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技术

农村技术范文精选

农村技术

农村技术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动员组织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同时,对在乡农村劳动力普遍开展适合当地生产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民持续增收服务,为扶贫开发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目标任务

*-*年,要在现有培训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逐年增长1500万人以上,农民培训率逐年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争取到*年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1亿人次,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达到35%以上,每个农户有一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有明显提高,促进贫困农户摆脱贫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训任务。

三、政策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加强“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与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密切合作,广泛动员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培训。各地要充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拓展其工作内容,加强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培训网络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和“高校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技术带动与辐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远程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以农业院校为科技源头,覆盖县、乡、村的实用型和开放型的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网络,使广大农民能就近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在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每个县要办好一所示范性职业学校,使之成为面向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开放的、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要继续办好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继续开展骨干学校建设活动,形成一大批技术引进、实验示范、教育培训、推广服务能力较强的学校,发挥其在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机遇,调整充实成人教育资源。普通中小学要利用现有的师资、校舍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积极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在没有独立设置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地方,普通中小学要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安排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研究、推广、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服务。

3.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要按照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和推广项目,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以多种合作方式,引进适合当地需要的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实验、示范、培训和推广。要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把课堂教学、现场培训、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努力做到培训一批农民,推广一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承担培训任务的学校都要建立包括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跟踪等内容的培训台帐制度。

4.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保证。要抓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国办发[2001]74号)精神,落实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编制。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调动农村成人教育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干部教师和普通中小学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成人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或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在职务评聘、专业技术考核、福利、评选先进等方面与普通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农村技术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农村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的桥梁。文章介绍了山西省农村技术市场的发展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山西省农村技术市场提出了5点具体意见。

1山西农村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主的基础,而我省发展农业面临着土地减少、水资源贫乏、人口增加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使我省5年实现粮食自求平衡、农村达小康目标,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农村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发展和开拓农村技术市场,加速沟通科技部门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联系,加速农业和乡镇企业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商品形态、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缩短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一体化进程,才能实现科技兴农。

山西省农村技术市场发展形势一直较好,特别是国家科委于1992年确定洪洞县、襄汾县为全国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县后,我省农村技术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市场先进县和乡,如朔州城区、夏县、侯马市、寿阳县、大同市小南头乡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村技术市场管理薄弱,大多数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缺乏发展和开拓农村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难以调动科技人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三是普遍没有实行技术合同,现有的技术市场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四是技术信息少、资金少,难以转化技术成果;……。

目前,要发展和开拓农村技术市场,就必须逐步解决农村技术市场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同时要加强和开发农村技术市场的服务功能,扎扎实实为农业和乡镇企业办一件或几件实事,转化一项或几项技术,推销一个或几个新产品,逐步把农民及乡镇企业吸引到技术市场上来,靠技术市场求生存、找出路、谋发展。

2关于发展山西农村技术市场的几点意见

(1)紧紧围绕山西省科教兴农的5大重点工程吸收、应用、推广新技术。

种子工程、节约灌水工程、旱作农业工程、农畜产品加工工程、人才开发工程等5大重点工程的完成,要靠科技,要靠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此,要充分发挥农村技术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凡有利于完成5大重点工程的科技成果,应及时汇报、积极吸引、认真推广。其中:种子工程:应抓选育,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有条件的县,应逐步形成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生产一条龙服务。节约灌水工程:应研究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有条件的,可引进高效节水技术设备。旱作农业工程:应抓改土和保墒新技术和设备。农畜产品加工工程:应抓农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技术和设备。

人才开发工程:应抓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宣传普及实用技术,培育农民科技人才。

(2)积极为省科委确定的龙头企业服务。

山西省科委为了打好科技扶贫攻坚战,搞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997年培育和完善了大约100个以科技为先导的“公司加农户”龙头企业。农村技术市场应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现状、农户要求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尽快研究掌握龙头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工作,引进科技成果,帮助技术改造等,提高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协助龙头企业引进人才和资金,促进龙头企业攀登新高峰;四是发现和培育各行各业的新的“公司加农户”龙头企业;五是不断总结农村技术市场为“公司加农户”龙头企业服务的经验,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专门会议交流、研究。

