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

1.1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周易》中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熹讲“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到而止,则全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等都是讲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运动员多少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不断超越也正是为此所激励。在竞技体育项目上,技能主导类项目中表现的较明显,如竞技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员通过重复的刻苦训练,增强对于核心技术的熟练程度,赛场尽情发挥所学技术,不断攀登竞技体育的高峰。

1.2传统文化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爱”的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孟子曾讲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论语中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都是要充分尊重、爱护、信任和帮助他人。这种观点在竞技体育的管理方面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于运动员的管理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使运动员在一种充满人性、充满爱的环境中刻苦的训练;另一方面以运动员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有效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问题,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运动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竞技体育的训练当中,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国竞技体育事业。

1.3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蕴育、发展到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文化,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任何外来形式的文化进入后,都会被中国传统文化广阔的包容性所折服。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讲究修身、养性、娱乐,而几乎没有竞技的成分在里面,竞技体育这一起源于西方的体育形式,在被引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汉族跟其它民族之间,只是讲究文化的认同,不太讲究血统”,这一包容性的特点一方面有利于西方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自身竞技体育项目的完善。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竞技体育的消极影响

2.1传统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

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观念是“和”的思想,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儒家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佛家文化“因缘和合”的思想等,这反映出了中国人普遍的软弱温和、忠厚宽容、追求和谐的性格。而西方体育文化以“斗争”和“竞争”为主体特征,重视对抗、竞争,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斗争是万物之父,战争是万物之舟”,西方人由于受西方武士精神和决斗风范的影响,表现在赛场上也是像斗士一样勇猛,对抗性侵略性较强,对胜利的渴望表现的显露无疑。这种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竞技体育上最明显就是同场对抗类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多数的中国运动员不能理解这类运动项目的真谛,在运动场上惧怕对抗,缺乏一定的侵略性,成绩不理想也是理所当然了。

2.2传统文化等级观念的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唯上、维权、唯资”的权威化思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是具有最高的统治地位,是圣贤之言的传播者,学生是被统治者,是无知的获得者,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利和权威,甚至能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在赛场上以及训练中,运动员会按照教练员的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比赛中也按照教练员的布置去执行,尤其是在集体类项目中,一旦既定的战术遭到破解,运动员常常在场上不知所措,鲜有令人眼光一亮的机动表现。

2.3传统文化重文轻武的思想

传统文化中历来推崇“重文轻武”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人们最初把体育运动打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而且这一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较多的运动员来自于较贫困家庭,大多数的家庭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事业,这导致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来源单一,优秀运动人才的流失,造成了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断层的局面。

2.4传统文化非独立性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人即家、家即国,强调集体忽视个人,缺乏主体意识。“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思想也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为了国家荣誉而卧薪尝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争的性格,不善于表达和张扬个性。西方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淡化个人的价值会抑制个人的行为能力,压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众多集体项目中,运动员、教练员等从训练到比赛时刻都围绕着团队的概念进行,时刻都在讲究集体配合,这也导致了队伍中缺乏有技术专长的队员,在急需要队伍得分或者关键时刻鲜有能够挺身而出的英雄。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孕育、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为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激励着着中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奋勇拼搏,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部分思想观念与竞技体育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成了限制我国竞技体育提升的瓶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儿女5000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应摒弃消除其消极不利的思想,继承弘扬其积极上进的观念,促进中国竞技体育事业攀登新的高峰。

作者:陈丹杨萍单位:首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