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竞争即企业文化竞争。在中小企业中,青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两者结合,把握现状,掌握规律,讲究方法,以不断提高青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为出发点,做好后进青工转化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后进青工;转化;企业文化;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理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竞争即企业文化竞争。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创造效益”,同时在中小企业中青工人数众多,占职工总数的一半左右,且大多奋战在一线岗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显然,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好后进青工转化工作,十分重要。

一、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认识

(一)后进青年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中心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力促实现的。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好后进青工转化工作,就应从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入手,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认识,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遵循原则

1、全面提升。文化、技能、品德、法纪、安全、创新等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以增强综合素质。

2、实事求是。从生产经营的需要和青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不同重点和难点,分层施教,因人施教。

3、循序渐进。按照一定步骤,逐渐深入和提高,避免戒“夹生饭”现象的出现。

4、目标激励。培养广大青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登攀文化科技和思想品德新高峰。

5、超前培训。按一定结构比例,超前进行教育培训,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防止比例失调给发展造成“瓶颈”。

(三)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基本内容

当前,中小企业后进青工转化工作,在专业、技术、安全等方面抓得有章有法,成效显著,应予坚持。但按照培养“四有”新人的总体要求,还应补充以下内容: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企业精神、党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敢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和安全等方面教育。

二、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现状

(一)后进青工的具体表现

1、在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思想上,没有坚定而又明确的理想,思想觉悟偏低;对于党和国家大事以及一些本地方和本企业的大事,他们关心得太少;向团组织或党组织积极靠拢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要求进步的人少;对现状不太满意,对未来信心不足;对于日常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习重视不够。

2、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积极性不高,拈轻怕重,消极应付;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不讲贡献大小,只讲实惠多少,视劳模、先进为傻子。

3、在劳动纪律上,不服从分配,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上班干私活,而干本职工作却漫不经心,有的甚至挪用企业的材料和工具,利用上班时间在外从事第二职业;少数青工由于不注重思想修养,缺乏基本鉴别力,染上一些坏习气,甚至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

4、素质培养上,不注重工作基本技能的熟练和提高,不善于学习,不积极反思,不思进取,对于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与普通青工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相差很大。

(二)后进青工的原因分析

由于企业文化作为以人为目的进行教育,它是多层面、多方位、多内容、多手段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综合载体。它既有业余培训机构的强化教育,又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既有企业各方面的齐抓共管,又有先进人物的行为示范;既有理想、道德、技能、纪律的要求,又有亲密合谐的人际关系、良好风尚和企业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因此,在分析产生青工后进现象的原因时,应从企业文化的多层内涵中寻找。

1、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有:(1)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斐然,反腐倡廉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化和法制化轨道,社会风气和党风建设日渐好转。但由于我们所进行的事业乏陈可循,不完善的地方还存在,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同时由于对外开放,伴随经济文化交流,西方资本主义的消极文化思潮肯定会影响我国。(2)企业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在改革开放中,原有思想教育工作体系被打破,机构撤并,人员精简,已不能正常运行;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不明显,各种业余培训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对青工的灌输型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强化教育效果不理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执行不力,有待完善;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对后进青工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2、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1)从后进青工自身看:人生观刚形成,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争强好胜心理强,情绪培养不成熟,明辨是非能力弱,模仿能力强,对于社会行为和信息的接受缺乏辩证分析。同时企业对先进青工较为重视,委以重任,政策倾斜,生产一线的部分关键岗位的青工常年超负荷工作,而对后进青工却重视、管理不够,使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先进青工易产生心理失衡,而后进青工则产生“失落感”,破罐子破摔。另外,部分青工参加各种培训,从学习态度来看——认真不够、努力不够,从学习效果来看——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2)从后进青工总体看:理想、道德、技能和纪律的要求不严,人际关系不够亲密合谐,良好风气和企业精神的熏陶和激励不够,青工中未能形成高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不足

在后进青工转化过程往往偏重专业技术培训,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偏重文化知识学习,轻视法律法规教育;偏重纪律管理约束,轻视优良传统教育;偏重经济处罚,轻视启发思想觉悟。这些,对后进青工的素质提高有所影响,今后应加以改善。