(3)建立农村技术市场网络,交流情报,开展联销。

农村技术市场受县域和地(市)域的影响,各方面的交流都比较困难,因此建立省、地(市)、县(区)、乡(镇)四级技术市场网络交流情报、开展联销十分必要。

交流情报。即要求省、地(市)、县(区)、乡(镇)四级科技部门各指定一名技术市场管理人员负责搜集农村技术市场买卖双方的供求信息,然后由下而上逐级传递,每传递一次,接受部门应整理、过滤一次,对本地区能够消化的供求信息,不再向上传递。反之,仍应向上传递,一直传递到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省市场办对下边传递的供求信息应认真对待,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并尽快将供求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然后将供求衔接情况逐级或直接反馈回去。

开展联销。联销是技术市场服务的一种形式,负责农村技术市场技术信息供求的人员可兼任联销员。联销员的主要责任是负责技术成果和新产品的销售。联销方法同情报交流。联销侧重推销县“龙头”企业产品、各种优良品种、各种新肥料、新的农作方法以及适合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科技成果。

(4)开展技术市场“结对”活动。

技术市场“结对”是指省、地(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协、高新技术企业等具有新技术开发能力或拥有大量技术信息以及能够开展技术咨询或服务的单位与县结成一对,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1996年,太原市科技咨询中心与平遥县结对,该中心到平遥县技术信息,平遥县到太原市考察技术,彼此建立了感情,取得了信任。“结对”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农村技术市场并肩发展。今后应把技术市场“结对”活动列入各级科委技术市场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1997年年底,各地市均应建立一个技术市场“结对”试点。“结对”的对象可以自已找,各级技术市场管理部门亦可牵线搭桥。根据情况,1998年将召开一次技术市场“结对”经验交流会。

农村技术范文第3篇

这次全县农技协工作推进会议,是我县以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践行动贯彻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群众科普意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会上,我们表彰了全县十强农技协会,出台了《青冈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管理办法》,并对“善堂”牌秸秆分解剂产品及技术进行了推介。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深入地学好用好推广好十强农技协会经验,使我县农技协工作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顺应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以农技协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截止目前,全县以能人牵头、邻里互助、自主联合、自我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技协组织已发展到105个,会员1.8万人,会员年均增收600元以上。可以说,这些农技协的形成不仅是新形势下促农增收的需要,更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技协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把发展农技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一,发展农技协组织,是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和应用的客观要求。在农业增长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产量要靠科技,提高品质要抓科技,提高效益更离不开科技。现在看,农民对科技已经不再是认不认识、接不接受的问题,而是想学学不来、想用用不了、想得得不到的问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需要示范户引、明白人教、典型群体带,而农技协组织恰恰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农技协多是以高产大王、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他们讲什么农民相信,他们教什么农民接受,他们让干什么农民认可,通过这种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把农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先进实用技术迅速有效地传播给会员和农户,打开了科学技术通向千家万户的渠道,成为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的一支群众性社会力量,开辟了一条农民自我服务、互助服务和帮带服务的新途径,使土地集约化、科学化经营成为可能,加快了“少数人多种地,多数人少种地”进程。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也带来了农村领导方法、工作方式、服务职能的深刻变化,使领导方法由指挥向指导转变,工作方式由传统向创新转变,工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使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党的执政能力基础得到了强化。

第二,发展农技协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客观要求。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解决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那么在现实条件下,发展农技协组织就是在解决农民与市场、农民与科技的关系问题。农技协组织,让农民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成为利益共同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变零散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盲目跟从发展为科技主导发展,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规模化、科技化生产提高了市场抗震力,通过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合作互助提高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祯祥农业科技合作社探索实行的统一规划、统一购种购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整地施肥、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发展模式,就充分说明了农村技术型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农技协组织在带领农民进市场、率领农民闯市场、引领农民拓市场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发展农技协组织,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在年初召开的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我县把实现三年脱贫解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继续定位在做强“四大主导产业”上,这也是我们2006年工作的主旋律,能否做强,核心问题是“四大主导产业”能否“化”起来,这不仅取决于基地发展规模、市场化程度、龙头企业牵动作用,更取决于几个关键环节的紧密衔接。这就需要通过以技术为联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真正使基地产品统起来、质量提起来、总量扩起来,达到基地、市场、企业的紧密融合。实践证明,农技协将自己成功的技术和经验,通过会员不断传播到周围的群众中去,很快形成了“发展一个协会、带出一群能人、创办一个实体、服务一方农民”的局面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使农民之间形成一种互惠双赢的利益联结关系,进而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动力。从我县看,随着龙凤玉米公司、几个万寿菊加工厂等龙头企业的迅猛崛起,以及对产业牵动能力的不断增强,使玉米、万寿菊等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成加工优势、效益优势,而科技合作因素在这几个产业领域也相对活跃。目前,已建成玉米产业技术合作协会18个,入会农民亩均增产104斤,亩增效益40多元。由此可见,科技离不开大产业,有了科技就能牵动产业大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四,发展农技协组织,是农村实现生活宽裕的客观要求。我县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农业大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尽管有好政策保证增收,遇好年景促进增收,但实现小康目标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仅要通过劳务输出把农民转移出去,更要通过联合与合作把农民组织起来,走科技致富之路。农技协用农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促进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以瑞雪农业有限公司的“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组织形式为例,在其组织引导和带动下,2005年,瑞雪瓜菜种子协会会员户均纯增收都在2000元以上。这就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上的明显效果和积极作用。

