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范文精选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差的具体表现,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陕西农村经济经发展迅速,农村金融资源支撑作用增强。但从总体上看,目前陕西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农村金融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后劲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差的主要表现

1.现有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目前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虽然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等。但是,能够向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却非常有限。比如,农业银行虽然有贷款业务,但主要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很少向农户贷款。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纷纷从农村退出,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国有银行大量撤离的同时,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及时填补这一个市场空缺。

2.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贷款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弱;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支撑全省支农贷款发放。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

3.农村资金流失严重。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没有与城市金融服务同步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比较少,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资金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鉴于国有银行改革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的机构,并具收缩了基层机构的贷款权限,仅存的农村基层机构只起到为上级行组织存款的作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失。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也是农村资金流失的主要渠道之一。就农村信用社而言,在农村吸收的存款,也并未完全用于“三农”服务。农信社将吸收的农村资金大量用于赢利性较高的非农项目,也导致了农村资金流失。

4.城乡金融资源利用差距较大。目前,陕西农村贷款总量比城市少得多,两者相差很大。当城市的金融网点越来越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越来越多,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福利水平越来越高时,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却成为被金融遗忘的角落。各类农村经济主体感受不到金融对自身发展的支持,享受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带来的利益,无法拥有与城市经济主体平等的融资机会。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乏力,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对策思考

1.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放,建立农村金融回流机制。当前农村资大量外流的势头仍然很猛。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扭转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势头。一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对经济落后地区实施优惠利率。二是降低信用社上存资金比例,促进信用社增回贷款投放。三是强制规定从农村地区吸收资金的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五是要综合运用担保、税收等经济手段构建导向机制,引导资金流向农业、农村。六是要构建支农信贷资金的风险管理和利益补偿机制。七是建立以财政贴息为主,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手段为补充的财政支持制度体系,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农业和农村。

2.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进一步优信用环境,重点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改善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二是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社会信用环境治理,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依靠法律调节各方利益关系,保障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三是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农村信社的多种组织形式,为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提供体制基础。农村信用社改革要通过组织的多元化适应多元化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村信货资源的有效配置。

3.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金融大市场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从生产力高端注入现代农业。优先发展从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优先发展特色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运输服务业、农村金融和保险业,以及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还应重点发展旅游农业、体闲农业,通过这类农业形态实现城乡互动,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调研结果表明,陕西农村金融资源总体配置效率较低,同时,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要充分发挥陕西省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功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设好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应放松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将其纳入良性发展轨道,为促进陕西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弘仁:新农村建设当破解金融失血难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6(6):95-96

农村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实力雄厚,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外,位于粤东,粤北的大部分山区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山区经济的发展,不容忽视,我们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而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的山区县中,从事农业,种植业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农产品不仅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的主源,也是城镇居民生活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在山区经济经济发展的根本作用,巩固其地位。

其次,要认清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马克思辩证主义认为影响事物发展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主因,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影响我省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如此。总的来说,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内因有:当地人们思想观念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外因有: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投资环境。只有认清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才能使山区经济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只有排除掉这些因素,山区农村经济才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认清影响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对山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今年三月,我在省十六个贫困县之一的揭西县作社会调查后认为,该县有很多经验值得其它山区县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县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定期召开农村经济会议,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领导还亲临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并实行领导扶贫挂钩责任制。这些措施,取得了成效,它使农民的生产劳动不但有了指南,也加深了他们依靠农业脱贫致富的信心。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生产。该县针对各个镇的不同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有些镇主要产茶叶,有些镇主要产水果,有些镇主要产养殖业,有些是产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发展路子使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合理分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创办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该县先后建了十几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有水果基地,有茶叶基地,有蔬菜基地等,为了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他们还聘用了华农,中大等高校专家作为指导,这些基地的创办,给该县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辐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四是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该县针对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的问题,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如举行党员培训班,对党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举办经济知识培训班,增强党员的经济意识和经济发展观念。这些措施,使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自省两大会战以来,该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通知精神,较为圆满的完成任务,目前,该县各镇都有公路,大部地区可通汽车。六是,该县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知识,举办了培训班,还发送大量科技书籍到农村,这些都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知识。七是该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事实证明,农产品加工,使该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后是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地处山区,农民思想守旧,封建在所难免,该县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经常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如此,还经常派宣传队到农村进行宣传,给农民解答问题,这些举措,使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的解放。该县的以上成功经验,我觉得值得其它山区县学习。

