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艺教学论文

陶艺教学论文

陶艺教学论文

陶艺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活陶艺教学改革市场

陶瓷自远古时代就进入了人类的生活,由最初粗犷、简陋的陶器到细腻、精美的瓷器,陶瓷始终与人类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陶瓷是必不可少的用品。20世纪90年代,生活陶艺以新的内涵和面貌出现在国人的生活中,并以迅猛之势发展起来,它进入到家居、餐厅、茶室等,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亮点。生活陶艺的兴起引起了教育产业的关注,一些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了生活陶艺课,以满足社会对生活陶艺创作人才的需求。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最早将生活陶艺作为一个学科的院校,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然而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严重脱节,学生在课堂里很少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都市文化对陶艺的需求,这导致了生活陶艺课目的没有真正得到明确,课程结束时往往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学生也处在较盲目的创作状态,学校与学生的经费投入后,最后生产出没有价值的产品或者说完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最终会导致学生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取大胆的教学实践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市场意识的培养

1.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

教学与市场脱节是目前陶艺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课堂上,我们侧重于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技巧与工艺,从而忽略了市场意识的培养。由于缺乏市场概念,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显得比较盲目,主要表现在:不了解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什么类型的陶艺用品,不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不了解陶艺在生活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不了解什么样的市场价格可以被消费者接受等。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措施,首先开设生活陶艺市场调研课程,安排学生到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的市场中去考察,了解现代都市生活用品市场,了解现代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动态,了解现代城市人们生活的审美动向。只有从市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才能够把握时代所给予我们的命题。另外,安排学生到陶瓷生产产区中去调查市场现有的生活陶艺的行情,了解目前生活陶艺创作动态,了解生活陶艺在市场中的价格。通过调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及社会责任感,生活陶艺就是依赖于生活的“副产品”,什么样的设计能得到市场的青睐,什么样的价格能为市场所接受,什么样的作品能主导陶瓷产品市场的潮流,我们都可以从市场实践中得到检验。

2.学校应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学校是以教学为主体的机构,在传统思想中,学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介入市场往往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与市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为这样可以保持学术的纯粹性。然而,生活陶艺是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一门学科,它的健康发展必须来源于社会与市场的支持,社会认知程度越高,它的生命力就越强,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开设生活陶艺课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日本、韩国,生活陶艺普及得非常好,陶艺品渗透到每个家庭生活中,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陶艺不仅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日、韩生活陶艺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陶艺教育中的成功。校方为学生与市场搭起了销售的桥梁,他们把市场上的销售信息及时反馈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向,这样效果非常好。学生的作品在市场中得到了认可,倍增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可以缓解学生在制作经费方面的压力。日、韩生活陶艺教学的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学校可以设立艺术公司,将学生的作品推向社会,使教学与市场产生互动,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二、注重生活陶艺审美观念的培养

现代生活陶艺创作要反映当代文化背景和生活的本质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个性、自然性、亲和性几个方面。

1.个性的体现

随着社会个性化文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生活陶艺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越来越受到艺术家和大众的喜爱与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是生活陶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使生活陶艺呈现出艺术风格多样化以满足现代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个性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生活陶艺的风格,同时它引领了生活的时尚,提高了观赏者的审美认识。过去,我们在教学中也提倡个性化创作,但是缺乏与市场和生活实用价值的联系,致使创作针对性不强,并且受到西方现代陶艺创作观念的影响,容易夸大个性的表达,而忽视了审美与实用的合理性。

2.自然性和亲和性的体现

生活陶艺具备自然性和亲和性的审美特点,一方面表现在材料与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是人类情感语言与自然性的亲近融合,体现了人性与物性的统一。由于工业化生产模式席卷了手工业生产社会,造成人们生活在一个机械美、技术美的设计世界以及丧失人性的高度理性化的环境当中,导致人类审美的标准化、机械化、单一化,从而逐渐产生冷漠感和厌倦感。这时人们对自然越来越有家园般的珍惜和依赖,生活陶艺以其自身的陶瓷材质,给人以自然、质朴、亲切之感,适合了现代人类的审美心理,注入了生命的活力,释放了情感与心灵。因此,在教学创作中,要引导学生去了解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只有创作出有个性的、有自然美与亲和力的陶艺作品,生活陶艺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三、注重生活陶艺人性化设计的培养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它综合了物品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物的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生活陶艺创作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物以“人性化”品格,在这方面,日本的生活陶艺可堪称楷模。凡接触过日本陶艺的人,无一不对日本生活陶艺无微不至的设计理念感动不已,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宗旨,这些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让社会上更多人感到世界的温暖、人类的爱心和人与物的和谐亲近。在生活陶艺教学中,我们应提倡人性化设计的观念,让学生用心去关注人、关注人性,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去打动人,使生活陶艺在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观众。

