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临床医学见习带教评价调查分析

临床医学见习带教评价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2014年5月期中教学检查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2011级临床本科专业316名学生中抽取50%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158份,回收问卷153份,回收率为96.84%。

1.2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并参考本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带教态度、带教方式、带教能力、带教整体满意度、患者配合度等11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等级式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各分项(满意+较满意)/调查人数×100%。

1.3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临床见习教师的带教态度满意率为77.45%;对临床见习带教方式满意率为67.65%;对临床见习带教能力满意度为69.28%;对教学组织的满意度为69.93%;对临床见习教学条件满意率为67.32%;对教学医院带教整体满意度69.94%。

3讨论

通过对临床本科见习各环节进行满意度调查,可分析临床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现的问题为临床见习管理提供更多指导,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见习质量,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3.1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儿科、妇产科普遍反映见习带教困难很大,见习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另外,当前见习学生数量相对偏大,给见习教学安排带来很大压力,部分医院需提供特殊病例分析及购买临床病例示教软件教学资源,但这些只能作为临床见习的补充,不能替代临床见习。

3.1.2见习带教教师的带教能力需要提高。

在带教能力这个项目中,详细讲解相关内容、分析问题透彻满意程度相对偏低。临床专业学生普遍希望带教教师经验丰富,而临床一些医生虽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待讲解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时,可能不够详细,使得见习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有个别带教教师可能表达欠缺,使见习学生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另外,临床医生工作繁重,无充足的时间做好授课准备,影响带教效果。

3.1.3临床带教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临床见习学生在知识结构、心理成熟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学生往往对知识有各自的认识,带教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因材施教。目前带教教师侧重讲述知识点,对临床思维的培养比较缺乏,对培养临床见习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缺乏。带教教师虽重视学生的临床见习,但是却没有重视教学方法,可能与不太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分析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关。

3.2如何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3.2.1改变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条件。

对于临床医学教育应及时转变观念,特别是实践教学阶段,启发式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能直接影响整体临床医学教育水平。同时,要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基础,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办学要求,结合医学教育认证的有关要求,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加大医学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医院的教学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能从临床见习中有所收获,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作为教学医院应该把教学放在与医疗、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医院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增加教学在科室考核中的分量,做到医、教、研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3.2.2调动带教教师积极性,建立教学评价指标。

由于目前我国医生短缺和临床医疗一线工作繁忙、琐碎,再加上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培训,可能会导致一些带教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见习带教教学质量。要提高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首先应使带教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带教教师的见习工作纳入其业绩考核,考核标准可根据建立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保障教学研究时间,以利于完善见习带教工作,提高其带教水平,进而提高见习效果。

3.2.3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能力。

学校与医院之间应加强沟通,严格规定带教教师任职资格,选拔一些学历高、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带教教师,对其进行带教培训,以强化带教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带教教师的讲解能力,以启发式、发散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主动学习的技巧。在培养见习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2.4加强见习教学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发挥临床教学管理部门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见习管理规章制度,使见习有章可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违章必究。合理安排见习进度,见习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更要考虑本科医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做好学生的宣教工作。加强见习前的系统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上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临床见习学习。建立临床见习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可以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对医学生的见习质量给予界定。

作者:兰凯 张光伟 常远 单位: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