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文科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生存逻辑探究

新文科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生存逻辑探究

摘要: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多学科交融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方式,在艺术审美、文化培育以及责任担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立足新文科的教育时代背景,影视艺术教育的生存发展在需求逻辑、现实逻辑以及重塑逻辑中得以深刻体现。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新文科;需求逻辑;重塑逻辑

—、前言

在融合创新发展的当代社会,文学、艺术、哲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倡导以理论为前提,在建设实践中达到学科创新的新文科建设,正以强劲的势头在高校教育版图上突显其重要价值。在新文科这一特定环境下,影视艺术教育的艺术审美、文化培育以及责任担当的功能性意义显得尤为迫切。因此,高校更应切实站稳学科定位,积极运用变革武器,扫除影响教学成果的灰霾尘土,并深度把控教育走向,培育出适应时展需要的影视精尖人才。

二、需求逻辑: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功能使命

技术作用于情感表现,拼接出了影视艺术的新学科骨架,也传递出了更具力量感的荧屏话语。与此同时,人们对影视艺术作品也赋予了更多价值期许,呼唤着影视教育运用日趋多样的视听手段,汇聚起青年群体的多维生活动能,展现其创造性的品格风米。

(一)激活影视艺术娱乐维度,塑造热爱生活的扎实信仰

影视艺术教育的首要使命主要是普及既具有美感,又能品味出幸福感的影像作品,鼓足年轻受众破解现实偶发难题的信心士气。一是迎合受众关乎视觉的奇观化期待。影视作品融合了多重文艺元素,以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等优势特征[1],带给观众多元场景、多样风格的感官体验,在使观众获得个体愉悦的同时,也在为激发观看群体的学习兴趣存续动力。例如,电影《流浪地球》将人类未曾触及和了解的未来世界搬上了荧幕,培养了大学生群体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二是满足受众“替代性满足”的快感消费心理。社会的秩序规则压抑着个体的本能欲望,而影像自身赋予的“替代性满足”将受众未被关照的愿望移植于美好的虚拟空间,维持了“本我”“自我”“超我”[2]三重人格间的均衡状态,助其拂去阴霾,摆脱怠惰平庸的平台低谷。

(二)驻扎影视艺术现实维度,勾勒深入生活的批判路径

从人才培养层面讲,具有艺术审美性的影视艺术作品,同样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认知功能,其共性是通过生动、易接受的影像表达,增强个体辨别是非的判断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及职业信仰的养成。高校影视教育在呼吁青年热爱生活的同时,更要引导其以批判思维深入生活,折射现实需求:一是注重培育专业学子发现问题的能力。快餐文化之下,民众愈加期待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现实题材作品的涌现。因此,《银河补习班》《少年的你》等关注青少年成长话题的影片一经上映后,便收获了行业内外的大量好评,然而,高校教育更要引导专业学子绕过喧嚣,直击现实断面,将对影视作品的思考转向对社会的思考。二是强化培养行业精神与担当意识。影视教育不能单纯以模式化的输出教学代替学生的个人感悟,传授者应甘作指路灯塔,以责任感武装学生头脑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拓宽职业课程规划,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影视策略讲好中国故事。

(三)瞄准影视艺术生产维度,部署反映生活的机制举措

影视艺术是技与艺的结合,技术属性对影像内容生产的影响愈发不可小觑。因此,高校影视教育在增强学生艺术感悟的同时,也应开辟出强化内容生产、传播的新路径,不断打磨学生的实操技能。一是开发技术价值,点燃创作火苗。学者张净雨就戏剧影视学科重“通才”、轻“专业”的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影视艺术教育需要注重专业基础的融通、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内容的变革[3]。因此,高校有责任创造实操条件,让学生得以利用影视手段将其对于生活语境的思考汇聚成形。二是引导跨屏思考,拓展教学实践空间。媒介赋权,竖屏拍摄的易操作性、低成本化等特征,撕去了传统影像生发模式的“高冷标签”,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应在努力向高端技术链靠拢的同时,积极深耕平民技术领域,加大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合作,并针对性地制订影视课程方案,挖掘扶持兼具优质内容与网感趣味的自媒体账号,拓宽学生的发声渠道与话语影响。