三、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对策

(一)下“后进”的结论要慎重

后进青工,是指青工队伍中暂时或某一方面处于落后状态的那部分青年人。有过失的青工是否后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衡量一个青工是否后进,要从多方面考察,决不能以有无过失、是否受处分为标准。那种一见犯错误就一锤敲定是后进青工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对确属后进的青工从工作方法上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划后进层,下“后进”的结论。否则,会极大地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二)掌握转化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后进青工的思想转化过程,一般情况下,主要经历四个阶段:认识初期阶段,即后进青工经过教育帮助,开始认识自己的错误阶段;思想反复阶段,即他们或由于对错误的认识还不深刻,或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时“进”时“出”,时“涨”时“落”的一种矛盾和反复的状况;巩固阶段,即后进青工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往往反复性很大,要使转化后的良好表现持久巩固;进攻阶段,即经过帮助和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改正了错误,并决心重新做人,努力进取。这四个阶段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缺一不可:“认识”是前提,“反复”是客观规律,“巩固”是难点。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基本过程和规律,在做后进青工转化工作的时候,才不会要求过快、急于求成,也不至于丧失转化的信心,更不会期望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转变。尤其是对那些犯了错误受过处分、甚至失足的青工,他们的转化工作过程可能会更长、更复杂,也有可能会出现几个反复阶段。因此,做好后进青工的转化工作,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针对他们在各个阶段的表现特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其消极因素,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促成并达到其思想从“旧质”向“新质”的转变。

(三)注意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后进青工,就其心理特点而论,虽然消极的因素很多,但也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教育他们改正错误,不能就“短”论“短”,还要注意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因此,要全面地看待有过失的青工,不以过掩德,尤其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辩证地看待过失——虽然消极因素是主要的,但是有些过失中往往蕴含着积极因素的萌芽,在批评错误的同时发现并扶植这个“萌芽”,促其转变。

(四)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从教育者一方来说,重要的是为教育对象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对于后进青工尤其重要。尊重、信任是思想教育工作方法链条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打开受教育者心扉的一把钥匙,是激励后进青工进步的基本条件。创造良好环境,最重要的是创造尊重、信任、真诚的气氛,使他们消除疑虑和对抗心理,“亲其师,信其道”,弃旧图新。为此,对后进青工应尊重、信任,不能疏远嫌弃他们。同时,教育群众关心和帮助他们,防止少数人歧视他们。至于那些确想换工种的青工,如确有必要和可能,也可适当地解决;往往有的青工原先表现不好,调换岗位后进步不少。

(五)注重“情”与“理”相结合

要做到“情”与“理”相结合,首先必须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但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对教育者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线”,形成一条“心理鸿沟”。所以,教育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依靠“动之以情”来消除心理隔阂,当后进青工的感情闸门被打开之后,必须不失时机地“晓之以理”,这一步是关键。说理既要说到要害处,又要掌握好“度”,要真正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和“度”的适量,达到层层递进的教育效果。但应注意只讲“感情投资”,而忽视摆事实、讲道理,放弃必要的积极的思想斗争,离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凡事都讲“感情效益”,会使思想教育工作庸俗化,也不能做好后进青工的转化工作。只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必要的积极的思想斗争,讲清问题的实质和危害,才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分析出孰是孰非,在积极正确的思想斗争中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六)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后进青工的一些思想问题,往往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他们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期望值比其他员工高得多。因此,做好后进青工的转化工作,一定要把思想认识同关心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应积极努力地创造条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切实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而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转化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青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要本着积极主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他们合理而又能够满足的要求,应及时主动地给予解决;对一些虽然合理但由于客观原因一时又难以办到的要求,应该耐心地解释,讲清发展生产、提高效益与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水平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应根据生产的发展情况和经济效益,拟定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近期措施和长远规划,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解决,使他们“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对那些不合理或过高的要求,也要摆明事理进行说服教育。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温暖,由此也体谅到单位的困难。

四、结束语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后进青工的转化工作要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新特点,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真正以情感人,通过情感上的交流,产生心理上的同步共振,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切不可摆出不苟笑谈、情绪老成和长于说教的姿态。通过不断提高后进青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更好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企业服务,最终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甘陵.电力青工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考

2、鲁邦杰.地勘单位后进青工思想转化工作探微[EB/OL].

3、李亮.浅谈集团公司青年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工作的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