二、创新实践,全力推动农技协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我县农技协组织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变大、由弱渐强、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当前看,我们发展农技协组织有坚实的工作基础,有农民的发展热情,有可资借鉴的办法经验,更面临着难得的政策机遇。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就对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了具体要求,尤其将对农技协组织给予重点倾斜。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实践,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实现农技协组织的大发展、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农技协组织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以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以服务“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多元化创建、多形式组建、规范化运作、多领域经营的路子,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努力将全县农技协组织打造成壮大农村经济、促农增收的生力军。具体发展目标是:到今年年末,全县各类农技协组织要发展到200个,吸纳农民3万人。力争用5年时间,把农技协建设成为数量众多、门类齐全、运作规范、竞争有力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坚持多元创建,放手放胆创新发展。农技协组织的涌现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需要树立“干起来再说”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我们发展农技协组织才能有大的气魄,有新的作为,有好的局面。要不限内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鼓励和支持农民在产业结构关键环节、产业链条薄弱部位、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和农民急需服务项目上实行联合协作。要不限规模,能干多大就干多大,不厌其小,不厌其多,不厌其杂,逐步形成滚动发展、积累扩张、渐进提高的规模发展局面。要不限形式,能怎么干就怎么干,股份合作式、联合经营式、科技服务式等不同组织形态可以竞相发展,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土地、实物等不同生产要素可以自愿入股,各类资本可以不拘性质敞开进入。要不限主体,谁能干就让谁干,不管是农民身份还是干部身份,不管是本地大户还是外埠能人,不管是农技专家还是市场经纪人,不管是企业联合还是个人行为,谁有能力就让谁牵头,群众拥护谁就让谁牵头。要不限区域,打破乡村距离、产业布局,积极发展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的联营合作。

2、坚持规范运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发展农技协组织,必须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坚持走多领域延伸、多形式创办、多元化推进的路子。一是要探索符合实际的组建方式。要以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依托,以资金入股、技术服务、试验示范等形式为资本,吸引和鼓励广大农民组建协会。要以村为单位组建协会,联手合作闯市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围绕本村资源优势搞发展。要以迎春乡李明华组建养猪协会为例,利用种田能手、养殖大户、科技能人、市场经纪人等能人带动组建农技协会。要充分发挥万寿菊加工厂、中和瑞雪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依靠龙头整合资源,扩充实力,开拓市场,吸纳农民参与发展龙头牵动型农技协组织。动员和鼓励那些有能力、有威信、有热情的乡村干部,积极投身发展农技协主战场。二是要选准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农技协组织发展要以项目为支撑,没有好项目,农技协组织就没有生命力。即使办起来,也容易赔本、散伙、垮掉。因此,各农技协在项目选择上,必须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以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推广应用新技术为主攻重点,紧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开拓能力强、综合效益明显的项目。如科协新引进的“德善”牌秸秆分解剂,就是我们发展农技协的一个好项目。三是要把握以民为本的指导原则。农民是农技协组织的主体。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三条原则。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不能靠行政命令去硬性“归大堆”,强行“拉郎配”,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要坚持谁参与、谁组织、谁受益的原则,让农民自行选择、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使农技协组织逐步由松散联合向紧密组合、由简单合作向规范运作、由小范围向宽领域发展。

