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科经济管理

文科经济管理范文精选

文科经济管理

文科经济管理范文第1篇

按照吉政办发〔2011〕20号文件要求,项目建设村在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时需要履行奖补资金申请、需要启动资金时,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可预付部分工程款,但预付总额不应当超过整个项目资金投入额的50%,建设项目完工后,村集体经济组织要预留合同约定工程投资总额(不含农民直接筹劳)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满一年后,经投资方检查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方可全额结清。

2.会计核算规范化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按照规定设置会计账户、科目,实行规范化记账。凡是一事一议工程建设业务,必须通过“一事一议资金账户”核算,对项目超支部分,可在不新增村债基础上,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在集体积累或费用中列支。施工方结账时,必须提供完税票据,经村监委会审核后,报乡镇主管领导审批,实行转账付款。对农民提供的少量零星用工,在履行上述程序后,可实行现金结算,但在支出票据上要详细注明用工项目、数量、工值等需要说明的事由。

3.资产管理常规化

为做好一事一议公益性资产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落实管护责任主体。根据我省实际,村级水渠、堰塘、桥涵应由村民委员会落实监管主体,管理、维修、养护由受益人负责;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可采取承包方式落实到责任人管理,科学制定承包费标准和受益范围,做到自收自支;村级道路、户外村内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等由村民委员会安排专人管理,所需费用由村管理费列支,或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式解决。

4.审计监督全程化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在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正确行使审核权的基础上,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实行全程审计监督,严把“五关”,一是严把筹资筹劳关,做到程序、范围、标准、数量符合法律规定,严厉惩处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二是严把资金、劳务管理关,农村审计机关要采取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筹资筹劳专项审计工作,及时查处坐支现金和劳务行为,全部纳入账内核算,真实的反映公益事业建设成果;三是严把奖补资金使用关,保证专款专用,对贪污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一律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四是严把会计核算关,做到入账票据真实合法、手续健全,记账方式、方法符合规定;五是严把资产管理关,主要审查一事一议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审查投资兴建的公益性资产是否得到管护和维修,有无损坏和流失情况等。

5.建档立卷标准化

文科经济管理范文第2篇

我国当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点不突出,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状态。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不科学。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不适当,专业选修课程类型少,忽视对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培养;有些高年级学习的课程放在低年级就进行学习,根本没有打好相应的基础,造成学生最后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应用不灵活;课程之间不注重知识的联接,造成了内容的重复和课时的浪费;设置课程时未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造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抱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缺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尽管高校都能意识到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但目前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很大程度都是在教师讲授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另外,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只注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程度不够;注重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公式和方法模仿使用的能力,而对学生自己独出心裁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则不够重视。

(3)教师实践能力较弱。我国目前提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口号,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们的实践机会非常少,大部分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没有去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经验,而一些高校对教师的实践也没有重视,提供相应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教师们普遍反映缺乏实践的时间。

(4)忽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我国毕业生普遍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很少有自主创业意识,毕业后大部分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但是有些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大型企业的要求,因此只能到小型企业就职,有些甚至选择待业,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自主就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条件,但这些学生从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这与学校对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缺失有一定的原因。

(5)缺少对企业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当今市场瞬息万变,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的一点点变化有可能就会决定企业的生死衰竭,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是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育中,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企业各部门运行和管理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有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同学甚至从没有关注过新闻事件,对市场的灵敏度非常低,没有掌握企业管理的精髓。

2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专业课程改革应当确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我们应当坚持以下原则: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坚持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为总的教育目标;第二,课程的广阔性原则。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的,课程的设置与教育过程不应只局限于专业本身,应当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将知识更加顺利地转化为自身能力;第三,课程的整合性原则。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学校需要对重复的课程进行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第四,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表达、自我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3以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改革的原则,以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为: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是对所有本专业学生采用同一份教材和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经过培养后很少具备自己的思想,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报道一位博士高材生毕业后居然为自己找什么类型的工作而迷茫,遭到了现场评委的批评,这正是目前教育的悲哀。其实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正是创新素质的基础,但这些都被目前的教育一一抹杀了。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大学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一种渴望不断学习的兴趣,一种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素质,这才是大学留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2)增加创业创新类课程。在加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时,应注重设置一些创新性课程,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还可以开设一些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出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3)使用现代管理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今企业管理的要求,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当前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创新管理教学方法,高校应当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专业的素养,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高校要把专业知识及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暑假和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参观、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活动,或者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或者大学生创业园,并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为学生的实习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场所和条件,从而促进经济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文科经济管理范文第3篇

