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5 8:18:34 阅读:
关键词:内科学;临床医学;全英教学;留学生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院校开展留学生全英医学教育[1-2]。我校从2010年开始招收医学留学生,而内科学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理论性和专业性很强,涵盖解剖、生理及病理等多个领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疾病谱覆盖面广,学科跨度大。我们全程用英语为留学生授课面临着巨大挑战,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现介绍如下。
1留学生教学现状
1.1留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家。作为一名内科学带教教师,在与留学生的交流和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语言问题。由于留学生多来自英联邦成员国,英语为其第二官方语言,书面语言能力较强,但口头交流口音较重;汉语基础薄弱,书写困难。(2)文化背景的差异严重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课堂上留学生遇到问题会随时提问,学生之间也会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很难接受沉闷的课堂气氛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
1.2师资问题
留学生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全程用英语进行讲授,所用教材也必须用英文编写,这对授课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采用英语授课形式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英语,能够正确地表达专业术语。因为教师的母语是汉语,所以想随心所欲地表达及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在课堂上,教师一般借助幻灯片进行教学,这或多或少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导致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减少,影响教学效果。
1.3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的留学生内科学教学模式仍为课堂授课—临床见习—复习巩固。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的水平和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所接受知识的上限,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在接受和理解上大打折扣,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此外,与国内学生相比,留学生更喜欢互动性教学,乐于与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而不太接受呆板、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因此,他们对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比较抵触,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所以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2应对策略
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内科学的特点,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1提高英语水平
一方面,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在课前及课后与留学生积极交流,让教师与留学生尽量了解相互的发音特点和思维方式,排除交流障碍,使留学生更容易学习专业知识。
2.2多媒体教学幻灯片的制作
与国内学生一样,我们选择以PowerPoint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觉效果[3]。通过图片、动漫以及视频等,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准备全英教学用的幻灯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下载图片、视频,并将日常工作中拍摄的典型病例图片、视频运用到幻灯片制作中,使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另外,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临床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必要时可以在黑板上画示意图,甚至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3课堂授课为综合教学模式
2.3.1LBL式授课为主导
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保持每门课程教学的系统性,保证学习的进度和教学质量。但由于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大多不能安静地听完教师讲课,听到不懂的就问,容易打断教师的授课思路。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互动,我们将每次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结束一个部分,我们就进行小结和提问,一方面了解留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可当场解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记忆。另外,在课堂上我们会将不同的临床病例穿插在相关理论讲解中,如“肺炎”一课,向学生提供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要求学生讨论案例中尚未提供的症状、体征、阳性实验室结果,让学生在病例中积极思考,不仅牢固地记住了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留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3.2Seminar式授课为辅助
在以LBL式授课为主导的同时,我们穿插Seminar式授课,Seminar式授课是学生就某一问题与教师共同讨论的学术交流形式[4]。通常我们会在一个内容结束之后进行。例如“发热查因”一课,我们首先介绍发热原因待查诊断的临床路径;然后提供一个发热的临床案例,将留学生分成2~3组进行讨论;再让每组学生就发热原因待查的病例提出自己的诊断思路,每次讨论的时间约15~20分钟。这样的授课形式不同于国内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形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同时从其他人的发言中也可以得到启发[5]。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留学生比国内的学生更适合这样的授课方式,而我们则在讨论结束之后对他们的发言进行点评,提炼要点并强调重点。
2.4临床见习
无论LBL或Seminar式教学,均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不能简单将他们割裂开来,所以我们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和教师受益匪浅。在临床见习时,留学生与患者之间很少能直接交流,一般要通过教师的翻译。于是我们在见习开始前,先复习该次见习的重点病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然后提出具体问题:如何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原则是什么等。留学生按照提出的问题采集病史,然后就采集到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讨论患者的症状、体征、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哪些会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哪些会对指导治疗并进行病情评估提供更多的信息。对于临床操作技能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及特殊有创操作的学习,首先给留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留学生熟知基本步骤、注意事项及操作顺序。其次让留学生之间相互进行重点部位专科检查,以便在临床见习中可以熟练进行相应操作[6]。
2.5课后交流
除了课堂上的交流,课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3]。留学生来到中国后,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都有很大改变,因此课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为重要。我们主要通过E-mail及QQ的方式在课后跟留学生进行交流。同时由班长收集留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供我们改进。提高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还需重视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注重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阿迪拉•艾山,杨萍,穆拉迪尔,等.循证医学在医学留学生中的教学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98-99.
[2]盛瑶环,李启华,冯霞.留学生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1):36.
[3]邓锦波,于东明,文曙光.留学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全英文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51-1053.
[4]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006(2):24-29.
[6]刘琼.提高留学生临床内科见习质量的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2):153-154.
作者:张弋 黄华兴 叶子冠 徐米清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中药学论文 护理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特种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哲学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
护理实习论文 骨科护理论文
急救护理论文 内科护理论文
老年护理论文 产科护理论文
儿科护理论文 药学毕业论文
医学心理学论文 手术室护理论文
精神科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
脑血管诊疗论文 神经科研究论文
肿瘤临床论文 康复医护论文
眼科医学论文 医疗服务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护理论文
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临床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