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探析3篇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探析3篇

第一篇:建筑数字课程公众号辅助教学探析

摘要:随着高教改革和建筑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数字技术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精度”及课程衔接不足、难以形成客观有效的成果点评及展示等。利用目前使用人群极高的微信软件,以公众号模式作为该课程辅助教学平台,借助其低门槛、高关注、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多维化的交流模式解决该课程出现的问题,可打破教与学的壁垒,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

一、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从20纪80年代开始,国内高校的建筑学专业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前身)。该类课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对目前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走向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共性问题。

(一)教学学时有限,教学内容覆盖不足目前,根据《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4版)的指导建议,建筑数字技术类课程的参考学时为64学时,推荐课程目录包括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十种软件[1],目前的课时想要覆盖大部分内容是不可能的。参考学时的分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目前常用软件基本内容的了解。学生需要课后依靠网络教程或是专门的培训机构这两种辅助学习模式,去深入学习相关的软件的具体应用。多年来学生的反馈,这两种模式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大部分免费的网络教程资源偏重基础性,且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筛选可用的资源;收费教程和培训机构又对学生设定了门槛儿,高额的学费使很多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望而却步;另外,以上两种辅助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学专业课程对接不足,其教学内容往往关注于软件本身而忽略了其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大部分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对建筑技术课程的学时都进行了相应的增加,目前该类课程的平均学时在96学时左右,但从普遍的反馈来看仍是杯水车薪。

(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不足传统的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往往将教师与学生固定于计算机机房内,教师通过“电子教室”之类的软件实现多机互联共享,通过演示—练习—指导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3—4种建筑数字技术软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在集中教学演示过程中,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仍为“单一”地模仿教师操作的过程,学生被动接受,很难主动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扩展;传统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体,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发起端,机房内的软硬件则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媒体。在多数情况下,教学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并且在传递过程中还会受到教学媒体配置的影响(三维模型及模拟软件对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很多操作如图形渲染、模拟、动态漫游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无法演示)。另外,由于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所涉及到的软件信息较多且更新较快,授课教师不可能全都掌握并实时更新。因此,这种单向化的教学体系很有可能会造成教学信息单一、闭塞、滞后等现象的出现。

(三)教学“精度”不足,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较少目前,在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有限的学时主要分配于演示、上机练习与指导三部分教学内容(其中后两部分课时重叠)。多年的教学反馈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软件的基本命令,同时实现基本图形的绘制,但要深度挖掘软件的功能,完成复杂图形或知识点深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自学完成。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精度”要求,同时,这一问题也延续到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建筑数字技术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它的实践性非常强,很多实践是围绕着建筑设计课程展开的。其教学成果最终也是通过建筑设计课程体现出来的,而往往在这一过程中矛盾渐渐产生。由于设计课程的教师无法指导学生完成建筑数字技术的辅助应用,而这一时期建筑数字技术课程多已结课,学生的教学成果反馈形成障碍,导致两课程衔接处出现断点。

(四)作业点评信息单向传递,成果展示不足传统课堂对于作业的点评往往是单向,教师将每个学生的作业存在的问题以评语和意见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作业反馈信息的共享,很多共性问题教师需要反复点评,重复做工[2]。另外,学生接受的点评信息仅为授课教师个体,信息单一且易受到教师主观意识的左右,而这一过程恰恰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加以点评。根据以上问题,很多院校的建筑数字技术课程在结课后增加了成果展示的环节。而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展示往往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同时观展人群也极为有限。

