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陶艺中的广彩传承

陶艺中的广彩传承

提到广彩就不得不说到其发展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织金”。起初广彩多选用红色和绿色来进行装饰,很少使用金彩,金彩一般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修饰作用,多用在器皿的边缘做装饰。到了嘉庆年间,随着色彩的运用变得越来越丰富,金彩的使用范围也大大增加,带给人一种织金堆玉的感觉。直至今日“织金”已经是广彩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之一。广彩起初属于外销瓷,所以在修饰的手法上大多是临摹西方的图案、学习西方的绘画技巧。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广彩艺人在明代彩瓷的风格上,通过借鉴西方的绘画技巧,结合岭南地区的风俗特色、当地人的审美喜好以及岭南地区所特有的人文风景、事物,进而巧妙地描绘出了吉祥而又传统的图案,使得广彩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岭南艺术风格。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是广彩生产的全盛时期,直到19世纪中后期,广彩生产还处在良好的状态。但是到了19世纪晚期由于供求关系和对外贸易的多重原因导致广彩开始日渐衰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外贸萎缩,广彩生产从发展顶峰衰落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广州政府组织建立广彩工艺厂,广彩艺术一度重焕生机,但是后来又因工艺厂私有化,经营效益不好,艺人流失严重而衰退。目前多数从事广彩行业的人都以家庭作坊这一形式进行创作,只有少部分较有实力的艺人开办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从事具有个人风格的广彩创作活动。

虽然广彩是外来工艺技术与本土彩绘瓷相结合的产物,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彩已经深深打上了传统民族艺术的烙印。它曾经在历史的艺术殿堂上辉煌过、实现过它的艺术价值,但现在广彩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却令人忧心忡忡。为什么广彩有着很好的历史文化基础,却在今天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容乐观的局面呢?这样的情况给当代陶瓷艺术从业者敲响了一个警钟。随着广东许多高校美术专业的办学思维的不断扩展和艺术专业老师对广彩艺术的日益关注,近几年来广彩也由师徒式的传授模式开始逐渐转变,走进了广州地区大学陶瓷艺术教育课堂当中,但是还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开设了广彩课程,并且课程设置又多以选修课程、外聘广彩艺人为临时教师的主要授课形式。就目前广彩进入高校后发展的情况来看,有以下特征:在广东省众多高等学校中,知道广彩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美术类学生也没有多少人能详细了解;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多是引用了较为成熟的学院派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陶瓷艺术的时候比较难将其和当地的特色陶瓷艺术相结合,也很少有新的内容拓展视野;当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广彩时,都会被广彩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作为广彩传承人之—的许恩福,40余年来对广彩艺术进行研究和创作,在花鸟、山水、动物的创作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许恩福也是一位走进大学课堂传授广彩的艺术家。他不仅在广彩艺术课堂中耐心细致地因材施教、传授方法,而且关注当今大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和发扬。他常说到,只要当今的大学生愿意学习广彩,他就会尽自己的力量教授。对于广彩教学,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说:“由于广彩的入门对于刚接触的初学者来说还是颇有难度的,所以我起初会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选材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素材进行练习。学生们经过一定时间规范训练,对广彩有了初步了解,他们的绘制技巧也有所进步后,就引导学生寻找灵感再加以创作,而对于技巧较高的学生,内容由老师来定,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的创作和技巧的提高。”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美,通过对周围的造型及色彩进行提取,更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捕捉、发现大自然的瞬间美;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题材,从表象中寻找内涵,激发其对事物的再创作思维。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可以从对事物不同的认知中,以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和赏析,并且发现所创作出作品的不同视角之美。只有带着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去创作,才能减少千篇一律的作品出现。许恩福现在还是会定期去广州地区多所学校授课,在他的生活里只要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广彩这一传统艺术并引导他们创新使用,就是有意义、值得去做的事情。由此可见,关注当今陶瓷艺术的教育,重视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广彩发展的趋势所在。

“过去数千人从事的广彩行业,现在老辈工匠剩下不过二三十个”,这是许恩福在面对广彩如何传承下去的问题时发出的感叹。倘若真的如此,广彩自身都难保,还谈何把广彩应用于当代陶瓷艺术教育之中呢?广彩犹如本土特色的一个缩影,连接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作为珍贵的艺术文化载体,它所表现的是广彩艺人在各个时代的精神世界、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他们在创作广彩时执着追求的精神,所以如果我们只是把广彩艺术以单一形式进行独自发展、使其变为孤立存在的状态,那它将很难再继续发展,因此一定要将它在大的艺术氛围里与各种艺术样式共同发展。同时广彩所蕴含的广州历史文化、岭南艺术的实用性、美观的理念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复制、临摹前人的一切,而是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传承、创新。把广彩艺术的审美文化引进到当代高校陶瓷艺术课堂上,不仅能活跃高校的艺术氛围,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这种地域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了当地人民的情感、美好心愿以及审美的趣味,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所以我们要以广彩这一传统艺术的精髓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其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借鉴传统艺术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让其作品更加具有多面的艺术语言。

广彩由于地域性等因素尚未进入公众熟知的主流陶瓷艺术范围之中,在比较正规的陶艺展览、学术研讨会中很难看到广彩作品。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如今广彩艺术家的成就和努力也慢慢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当代主流艺术的交流中也突显了其特有的价值,在许多有影响力的高校、行业协会、艺术博物馆、画集已经关注和引荐知名的广彩艺术家加入其中。但总的来说,因为所有广彩艺人的整体艺术水准较为一致,从产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的最终目的也往往是追求商业价值,这样就对广彩本身的突破性发展产生了局限。虽然一些有文化、有追求的艺人在偶尔的一些非商业性作品上也大胆地进行尝试,但是这类作品的数量少之又少;其次由于广彩在创作技艺上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限制了广彩作品以及广彩艺术家的共同发展。但如果将广彩艺术引入当代陶艺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扩大传播范围,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会熏陶到广彩教师,这样也有利于他们自身艺术修养的的提高。

广彩这一具有地域性和传统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给岭南文化注入了丰富且鲜活的文化血液,理应成为民族艺术创新取材的丰富来源,同时它也是当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头,所以说广彩文化是广彩艺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在突飞猛进的市场经济社会下,广彩也面临着具有突破性的抉择——如何打破一直以来认为广彩仅仅是一项工艺美术这一固定的观念,让从事广彩行业的人们打破传统意识的束缚,尽快加入到“主流”陶瓷艺术的行列中。这既是传统民族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也是更好传承、创新广彩的必经途径之一。在当代陶瓷艺术教育中更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观念,要不断地引进广彩的文化理论、设计理念,这将会对行业人员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也能培养学生综合性创造力。正如文中所提到的,对广彩艺术的传承并非是保守地继承前人所留下的文化与技艺,而应该学会根据时代的发展,灵活地将其运用到陶瓷艺术及设计等相关领域的艺术创作之中。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把握住时代、本土艺术的魅力,是之拥有更加广阔的设计之路,广彩应用在当代陶瓷艺术教育中会是“双赢”的选择,因此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发展、创新和传承广彩艺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修林胡静滢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