3、坚持组建标准,全力提升发展层次。目前,我县农技协发展层次较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技协向更高层次发展。一要积极联大靠强。要按照优势互补原则,以协会为龙头,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农技协联合联手发展,加快农技协之间整合重组。要通过政策引导等办法,采取建立原料基地、生产吃配产品等形式,鼓励农技协挂靠知名龙头企业。要引导农技协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沟通联系,实行产学研联合,引进新品种,开发新项目,提高协会科学技术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如我县的瑞雪农业科技协会,既有专利技术又有主打产品,既有市场空间又有外联渠道,实现了企业与协会的有机统一,这种模式值得借鉴。二要推行标准化生产。要综合运用市场手段,规范生产标准,实施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搞好农产品质量检测。要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要强化教育引导,增强协会会员标准化意识,真正把农技协建设成农村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载体、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载体、市场行情信息的接收传播载体。三要注重品牌经营。要打造品牌,积极开发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塑造独具优势特色的品牌。要推介品牌,对重点品牌进行包装宣传,使协会的优势品牌不仅在省内市内叫响,还要在国内和国际叫响。要整合品牌,按行业类别、产品属性、区域范围进行重组联合,共同主打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几个优势品牌,带动全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推进农技协发展的工作机制

加快农技协的发展,既需要农技协自身的积极努力,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领导,主动介入,为农技协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府的工作力度,直接关系到农技协的发展程度。祯祥、迎春等乡镇农技协工作之所以开展得好,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切实把农技协工作纳入党政行为,摆上战略位置,定期研究部署,考核督办落实。主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真抓实干,迅速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工协作全面抓的领导机制。今年,每个乡镇要发展3个县级、5个乡级农技协会(至少有2个是支部+协会的形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技协的管理。要坚持经常深入农技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全力支持科协组织开展工作,落实科普经费,抓好组织建设,推动农技协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要营造优良环境。各地各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技协就是扶持“四大主导产业”、关心农技协就是关心农业发展、服务农技协就是服务农民群众的思想,对农技协在政策上给优惠、政治上给待遇、发展上给扶持,为农技协创造优良发展环境。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在登记审批、市场准入、生产物资经营、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要创造良好政治环境,对“十佳”、“优秀”农技协会长,纳入县级人才管理,破格晋升职称。今年,县人事局、县科协要按照县委要求,认真抓好农民职称的评定工作,各乡镇、各协会要积极推荐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民,申请评定农民技术职称,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科技带头作用。对那些科普作用发挥出色的农技协带头人,要优先推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特别突出的可以提名参选村屯干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技协组织积极性。要创造良好法制环境,切实维护农技协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对农技协乱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技协实行重点保护、重点扶持。要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农技协,提高农技协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形成有利于农技协发展的良好氛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农村技术范文第4篇

这次全县农技协工作推进会议,是我县以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践行动贯彻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群众科普意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会上,我们表彰了全县十强农技协会,出台了《青冈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管理办法》,并对“善堂”牌秸秆分解剂产品及技术进行了推介。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深入地学好用好推广好十强农技协会经验,使我县农技协工作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顺应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以农技协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截止目前,全县以能人牵头、邻里互助、自主联合、自我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技协组织已发展到105个,会员1.8万人,会员年均增收600元以上。可以说,这些农技协的形成不仅是新形势下促农增收的需要,更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技协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把发展农技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一,发展农技协组织,是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和应用的客观要求。在农业增长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产量要靠科技,提高品质要抓科技,提高效益更离不开科技。现在看,农民对科技已经不再是认不认识、接不接受的问题,而是想学学不来、想用用不了、想得得不到的问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需要示范户引、明白人教、典型群体带,而农技协组织恰恰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农技协多是以高产大王、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他们讲什么农民相信,他们教什么农民接受,他们让干什么农民认可,通过这种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把农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先进实用技术迅速有效地传播给会员和农户,打开了科学技术通向千家万户的渠道,成为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的一支群众性社会力量,开辟了一条农民自我服务、互助服务和帮带服务的新途径,使土地集约化、科学化经营成为可能,加快了“少数人多种地,多数人少种地”进程。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也带来了农村领导方法、工作方式、服务职能的深刻变化,使领导方法由指挥向指导转变,工作方式由传统向创新转变,工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使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党的执政能力基础得到了强化。