二、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的探索

目前,微信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为重要的沟通、交流、信息与获取的工具。据统计,高校大学生的微信使用人数占九成以上,这其中每天使用微信的人数在85%以上。微信公众号是微信框架下的一个自媒体平台,使用者可以通过平台快速地发出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文件。利用平台的这一特点加之微信庞大的使用人群和较低的运行成本,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借助这一平台建立了立体化教学模式。交互式的学习应用、碎片化的知识点推送、多维度的交流方式使得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度,更多元化、更便捷、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利用微信公众号的特点,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对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辅助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形成辅助教学,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学时的限制、课程内容覆盖不足是目前建筑数字技术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3]。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公众号平台上传未讲授知识点的微课,图文并茂地推送相关软件重难点应用的短文等),打破课程学时的束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学未开设课程内容。其次,对数字技术课程所涵盖软件进行系统分类,同时在公众号平台下依据分类形成框架体系,使辅助教学导向性更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最后,在每个框架体系下开设交流与评论区,学生学习的心得、问题及对课程内容的要求都可在评论区中,教师以此为依据,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形成“多向多元化”的立体教学体系微信公众号的教学不仅可以辅助原有教学体系,同时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因师施教”的不足。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各种教学信息中自由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提出反馈,在共享讨论中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这种教学体系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多向化。教师传递学生,学生反馈教师,学生之间交流共享,非常适合在有了一定的课程基础后,对课程内容做进一步地延伸,同时也能满足不同性格、交流习惯、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的人群学习的需要。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辅助教学体系不仅可以容纳本校的教师与学生,同时也可以适时地开辟出一定的开放空间,将校外的专业教师、学生、行业内的专家及从业人员引入其中,使得教学信息的发起端更为多元化。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更实时的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完善更新教学内容。校内、校外、学生、教师、专家、专业人员之间的多向多元化的立体教学使得课程的关注度更高,受众群体更广。

(三)对接建筑设计与专业的课程,提升课程“精度”利用公众号的教程、共享讨论、课程反馈等多种渠道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加工,解决数字技术课程易学难精的老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设计课程、理论课程,提出相关联的数字技术内容和知识热点,将各课程的专业教师引入到公众号的平台内,联合推送相关联的热点知识(如针对某一设计课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形成设计构思;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分析中等),共同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建设与补充、平台内的共享讨论和问题的反馈。通过公众号平台,使建筑技术课程成为对接专业课程和设计课程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数字技术的相关应用精准地定位到其对应的专业实践中去[4]。

(四)形成多维的点评与成果展示机制公众号平台可以使点评过程在手机端进行,除了教师点评环节外,还可以增加学生互评、校外专家点评等环节以增加作业成绩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指导评语和意见通过平台进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其余同学的作业反馈信息,消化吸收他人的间接经验。利用微信公众号可以很方便地对课程成果进行网络展出与推广。学生也可以利用朋友圈的分享功能、作业展示链接的推荐等途径将课程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教师也能够更方便地向同行及专业人士介绍学生的作品。这种多维机制打破原有场地、时间、人群的限制,学生作品能受到更广泛地关注和评价,见图1。

三、结语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微信公众号的辅助教学对原有课程的补充、扩展,对相关课程的衔接、精化,对课程成果的点评、展示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课程信息的传授渠道更多、信息量更大,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更高,对课程内容的拓展、实践及展示的愿望更强烈;另一方面,任课教师所得到的课程反馈信息更直接、更迅速,反馈对象也不单单是正在授课的学生,同时也包括已结课的学生、相关课程的教师、行业内的相关人士等等。“广开言路”使得课程的“精度”得以提升,受众群体更广。通过实践,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也发现,微信公众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辅助教学,当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程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公众号平台的辅助教学才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越过原有的教学模式,在零基础的状态下利用公众号平台学习,则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8.

[2]牛笑,杨梦阳.在线微课堂模式下的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学研究[C].信息·模型·创作——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6:53-56.

[3]李建成.对当前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C].从创作到建造——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9-13.

[4]王俊,舒波.与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数字技术教学改革探索[C].数字技术·建筑全生命周期——2018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27-30.