广东山区经济的发展,必将有力的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和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应一如既往的支持山区经济,尤其是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十分愿意能与各位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一)夏粮、早稻增产,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预期目标

今年,在中央一系列粮食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纷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生产投入,加强田间管理。这为夏粮、早稻乃至全年粮食增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今年我国夏粮产量达到9872万吨,增产250万吨,增幅3%。早稻种植面积9000万亩,比上年增加约800多万亩,产量3294万吨,增产350万吨,增长10.6%。另据各方面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今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其中,秋粮面积预计增加3000万亩以上。从地区结构上看,粮食增产主要来自粮食主产区。在夏粮增产中,河南省增产94万吨,安徽省100万吨,两省在全国夏粮增产中占到77.6%。在粮食播种面积上,黑龙江省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约1300万亩,吉林增加300多万亩,湖南、湖北分别增加984.5万亩和350万亩,四川省增加230万亩,仅这5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就增加了3160多万亩。

(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今年前5个月,乡镇企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高。据统计,l一5月份,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6613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工业增加值11697亿元,同比增长12.7%;营业收入67447亿元,同比增长13.0%;出货值6344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利润3634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金1362亿元,同比增长14.2%;工业品产销率达94.65%,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对外出口增势强劲,前5个月,乡镇企业累计出货值达634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连续3个月超过20%。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增加,1—5月份全国乡镇企业职工就业净增加约116万人。依据上年乡镇企业就业弹性系数,并考虑今年宏观经济走势,预计全年乡镇企业可新增就业400—500万人。

(三)农民收入增幅将速到8年来最高水平

今年对农民收入增加起重大作用的有四方面因素:一是政策因素,二是粮食价格上升,三是农民外出打工和乡镇企业就业,四是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发展情况等。综合上述四大因素分析,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约增加270元左右,同比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将增长7%左右,增幅为1996年以来最高的。具体测算为: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性因素,可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元;粮食价格上涨因素可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5元;农民外出打工和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可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80元;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收入按往年推算可使农民增加15元的收入;另外,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果品业等也将使农民增加收入约50元。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带动下,农村消费品市场开始回暖,1---4月份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比去年末回升了1.3个百分点;5月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5%,比上月回升了1.7个百分点。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将会出现缩小的趋势。

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分析

今年粮食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有利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首先,今年是国家出台“三农”政策最多、最全面、力度最大的一年,这些政策为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4年以来,国家为了恢复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同以往相比,今年的政策实招多,财政拿钱多,例如,取消农业特产税、实施农业减免税政策可使全国农民减负265亿元左右;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510亿元;在全国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国家对粮农补贴资金到5月份达到119.5亿元;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向13个粮食主产区拨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良种补贴资金12.4亿元;中央财政安排4000万元资金,在全国60个县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进行补贴,并拿出10多亿元资金补贴化肥企业,以稳定化肥价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保护粮农利益;筹集30亿元资金,实施粮食优质产业化工程;增加国债用于农村“六小工程”的资金,使资金总额达到280亿元;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第二期危房改造安排资金60亿元。此外,由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及由各部委安排的农产品加工业专项和乡村道路建设资金都有明显增加。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直接效应,为农民减轻负担、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刺激了粮食增产,推动了农民增收。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开始走出长达6年的低迷状态,出现了全面上涨的趋势。粮价上涨首先从粮食主产区开始,很快传递到销区,最终引发全国范围内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全面上涨。到今年6月末,小麦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上涨40%,早籼稻上涨65%,晚稻上涨85%,玉米上涨36%。三大粮食品种价格逐月上涨,已接近1995年、1996年粮食价格水平。这次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之高(最高上涨85%)、范围之大(几乎涉及所有品种)、时间之长(连续10个月),均为近年来少有。