第二,发展农技协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客观要求。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解决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那么在现实条件下,发展农技协组织就是在解决农民与市场、农民与科技的关系问题。农技协组织,让农民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成为利益共同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变零散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盲目跟从发展为科技主导发展,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规模化、科技化生产提高了市场抗震力,通过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合作互助提高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祯祥农业科技合作社探索实行的统一规划、统一购种购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整地施肥、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发展模式,就充分说明了农村技术型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农技协组织在带领农民进市场、率领农民闯市场、引领农民拓市场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发展农技协组织,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在年初召开的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我县把实现三年脱贫解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继续定位在做强“四大主导产业”上,这也是我们2006年工作的主旋律,能否做强,核心问题是“四大主导产业”能否“化”起来,这不仅取决于基地发展规模、市场化程度、龙头企业牵动作用,更取决于几个关键环节的紧密衔接。这就需要通过以技术为联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真正使基地产品统起来、质量提起来、总量扩起来,达到基地、市场、企业的紧密融合。实践证明,农技协将自己成功的技术和经验,通过会员不断传播到周围的群众中去,很快形成了“发展一个协会、带出一群能人、创办一个实体、服务一方农民”的局面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使农民之间形成一种互惠双赢的利益联结关系,进而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动力。从我县看,随着龙凤玉米公司、几个万寿菊加工厂等龙头企业的迅猛崛起,以及对产业牵动能力的不断增强,使玉米、万寿菊等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成加工优势、效益优势,而科技合作因素在这几个产业领域也相对活跃。目前,已建成玉米产业技术合作协会18个,入会农民亩均增产104斤,亩增效益40多元。由此可见,科技离不开大产业,有了科技就能牵动产业大发展。

第四,发展农技协组织,是农村实现生活宽裕的客观要求。我县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农业大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尽管有好政策保证增收,遇好年景促进增收,但实现小康目标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仅要通过劳务输出把农民转移出去,更要通过联合与合作把农民组织起来,走科技致富之路。农技协用农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促进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以瑞雪农业有限公司的“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组织形式为例,在其组织引导和带动下,2005年,瑞雪瓜菜种子协会会员户均纯增收都在2000元以上。这就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上的明显效果和积极作用。

二、创新实践,全力推动农技协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我县农技协组织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变大、由弱渐强、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当前看,我们发展农技协组织有坚实的工作基础,有农民的发展热情,有可资借鉴的办法经验,更面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着难得的政策机遇。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就对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了具体要求,尤其将对农技协组织给予重点倾斜。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实践,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实现农技协组织的大发展、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农技协组织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以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以服务“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多元化创建、多形式组建、规范化运作、多领域经营的路子,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努力将全县农技协组织打造成壮大农村经济、促农增收的生力军。具体发展目标是:到今年年末,全县各类农技协组织要发展到200个,吸纳农民3万人。力争用5年时间,把农技协建设成为数量众多、门类齐全、运作规范、竞争有力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坚持多元创建,放手放胆创新发展。农技协组织的涌现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需要树立“干起来再说”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我们发展农技协组织才能有大的气魄,有新的作为,有好的局面。要不限内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鼓励和支持农民在产业结构关键环节、产业链条薄弱部位、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和农民急需服务项目上实行联合协作。要不限规模,能干多大就干多大,不厌其小,不厌其多,不厌其杂,逐步形成滚动发展、积累扩张、渐进提高的规模发展局面。要不限形式,能怎么干就怎么干,股份合作式、联合经营式、科技服务式等不同组织形态可以竞相发展,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土地、实物等不同生产要素可以自愿入股,各类资本可以不拘性质敞开进入。要不限主体,谁能干就让谁干,不管是农民身份还是干部身份,不管是本地大户还是外埠能人,不管是农技专家还是市场经纪人,不管是企业联合还是个人行为,谁有能力就让谁牵头,群众拥护谁就让谁牵头。要不限区域,打破乡村距离、产业布局,积极发展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的联营合作。

2、坚持规范运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发展农技协组织,必须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坚持走多领域延伸、多形式创办、多元化推进的路子。一是要探索符合实际的组建方式。要以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依托,以资金入股、技术服务、试验示范等形式为资本,吸引和鼓励广大农民组建协会。要以村为单位组建协会,联手合作闯市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围绕本村资源优势搞发展。要以迎春乡李明华组建养猪协会为例,利用种田能手、养殖大户、科技能人、市场经纪人等能人带动组建农技协会。要充分发挥万寿菊加工厂、中和瑞雪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依靠龙头整合资源,扩充实力,开拓市场,吸纳农民参与发展龙头牵动型农技协组织。动员和鼓励那些有能力、有威信、有热情的乡村干部,积极投身发展农技协主战场。二是要选准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农技协组织发展要以项目为支撑,没有好项目,农技协组织就没有生命力。即使办起来,也容易赔本、散伙、垮掉。因此,各农技协在项目选择上,必须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以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推广应用新技术为主攻重点,紧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开拓能力强、综合效益明显的项目。如科协新引进的“德善”牌秸秆分解剂,就是我们发展农技协的一个好项目。三是要把握以民为本的指导原则。农民是农技协组织的主体。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三条原则。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不能靠行政命令去硬性“归大堆”,强行“拉郎配”,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要坚持谁参与、谁组织、谁受益的原则,让农民自行选择、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使农技协组织逐步由松散联合向紧密组合、由简单合作向规范运作、由小范围向宽领域发展。