作者:牛笑 杨梦阳 曹犇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第二篇:寒地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工程探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建筑物功能使用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充气膜结构建筑步入人们的视野。充气膜结构建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也拓展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空间,成为近年来设计师和绿色建筑倡导者们炙手可热的选择之一。而气承式充气膜结构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类型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气承式充气膜结构也必将成为21世纪大跨度空间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之一。

1气承式充气膜结构概况

1.1气承式充气膜结构的应用

气承式充气膜的建设在国外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两国在充气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的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多应用于大型体育馆和展览馆的建设中,同时用于配合支撑或装饰的刚性结构或构件进行整体设计,如美国密歇根州彭蒂亚克“银色穹顶”(图1)、日本东京充气棒球馆[1]等。但由于技术和理论的限制,该结构很快出现了种种安全性问题,使用率逐渐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充气膜结构进入到中国,北京建成国内第一座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北京顺义某招待所游泳馆(图2),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气承式充气膜结构以其空间跨度大、造型简洁新颖和节能环保等特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除了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得到大量使用,在会议展览、商业、工业厂房、军事医疗以及仓库库房等建设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1.2气承式充气膜结构特征解析

相比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在能满足相同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还拥有如下几点优势:(1)满足多种需求的超大跨度:气承式充气膜结构,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结构形式在实现无支撑的大跨度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可创造出无柱大跨度空间,最大效率利用建筑的使用面积[2]。(2)建造快速、投资成本低:气承式充气膜结构进行实地建造前通常是经过工厂的预制和模组化的构件生产,实现场地基础施工与充气膜同期进行。对于大部分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来说,10天即可安装完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充气膜是由新材料制成,因此在建造成本上省去了传统建筑刚性支撑的费用,性价比高,其造价只有普通建筑的1/3至1/2左右[3]。(3)实现内部空间的空气净化: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需要供风系统不断地为膜内补充空气,保持室内的正压环境。空气净化单元则可以结合供风系统对排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隔绝污染。(4)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随着科技发展,膜材质性能的提升,气承式充气膜结构的使用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满足世界多地区的使用。同时,结构的时效性也从原来临时性结构逐渐转向大跨度永久性结构。

2寒地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2.1空气温度

空气的温度是寒地城市极为重要的气候特征之一。相比于其他地区,寒冷地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漫长且采暖期(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近5个月[4]。寒地冬季室外的气温远低于人体舒适温度,人们长时间在室外活动会产生不适应与不方便。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5℃~零下30℃,即便是进行冰雪相关的室外体育运动长时间也会让人感到身体不适。另外,持续性的低温也不利于建筑的施工,尤其是对充气膜结构的基础建造需要水泥和混凝土材料,低温使其无法达到相应的强度标准,导致施工效率差,施工安全性容易出现较大问题,因此寒地城市冬季可施工周期很有限。

2.2日照时间

日照可以为建筑提供热量来源,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日照会随着季节的推移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寒地中冬季时节的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加上冬季里雾霾造成的空气浑浊,建筑得到的有效日照时间大大减少。而对于充气膜结构建筑这种由较特殊材料制成的建筑,日照则会对规划布局和建筑的使用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日照不仅会影响空间的体感温度,也会影响建筑内的光环境和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安全环境[5]。

2.3风、雪荷载

由于充气膜是柔性材料,内部需不断鼓入空气以通过气压对膜材进行支撑,而寒地的寒风降雪则对建筑的安全性设计带来一定的隐患。严寒地区冬季降雪量较多,而冬季的低温使得降雪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逝,积雪一旦降落在柔性的膜材料上面,若充气膜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清理不及时则会产生“袋状效应”,随着时间的积累会使得充气膜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积雪是在竖直方向上对充气膜结构产生荷载影响,而风则常常是通过侧向的荷载对充气膜产生影响。虽然流线型的外观以及索网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风荷载带来的冲击,但是在不同的环境、地形和建筑使用中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3寒地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的适寒设计

对于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而言,适寒设计强调膜结构与寒地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充分发挥自身特性从而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型来寻求建筑空间功能、环境、新材料新技术和形体等方面的设计突破,加以新的创作理念,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寒地恶劣环境的影响。