四、提高工艺制作水平

生活陶艺创作除了要有市场意识,有良好的审美理念,还必须具备精湛的工艺水平,才能最终被市场接受。工艺是陶瓷艺术创作的基础,一件好的生活陶艺品应该是集审美、实用与工艺为一体的。在生活陶艺教学中,工艺仍然是我们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教学是阶段式的,课程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使得学生在课程里很难完成生活陶艺对工艺制作的要求,往往是花两天时间构思一下,然后仓促地进入制作阶段,由于课程的不连续性,学生还需花一段时间恢复和熟悉工艺,才能进入创作状态。课程结束时,学生的作品在工艺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如坯体过重、开裂、釉面粗糙等等,这样的作品是很难进入市场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我们的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①建立良好的课程配置。可以把拉坯、泥板成型、泥条成型、装饰生活陶艺课变成一个系列的循环课程。前面的几个课程是为生活陶艺创作课程作一个铺垫和积累,学生经过比较扎实的基础训练后,工艺和制作经验都得到提高,然后进行创作比较得心应手。②实行工作室制。由于陶艺制作的周期性和连续性以及工艺经验的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只有工作室制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工作室制的陶艺教学效果已经得到很好的验证。

结束语

经济繁荣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消费,追求生活的意趣,生活陶艺的个性化、生活化、情趣化的特征满足了大众的这一心理。生活陶艺包含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也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神。生活陶瓷的艺术化是普通百姓最能接受的,它既有使用价值、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然而就目前来看,生活陶艺的推广与普及是远远不够的,陶艺界也缺乏一支真正具有专业化素质的生活陶艺创作群体,生活陶艺也未能形成一种新的面貌让大众认知。学校是培养生活陶艺创作型人才的摇篮,它培养的人才的优劣将对生活陶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推动生活陶艺课教学与市场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生活陶艺创作人才,让他们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使生活陶艺得到推广,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陶艺、喜爱陶艺,这对整个陶艺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著《说陶论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

[2]吕金泉《生活陶艺的文化变迁》,原载于《装饰》,2004年第12期

陶艺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陶艺教学 陶瓷艺术 误区 方法创新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各国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已将陶艺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将陶艺作为本科生的重要素质选修课而加以开设,但教学方法上还需进一步创新。

1.陶瓷艺术的特点

泥土滋养着人类,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彩陶、青瓷、兵俑、玻璃瓦等无不是泥土烧制而成的。曾经遍及全国各地的生产泥土艺术的民窑官窑,还在延续着它迷人的生命,这就是制陶工艺,简称“陶艺”。陶瓷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许多做陶的艺术家们把它描绘成是具备“土”的纯朴、“火”的物理催变、人的“灵”性创意的独特艺术。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时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人们依靠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现在简单分类有:童陶、成陶、传统陶、现代陶和创作陶,或有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之分。

2.陶艺教学的误区

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陶艺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创新教学也成了素质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但在教改的进程中,教师在认识上、做法上多少存在着走入误区的现象。

2.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

陶艺的理论教学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抽象思维和好的教材。但目前高校专业的陶艺老师普遍较少,理论人才缺乏,学生没有参考教材,我曾在图书馆找到一本所谓“现代陶艺”的书,实际上书中的陶徐曲及其紫砂陶艺艺品只是现代的“活人”做的陶艺。可见,现代陶艺在理论上是相当匮乏的,且多不正规。此外,许多老师虽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但实践操作技能太差,无法给学生系统地演示,甚至连拉坯制作的基本方法也不会,作品的档次较低,无法使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可见,现代陶艺实践与理论的脱节的问题将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着。

