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石油高校学科建设

探求石油高校学科建设

一、石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强、转化率低

石油高校是我国石油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科技成果整体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科研管理体制落后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众多的科技成果未被有效开发和转化,仅是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各石油高校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转化渠道不顺畅、转化体系不完善、转化周期长等诸多问题。

(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石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前几年的“扩招”,石油高校的学生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相对于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条件建设略显滞后,学生培养质量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实习基地偏少,培养工作与企业实际需要结合不紧密,存在脱节现象;学科专业的相对稳定性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易变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其速度快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高水平教育创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氛围、培养条件与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存在明显差距,国际化程度不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石油高校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思路

依托国家、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凝练学科方向,凝聚创新团队,构筑学科平台,继续保持现有优势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优势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发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特色学科,促进学科结构优化。以石油主干学科为基础和切入点、结合点,发展海洋石油工程、生物工程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学、煤层气工程、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学科领域,建立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突破点,构建和谐发展的学科生态,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再次,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的全面提升。切实做好其他学科与石油学科的紧密融合、渗透与依存,使其他学科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资源配置中提供必需的条件,使学校所有的学科共同构成一个大的石油学科平台,形成依托石油学科优势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局面。真正做到高端引领、整体推进,逐步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石油学科”的奋斗目标。

三、石油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清晰定位、抓住核心,重点建设石油主干学科,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

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因此石油高校要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基础、特色、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国家能源战略,结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清晰定位、抓住核心,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为原则,重点建设石油主干学科,从学科队伍、学科方向、创新能力、学术交流、基础支撑、国际影响等方面打造石油主干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把石油学科做大做强。

(二)构建部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三级建设管理体系,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以国家重点学科或省部级重点学科为重点和依托,发挥引领带动、辐射示范作用,促进校级重点学科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全面发展,使其在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方面迈上更高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发展与石油主干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支撑学科和通用学科,充实传统优势学科的内涵;强化对基础学科的政策支持,把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学科水平提升的根本要求,切实通过优势学科的重点发展,对基础学科的发展起到牵动和支持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三级学科建设管理体系,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三)通过各级重点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构建学科运行新机制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新兴、交叉学科是学科建设主要的增长点,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也是科学研究最活跃的前沿。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是学科体系完善、优化及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学科发展的后劲往往集中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拓展上。当前,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立足各石油高校客观实际,通过国家、省部级、校级重点学科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尝试从成立研究中心(院所)开始,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对于一些可能产生重大突破,尤其在新能源领域能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项目、学科,在人才、经费、科研、评价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扶持重大科研项目,催生重大科研成果。

(四)设立学科人才特区,着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

杰出人才,构建多个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提升石油主干学科的优势和竞争力各高校石油主干学科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缺乏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大师,缺少真正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做到培养与引进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专职与兼职、长期与短期结合,建立多层面、多类型、国际化的人才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杰青”“”及部级教学名师的培育工作。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必须切实注重团队的层次性、稳定性与学术性等基本特性,要注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优化,努力构建以学术大师、高水平的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为学术骨干和大批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的学术队伍。选择部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试点设立“学科人才特区”,试点“特事特办”,营造个性化的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用人环境、工作环境等。

(五)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构筑高水平学科平台

为石油石化优势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奠定良好基础积极适应国家油气资源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加强学科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追求卓越。建立高水平学科平台,通过平台内的石油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将油气资源领域传统优势学科方向凝练为优势更加突出、研究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方向。使该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学校品牌,具备鲜明特色与明显优势,凝聚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形成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得高水平创新性研究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解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与转化中的重大科学理论与关键性技术问题,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六)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优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催生重大成果

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的职能和作用,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规范学科的建设水平评估和建设效益评价;优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强化学校对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明确校、院、中心、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学科带头人的任务和职责,形成高效、通畅的管理运行体系。实行“绩效预算、滚动投入”的经费管理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的预算论证和支出审核,确保学科建设投资效益,催生重大成果的产出。

作者:王建升单位: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