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谈特色学科建设策略

谈特色学科建设策略

一、主题推进策略

主题确定之后,要聚焦研究内容,汇集学科组成员的智慧,抓住一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而对于教学来说,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改变教和学的行为和方式,研究才显现意义和价值。我校则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加以实施。我们认为,课例研究是教师紧贴课堂教学的最有实质内容的研究方式,也是教师容易接近、善于采用、有利于发现问题和不足的研修内容。在课例研究中,教师进行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驱动的行动学习、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在实践经验上的反思学习。我们采用“同课异构”“、同伴观课”“、自主录像课分析”等方式,引导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以发展自我专业水平,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二、项目运作策略

项目管理一般将现有组织构架改造成项目型组织构架,是从具体任务出发,大致经由“现状调研、制定计划、任务分解、安排日程、项目运作、调整、终结”等环节,能有效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缩短实现变化的周期。虽然我们并不是为了改变组织结构而将工作项目化,或者改变组织结构适应项目,但遵循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和方式,将主题研修项目化实施,按照实施方案制定,确定目标,明确进度、时间要求、预期效果的流程,可以形成有目的、内容、任务、标准、成效融合的系列化、结构化的研究过程,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避免随意性、被动地位和无疾而终的状态,切实改善教师的教学。近年来,普陀区围绕着有效教学研究论题开展了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课堂的有效互动、三维目标的实施与评价、有效教学视野中的课堂规范、有效教学视野中的课堂分析等专项,每一个专项都形成了“理论建构”、“区域推进”、“课例分享”成果,原本沉默的教师发声了,原本封锁的思路开拓了、原本隔阂的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交流活跃了,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师参与课堂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区域研究和推进的方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由此我们尝试运用“主题研修、项目推进”的形式来实现集体课改攻坚,形成了“课题立项、同伴合作立项、专家介入立项”等多种运作方式,使得各学科组选择的研修主题通过项目加以落实,形“设计、实施、总结、反馈”的运作程序,并将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进项目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教学经验、资源的横向分享和纵向传递。

三、标准引领策略

我们围绕着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思想在教学上的表现,在对相关研究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基于教学基本环节以及初任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三个层次的评价标准———《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教师工作标准》,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的操作化研制,形成了四级指标体系,提出了检测指标,即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的整体发展,也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自我检测和评估,明确改进方向。以此来开展基于我校校情的教师专业梯次递进的实践探索,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四、全员发展策略学校采取定期跟踪评估的方法帮助教师对规划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形成了立足教师自身、关注过程研究、致力于改进提升的行动模式。建立和实施教师实践改进模式的具体思考是:首先要了解教师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根据教师的需要设置具体的活动。其次,加强专业引领。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校内外教师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聘请专家全面、适时的介入教师的直接实践,形成专家引领与自觉发展相辅相成的局面。第三,聚焦实践探索。学校的工作基本思想是找到有效教育策略,并不是解决理论问题,所有主题和项目最终不需落实在实践环节。第四,不断的总结和提炼,形成好的经验做法,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发展。

作者:王春花单位: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