3.1功能空间的多元

对于气承式充气膜结构而言,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可以提供一个较大的连续无柱完整的空间,其最大跨度可达200~300米,面积可达足球场之大,这是传统建筑无法实现的。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功能类型和环境评估对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在寒地地区的多种使用需求。由于寒地四季分明,冬季温度低而夏季温度也相对较高,在面对不同季节时,适当转换充气膜建筑的使用定位也可以更加高效地发挥其在寒地中独特作用。在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中,其内部空间通常可简单地分为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两部分。主要空间占据着整个充气膜结构的中心部分,充分利用膜内最佳的空间满足其需求;而次要空间通常布置在充气膜的四周,一方面可以为主要空间抵御部分室外的寒冷;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四周的锐角空间,提升功能空间的使用率。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可以是相同功能下附属关系,也可以是不同功能下的两种空间形式。例如,沈阳市李铁8号足球公园综合气膜馆(图3),通过将集装箱的布置将运动场地与服务空间分隔开,提高空间的灵活性与自适应性,更加契合寒地建筑的设计原则。

3.2室内环境的舒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早已不仅仅是能够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而是能够通过场所的建造来提升空间的质量,从而使得人们获得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在空气净化方面,北方冬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空气被污染,大量的悬浮物和PM2.5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处于室外暴露空间的人们[6]。而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可通过其智能的供风系统将室外空气净化后送入室内,极大改善了建筑内部的空气环境且不受外界天气影响。此外,寒地城市受严寒气候影响,人们在室外行动不便,极寒的气温给人们带来了较差的环境体验,而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则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在冬季户外常见的滑冰、滑雪、冰雪大世界等活动中,从室外移至室内既能保证冰雪长时间存留,保障活动完整性,又能提升舒适度,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活动体验。位于哈尔滨市的室内冰雪大世界主题乐园(图4)便采用了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场馆通体白色,美观时尚,内部配有空调制冷系统,可以不受天气的限制,给游人提供一个可以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冰雕且较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图5)。

3.3膜结构形体设计

气承式充气膜结构特殊的承重方式决定了它独一无二的建筑形体。最早由美国人WalterBird建成的第一个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呈多普勒雷达穹顶的半球形形体(图6)[7],演变到如今大部分呈四边形扁壳形态(图7)。而这种平面呈现矩形、表面为正高斯曲率结构形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寒地环境中建筑屋顶积雪带来的不良影响。气承式充气膜结构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模拟设计矢跨比,使其既能承受冬季降雪带来的压力,又能很好地结合充气膜结构的除雪融雪系统进行快速除雪,防止积雪过多使柔性膜材产生“袋状效应”而导致膜结构损坏。在建筑创作受限的寒地城市中,流线型的形体外观不仅能够为城市建筑增添一分亮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削弱寒风带来的冲击,提高整体稳定性。在寒地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冬季风雪带来的压力形变、保障膜结构的安全性,应保证膜面始终为正高斯曲率状态。而在膜面初始曲率较小时,膜内拉力则会变得更大,可以通过加入索网体系来增强膜结构整体的抗压和抗弯能力,抵抗内部更大的气压差带来的膜内张力过大的问题,从而保证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在寒地中能够耐久使用、延长寿命。除此以外,丰富多彩的膜材也使得充气膜建筑形体有更多变化的可能,搭配膜材自身的颜色可使得整体极具艺术感染力,建造出更适合寒地地域特征的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

3.4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区别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依赖于高性能的表皮膜材质和支撑整体运作的智能供风系统。而最为直观地影响充气膜在寒地环境中使用寿命、功能定位、外观形象和用户满意度的便是膜材本身的特性与状态。常用的膜材包括PTFE、PVC和ETFE,且都在20世纪中期至今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8]。为了适应不同寒地环境、满足不同使用需求,膜材料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更新与发展,为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下表为三种常用膜材部分属性对比(表1),可看出三种材料都具有良好的性能,都能够长期适用于寒冷环境中。考虑成本原因PVC和PTFE常被用作为气承式充气膜结构的表皮主要材料,为确保膜材本身不会与大气中的污染因素发生反应,也常常将PVDF氟涂层对膜材表面进行处理;而ETFE则因为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常用于膜结构顶界面用作室内采光的围护结构。除了膜材质本身的优越属性,气承式充气膜结构还配备了一套智能化的加热、供风、照明、门禁以及相应的备用设备,自动化的供风系统始终会保证充气膜内部有200pa左右的正压[9],使得整体结构稳定。在面临寒地地区大风大雪时,供风系统会根据膜外压力的增加而适当的增大室内的压力,并提供加热的空气对屋面进行及时的除雪处理。与此同时,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借助智能供风系统也解决了冬季室内空调送风问题,节省了日常设备的能耗,也体现了充气膜结构绿色环保的理念。

