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浅谈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浅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与学生的阅读密不可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常常加以关注,有点滴的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一、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文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对7-9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讲七年级语文《散步》时,我让学生反复地去对文本进行阅读,从初读到细读再到研读,学生随着对文本阅读的深入,得到的收获自然在不断地增多,从初读课文学生就从中明白了这篇散文的大意是: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南方的初春季节去野外散步,一家三代人其乐融融。这是初读后学生能够捕捉到的初步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去细读文本,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又会得到一些收获,这些收获更深入一步:作者的母亲身体不好,“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为了让母亲更好地享受生活,决定带母亲一起去散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懂得儿子的良苦用心,所以就听儿子的话。“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在我决定“委屈儿子”的时候,母亲却又顺从了孙子。遇到路不好走的时候“我”背母亲,妻子则背儿子。从问题的妥善处理反映出一家祖孙三代之间的和睦相处。最后让学生再去研读文本,在研读的基础上学生又有新的收获,从中体会到文章通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只是选取了一个祖孙三代之家在初春出去散步的一件小事,从而表现了其中蕴涵着的一个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继续得到了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文章最后“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就最好地诠释了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写出了作者本人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同时,也使读者感到了身上的担子,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推己及人,产生“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思想共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对这篇小散文的认真阅读会产生重大的教育意义。

二、重视对课文中古诗词的阅读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古诗词的阅读与现代文相比,当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育学生不要有畏难情绪,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也会体会到其中的主旨,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对7-9年级古诗词的教学也有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要加强阅读教学。也要通过初读、细读和研读三个阶段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在初读环节,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初步感受古诗词。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熟读背诵是学习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曹操的《龟虽寿》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诵读,初步读懂文本,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从中初步感悟出曹操在“暮年”时的雄心壮志,体会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初读的阶段要强调学生背诵古诗。然后,引导学生去细读文本。通过细读文本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出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酟蛇乘雾,终为土灰。”再次,引导学生研读诗文,在研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是曹操在平定北方后返回途中,登临碣石山,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志存高远的人生态度。以及将来想要统一南方的雄心壮志。对伟大理想的追求也永不停止。对人生也秉持乐观的态度,表示自己不甘衰老,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曹操对人生的态度与伟大的政治抱负也跃然纸上。从而体现了曹操不失为一代枭雄。他作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形象为读者所接受。

三、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应该加以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去不断探索,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关阅读教学的新方法,达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广润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