3、坚持组建标准,全力提升发展层次。目前,我县农技协发展层次较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技协向更高层次发展。一要积极联大靠强。要按照优势互补原则,以协会为龙头,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农技协联合联手发展,加快农技协之间整合重组。要通过政策引导等办法,采取建立原料基地、生产吃配产品等形式,鼓励农技协挂靠知名龙头企业。要引导农技协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沟通联系,实行产学研联合,引进新品种,开发新项目,提高协会科学技术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如我县的瑞雪农业科技协会,既有专利技术又有主打产品,既有市场空间又有外联渠道,实现了企业与协会的有机统一,这种模式值得借鉴。二要推行标准化生产。要综合运用市场手段,规范生产标准,实施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搞好农产品质量检测。要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要强化教育引导,增强协会会员标准化意识,真正把农技协建设成农村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载体、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载体、市场行情信息的接收传播载体。三要注重品牌经营。要打造品牌,积极开发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塑造独具优势特色的品牌。要推介品牌,对重点品牌进行包装宣传,使协会的优势品牌不仅在省内市内叫响,还要在国内和国际叫响。要整合品牌,按行业类别、产品属性、区域范围进行重组联合,共同主打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几个优势品牌,带动全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推进农技协发展的工作机制

加快农技协的发展,既需要农技协自身的积极努力,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领导,主动介入,为农技协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府的工作力度,直接关系到农技协的发展程度。祯祥、迎春等乡镇农技协工作之所以开展得好,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切实把农技协工作纳入党政行为,摆上战略位置,定期研究部署,考核督办落实。主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真抓实干,迅速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工协作全面抓的领导机制。今年,每个乡镇要发展3个县级、5个乡级农技协会(至少有2个是支部+协会的形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技协的管理。要坚持经常深入农技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全力支持科协组织开展工作,落实科普经费,抓好组织建设,推动农技协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要营造优良环境。各地各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技协就是扶持“四大主导产业”、关心农技协就是关心农业发展、服务农技协就是服务农民群众的思想,对农技协在政策上给优惠、政治上给待遇、发展上给扶持,为农技协创造优良发展环境。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在登记审批、市场准入、生产物资经营、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要创造良好政治环境,对“十佳”、“优秀”农技协会长,纳入县级人才管理,破格晋升职称。今年,县人事局、县科协要按照县委要求,认真抓好农民职称的评定工作,各乡镇、各协会要积极推荐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民,申请评定农民技术职称,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科技带头作用。对那些科普作用发挥出色的农技协带头人,要优先推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特别突出的可以提名参选村屯干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技协组织积极性。要创造良好法制环境,切实维护农技协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对农技协乱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技协实行重点保护、重点扶持。要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农技协,提高农技协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形成有利于农技协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村技术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群众,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队伍。以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科学实用技术,就业引导,市场营销,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提高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农村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并能因地制宜地宣传推广,使农民成为有觉悟、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

具体任务如下:计划开扫盲班1个,扫盲学员2人(河东村2人),计划参加测试人数2人、计划合格人数2人:计划科技培训545人次(东门155、下河160、河东230),其中种植业250人次(东门70、下河80、河东100)、养殖业215人次(东门60、下河55、河东100)、人口教育80人次(东门25、下河25、河东30)。

三、培训对象及任务:

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

2011年6月起至10月止;

青溪小学东门下河河东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五、培训教师:田军(组长)、钟德金、田锦全、钟桂兰及镇农牧、计生干部。

六、教学方式:

1.扫盲:采取带教上门的形式。

2.科技知识、适用技术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播放录像与讲授结合的方式进行。

七、教学组织形式:

1.培训教师利用农闲或晚上时间上门进行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

2.组织讲授技术及注意事项和看光碟,然后组织讨论。应采取典型引路学、个别引导学、项目带动学等形式进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