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一、过渡语要“巧妙激趣”

初中语文课堂的过渡是指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把教学内容前后环节巧妙衔接起来,顺理成章地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小觑的环节。教师艺术的过渡语能收到承上启下、锦上添花、回味无穷、浑然一体的效果。它不仅映射了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魅力,而且还直可以发挥启迪心智、激发兴趣、引人人胜的作用。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的艺术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过渡语是奏响课堂生命欢歌的一剂良药。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在分析“烈日”部分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之后,为学习“暴雨”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如此酷热的天气,如此艰辛地拉着车,此时的祥子最渴望来点……此处老师稍作停顿,学生异口同声:“来点雨吧!”“雨来了,可这是祥子所需的及时雨吗?”学生带着疑问,急切地阅读文本寻找答案。这样的过渡,不但自然顺畅,而且能启发学生思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教学李煜的《相见欢》一文,我先带领学生理顺词义,整体感知词人内心离别之苦、亡国之恨。为了把握文章主旨,更好地品字、析句赏析词作,我精心锤炼这样一段过渡语:同学们已感知到本词写的是“离愁”,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离愁”是通过哪些具体事物表达出来的呢?学生很快找到“月”、“梧桐”、“秋”这些本就是惹人愁思之物,进而理解这不是一般意义的闺房中的相思之愁,也不是游子的羁旅之愁,而是一种深深的故国之思和浓浓的亡国之恨。可见,一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言和谐之美。

二、点拨语要“启发灵感”

新课程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点拨者,通过教师的点拨,将思维导向深入,促使学生柳暗花明、越过障碍、除去纷繁冗杂。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对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是难点。为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是这样点拨的:①为什么孔乙己是“大约”死了(结合当时孔乙己处的社会环境里、特殊的身份)?②为什么孔乙己是“的确”死了(结合孔乙己的两次出场,在外貌、神情、动作上的变化)?这两个问题环环相扣、深入浅出,难题迎刃而解。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时时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它准确、鲜明、生动且风趣幽默,才会促使我们的教学语言走向了“左右逢源”的境界,学生才会学得兴致勃勃,教师也才会教得兴味盎然,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无穷魅力。愿更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能做到多种方法结合进行,讲究教学的语言艺术,做一个引导学生走进语文学习乐园的启蒙者。

作者:韩桂红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