三、现实逻辑:高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建设矛盾

影视艺术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与品德修养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无法将这种审美教育与日常生活割裂开来。然而,尽管影视艺术教育的涵化意义被广泛认知,但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距离真正践行文以载道的新文科建设目的还有一定差距。

(一)管理失序导致学思氛围寡淡

作为社会文化宣传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影视艺术,却在高校面临着定位模糊、教学氛围寡淡的现实困境。首先是学科建设认同差异导致的管理失序。从现实语境讲,除了个别因设备因素限制,无法将影视艺术教育纳入其教学计划的专科学院之外,许多高校尚未充分认识到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更倾向于将视线重心投向其他重点专业上,忽略了这项综合性艺术的价值和影响力,直接导致了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良莠不齐,最终无法达成实现普及审美价值的教学目标。其次是课程管理失序。高校对影视教学管理上的疏漏留给任课教师极大的发挥空间,这也容易造成两种极端化表现的出现,部分教师为了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播放充斥着时代印记的影像,结果学生于座下昏昏欲睡,也渐渐丧失对影视课堂的兴趣。与之相反,个别教师为了跟上时代、融洽课堂氛围,常常以科幻、爱情等架空题材的影片为引来开展课堂讲授,但往往夺人眼球的影片又会因学生注意力跑偏而丧失教育意义,这也是导致影视艺术教育囫囵无序的重要表征出现。

(二)学与用的松散耦合

在高校中,影视艺术的相关课程一直深受学生群体欢迎,然而影视教学倡导的提升学生文艺素养和动手能力的诉求却明显滞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症结之一是教学对象的主次置换。多数高校影视课堂更为重视对文艺作品或相关理论的铺陈,忽视了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关注,省略了学生群体的过程体验和领悟,也直接酿成了学生课程参与性“高起低走”的局面。症结之二是失衡的互动形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竖起高墙。学者王莲曾对比了中美两国艺术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她表示我国多采用教师主导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基本功,弱化了学生的创作精神。而国外优秀专业型院校多采用师生互动与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把培养素质与思维开发归为侧重点[4]。这也给我国影视艺术教学带来了重要启示:新文科语境下,高校更应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影视教学的空间形式,持续构思能够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方法,让高校学子得以通过落实思考的途径,切实感受到影视艺术的时代魅力。

(三)实践滞后,平台界限壁垒分明

影视艺术产业千帆竞发,在社会文化舞台建设中发挥着弘扬主旋律、树立学习典范、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等重要作用。然而,相较于国外影视学科治学走向,国内多数高校的影视教学体系往往缺乏科学专业、接轨时代的教学纲领以及对接实践基地的意识。事实上,多数高校往往选择针对已有的有限的实践空间来模式化地设立教学目标,突出表现为任务难度小、成果易验收等。这种日益僵化的空间选取,也在逐渐围困学生的创新意识、收缴学生的动手能力,直接结果是致使最终培育出的“流水线”学生,越来越难以满足时下市场的应用需求,学生只能被迫从事专业边缘的其他工作。因此,增设多维实践平台成为了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至关因素之一,需引起重视并在教学纲领中有所体现。

四、重塑逻辑: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跨越式融合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与时倶进的学科,更应该对时代变迁迅速敏锐地做出反映,创新学科教育、增强多方互动,并开展针对学生群体的影视实践课程,以巩固影视教学建设所需的理论、实践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以项目制为着力点,建构一体化教学模式