粮食价格连续大幅度上涨,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农民通过出售粮食或农产品大大增加了收入。以夏粮为例,由于小麦价格上涨使全国农民增加纯收入200多亿元。可以预见,稻谷、玉米以及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升都将有利于今年农民收入的增加。进入6月份以来,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了一些回落,估计到年底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可能会低于今年最高时期的4月份,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依然会较高。因此,粮食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依然是全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再次,宏观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长处于上升阶段。非农产业的较快发展,既对农产品提出了较大需求,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新的拉动力,同时,目前全社会上下已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氛围。

当前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尽管农业发展形势喜人,农民增收势头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电力供应紧张矛盾突出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今年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年初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工作,同时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这个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以后,各地将化肥价格上涨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由于前期化肥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直高涨,农业生产资料总体价格水平将会比去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涨。这必然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可能会侵蚀农民收入,抵消一部分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

据有关部门调查,4月份,全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都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国合商业零售价和其他销售渠道零售价,化肥中国产尿素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6.53%和8.14%:碳酸氢氨分别上升9.29%和9.92%;国产磷酸二铵分别上升18.50%和21.15%;普通过磷酸钙分别上升10.45%和3.89%;国产氯化钾分别上升15.00%和18.14%;国产复合肥分别上升11.72%和16.09%。农膜中地膜分别上升12.91%和14.88%;普通棚膜分别上升11.71%和10.97%。农用柴油中零号农用柴油分别上升4.25%和3.83%。由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一些地区小麦的亩产成本增加23元,玉米的亩产成本增加10元。

此外,部分农村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二)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偏高,部分新增农民收入被抵消

今年,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高幅度的增长,这为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是,去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高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如,今年5月份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5.2%,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3.9%,由于农村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城市,使得农民的生活费用成本上升快于城市居民,这预示着今年农民增加的一部分收入,要被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所冲抵。据测算,当前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每个农民现金消费就会多支出16元,如果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5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每个农民现金消费就会多支出90多元。因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收益率,而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又会通过提高消费支出成本侵蚀农民获得的收入。

(三)部分地区农民负担有所反弹,减负基础并不牢固

今年,国家决定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取消农业税,这是从制度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根本措施。但是,由于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因此,个别地区为了填补财政漏洞,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以各种隐性方式变相向农民收费,重新加重农民负担。例如,有的地方政府,无论农民建房是在新宅基地上,还是在旧宅基地上,每建一间房屋都要收取1000元;有的地方借畜禽防疫之机,超标准收取防疫费用;有的地方农民抗旱浇地,县政府规定抗旱服务队为农民浇地每天只收服务费8元,而实际上他们向农民每小时收取服务费8元。所有这些都说明,农民减负的基础并不牢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政策机制亟待完善。个别地区“顶风”向农民收费,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干扰了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影响了农业税收减免政策的实际效果。

(四)农业结构调整进程放慢,部分地区出现了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的现象

当前,中央推出的一系列“三农”政策,核心是要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这些政策目标是明确的,内容是具体的。各地在贯彻执行中,也是积极主动的。但是,也有个别地区单纯强调粮食生产,用发展粮食代替农业结构调整。从过去调整农业结构就是调减粮食,转变为发展粮食就是简单地调减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利用行政命令,采取强制手段要求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放弃发展经济作物。有些地方政府让农民砍掉苗圃种粮食,造成新的资源利用不合理。

(五)粮食丰收后价格下跌的风险依然存在,农民增收的价格因素有可能再次变弱

当前,国家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推出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不可谓不全。因此,无论从今年还是从今后几年看,我国粮食生产都将是一种增长的趋势,如果再考虑进口因素,粮食的供给总量很有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粮食供给总量的增长对国家掌握更多的粮源、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粮食生产和供给量连续几年增长,就应警惕出现地区性和结构性粮食相对过剩,再度引发粮食价格暴跌,造成“谷贱伤农”的局面。因此,如何从政策上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性,防止粮食供求大起大落,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几点政策建议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既要落实现有的各项“三农”政策,又要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及时采取新的政策措施。