1.1公众行为

这里所指的公众行为主要是指公众普遍没有意识到自己积极参与到交通经济管理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客运交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公众,其服务水平的高低也会对公众的出行舒适有直接影响,可以说交通经济管理与公众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公众提出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到客运交通管制条例的制定和交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中,才能将民众的根本意愿表达出来,才能更好的改进和完善制度与政策。但是当前公众对交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的参与率普遍较低,甚至很多人都不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公民参与的渠道也非常单一,再加上公众所提出的建议很少被采纳也极大的削弱了公众参与的热情。这样一来,不但不利于交通经济管理体系更好的满足民众的期待和需求,难以提升公众的满意度,甚至还需要重新修订,这样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影响客运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1.2立法行为

这里所指的立法行为主要是指关于客运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统一。在公共交通立法上,我国原本就比其他国家起步晚,长期以来都处于摸索阶段,不同地区的客运交通管理条例和法规不能完全统一起来,使得客运交通行业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管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增大了执法难度,也给客运营运人员带来很多麻烦。

2交通经济管理体系优化的对策建议

2.1政府加强对客运交通的经济扶持

加强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扶持,对客运交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完善交通经济管理体系的必由之路。通过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与交通管理条例,以及根据经济发展,加大对客运交通的财政投入等措施,才能保证客运交通的持续发展。对此国内外都有深刻认识,例如,在济南政府网上,农工党济南市委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大财政投入》一文向政府提议对客运交通的经济扶持并得以通过。此外在德国公共市郊客运法规也有定,“当公共市郊客运由于执行它在公共经济方面的任务,而这个任务又不允许它用交通收入来弥补费用支出时,它可以得到经济补偿。”由此可见,政府加强对客运交通的经济扶持对于客运交通管理体系下的交通经济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2.2强化公众对于公共交通经济管理的参与意识

如果公众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公众交通经济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定中来,就能够使得政策的制定更加贴近公众要求,更加贴近公共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客运交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在完善交通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引导公众参与交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这是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前提。具体可以通过听证会的形式收集群众对于政策制定的意见,同时也可以在客运交通站点设置意见箱,使得人们在享受客运交通服务的同时能够可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保障群众能够有渠道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微博和微信平台与公众互动,积极收集公众对于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如站点的设置,营运时间以及票价等等信息,和公众多进行互动,获得公众对于客运交通管理的支持,提升公众对于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促进交通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2.3加强客运交通管理条例的统一立法进程

加强对客运交通管理条例的进程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统一立法,并以此为后盾,依照统一的执法制度对客运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规范交通经济管理体系中的经营、营运、罚则等过程的具体事项,完善客运交通管理条例下的交通管理条例。客运交通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且任务繁多的管理工作,政府应该建立一个一个全面系统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下,从而改进整个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体系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消除整个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失真和混乱,进而改进和优化整个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体系。

3.结束语

文科经济管理范文第4篇

(1)课程设置不科学。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不适当,专业选修课程类型少,忽视对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培养;有些高年级学习的课程放在低年级就进行学习,根本没有打好相应的基础,造成学生最后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应用不灵活;课程之间不注重知识的联接,造成了内容的重复和课时的浪费;设置课程时未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造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抱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缺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尽管高校都能意识到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但目前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很大程度都是在教师讲授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另外,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只注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程度不够;注重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公式和方法模仿使用的能力,而对学生自己独出心裁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则不够重视。

(3)教师实践能力较弱。我国目前提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口号,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们的实践机会非常少,大部分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没有去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经验,而一些高校对教师的实践也没有重视,提供相应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教师们普遍反映缺乏实践的时间。

(4)忽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我国毕业生普遍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很少有自主创业意识,毕业后大部分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但是有些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大型企业的要求,因此只能到小型企业就职,有些甚至选择待业,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自主就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条件,但这些学生从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这与学校对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缺失有一定的原因。

(5)缺少对企业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当今市场瞬息万变,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的一点点变化有可能就会决定企业的生死衰竭,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是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育中,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企业各部门运行和管理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有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同学甚至从没有关注过新闻事件,对市场的灵敏度非常低,没有掌握企业管理的精髓。

2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专业课程改革应当确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我们应当坚持以下原则: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坚持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为总的教育目标;第二,课程的广阔性原则。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的,课程的设置与教育过程不应只局限于专业本身,应当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将知识更加顺利地转化为自身能力;第三,课程的整合性原则。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学校需要对重复的课程进行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第四,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表达、自我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3以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改革的原则,以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为: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是对所有本专业学生采用同一份教材和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经过培养后很少具备自己的思想,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报道一位博士高材生毕业后居然为自己找什么类型的工作而迷茫,遭到了现场评委的批评,这正是目前教育的悲哀。其实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正是创新素质的基础,但这些都被目前的教育一一抹杀了。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大学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一种渴望不断学习的兴趣,一种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素质,这才是大学留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2)增加创业创新类课程。在加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时,应注重设置一些创新性课程,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还可以开设一些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出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3)使用现代管理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今企业管理的要求,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当前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创新管理教学方法,高校应当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专业的素养,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高校要把专业知识及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暑假和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参观、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活动,或者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或者大学生创业园,并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为学生的实习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场所和条件,从而促进经济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文科经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客户经理;银行发展

