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民合作社调整策略

农民合作社调整策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作用

近年来,我县把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切入点,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想办又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1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行业协会8个,技术协会1个,共有会员719户,带动全县69290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促进了农业产业优化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农业支柱产业发展,为推进一村一品、一地一产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县农业已基本形成七大支柱产业,一是以南靖县茶商会和南靖茶叶协会为代表的茶叶合作组织;二是以县兰花协会牵头带动的以南靖国兰园、丰田兰花市场和南坑村雅村为代表的兰花产业;三是以靖城镇食用菌协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起来的船场、靖城、和溪的食用菌产业;四是以寨后、科海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靖城、山城、丰田、龙山的香蕉种植带;五是龙山、金山、船场三个麻竹产业化园区;六是蔬菜产业效益日渐凸现;七是以温氏、山水、万宝山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畜牧水产业。

2.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同类农产品生产者或服务者组成的,面对的是同一市场,共同利益紧密,并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姻,走“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其作用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向农民传递产销信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

3.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规模生产优势,采取订单农业、产销合同来安排指导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又采用统一批量购买农资,统一销售产品等措施,极大地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实现农民节支增收。同时,由于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使农户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大为减少。社员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产业,充分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4.提高了农民的素质。通过农民经济合作社这个平台,农民在组织管理、分工协作、科技推广、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农民集体观念、民主意识、互助合作精神,提高了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潜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门管理不一,主体地位不明确。全县18家农民经济合作社中,既有民政部门批准的,也有工商部门批准的,还有政府部门批准的。这种多部门审批状况,严重影响了规范管理,也难形成统一的政策口径和优惠政策的落实。有些合作社社员不参股,不参与管理,仅单纯出售农产品;有些合作社是按行业要求设立的,仅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没有经济实体,不搞生产经营。

二是数量少,资本缺乏,效益不明显。我县农民合作社起步较晚,全县农民合作社虽然有18个,扣除9个行业协会是政府组织,真正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9个,注册资金和经营资本都非常少,少的则只有0.6万元。加上农民的市场意识薄弱,组织化程度低,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和组织之间、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效益不明显。

三是入社社员少,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县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的入社农户为719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18个经济合作组织中,养殖业6个,占33.3%;种植业10个(果蔬2个,食用菌3个,茶叶2个,兰花2个,麻竹1个)占55%;加工业2个11.1%。不但数量少,而且行业覆盖面窄,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从事种养的多,从事流通,加工的少。

四是运行不规范,服务水平低。首先是组织机构与制度尚不完善,有的还未建立理事会、监事会;有的虽然有建立,但流于形式,未发挥应有作用;其次是民主性与科学性缺乏,社员很难参与内部管理,决策等,导致合作社凝聚力弱,组织程度和管理服务水平偏低。

五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有的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健全,为社员的服务水平较低,经济效益较差,组织结构不稳定。

六是活动经费不足,没有专职人员。个别经济合作社没有固定场所,没有专职人员,没有活动经费,没有开展业务,形同虚设。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形式散、实力弱的问题,与农户的联结较松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三、对策与建议

1.创新服务,积极完善组织领导。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明确农民在专业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所有权,做到引导不包办、参与不干预,保证农民入退自由、互助合作,为社员提供所需经济技术服务,积极实行二次分配,让农民真正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惠。二是切实加强引导和指导。支持农民经济合作社进行农产品注册和质量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创建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品牌组织,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示范、树典型。在总结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培树一批管理规范、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典型,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联合致富。

2.加大扶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一是县财政预算每年要安排专门的扶持资金和工作经费,并要从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要大力支持特别是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短缺想贷款又贷不到款的问题。

3.因地制宜,促进健康持续发展。一要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鼓励土地依法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二是立足本地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茶则茶,逐步引导合作社由小变大,由松散变紧密。努力把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三要引导其改变现有的各自种植模式和分散经营状况,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展到农、林、牧、副、渔、果、花、药等产业,涵盖种植、养殖、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进一步落实一村一品,一地一产业的农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