只有以和谐互动杠杆,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道德发展。

(三)整体原则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学校德育要培养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与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定位德育的价值。

(四)发展原则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在变化中思考,在变化中选择,在变化中寻求。德育要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自主、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积极活动,自主体验,使教师的教力、学生的学力和学校发展的动力共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稳定的、良好的教育状态,促进学生道德智慧的发展。

二生态失调:德育低效的新归因

在我国教育政策中,德育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令人困惑的是,学校德育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同所收到的效果能成正比,即德育低效问题仍较突出。究其原因,从生态意义上看,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德育生态失调,“德”与“育”的生态存在危机[2]。———“德”的无奈。社会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的交融渗透,使得人们思想观念变得多元化,其中不乏消及颓废的人生观和是非颠倒的价值观,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产生误导,使一些学生萌生“金钱第一、享乐第一”的错觉,出现了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情感冷漠等现象。尤其是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给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带来现实的经济压力,一切以利己、金钱、物资利益为行为准则的意识正在以种种隐性形式,甚至显性的形式对青少年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对教师在讲台上宣传的道德精神、社会公正产生排斥。———“育”的无力。传统的抑制性育德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学校中过多的“守则”、“禁止”和“不”,给学生造成了重重压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泯灭了学生创新的火花。重压下的教育也使教师泯灭了教育智慧,让学生感到学校的一切规则都是约束他的,从而滋生出双重人格。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诸如“逆反心理”、“学风浮夸”、“言行分离”等,就是这种模式下学校德育被动与滞后的直接反映。同时,面对新的矛盾和问题,学校德育也表现出无奈。网络是“双刃剑”,它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有关调查显示,网络沉溺成为一些青少年的普遍现状。痴迷网络,聊天交友,其匿名性特征带来的不负责任,削弱着青少年诚信品质。对网络的痴迷,使青少年的情感世界虚幻无约束。网络色情与暴力误导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网上污言秽语消解了青少年文明素养等。而学校网络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薄弱,又使得青少年触网时缺少必要的引导。于是本应是进行网络教育有力阵地的学校,却成了真空地带。———“德”与“育”的冲突。教育的本性(超前性)与道德的本质(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要求德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德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德性的养成、发展与成熟,不是在“灌输”中获得的,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由主体自主建构的。与其说是教师在“塑造”学生,倒不如说是社会在“塑造”德育。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漠视,造成了“德”与“育”的冲突,德育目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严重背离:重说教、重训导、重外在强制,仍然是学校德育应对发展中的社会、成长中学生的主导途径,德育中的“假、大、空”现象,“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在新的世纪,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我们要化解德育的生态失调,消除“德”与“育”的冲突,必须树立德育生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健康人格,实现德育的人性化———用人性化的方式培养人教育人,把人变成人性化的人;人文化———使人越来越趋于文明和理性;人法化———使人具有充分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法治理念[3]。超级秘书网

三优化德育生态:学校德育的新追求

青少年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构筑人的精神支柱,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德育要传承社会的道德要求,体现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必须实现生态的优化。优化德育的自然生态[4],关注自然与人的和睦共处。德育的自然生态是德育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足了人类的生命需要,也充实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都愿在大自然怀抱里,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中,在清风丽日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然而,当代儿童却无法享受到这种快乐。因为,都市兴起,使他们与自然愈来愈远;动物迁徙,使他们失去自然伙伴;钢筋水泥,使他们与自然的距离,帮助学生寻找回来失去的世界,明智之举是教育要“返朴归真”。《大趋势》的作者认为“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大灾难:一是“人类扩张主义”,造成两次世界大战;二是“人类中心主义”,造成自然生态危机[4]。这种昂贵的教训和代价,教育人类要“学会生存”,“学会关心”。200年前康德就曾说过,道德生活的复杂有如无限的夜空,道德生活的瑰丽胜过灿烂的星群。人类呼唤“回归自然”,自然呼唤“人性回归”,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自然生态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优化德育的社会生态,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德育的社会生态是德育在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社会生态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它纵横交错构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网络,社会生态是学校德育的“空气”和“水”,它从空间全方位包围了学校,从时间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社会生态对学校德育的价值表现为:提供了成长的基地,创造了内在的需求,它是学校德育的大舞台,也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大舞台。开放的社会为德育的创新创造了条件,据调查,目前青少年尽管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但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致力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努力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优化德育的文化生态,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合。德育的文化生态是德育在文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当今德育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中国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二是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三是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冲突。应对这些“冲突”,应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合。青少年对时代的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展变化最为敏感。当前德育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的变化,来自改革开放的深化,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思想领域的斗争,来自未来文化的碰撞。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学校德育如果缺乏时代精神,不能根据时展的要求及时地更新和充实新的内容,就很难被学生接受。但同时德育如果不从民族传统中吸取养分,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自然也会塌了下来。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5],如“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见利思义”“无义后利”价值取向,“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慎独律己”的修养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吸古纳新,让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的心理生态,努力塑造健全人格。人格,从教育伦理学的意义上理解,是指个体通过稳定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的总和。通常又可称为一个人的品格。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中表现,是知、情、意的“合金”。学生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6],是“认知———导向系统”、“情感———动力系统”和“意志———调节系统”的有机组合。因此,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还是情感、意志的培养和行动的引导。我们要加强情感教育,创造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健康向上的熏陶,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意志力和鉴赏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美的主体人格。要依据学生个性实施教育。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关怀。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教育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而应当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安排恰当的教育主题,创造道德发展的最佳条件。要坚持德育与“心育”统一。个体的意识倾向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展,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心理问题尤其是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要把德育与“心育”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2]杜时忠.全国德育理论重点课题研讨会综述[EB/OL].淅大知行网.

[3]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J].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5).

[4]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J].青少年与法,2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