项目制作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运行中常用的重要战略,其以项目为关键性载体,将主体、目标、策划、行动、效果等进行意义的串联,建构了整体性、一体化的运作逻辑。如今,项目制已经超越了一种单纯的社会治理意义,内化为经济、教育等众多领域的思维方式。在影视艺术鉴赏的教学实践中,项目制是让学习者完成一个与课程内容高度关联、具有创新性的媒介内容生产任务。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学习者首要明确项目的主题及其内容,并在完成项目的强力驱动下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讲解与实践创作相互割裂的情形,而是将项目贯穿理论学习和实践创作的全过程,从而将知与行凝聚在同一坐标体系,形塑出共通意义的接连与生产。

(二)以绕轴翻转为先导,重建先能力后知识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学科融合、知识融合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以“能力聚合知识”[5]为主体内容的绕轴翻转理念在斯坦福大学、密苏里大学等高校开始应用。对于影视艺术教育来说,绕轴翻转能够改变先知识后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以能力为核心重建知识框架,将文艺理论与影视实践所投射的诸种内容协同性地纳入其中,切实增加知与行的内在黏合力。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安排上,以影视艺术教育的核心课程(艺术学概论、影视美学、纪录片创作等)为树干,创建开放性的树状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来有选择地定制能力学习计划。此外,注重“学生生成内容”的课堂参与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师生共同分析和研讨作品的课堂氛围,对作品中的理念、方法以及操作等进行分析与点评,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才能更好地修正和提升创作水平,提升知识与能力进行相互转化的效率。

(三)建构场景化教学平台,助推产教融合发展

随着新技术在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原本在文学、戏剧等领域惯用的场景一词被重新加以结构化,被形塑为连接物理场所与社会关系的融合性表征,成为打通知识传授与学习实践的教育景观,促使教学与产业实现无缝对接。由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媒体、定位系统五大技术驱动建构起的场景化学习风潮[6],为颠覆性革新影视艺术的教学形式提供了思路:在影视艺术教育的场景建构中,具有物质性意义的教学空间是前提和基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打造智慧教室,不仅把影视艺术必修和选修的各种课程导入其中,而且还要将传媒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其相应的实践素材归档,依据研究方向以及职业兴趣的不同进行分类,营造学校教学与传媒产业的资源共享空间场景。

(四)搭建实践平台,践行学以致用

新文科语境不仅为影视教学的模式转变提供了灵感,更以技术思维指明了影视学科的发展方向。技术赋能于媒介,不仅重塑了影像内容的形态样式,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也充分契合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育要求,将一对多的课堂空间得以延伸至与市场接轨的专业实操平台:联合打造实践性培训平台,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精尖影视艺术人才。在影视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之外,需要糅合能够对接产业的实践性内容。影视院校应本着产学融合的教学理念与当地甚至是全国知名的传媒企业联手打造实践性培训平台(如影视创意生产培训班、短视频运营实训室等),借助企业的技术、产业、资源等优势拓展学生的实践性优势,通过建立工作坊、实训室的形式使学生学以致用,使之能够在未来实习和就业中更加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务。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影视艺术正经历着由以5G、VR等新技术为发展航向的技术变革,触发了影像内容生产、传播与时倶进的迭代更新。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也进一步催生出影视艺术教育驱动型教学模式、多维场景化教学平台等实践转向的生成,共同助力这项能够愉悦身心、涵化审美的综合艺术,呈现出更丰富多元的时代表征。

参考文献:

[1]蒋东玲,侯英.浅析影视文学对大学生的社会教育功能[J].电影文学,2008(4):126—127.

[2]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第7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13—125.

[3]张净雨.第八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发展趋势论坛”综述[J].当代电视,2020(3):4—6.

[4]王莲.哈佛大学艺术教育对当代中国高校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72—74.

[5]张卓,吴占勇.绕轴翻转: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教育的理念革新与范式转型[J].现代传播,2018(3):158—162.

[6]郜书锴.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与困境对策[J].当代传播,2015(4)=38-40.

作者:吕成凤 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