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社区服务行政管理

城市社区服务行政管理

一,社区服务的建构

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由居民自主选择和购买所需的社区服务。依照性质、运作方式的不同,将社区服务划分为社区服务产业和社区服务事业。

社区服务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求为目的,通过以居民组织体系为载体的盈利性质的社会服务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社区服务事业则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服务业,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从大的方向上讲,社区服务产业与社区服务事业都围绕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展开,其服务范围和目的是一致的。但社区服务事业与社区服务产业又有明显区别:一是服务的性质,社区服务产业以盈利为目的,社区服务事业则具有明显的福利性;二是服务的主体,社区服务产业的服务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社区服务事业的组织者则主要是政府;三是服务的对象和重点,社区服务产业趋向于选择盈利较高的行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收入较高的群体,更加关注人们在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社区服务事业的社会保障功能则决定了社区服务事业主要针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展开,主要是给予居民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四在变动性上。社区服务产业的服务内容与社区服务需求间存在互动关系,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

这样,社区服务的对象从“三无”人员扩大到社区全体居民,服务内容从单一的生活服务扩大到包括精神关怀等多元化服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由低到高,服务组织方式由零散的便民利民服务到连锁化网络化服务。两类社区服务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统一于社区服务业中。

二,社区服务企业面临的困境

目前,社区服务企业在我国不少大中城市相继出现,其中不少正向网络化、规模化方向积极延伸,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如北京力迈、上海百帮、江苏正章等。但在社区服务企业进行空间拓展和规模扩张的同时,资金、组织、教育、舆论又成为企业成长的“瓶颈”因素,具体表现在:

1,资金不足。尽管社区服务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由于利润率较低、管理难度较大,多数大企业不愿进入,故社区服务产业资金匮乏;其次是目前银行风险意识增强,贷款发放的条件更加严格;另外,在社区服务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间的直接融资渠道一时难以建立。资金不足不仅直接影响社区服务产业的规模扩展,还可能促使企业采取不规范的融资方式,容易引发法律纠纷,导致资金成本上升。为缓解资金不足的状况,可考虑设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扶持社区服务企业,同时鼓励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或投资渠道。

2,组织缺位。我国的社区服务目前处于缺位管理的状况,不仅不便于政府管理引导,也使企业疲于与环卫、消防等部门打交道,但真正遇到矛盾纠纷时又不知道该找谁。因此,一方面应尽快确定主管社区服务企业的部门,职责在于管理企业和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代表政府与企业沟通,并向企业

提供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组建社区服务行业协会。社区服务行业协会为非盈利组织,会员由在社区从事社区服务的企业组成。其任务首先是代表全体社区服务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维护企业正当利益;其次是负责协调协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互利合作。

3,专业队伍薄弱。一个有生命力、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必定对应着高质量的人才体系结构。社区服务成为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区服务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服务是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社区服务又具有特殊性,社区服务的对象是人,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人群的心理特点。这要求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队伍,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和经营企业的能力,还要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为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可定期开办培训班,或与院校联合,设立与社区服务相关的专业。

4,舆论宣传乏力。社区服务根植于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和社区服务从业者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进程。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还不能完全认同。一些居民认为社区服务就是高消费,不实惠;还有一些居民认为社区服务理所当然应当是福利性的,不能接受有偿服务。对社区服务本身也还存在一些社会偏见,很多居民认为社区服务“低人一等”,这对社区服务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社区居民介绍社区服务企业可提供的服务,向居民说明在使用社区服务时的权利和义务,以扩大和加深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了解;通过正面宣传的形式,逐渐改变人们对社区服务从业者的旧有观念。

摘要:人的社会生活不是抽象的社会存在,当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利益与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社会又能在满足人们利益和需要过程中提供某种条件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因此更加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服务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个人同社会之间的连接体。人们需要在社区解决日常生活涉及的各种利益和需要。

关键词

:社区服务建构走向

社区服务泛指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服务活动。长期以来,我国的社区服务以政府部门(具体为民政部门)为主导,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福利性质。

近几年来,城市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总量大、种类繁、层次多的新特点。在对我国广州等7个大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七成以上的家庭表示需要更多更好的社会化社区服务,其范围涉及食、住、行、工、学、医、娱、境、安等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社区需要承接越来越多的政治、文化、甚至行政功能。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传统社区服务模式中(福利性及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服务质量难以提高,这是因为对无偿服务需求过大,就不可能存在过高的质量要求;在服务的对象上,受政府财力的限制,公益性社区服务的受益方只能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这与当前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在具体操作层次,由市、区两级政府号召,街道为主体,居委会负责规划组织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因此,无论是从社区服务的供需矛盾还是从社区承接的政治文化功能的角度考虑,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社区服务关系到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成效,政府不能撒手不管,但怎么管,如何平衡社区中不同人群的利益,如何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