(一)要千方百计地稳定粮价,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为了防止粮食价格在收获季节大幅度下跌,一是要坚决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保护粮农收益。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收购企业要落实,资金要充足、及时、到位。二是启用国家粮食吞吐调节机制。在夏粮、早稻和秋粮上市时期,适当扩大粮食收购量,增加国家的粮食储备规模,相应减少市场粮食流通量,维持粮食供求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三是调整粮食进口政策。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是我国粮食(包括大豆)进口主体的格局,首先,控制粮食进口节奏,错开国内同类产品收获季节,在粮食上市淡季多进口,旺季少进口甚至不进口;其次,尽量少进口口粮,多进口一些加工用(比如饲料)原料粮;再次,为了避免进口粮食对主产区造成冲击,应将粮食产品的进口配额多向主销区发放,少向主产区发放。这样从粮食供给政策上避免引起主产区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

(二)继续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当前,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项目多,资金数量大,效果明显,但从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衡量,这些投入依然不足,农民引水难、看病难、行路难、通讯难、上学难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此,在当前进行宏观调控、控制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加大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对“三农”的投入比重及资金规模,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逐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中诸多不便的问题。首先,应利用当前有利的宏观环境,增加中央财政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其次,继续增加“六小”工程的资金投入规模,重点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再次,应从国债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建房补助,凡是能按当地农村或小城镇规划建设住房的,可按建设面积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农民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或后期翻建了一次住房,后由于收入增长缓慢、税费负担不断加重,使农民的住房条件大多再也没有机会改善。因此,利用国债资金,对落后地区农民建房进行适当补助,不但能迅速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而且还能节约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有利于提高农村市场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内需的扩大。

(三)加强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把执行政策的好坏同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把农民负担反弹与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切实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登记制度,上级部门要定期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杜绝各种隐性负担发生,应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民负担监督网络,各个村和乡镇都应设立农民负担监督员,实行定期负担信息反映制度,发现问题,要依法及时纠正。对于一事一议的收费,要由村民大会多数讨论通过方可执行,其所收费用,要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及时公布费用使用的情况和结果。

(四)妥善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的关系,继续执行退耕还林政策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目前个别地方存在的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单纯强调发展粮食的现象。为此,要转变认识,予以正确处理,既要努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又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产品,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由于涉及的范围广,影响农民的利益大,应对现有的退耕还林政策坚持不变:一是要协调好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既不能盲目退耕,也不能盲目还林,要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二是对于已经退耕还林的地区和农民个人,粮食补助和资金补贴标准坚持不变,同时要及时足额到位;三是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计划实行退耕还林,不能随意扩大退耕还林规模,降低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损害农民利益。

农村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并不令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世纪初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村金融约束的解除。促进农村金融深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成为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工作的重点。

一、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陆地面积的构成中,城市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9亿多农民绝大部分居住在县城以下的农村。农村不仅为城市提供必要的粮食、蔬菜、农副产品,而且提供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大量的矿产资源、工业原材料、劳动力及较广阔的市场。在我国GDP的增长中,农村经济部门的贡献一般要高于城市经济部门。

有资料显示,整个“八五”期间(1991-1995年),我国GDP的增加值中,农村经济部门贡献率五年平均为68.94%,最高的1993年达到81.39%,最低的1991年亦达到62.38%。相比较而言,掌握大量经济资源如能源、生产设备、科技人才、资金的城市经济部门,1991-1995年各年增加值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62%、35.77%、18.61%、35.41%和27.86%,5年平均为31.06%。“八五”的5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8%,其中由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有8.2个百分点,由城市经济增长带来的仅为3.6个百分点。可以认为,“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是农村经济增长占主导地位。

“九五”以来,城市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然不断加大,但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统计,“九五”时期农村各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以现价计算的农村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虽然由于乡镇企业相对发展速度大幅下滑、农产品价格回落、农业增长缓慢等原因,导致比重上升乏力,但是1998年仍达到53.豆%,比1997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7.8%中,农村各部门贡献了5.47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70.l%。其中第一产业贡献了0.59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7.6%,与1997年相当;第二产业贡献了4.07个百分点,贡献份额52.2%,比上年有所提高;第三产业贡献了0.81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10.4%,比1997年略有提高。