4结语

气候环境是寒地城市区别于其他地区最为突出的特征,冬季里的低温干燥、寒风和降雪是对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影响最大的三种不利环境因素,如何利用充气膜结构自身的优势来应对严峻环境带来的挑战则是对其适寒设计最好的解读。这不仅对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在寒地环境中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为其提升使用效率和舒适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更加体现绿色建筑的特征,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费腾 杨生辉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第三篇:建筑保温防水工程鉴定探析

摘要:某办公楼墙外保温系统出现空鼓、开裂、脱落;屋面板也出现渗水现象,需对质量和维修进行评估鉴定。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案例概况以及相关鉴定内容,其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鉴定,并得出结果。

关键词:办公楼;质量鉴定;维修方案;成因分析;处理方案

0引言

近年来,国家提倡绿色建筑,能源节约,在房屋建设中,外墙和屋面所用的材料更新变化很快,这些新型材料的使用,对节约能源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却有所滞后,因此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质量问题。此类案例,不胜枚举。以下就有针对性的介绍一则案例。

1案例概况

某地一办公楼,系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9600多平方米,建筑高度:21.5m,平面形状为矩形。2012年10月建设方和施工方签订《施工协议书》,《施工协议书》中约定:建设方将办公楼土建、安装和内外装饰工程交由施工方进行施工。工程于2014年8月份正式完工并交付建设方使用。建设方在之后的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现多处外墙外保温系统出现空鼓、开裂、脱落;屋面板也出现渗水现象。建设方要求施工方对出现的上述工程质量部位进行维修,并于2019年10月与施工方签订维修协议,协议约定施工方应于2019年12月完成上述工程维修事宜。但施工方未能按照约定进行维修。

2项目质量鉴定

2.1外墙外保温系统设计概况及图集、规范要求经核查设计文件,涉案工程外墙外保温采用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设计图纸中,节能设计专项说明中外墙外保温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层厚度为25mm,但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中厚度为40mm,外墙外保温系统做法参照《皖2007J212》且必须遵循国标《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并按照《皖2006J199》图集JZ-C无机活性保温砂浆系统施工,根据现场调查涉案工程外墙外保温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层施工厚度为25mm。由于涉案工程外墙采用涂料饰面,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皖2007J212》图集中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做法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具体做法由内而外:基层墙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及各种砌体墙);界面层(界面砂浆,混凝土墙体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墙的基层表面需界面砂浆处理,其余墙体可不做基层界面处理);保温层(25mm厚JA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抹面层(压入耐碱网格布,抹5mm抗裂砂浆);饰面层(柔性耐水腻子+饰面涂料)。其中抗拉砂浆层中网格布或金属网搭接处施工做法规范有明确要求:普通型网格布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钢丝网搭接长度为50mm。《皖2006J199》图集中JZ-C无机活性保温砂浆系统施工中明确规定保温层厚度不允许有负偏差;外保温系统在檐口、勒脚处的细部处理;装饰缝、门窗四角和阴、阳角等处应做好局部加强网施工;变形缝处应做好防水和构造处理。

2.2外墙外保温系统现状经检测,涉案房屋东、西、南、北四个侧面均存在大面积外墙外保温系统空鼓、开裂和脱落现象,开裂部位主要位于墙体与框架柱(梁)交接处、阴阳角部位以及窗框洞口角部,部分外墙外保温系统有明显修补痕迹,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均渗水潮湿严重(渗水点位于墙体与框架柱(梁)交接处,现场打开墙体与顶梁交接处内部粉刷层未见网格布或钢丝网加强处理),检测中发现该部位墙体外保温空鼓、脱开较为严重且该部位外保温系统渗水潮湿严重。

