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红色资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论文

红色资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论文

一、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红色资源,作为新时期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它的直观性、形象性、教育性都具有极大的渲染功效。在革命年代那个大染缸中,每个人都深受战争之苦,可是精神之富有,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后来的我们无法比之的。在大环境相对安定的今天,以及外部的种种威胁,恐怖势力、文化渗透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强凝聚力的基础工程。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二)道德情感教育功能。红色资源,能很好的对人进行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三)对于校园文化的引领功能。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地方高校的文化又代表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结合榆林本地的文化特色“红色文化”与“边塞文化”,将其作为榆林学院校园文化的引领核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既具独创性,也可担当本地的文化名片。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

二、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一)将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初高中的政治课,大学的思政课,就像祥林嫂一样,将延安精神,革命精神反反复复的讲述。传统的说教,早已使大多数人对革命精神的敏感神经变得麻木。如榆林学院思政部组织的课外实践,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红色革命遗址,如杨家沟,小河会议旧址等,并与其建立长期关系,挂牌称为实践活动基地。出发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做足前期工作:在参观过程当中,同景点工作人员,当地居民进行交谈,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返校后整理资料,以实践报告的形式,辅助以PPT,进行汇报。

(二)可以类似于“生存”体验这样的活动开展。利用陕北独特的地利环境,模拟当年的战争情景,生存境遇、物质条件。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演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弱化以个体为中心的不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会明白中国革命进程的艰辛以及爱国情感的养成。也锻炼了我们在艰苦环境中生存能力,学会乐观地看待周遭的环境,将劣势转换为有利条件“重走转战路”,是我们今年暑期活动的主题,我们小分队进入农村,参观了当年留下了的革命旧址,亲耳听到老人们对往昔的讲述,从老人的眼中,从他们讲述的语气中,遥想当年的艰苦环境,让人为之震撼。他们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尤为值得我们学习。也亲历了陕北独特的地形,千沟万壑。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对于当时国民党的飞机大炮来说,毫无天时地利人和这一说。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也真切体会到。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接受了洗礼。

(三)在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其价值。如在陕北,可以让当地高校牵头,创建研究红色资源的机构,以及怎样去发展和推广红色资源,加强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同时可以创建红色网络平台,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比课本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生动的学习途径。也可以成立相应的学生团体,例如榆林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该社团成立于2009年6月26日,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在这其间,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研究对象和行动指南,秉持“学习经典理论,探求科学真理,弘扬实践精神、塑造有志青年”的社训,开展每两周一次的理论学习活动,暑期“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工具。使其进一步保持思想性、知识性、创新性。

作者:张渊蔡晓洁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