二、“十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及农村经济部门的金融约束

(一)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十五”对期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将在四个方面有较大突破。(l)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阻碍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及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产地批发市场,其次是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等。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2)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农业科技重点开发和推广的是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转化农业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于发展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既包括加工企业,也包括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的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4)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能够引导农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小城镇建设必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并与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

(二)农村经济调整中的金融约束经济的调整与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农村金融的欠发达,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1.金融约束的理论分析。既有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元结构,即较明显的结构差异: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部门差异;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阶层差异。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业部门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难以得到加速发展所必需的足够的资金供给。而且,因为我国非农业部门的资本形成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使其对农业部门劳动剩余的吸收能力不强,不得不通过价格机制和与之相关联的贸易条件的倾斜安排从农业部门转移大量的储蓄(资金),这样农业部门的资本形成条件就更加恶劣。

长期以来,由于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部门保持着对非农业部门的资源净流出,支撑着非农业部门的资本形成,这对加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金融学家张杰对农业部门全部资源的净流出与金融资源的净流入现象有过深入研究,他指出:农村经济部门资源的巨额流出导致农村部门的储蓄份额很低,通过财政和国有银行信贷的方式支持农村经济部门,即金融资源的再流人不论份额多么巨大,也难以替代农村部门自身的储蓄积累对金融努力和金融成长的内生作用。这是因为以国家银行信贷投入的方式进行的金融资源的再流入是外生的,给农村经济部门的“输血”只能维持其进行简单再生产,却不能带来农村金融成长的机会。这样,最终的结果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能够给农业提供的融资机会不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2.解除金融约束的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高速成长,主要发生在县城以上的城市,在县城以下的广阔农村,金融发展的步伐十分缓慢。到目前为止,县以下的农村拥有的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设在经济较发达的小城镇的营业所或储蓄所之外,主要还是改革开放前早已存在的农村信用社,以及近些年来兴起的发展十分无序并已被管理部门明令取缔的农村“两会”。另外,农村还存在较为隐蔽的民间金融形式,虽然不规范,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可以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步“谈出”农村的趋势将不会有较大改变。农村金融约束的解除及农村经济的振兴,依靠强调回避风险、追求效益、且为“外生的”国有商业银行是不太现实的,农村经济与金融的“造血”功能只能寄托在扎根于农村的、“土生土长”的、属于农村居民自己的中小金融组织身

上。

到目前为止,从政策层面上讲,中小金融机构不是一个外延与内涵十分明确的概念,一般指相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或者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而言,其宏观调控能力、资产负债规模、信用担保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机构整体功能、金融服务手段、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低于国有银行的一类金融群体。在农村,中小金融组织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村信用社因规模小、风险高、效益不佳,选择农村信用社当然不是最优的,但却是现实经济、金融条件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振兴的“次优”选择。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谈出”农村、集约化经营的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弱小企业与弱小生产者的联合体”,与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及农民更为贴近。这就产生了一条解除农村经济部门金融约束的可行思路:允许国有金融部门按照商业性经营的要求调整其机构、网点、人员的布局,逐渐“谈出”农村;与此同时,引导与扶持农村信用社等农村“自己”的金融组织发展壮大,并放宽新兴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开放与发展农村的资本市场,逐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提高农村金融交易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解除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部门的抑制与约束。根据金融成长的内生理论,农村经济部门金融成长的真正要素存在于本部门的经济流程之中,因此农村经济部门金融制度变革的核心在于农村经济部门内部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这一过程难度虽大,但却是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从“外生性”到“内生性”,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过渡,是“十五”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宗旨与目标所在。

三、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解除农村金融约束的制度安排

(一)通过明晰产权、增资扩股、合并重组,壮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实力产权常被定义为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有效率的产权(所有权)制度,而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增长的源泉。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并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产权制度,不少人潜意识中对私有财产的不重视及模糊认识成为无视入社社员所有权的直接因素。农村信用社社员产权的不明晰状态,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巨额积累作为集体财产尚未分割,无疑是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中心环节。明晰产权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将产权量化到人或法人,方法是按初始出资额及劳动贡献大小对信用社所有权益存量进行分解。这充分体现了合作制中对劳动高度重视的原则,同时也对原始社员出资给予一定的回报。