2.2过分强调制作的工艺性,仍然是以制作技巧教育为主。

有的老师简单认为陶艺不外乎做些瓶瓶罐罐,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艺教育的发展。陶艺教学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地递进,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2.3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

过多地强调了传统的造型和图案,学生在本年龄段所感兴趣的内容得不到学习和创作。还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上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形式,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形式,没有从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上去考虑,这是不对的。目前在陶艺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把立足点放在前人总结的经验上,教师很少去发现和更新内容。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固定规范的步骤教授给学生,而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似乎成为一种“标准”。

2.4教学素材与学生实际欣赏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衷的大相径庭。教师在陶艺教学外没有关注学生平时所感兴趣的东西,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的教学脱节,造成部分学生对陶艺的兴趣逐渐减弱,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所以,从接受者来看,大学生固然不缺少对陶瓷的感情,然而确实谈不上他们对现代陶艺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艺的看法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再加上我们教学传授上的不力,学生的真心欣赏、潜心钻研的热情自然很难调动起来。

3.陶艺教学的方法创新

陶艺教学应由传统的“作坊式”传授变成师生成为课程的共同开发者,一起参与知识的体验、创造过程。教师应结合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与其他民间艺术结合起来,汲取民族艺术的养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方法。

3.1建立陶艺基地。

学校为陶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在生活实践基地设有陶艺教室,备有转盘、竹刀、操作台、电窑等硬件设备。还专门聘请了宜兴的陶艺老师来给学生上课,使陶艺课程的开发在技术上、资金上、人力上得到了保证。

3.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校制订应陶艺课程的实施纲要,制订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和课程目标。为了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要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教材。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培养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在完成作品后,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全时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3.3分层次培养,发现陶艺的好苗子。

低年级时就要让学生初步感受陶艺文化,了解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雕塑艺术的教育――象形捏塑,培养学生对陶艺的情趣;中年级学生要了解器皿的结构种类,能制作紫砂花盆、笔筒等简单器皿,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创造精神;高年级学生要掌握紫砂刻绘的方法,学习刀法、刀具的运用,能进行陶装饰品的刻绘,培养热爱生活和审美、爱美的情趣。通过分层,从中发现陶艺的天才,发现热爱陶艺的好苗子。

3.4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玩泥”是人之“天性”,我们学校还开展了陶艺节活动,各班先指导学生按动物、人物、生活、科技等系列进行陶艺制作创新实践活动。在操作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教给了学生基本的泥条泥板成型、徒手捏制法后,通过组织讨论、尝试操作诸环节,激发学生思维。学生以小小陶泥为载体,或捏、或压、或卷、或叠、或雕,无限的创意伴随着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总之,在现代陶艺教学中,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理论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知识,陶艺教育动手动脑,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体现了综合学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这不仅仅是把现代陶艺设计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确定教学方向,为不同的市场需求培养具有思想文化境界和民族精神的高素质现代陶艺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陶艺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较为系统化的高校陶艺教育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开设陶瓷学科专业;其后,5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相继成立,使得国内陶瓷艺术教育进入发展阶段。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现代陶艺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时代。高校也开始逐步对原有的课程及陶艺理论进行了重新审定和拓展,对最初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良。然而,尽管高校陶艺教育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发展初期阶段,并且也逐渐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国际艺术领域,但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与瓶颈。而其中首要的问题便是研究成果与陶艺教育体系的脱离,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机构投入到系统性的研究中,并且同时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上完成了一系列当代陶艺知识框架的构建。然而,这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内高校陶艺教育的整体模式。首先,当代艺术语境下陶艺领域所发生的多重变革形态并未能及时地进入课程,进入学生的视野;其次,当代陶艺的相关研究方法、创新观念也未能正确地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自觉的思维空间。笔者认为,当下的陶艺高等教育应该是技术教育、艺术教育及思维观念教育三者的综合。一方面,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积淀为陶艺教育提供基础技术及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从创作观念上对陶艺教育提供高级启蒙及艺术自觉的顶层结构。因而,当代高校陶艺教育亟待从传统“授人以鱼”的思想中脱离出来,从多重维度针对当代陶艺发展特点进行合理变革。

