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5/5 16:02:27 阅读: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医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院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就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和教学体系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更好的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到来;本实验室教师团队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改善,以便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实用性医学人才。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医学微生物学;改革与实践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中指出“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活动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及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途[1]。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医学院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临床医学及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2]。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相比,我院现有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课程安排及内容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院结合自身现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原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观察——撰写实验报告——教师改评。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过度的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完全谈不上创新和应用。有些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思考,只是依着葫芦画瓢,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3]。
1.2教学方式欠合理
微生物实验课安排的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老师提前设计好所有的实验步骤,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菌种、试剂、器材等,学生进入实验室只需按照既定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项目即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
1.3教师力量缺乏
实验课上一般每个实验室会安排只安排一名教师,可是一个教师里会安排20多名学生,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问很难及时解决,在实验中遇到操作上的困难也无法得到帮助,使部分学生的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1.4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考核,标准单一,考核的方法单一,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实验课的分值在总体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较少,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实验、进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4]。
2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及教学体系改革
2.1精选实验课程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我们在充分研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教材,调研相关资料,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计划,调整实验学时。在不增加实验课时的情况下,精心选择实验内容使实验课相对独立。保留微生物学实验所必需的实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减少一些枯燥乏味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思考性和系统性的实验项目,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5]。
2.2多样化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中指出,对课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结合医学形态学特点,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实验课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T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及临床病例法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于微生物实验教学中[6]。其中TBL教学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7]。在教改后的教学中学生担任“主角”,老师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情景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教案编写者、促进者、向导、评价者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与人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2.3实验助理参与
针对实验教学中,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医学微生物实验室提前一年在各班挑选1-2名,对实验室工作感兴趣,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训。等到自己班上上微生物实验课时可以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帮手”,使实验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助理也可以搜集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整理,再向老师请教,最后向同学反馈相应的信息。
2.4互动、交流、学习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教学中带来的便捷也日益明显。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教学直观的特点,能够增加信息输出量,加大知识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PPT方式组合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使微小生物直观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现已录制了全套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视频,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实验教学内容反复观摩以加深理解[8,9]。
2.5完善考核制度
“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以便全面评定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10]。经改革后,我院现有的考核体系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基本技能考核及期末笔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察。同时,实验成绩作为理论考试成绩的20%,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6科研能力的培养
吉首大学每年都会有“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会根据每个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项目指标。医学院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对科研的要求,开设了“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创新训练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自行成立科研小组,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书,设计书的内容包括:前期基础、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创新之处、项目的预期进展、项目预期成果、参考文献等。一旦申请成功,学生就可以开展项目。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学生对教学改革实践的感受与评价
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最直接的参与者,对于教学改革的感受他们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在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同学认为收获很大,相较以往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学校开设的科研项目,学生也积极参与,通过大家一起查阅资料、寻找方向、分析内容、撰写材料、实施项目,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协作能力;寻找方向及撰写材料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项目实施使他们的交流能力、思维、应变及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以后的职业生涯非常有益。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该教学方法比较多的利用了课余时间,希望能在期末总分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10]。
4结语
对于即将来临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我校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将会做出十足的准备,好好抓好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细节问题,不断调整教学体系,寻找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学习中,不断提高各方面能力;也能使老师更好的与学生交流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也将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爱学、乐学、好学,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晓君.中国药院校技能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2007.26(5)70-72.
[2]于晗.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7,(6):82.
[3]林旭瑷,严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附页2-附页4.
[4]倪萍,牛婷婷,肖晋.浅谈如何提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J].生物技术世界119.
[5]伦永志,韩美君,孙慎侠,等.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05,12(6):26.
[6]王小莉.适应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13.1:18-19.
[7]侯娟,王晓红,等.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3.216-17.
[8]陈志瑾,丛延广,胡晓梅,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1086-7.
[9]王红英,马秀敏,倪萍,等.多媒体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2):960,附页1.
[10]林旭瑷,严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2-4.
作者:侯娟 王玉玲 罗开军 李辉 马康康 王晓红 单位:吉首大学医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中药学论文 护理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特种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哲学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
护理实习论文 骨科护理论文
急救护理论文 内科护理论文
老年护理论文 产科护理论文
儿科护理论文 药学毕业论文
医学心理学论文 手术室护理论文
精神科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
脑血管诊疗论文 神经科研究论文
肿瘤临床论文 康复医护论文
眼科医学论文 医疗服务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护理论文
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临床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