对农村信用社的增资扩股问题,有必要修改中国人民银行的现行规定,突破持股2%的上限,并按照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100周年代表大会提出的合作金融“开放社员”等原则,吸收新社员入社,特别是吸收在农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乡镇企业及较富裕的农村经营户作为增资扩股的对象。

合并重组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壮大、优势信用社与劣势信用社实现互补的重要途径。创造条件,让实力较雄厚的优势社兼并劣势社,既可以让优势社的经营管理经验得以推广,又可以化解存在于劣势社的经营风险,可谓“双赢”行动。当然,合并重组应当是在充分遵循市场交易规律前提下的自愿行为,政府不可“拉郎配”。

(二)通过强化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入地位确立民主管理、专家治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实行县联社、基层社两级法人制度。这种双重法人格局,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备、合作金融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二者经营管理上的利益冲突。由于县联社难以超脱于经济利益之上,其对基层信用社的管理缺乏权威性,往往导致信用社不服管。联社管不住或只是粗放式管理的局面出现。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强化基层信用社的法人地位,同时强化县联社的行业自律与管理者的职能。基层信用社应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一级法人,实行信用社一级核算;县联社作为行业管理的法人,不直接干预基层社的经营管理,也不统一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作金融的“合作”性质。民主管理与专家治社是合作金融的精髓及生命力所在。考虑到大股东出资多、承担风险大的因素,在合作制的“一人一票制”基础上,适当吸取“一股一票制”的股份制的优点,给大股东增加适当数量的投票权,将能充分调动大股东参与信用社管理的积极性。面向对世纪的我国农村信用社,应坚决实行“专家治社”的制度。农村信用社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聘任制、任期制、离职审计制、期权激励制等现代企业通行的治理制度,同时增加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及透明度,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

(三)通过取消歧视性与限制性规定并制订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上的保护与倾斜近期内,应取消有关农村信用社的规定包括:(1)存贷款最高比例为80%。自有备付金比例最低不低于5%。取消这一规定的理由在于相当多的信用社已拥有数额不小的自有流动资金,对这些让而言即使将其存贷比例控制在100%,其备付金比例还较高,支付能力还是很强。因此“一刀切”式的80%及5%的限额应取消或大幅度调整。(2)存贷款利率不得突破现有的浮动范围。应将利率浮动的对象扩大到农村信用社的全体社员,并将浮动范围扩大,这样做将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3)农村信用社不具有自由参加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办理再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用卡业务的资格。取消这一规定,允许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参与货币市场融通,开拓再贴现、信用卡等业务领域,是加入WTO后我国既对外开放也对内开放、给予农村信用社“国民待遇”的现实需要。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由于缺乏国家信誉担保,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经济体,因此按国际惯例,政府政策方面应给予一定优惠。近期内我国有关部门应给予农村信用社扶持与优惠的政策有:税收优惠,增设网点的权力,扩大业务范围,政府直接扶持。地方政府可将地方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使用的周转金存入合作金融组织,并动员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在农村信用社开户,给信用社创造新的业务机会。

农村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60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重大历史性跨越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胆改革、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农产品供给状况持续好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提高,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世界不足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技术装备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亿千瓦,是1978年的66倍;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比1978年提高24.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三是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四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49年到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五是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六是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改善,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加快融合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

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意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增加农村消费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要条件;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农村安定和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6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坚持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最根本的是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并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连续出台了6个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就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在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推动下,“三农”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今年以来,尽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等不利影响,农业农村经济依然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夏季粮油喜获丰收,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农民继续增收。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奋斗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到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根据有关规划要求,202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如期实现发展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全面审视农业农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认真剖析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推进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大格局中,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要坚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三化”,核心是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投入的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加快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统筹“三化”中,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解决好农民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要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在实践中科学把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一是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方针,切实保护资源,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从我国农户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三是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四是从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实际出发,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努力构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五是从我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任务艰巨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六是从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日益加深的实际出发,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七是从我国农村地域广、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现代农业政策体系、现代农业制度体系、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