高校陶艺课程教学现状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陶艺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综合类高校及专业类高校两种,二者分别在教学思维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前者偏向于基础知识及理论框架的初级教学;后者则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均是针对不同培养计划及方略而制定的,并无绝对的优劣势可言。但事实上,二者在教学方式及方法的运用上,均存在各自的弊端。

首先,综合类高校虽以理论教学为主导,但其理论框架所涉及的知识面往往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尤其是在陶艺的历史及工艺等基础层面缺乏系统化的授课方法,学生往往仅有大致的了解,而并未从本质上得到充分认识。尽管其会在陶艺实操课上接触到这些工艺,但往往流于形式,浅尝辄止,陶瓷工艺中许多繁琐的细节往往被忽略。而专业类高校往往由于对工艺技法的过度偏重,导致人才培养方向容易偏向技术型。学生的思维理念往往被束缚于传统工艺技法的框架之中,从而失去独立、自觉的创造力,因而也难以成就较为全面的陶艺人才。

其次,由于传统陶艺教育的话语体系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结构,导致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不足,难以及时吸收和容纳当代陶艺中诸多前瞻性、实验性的创作观念。当然,这一因素并非是当前我国陶艺领域的研究状况滞后所造成的,而是因为优秀而先见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地整理归纳,进入高校陶艺课程内容之中。研究成果到陶艺教学体系之间的转化率持续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陶艺教育未能将学生的视野拓宽,而是局限于某一类相对固定的创作经验与艺术观念之中,教学内容保守而缺乏活力。因而,国外倡导多元化发展的艺术思维模式并没有从源头上根植入学生的内心,这也是导致高校陶艺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不高,思维相对保守的关键因素。

同时,当前国内高校的部分陶艺课程设置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譬如,许多高校陶艺专业的教学任务是按工艺或艺术种类来划分和安排的。在教师教授的过程中,也是按照独立的学科及课程门类进行按部就班的授课。这样一来,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往往是独立的、零散的。那么,在深入创作实践过程中,他们也往往只会在某一类特定范畴进行构思、设计、创作,或偏重造型,或倾向装饰,而缺乏相应地跨界及交叉性结合。当然,这也与部分授课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观念有着重要关联。

除上述之外,还有不少直接或间接性因素。譬如,高校陶艺教学的思维导向也存在部分偏差。目前,无论是部分课程教材,抑或是授课人员,往往将陶艺教学的重心过多地关注西方,以及韩国、日本等,而忽略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本土性、民族性基因。这就导致学生容易盲目地崇拜和模仿国外的陶艺形态,甚至是思维模式。尤其是一些激进主义者,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将西方陶艺中的部分形态元素照搬到自身的创作中。这些均是当代高校陶艺教学中出现的普遍弊端。

高校陶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1 重构教学模式

高校陶艺教学目的,归纳起来,即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观念与意识,并引导思想性、原创性的形式创作。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便是需要营造自由、开放、多元的艺术氛围。在常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融入各种流派、风格的陶艺家创作样式及思维观念,帮助学生构建感性的创作经验。其次,陶艺的各种工艺、技法相对复杂,所谓“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任何细节部分都可能影响最终的作品效果。因而,仅仅只是以动手为目的的简单“体验式”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因而,从原料、成型到彩绘、装饰、烧制等等这一系列过程,均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系统性流程的尝试。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当然,眼观终究只是建立起感性认知,以及积累创作经验,教学效果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去领悟。在此基础上,注重发掘学生思维与材料的关联式思考能力与潜力,通过与材料及工艺的亲身接触,切实去感受来自泥土的触感、湿度、温度,并将这些情感体验转换为感性或理性的创作灵感。

