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

一、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1、用人单位所在地域的选择性

用人单位所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通常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选择广东、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2005届毕业生和2006届毕业生都占了近30%,由于学校所在地理位置,选择长沙用人单位的分别为28.6%和27.5%,选择其他省会城市的平均每届毕业生占了15.5%,而选择其他地级(县)市的分别为14.8%和11.8%。另外,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有54%的同学也表示就业时要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由职业者,他们可能今天在这家公司设计,明天到另一家公司做策划,没有正式确定一家就业单位,有的甚至自己揽业务做设计,表现出极大的自由性。表二中可以看出:艺术类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的2005届毕业生占了13.6%,2006届毕业生为16.6%,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用人单位行业的相对集中性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注重专业知识的对口。他们选择的用人单位大都为私营企业或个体工作室,而私营企业又大都为广告公司、装饰公司、设计公司。这些公司与艺术专业相关联,相对集中为艺术设计行业。从表二可以看出,选择私营企业的2005届毕业生占了50%以上。在调查问卷和访谈中,也有50%以上的同学表示就业时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对口。

3、职业选择的自由性大量的艺术类毕业生放弃用人单位的录用,而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可能今天在这家公司设计,明天到另一家公司做策划,没有正式确定一家就业单位,有的甚至自己揽业务做设计,表现出极大的自由性。表二中可以看出:艺术类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的2005届毕业生占了13.6%,2006届毕业生为16.6%,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4、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随意性艺术类毕业生大都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连劳动合同也没有签,因为对他们来说,只要用人单位给活干,给报酬就行,今天这家公司的活干完了,又可到别的企业找事做。他们大多将户口、档案关系托管在人才交流中心。表三可以看出,签订了正式协议书的2005届毕业生仅占6.5%,2006届毕业生仅占10.4%。而将户口档案关系托管在人才交流中心的,2005届毕业生占了54.3%,2006届毕业生占了58.6%。在调查问卷和访谈中,也有50%以上的同学表示,如果用人单位不接收人事关系,他们会考虑托管到人才交流中心,而不在乎是否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5、就业后再择业的流动性艺术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随意性,给以后择业和更换工作带来了方便,他们可以今天在这家公司,几个月后又到了另一家公司,有的还不停地更换工作单位,流动性很大。笔者对2005届、2006届在长沙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05届毕业生中有七成以上的毕业生三个月后更换了用人单位,而2006届毕业生离开学校仅半年,已有近50%的同学已经更换了用人单位。其中,2005届毕业生中有64.4%的同学换了两家以上的用人单位,2006届毕业生中也有30%的同学更换了两家以上的用人单位。

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艺术类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210万,2004年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考艺热”使艺术类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相对减少。再加上艺术类毕业生对地域的选择,致使部分地区和城市的艺术类人才达到饱和状态。艺术类毕业生供求矛盾较大。

2、总体上的供大于求和某些城市与地区用人单位的求大于供,是一种矛盾和错位。一部分地市级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市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自己需要甚至是急需的艺术专业人才,形成了社会供需矛盾的另一面。仅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2005年四家地级市的服装企业没有在本校招收到所需的毕业生;地处岳阳市的虹桥旅游投资公司等十余家地市级设计公司连续三年来没有在本校招收到所需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地处望城县的李氏家具设计公司则是连续四年来没有在本校招收到所需的设计人才。

三、以上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注重经济待遇艺术类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因为艺术类专业不仅学费远远高于其他专业,而且学习成本也高,上大学后购买配置电脑、工具书、绘画工具等,再加上自己的吃穿用日常开销,一个艺术类学生四年投入近10万元。这种高投入后,家长和毕业生都期待着高回报,这种思想影响着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首先就要考虑和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和城市以及待遇高的用人单位。

2、注重专业对口艺术类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大部分希望能够找到专业对口或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果他们在毕业后不能顺利找到与自已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工作,那意味着得重新去选择新的技能培训,而艺术类的学生文化课普遍不好,外语更是他们的软肋,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学专业,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来说毕业转行难度很大,大多数毕业生宁可选择自由职业也不选择转行。

3、在择业心理上自信与忧虑并存一般说来,学艺术的学生往往是充满着激情和热情,但由于缺乏生活和社会经验,不能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尤其是择业之前决策性思考时,往往呈现出自我感觉极好的心态,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信,却又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忧虑。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害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够,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他们一想到将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会有无所适从之感,甚至原先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也会倾刻一扫而光,于是出现了随大流的择业心态。自信与忧虑并存的结果影响毕业生作出正确择业决策。

4、个人职业期望与用人单位现实之间的矛盾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大都趋向于高薪水、专业对口、高层次的工作,回避待遇低、专业不对口、层次低的工作。而往往用人单位又注重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的待遇又不是很高,因此,有些毕业生的个人职业期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较远。

5、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虽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制度逐步建立,但不少艺术类毕业生(包括毕业生家长)的观念还没有改变,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看不上地域偏僻、经济发展滞慢城市和待遇较低的用人单位。

6、政府缺乏引导艺术类毕业生流向中小城市的就业机制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福利待遇状况差别十分显著,加之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的流动还比较困难,严重影响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范围。另外,在推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的同时,政府没有出台引导艺术类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的优惠政策,严重影响了艺术类毕业生到这部分地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应该抢前抓早,在低年级就开设就业指导课,并结合专业特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就业形势和用人市场的要求,促使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整择业心态;并把就业指导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共同形成就业指导合力;加强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意识指导和就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引导毕业生流向中小城市就业。

2、加强艺术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现实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应使艺术类学生在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以扩大就业渠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二、三年级就陆续在各种电脑班学习制图、动画等除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许多学生还在公司实践学习,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作了准备。

3、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开发艺术类学生就业市场。充足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是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前提。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利用各种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不断拓展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