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区差异性和艺术设计教育

地区差异性和艺术设计教育

一、地区差异性对招生生源的影响

生源的优劣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苗好了,才会成材。目前,我国的艺术类学生主要按文科和理科来招生录取,这已打破了艺术生只有文科的现状,这本身已经大大扩大了招生的范围,并且理工类的学生比例在逐步增加,应该说这是适应目前社会发展趋势的。然而在中国目前艺术类招生的形势下,许多艺术类学生只注重绘画基础,从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而社会和多数学生家长也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没能发现孩子在各方面的天赋,只是一味地认为学美术考大学很容易,甚至有些学生高考前段时间才在父母的要求下选择美术,有些并非心甘情愿,更谈不上有兴趣可言,为了能上大学也只好默默地承受。“学美术考大学”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考学捷径,因此现代中学纷纷增设美术班、特长班,从而提高他们所追求的升学率。而社会上大量有针对性的美术强化班、各类美术培训机构,都是为了应对高考而采取的程式化、固化单一的应试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美术类考生的艺术素养,也带给高等艺术教育太多的后遗症,影响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山东省美术类招生为例,2007年美术统考报名人数突破10万人大关,接下来的四年,考生数量连续下降,2011年报名人数仅为39683人,较最高峰时减少了约6万人。生源的减少,使得一部分高校更招不到高素质美术生源,相对于一些发达的大城市这种现象越是偏远的地方性高校越明显,甚至录取的学生不报到或退学。

二、地区差异性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1.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养不到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良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有力保障。随着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在全国各地迅速膨胀以及紧跟其后的高校扩招,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增多,师资力量的普遍匮乏,也正因为地方环境的限制,无法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这种状况使很多学校的师生比例远远超过了艺术设计教育所允许的程度,无论上什么专业课反反复复就那几位老师,给专业课老师带来了过多负担,一个班三四十个人像放羊似的,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更难有时间去搞科研了。更为荒谬的是有些学校为了教学平衡,让许多从事中国画、油画等纯艺术专业教育的人员充斥到艺术设计教师队伍中,担当设计的基础课程;让从事文学的教师讲艺术设计的史论课,由于自身的设计素养欠缺和专业知识的匮乏,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其次,地方高校招收的学生,只是在考前进行过短期的绘画培训,只会照葫芦画瓢,对自己的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不了解,对日新月异、提倡变化创意的设计专业更不知所措,有些学生入学后很惘然,讲课听不懂又得不到老师正确的引导,变得学习兴趣不高,久而久之形成了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的现代艺术设计大学生的状况。

2.教学实验设施不齐全,社会市场不完善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业,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求在实践和不断尝试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提高。然而,有些地方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对艺术设计专业不重视,实验设备投入不足,更谈不上更新了,使得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成为设计教育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相对滞后的实验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艺术设计富有创新的设计理念,学生无法亲身参与专业的各项制作过程,更不用说让学生去创新了,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笔者在上课时也有亲身体会,学生的创意很好,但以学校的条件无法实施,最后也只有放弃或着只提交电脑效果图,我想这样的例子应该并不是个例,另外还有个实际问题,地方性的综合市场相对薄弱,有些制作材料难以找到,比如随处可见的包装瓦楞纸,包装印刷厂不卖,供应纸张耗材的没有,最后学生做作业只有找几个包装箱凑合一下了……,这点相比一些省部级艺术院校,差距太大。有一年笔者带学生到北京考察,来到艺术设计的最高学府清华美院,正值有学生作品展,当我们的学生看后都惊呆了,悄悄地问我:“老师,这是学生的作业吗?是他们做的吗?怎么做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感慨地区的优越性对学生的影响。

三、社会实践及地方无序低廉的设计市场

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地方性城市在工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市场相对闭塞,人们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缺乏艺术修养和最基本的视觉常识,而艺术设计受全国大一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没能很好地针对和结合自己地区和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造成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社会实践就意味着学生要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接受社会市场的检验与考核,同时也验证学校教学与社会的协调性、适应性。然而,社会实践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对艺术设计的实践存在负面影响,根据我的调查了解,一些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没有相应的实践基地,有些实践基地形同虚设,根本没法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这些所谓的实践基地虽然名头不小,实际只是几个人的小作坊,有时去实习的学生成了实习单位的清洁工和跑腿工了,这些所谓的实习单位,他们的业务很单一,都有一套适应公司业务且效率很高的程式化的设计模式:网上、素材库查找所需资料,再根据客户要求修图添字,东搬点西凑点就OK了,根本就不用设计创意。这种实践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实习学生分散,学校也无力进行监管,最后也就任学生自由发展了!

2.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一些地方型城市,有点眼光的企业都到大城市中找规模和名头比较大的专业公司为其服务,而剩下的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他们对自己的经营缺乏长远的规划,大多是企业需要什么再去做什么,更谈不上形象的统一性了。其中,在这些设计对象中,有大多数缺乏艺术修养和审美层次,只是凭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仿制其他设计模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指挥设计师应该怎么设计、用什么样的颜色搭配,有时干脆拿个“他人”的样稿让设计师照着做,设计要求比较低俗,而经营者的精明使其只认价格低的。这种想象在地方型城市屡见不鲜,这种设计市场状况也给艺术设计教学直接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在校学习只是为了拿文凭,到社会上不实用”等极端偏激的认识。

3.低廉设计市场的影响

在一些城市的设计市场,设计是低廉的,设计费一般都和制作捆绑在一起,印盒名片还要求搭上个标志,可想而知设计市场的状况。在这种无序而低廉的设计市场环境下,有些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都放弃了“做设计”,更何况吸引人才了,也更谈不上从社会上拿课题了。这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之间差距的一种体现。而像一些经济、文化、科技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各式各样的展示会、促销等社会活动;各行各业的博物馆、展览馆;现代化的大型卖场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都代表着当今最前沿的艺术形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市场是最有说服力的,在这种环境中上学,学生能没有创意,能没有想法,能没有目标,能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吗?虽然现代互联时代信息很发达,但也无法缩短城市之间的这种差距。总之,地区差异性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加快地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是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和社会该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李勇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