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产业结构调配中的金融支持分析

农村产业结构调配中的金融支持分析

摘要:文章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通过阐释农村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作用机理,揭示出浙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可选择的金融支持模式,并提出几项农村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资源配置

一、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分析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过程中,资源、人力、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的供给,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资金的供给。动态地看,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某一阶段的产业结构则客观上反映了资金的分布情况。农村金融主要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信用催化机制来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发展。

(一)资金形成机制

金融中介的出现使投资和储蓄分离为了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通过对二者资金供求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投资和储蓄的绝对总水平,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增强,提高储蓄总量使更多的闲散资金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支持资本。因此,良好完善的金融体制,可以通过资本形成机制来扩宽产业的资本来源,通过自身对产业范围的选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资金导向机制

金融中介和金融政策能够引导金融资源在各产业、各区域合理流动,即资本会按照收益率从低到高流动或者按利率和信贷选择等政策引导资本的流向,促进商业金融中介投资不足的一些重点、高新产业的成长。资金导向机制会通过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和调整重点产业存量等方式,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三)信用催化机制

在信用催化机制下,金融资源将以资本的增值返还为取向,选择具有超前性或具有积极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构建,尤其是收入弹性低的传统主导产业群向收入弹性高的农业高新主导产业群转移,进而达到促进产业机构合理调整更迭的目的。

二、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总体来说,浙江省的农村金融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是位于我国前列的。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相比,该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仍然不足,能够给农村产业发展提供的融资机会不多,农村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乏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一)三大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且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浙江农业产值比重达47%,林业、渔业、牧业发展相对不足。在农业内部,粮食生产又占据第一位。农产品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结构单一且老化问题严重。从市场整体供求状况来看,多数农产品为供求大体平衡的状态,但由于近年通货膨胀和投机压力的存在,农产品市场并未如期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导致了目前市场仍处在卖方市场的阶段。

2、第二产业发展缺乏动力支持,农村工业重复率高但关联度低。目前浙江省农村非农产业的存在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其中工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矛盾:首先,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工业重复率高的问题。其次,农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偏低,农村第二产业未能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并集中服务于农业的发展。再次,农村工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小煤矿、小水泥等五小企业偏多,面临着强制调整的尴尬,而且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3、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且增速缓慢。浙江省农村服务业相对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性服务,对于如何构建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信息沟通渠道等经营性服务考虑不足。缺乏支农服务的流通硬件设施和流通体系,是导致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因素,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发展。

(二)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与低效

浙江省民间金融非常活跃,但目前浙江省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还是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与全国的大体情况相同,浙江省同样存在金融供给不足,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农业银行只存不贷,加剧了农村资金短缺。政策性业务剥离速度加快,经营日益强调利润为核心,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到了农业银行向农村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由于贷款权限上收,农业银行很多分支机构都是只存不贷,加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目前,浙江省农业银行经营范围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异,农村金融主导地位正在逐步弱化。

2、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严重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针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事实上仅承担了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成了粮食部门的“财务主管”。而即使在支持粮棉流通方面,也同样存在突出问题。随着浙江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下降,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也相应出现规律性下降。但与此同时,一些如良种繁育等支持难度较小的公益型经济活动,不能得到政策性信贷扶持,更无法得到商业性贷款。

3、农村信用合作社缺乏普惠性。浙江省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仍是浙江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对高收入农户有较高覆盖率,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信用社的覆盖率明显下降。此外,近年农村信用社逐渐剥离掉以往政府强加的政策性业务,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在浙江东部沿海地区,许多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将业务渗透到了城市大型企业中,对农户的小额信贷甚至会采取一种不屑的态度,这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小农户融资相当困难。

(三)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乏力

1、金融资源的产业选择存在偏差。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城市化建设等方面对于信贷资金的需求会不断提高。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体制和观念上仍停留在支持农户和种植业,把支农局限于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简单再生产。这种现状既限制了信贷多样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2、金融投入品种较少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乏力且信贷品种不足,导致项目实施后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2009年,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推出丰收小额贷款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地区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但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这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限定也较短,一般为两年以内。这种小额、短期的信贷品种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贷款的需要。目前农村地区的信贷品种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地区资金供求失衡,正规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仍十分尖锐。

3、金融扶持缺位导致农村资金外流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浙江现有的正规金融中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发挥了一些支农作用,其他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后大多通过投资证券、转存人行等手段直接流出利润较低的农村。所以,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单一、资金供给不足,甚至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另一方面非正规金融资金规模小且缺乏有效监管,在支撑农村产业发展上明显乏力。此外,农村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存在雷同与盲目性,农村工业重复率长期居高,这加剧了农业发展资金的短缺,浪费了农村本就有限的金融资源。

三、浙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模式选择

根据各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结合浙江省东强西弱、城强乡弱的区域差异特点,浙江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以选择以下两种金融支持模式: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

(一)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

该模式以商业化金融市场为依托,由市场决定资金从低效向高效部门流动,提高产出和效益。这种模式的区域金融辐射能力较强,能通过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在该模式下,政府职责是维护金融安全,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起着“裁判员”的角色。另外体制内金融对民营经济存在排斥,这个问题在发达农区尤为明显。政府应适当给予政策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建立起农村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组织结构。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浙江东部沿海的一些现代农区。

(二)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政策引导、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对资金导向的矫正补缺。这种模式政府能间接约束微观主体行为,对于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关键阶段的地区,政府适度主导可以弥补市场缺位问题。由于该模式下的农区有条件赶上现代农区,所以政策应更加灵活,在不破坏竞争规则的前提下,尽量弥补市场环境差异,使处于劣势的地区有条件参与竞争。比如通过培育若干区域金融中心的方式,形成金融增长极,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这一模式适用于浙江省一些发达农区和传统农区。

四、发展农村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政策建议

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在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引导资金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针对特色优势,在贷款扶持上要紧跟当地政府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打特色牌,唱拿手戏”的不同产业格局,细分市场,区别对待,优化贷款投向,配合政府推出更加科学、灵活、便捷的信贷政策和扶持方式,打出金融信贷、扶贫贴息、项目支持、水利配套、农机补贴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组合拳”,重点支持培育特色、高效、支柱和订单“精深特高”农村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建立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是对浙江省范围内所有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进行利差补贴,以财政补贴避免农村金融机构的大量撤离。二是对涉农贷款实行减免税、对不良贷款核销等优惠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同时提高银行在农村业务方面的盈利水平和自我经营能力。三是明确农村所有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户生产经营、民营企业发展、农户助学和消费上来。

(三)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对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进而提供良好的投融资渠道。一方面,要提高金融中介的风险管理水平,把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提高到信用评估和企业评价的等级高度来做;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信用体系,重点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使银行同业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预防贷款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