2.3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做法

根据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脱落部位进行勘查以及局部破损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实际(由内到外):(1.2~2.0)mm厚饰面层(耐水腻子及真石漆)、(2.0~5.0)mm厚抗裂防护层(抗裂砂浆及钢丝网)、(18~40)mm厚无机保温砂浆层、基层墙体(混凝土基层或普通墙体)组成。检测中发现墙体阴阳角、窗框洞口、墙体与框架柱(梁)交接部位细部构造措施均未做加强处理,部分抗裂砂浆层中金属网搭接处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搭接处理且抗拉砂浆层中金属网在墙体阴阳角、窗框洞口部位缺失严重,金属网的采用塑料锚栓固定在墙体上。

2.4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鉴定

该办公楼外墙外保温系统出现空鼓、开裂、脱落部位主要位于墙体与框架柱(梁)交接处、阴阳角部、窗框洞口角部以及出屋面楼梯间墙体等部位,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①墙体阴阳角部、窗框洞口角部未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加强处理且抗裂砂浆中钢丝网在该部位存在缺失;②部分抗裂砂浆层中钢丝网搭接处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搭接处理;③外墙外保温系统自身抗拉强度偏低不符合规范要求。2.5屋面防水质量鉴定该办公楼屋面板渗水主要由于屋面防水层失效和防水上翻未按规范施工引起。这主要与施工方未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层以及屋面防水卷材在出屋面楼梯间墙体底部泛水做法未按设计要求的图集节点进行施工,导致防水卷材在该部位出现开裂、脱开等因素有关。

3维修方案

①铲除原墙体和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各构造层到建筑基层,墙面应清理干净、清洗油渍、清扫浮灰等。墙面松动、风化部分应剔除干净。墙表面凸起物大于10mm时应剔除。对建筑物外墙墙体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对基层清理后应进行界面处理,墙面均应做到界面处理无遗漏,基层界面砂浆可用喷涂或滚刷。墙体在界面处理前要先淋水润湿,墙面缺损、孔洞、非结构性裂缝应填补密实,如有结构性裂缝应采取专项加固措施。处理后基层墙面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无风化、松动、开裂、脱落等现象;b.应无积灰、泥土、油污、霉斑等附着物;c.应无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裂缝。处理后的基层强度、防火、防水等性能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前提下,方可进行外保温施工,墙体热工性能满足相关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DB34/T753-2007)要求,外饰面采用弹性涂料涂装。②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女儿墙等热桥部位应有保温设计。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在门窗洞口、女儿墙、檐口、勒脚等系统保温层收头处,应采用普通型耐碱玻纤网布预贴、翻包。同时应做好保温、防水构造设计。③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建筑外保温工程的基层不同材质交接处增设500宽热镀锌电焊网增强,并用锚栓固定于结构墙体中。采用15mm普通防水砂浆找平。砂浆防水层宜留分格缝,分格缝宜设置在墙体结构不同材料交接处。水平分格缝宜与窗口上沿或下沿平齐;垂直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6m,且宜与门、窗框两边线对齐。分格缝宽宜为8mm~10mm,缝内应采用密封材料作密封处理。④屋面采用翻修方案,对房屋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防水层及相关构造层,依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要求采取重新设计、施工以恢复防水功能。恢复后屋面女儿墙防护净高(可踏面以上)不应低于1.2m。如不满足要求则应在女儿墙顶部增加符合防护要求的不锈钢护栏等防护措施。翻修方案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层采用4.0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胎),天沟与屋面交接处、屋面平面与立面交接处,以及水落口、伸出屋面管道根部等部位,增加3.0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胎)附加层;屋面找平层分格缝等部位,设置卷材空铺附加层,其空铺宽度不小于200mm。

4结束语

近年来,各类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更新较快,相应的部分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也是在摸索阶段,如果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容易出现各种质量缺陷,有些质量缺陷的发生,会造成较大损失,后期维修难度也较大。因此,成熟的工艺、科学的施工和健全的维护管理,才能有效发挥新型材料的作用,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真正起到节约能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GB50300-2013,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2]GB50207-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S].

[3]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规范[S].

[4]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S].

作者:童彤 单位: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