一、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全面贯彻“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市场经营理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实行客户经理制。通过全面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不难发现客户经理制确实为其创造了很多价值。但从商业银行内部发展的角度分析,客户经理的绩效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造成商业银行内部资源配置不优化,更会影响银行客户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标准脱离了银行的长期发展目标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给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和优惠,更受用户青睐。为此,商业银行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之下会侧重于实现当期目标,从而忽视了当期目标与长远发展之间的联系性,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绩效要求也更加现实化。也正是因为如此,客户经理在实际工作中会表现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过于重视当期的业绩,是为了业绩而工作,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缺乏科学的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指标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会在年初为各个分支机构制定具体的任务指标,并且会将其作为评价客户经理绩效的重要标准。这些任务指标通过层层分解,会导致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完成更多任务指标,而且会出现不定时的大幅度增加,没有突出重点,进而导致在实际客户经理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另外,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过于重视银行经营效益,而忽视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考察,因此商业银行所制定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实际客户经理的绩效总成绩相差甚远,这样既会降低客户经理的整体工资水平,使客户经理降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信心,又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规划。除此之外,部分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进行考核时存在一定主观因素,造成绩效管理评价不科学、不公平。具体来讲,由于客户经理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基础等都有所不同,造成客户经理间的个体差异,然而商业银行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而是一视同仁。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绩效考核评价方式比较公平,殊不知,将工作10年的客户经理与新手客户经理放在同一考核平台上,以同等的工作量换取同样的奖金,这本身就缺乏公平性,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三)“唯业绩观”的风气充斥商业银行内部由于商业银行给客户经理规定了过多指标任务,而且过于重视短期目标的实现,因此会在绩效考核方面出现“唯业绩观”的现象,使得客户经理在工作方面也表现出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银行的整体利益的工作态度。对于客户经理的部门负责人而言,他们既要负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还需要带领整个团队完成各项指标,如果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不将其加以区分,无疑会削弱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的工作信心。

三、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现存问题的策略

(一)协调商业银行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强客户经理的工作信心和热情,为推进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商业银行应该要重视对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贯彻“多劳多得”的工作理念,将客户经理为商业银行创造的实际价值与最终考核结果有机联系起来,尽量简化各项考核指标。具体来讲,考核指标可以侧重于存款、贷款等可以为商业银行创造实际利润或价值的业务为主,以客户咨询、金融产品、日常管理等非财务指标为辅,将客户经理的工资和奖金与绩效考核结果全面融合。另外,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进行考核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银行利益与客户经理利益之间的冲突,要在管理过程中协调二者的关系,体现二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如此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有效衔接,推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系统。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经理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大量关于客户经理本身以及各项业务的数据,单纯的人工计算不仅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大数据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商业银行可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进行客户经理考核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完善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商业银行可以将客户经理的实际业务以及业务所创造的利润价值进行汇总,并通过实际的数据对客户经理进行考核和评价,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对各个层级的客户经理或者同一客户经理的各项业务进行比例设定,然后根据各项指标及其所占比例进行总体评价,进一步凸显客户经理绩效管理的公平性。比如,对刚入行的新客户经理制定相对较低的利润指标,通过适当降低标准,促使他们与工作年限较长的客户经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在制定客户经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时还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及时调整银行的经营目标,通过降低实际经营业绩和预定业绩间的差距增强客户经理的营销信心。例如商业银行在2020年设置了存款日均增加额应达标准,但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目标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差异,商业银行就可以借此适当降低存款日均增加额。

(三)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养。客户经理作为商业银行生产经营的重要支撑,其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个人业绩以及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该要注重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的素养,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与客户经理的沟通与交流,要利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客户经理的关心和爱护,尽力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构建一支具有高素养、高涵养的客户经理队伍。与此同时,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养可以确保客户经理摒弃以往的“唯业绩观”,在办理业务时始终以银行的整体利益为先,以客户服务为先,为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效益贡献一份力量。尤其是对于客户经理团队负责人而言,他们承担着比普通客户经理更多的责任和任务,商业银行应该要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在最终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客户经理团队负责人自身的业绩和其团队的整体业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权重,增强整个客户经理队伍的工作信心。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可以定期组织客户经理参加银行文化培训、专家授课等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加强客户经理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他们对银行的信赖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本质上是银行实际经营状况的体现,既关乎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又会影响客户经理的薪资和奖金,因此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面临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内部各项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客户经理绩效管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标准脱离了银行的长期发展目标、缺乏科学的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指标以及“唯业绩观”的风气充斥着商业银行内部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很容易影响商业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应该从协调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构建科学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系统和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养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一龙.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117-118.

[2]张曼琳.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部客户经理的绩效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