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摄影艺术审美现状分析

摄影艺术审美现状分析

一、摄影艺术概述

摄影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达盖尔银版摄影,后在欧洲得到发展,经过不断改良,摄影艺术作品更加精良。摄影艺术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是一个发展阶段,摄影艺术作品发展到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很大的改革,传统摄影艺术作品创作方式逐渐转变为“湿版”摄影,并逐渐得到推广,尤其是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得到人们的普遍喜欢,极大的推动了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参与,大量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以及风土人情等被记录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摄影技术也不断发展。摄影创作者在创作中发现,在取景中景物倒立成像存在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人物摄影中,倒立镜像下人的表情难以看清楚,摄影作品的创作受到很大影响,人们在照相机原先结构设计中增加45度角反光镜,能够从上方看到影像,还相应减少感光度保护胶片。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不断进步,反光镜随之得到改良,取景视觉转变为平视。20世纪70年代出现傻瓜相机,传承时间更长。

二、摄影艺术

在现代艺术美学中的体现摄影艺术作品往往能够让人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画面的美感,人们在观赏作品时,作品的内涵与延伸能够唤起人们的遐想。在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从确认主题到构成画面,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表现一瞬间的情感,一些摄影创作者并不会遵循逻辑的判断,还需要中和艺术瞬间思维。摄影艺术作品的意境形态的创作中,意境并不是能够凭空想象的,只有在深入了解现实生活后才能进行艺术创作。摄影作品在艺术创作中不仅需要展现意境,还需要保证观看者能够在摄影作品观看中体会到作品的思想,摄影艺术内心情感的表达就是自己对事物的领悟。在摄影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摄影技术,还需要深度挖掘摄影者自身情感,把客观的意境串联在一起表达自身情感,摄影艺术的情感表达通过摄影作品来体现。摄影艺术作品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展现艺术形态发现,艺术能够反映艺术形态的内容以及艺术活动的规律,影像的表达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改变。在15世纪,绘画作品往往表现艺术家和现实中的纠纷。20世纪中期,亨利•卡蒂布列松在创作《决定性瞬间》艺术作品中,采用35毫米相机来展现运动,通过重要的一瞬间表现消失的现实面孔,最大限度运用自己的组织构造能力,形成统一的结构。让•鲍德里亚在作品《消费世界》的创作中,展现主题和客体之间的转换,表达显示中的审美趣味,这也说明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艺术作品的进步。

三、摄影艺术的艺术美表现

现代摄影作品的艺术美最终以摄影作品表示,下面从摄影艺术的意境、语言以及寓意来分析艺术美。

1.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概念,主要包括情和景两方面,是创作者对周边世界客体的一种主观态度和评价,有机结合画面形象和内容,通过主观倾向性来使人们产生相应的审美心理。人们在欣赏摄影作品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经验等品味艺术内涵。如在摄影作品《麾鹿攸伏》中,画面上的翠竹给人一种清新透彻的气质,小鹿在林间嬉戏,使整体画面娴静活泼,以竹子的清新和小鹿的仙灵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韵。摄影作品意境的核心为情景交融。摄影艺术作品中情和景是浑然天成的,景来自于现实,摄影作品现实中的景及情融入在画面中,景是摄影作品的基础物质,情是摄影作品的灵魂,只有情和景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摄影艺术的审美意境。摄影者在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把自己情感置身拍摄对象其中,以自身的感悟和灵动,力求内容和形式契合,展现个性化摄影艺术作品。人们对同一幅摄影作品所产生的感情往往不同,摄影艺术作品中情有不同的含义,既包括了摄影作者的审美情趣,还包括了人物的情感,摄影创作者只有把自己的情思融入到摄影画面中才能提高摄影作品的意境。如在摄影作品《阿富汗少女》的创作中,画面就是一个人物肖像,非常简单,但是通过少女的眼睛能够看到一种惊慌的情感,从照片中能够感受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从而表达摄影创作者呼吁和平的情感。我国摄影作品意境往往渗透传统文化。我国摄影作品的创作受到传统美学的影响,在早期的摄影艺术作品创作中与绘画理论比较类似,在摄影艺术的表现中,郎静山以我国早期能够把传统美学意境发挥到极致的摄影创作者,摄影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强烈的中国风。如在《晓汲清江》摄影艺术作品中,江面清波微漾,女孩挑着木桶回家,整体静物构成一幅水墨画,表现对河山的喜爱,很好地表达情景交融。

2.作品寓意

艺术是视觉思维的一种形式,不仅需要采用各种方式来创造美,还需要通过各种无形的事物来表现情感,通过媒介来展现特征。在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作品的寓意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元素之一,往往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和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摄影作品的寓意是艺术美的高度凝结,欣赏者能够从画面中体会到深层次的含义,进而产生共鸣,这也是摄影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过程。如在衫本博司的艺术作品创作中,往往通过艺术、历史和科学来诠释作品意境,充分结合东西方文化,摄影作品往往以生命和时间为主题,如在摄影作品《影院》创作中,在废旧的电影院中播放电影,采用相机拍摄银幕,因为底片长时间的曝光,导致周围的场景清晰可见。采用这种艺术创作中,在作品中同时构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海景》的创作中,将海平面分割成不同的层次,表现空寂的审美寓意,给予海平面丰富的生命和呼吸,衫本博司的摄影艺术作品体现日本式“物哀”美韵,通过生命感的感悟赋予摄影作品物哀、空寂等审美意识。

3.作品造型语言摄影艺术

作品的造型语言往往包括光线、线条以及色调等,摄影创作者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者通过这类造型语言来构建摄影作品艺术美。在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光线是摄影艺术的灵魂所在,线条和色调的使用将会直接受到光线的影响,摄影艺术在创作中,光和影不可分割,光线的强弱参数、照射角度以及照射时间等都会导致摄影画面明暗的差异,使摄影艺术作品表现力体现出差异。光线能够更好的突出物体的轮廓和层次,是影调之间的分界线,包括直线、曲线以及S形线等,通过光线来表现客观形态,摄影作品在创作中,通过丰富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和静物的空间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选取太阳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中,选取不同的光线,能够拍摄出不同日出以及日落等,表达作品意境。在摄影作品的创作中,光线和色调的使用非常密切,与绘画作品的创作中,摄影作品的色调往往表现客观事物的本色,但是色调的使用同样会影响摄影作品的感情。在摄影作品的创作中,能够根据物体和环境的光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美。如曼•雷在创作摄影艺术作品创作中,不断更新自己摄影技术和摄影观念,高度融合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创作,在创作中大胆尝试其他实验性手法,如多重曝光等方式,得到服装不同角度的信息,摄影作品运动感更强,给人一种超现实的艺术美。在中途曝光艺术应用中,使用在人像创作中,分离人物对象和背景,使整体画面富有奇幻感。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摄影艺术的审美,摄影艺术从诞生起就与人们的生活和情趣息息相关,摄影艺术的审美不在于模拟现实,摄影艺术作品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还能够促进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近些年摄影艺术随着观念以及技术的不断提高,创意得到更大的提升,摄影在创作中需要注意意识形态的体现,充分挖掘现代摄影艺术的内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摄影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应该避免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打破现有艺术对摄影作品的限制,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提高摄影作品艺术价值。

作者:高晓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