此外,还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法。由于大部分高校的陶艺教育远离陶瓷产区,因而学生往往难以进入生产制作一线,实地考察并接触深层次的工艺技法。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新近陶艺创作资讯,便需要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平台。不论是图文资料,还是创作视频等等,均能够从精神思想层面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而通过对陶艺历史传承、工艺技法等内容的分门别类的讲解论述,能够在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并巩固其理论知识框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互联网多媒体渠道及平台正在面临转型和升级,越来越多的传播形式陆续呈现出来,典型的入微博、微信等等。在教学程序上尝试以“问”导学法。将惯常传输式的授课程序“理论――赏析――制作――总结”改变为启发式的实验教学程序,即“课程要求――发现问题――理论学习――调研与分析――创作实践――方案制作过程记录”。这一教学程序的改变,让学生在整个课程中一直伴随解决问题而进行,达到在问题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创作中提高的目的。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吴冠中先生曾提出“既要尊师重道,又要离经叛道”,这恰与高校陶艺教学的特点不谋而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开放灵活的思维模式对于陶艺创作的重要性。而若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也要求教学者运用各种开放性思维,在教学细节中融入个性与反叛思维。对于教学者而言,首先,要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意识。不论当代或将来高校陶艺教育发展的主流形式如何,教学者的任务是最重要的。陶艺教学永远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而作为高校陶艺课程教学工作者,必须做到知识广博、思维灵活,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有时甚至将这些闪光点最大化,以尽可能鼓励并保护其开放性思维。其次,运用“联想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陶艺或具象或抽象的形态特征,对其中的造型、纹饰、色彩等结构语言进行提取。并就这些形态特征鼓励学生多作一些大胆的联想与想象。有时甚至是一些工艺上看来不够成熟可行的方案,仅仅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第三,提升艺术修养,激发创新灵感。对于陶艺创作者而言,除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及丰富的创造力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和眼界。社会真正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做出新奇物品和事物的设计师,而是能洞悉时代潮流,再把它表现于形态的设计人才。因此,在陶艺专业教育中,我们应当加强学生历史、地理、文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使其敏锐地了解社会环境和人的需求,深刻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汲取其中的营养,也能洞察世界发展方向。

3跨界交叉的课程设计

学科之间的跨界研究已逐渐成为当下研究领域所共同关注的论题,许多相对独立的学科,往往由于跨界的交叉,产生了更多不一样的研究成果,并破解了一定的难题。事实上,不仅只是研究领域,教学任务中得课程设计往往也需要这样的尝试方法。对于当代高校陶艺课程来说,仅从教材来看,其跨界交叉程度十分低下。大部分均是以独立的工艺、技法形式出现的。譬如造型艺术中的浮雕、镂雕等,以及装饰艺术中的青花、粉彩、新彩、色釉等等。事实上,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基本知识面覆盖的基础上,多鼓励促发学生将各种工艺技法进行结合,并分别从理论及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实证。如此,便可深层次地培养并拓展学生的实际表现力。例如,原本以青花工艺出现的传统纹饰,将其以粉彩、新彩等釉上彩工艺表现;原本以瓶器为主的造型,换以不规则的雕刻手法来表现之。甚至原本仅作陈设之用的器物,通过一定的变化将其转化为室内装饰中的装置型陶艺作品。

陶艺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硕士;开拓;创新;教育;陶瓷

1 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硕士

(1)“艺术”的概念。“艺术”在古拉丁语中为“ars”,意思为“技艺”,其含义之广,囊括手工技术、模仿、魔术、建筑术以及烹饪术等,还包括政治术、辩论术等;然而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艺”来源于甲骨文中的“艺”字,意为种植,是人在种植的象形字;《诗经·唐风·鸨羽》中有:“工事糜烂,不能艺稷黍”。

(2)“艺术硕士”的概念。艺术硕士分为艺术硕士创作型(Masters of Fine Arts,简称MFA),其最高学位就是MFA和艺术硕士研究型(Masters of Art,简称MA),其终极学位是Ph.D(博士学位)两个方面。中国MFA课程的设置,分为核心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个方面,核心课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等;方向课包括不同学科的专业课。以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院设计艺术学方向为例,与其他地方的公共课不同,核心课是以艺术理论专题和创作方法专题研究的方法进行。

2 艺术硕士的开拓

(1)艺术硕士课程设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分核心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核心课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方向课是为了学生进入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而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得到提高;选修课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而设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国内艺术硕士院校培养过程。国内院校培养过程是指按照培养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经相关课程学习和创作实践,使艺术硕士在知识和创作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其塑造成一个合格的高层次艺术人才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涉及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创作实践等阶段。学位论文的评阅及毕业创作的评审是着重审核艺术硕士是否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所从事艺术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攻读艺术硕士专业人员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并经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认可后,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有2位专家评阅(校内校外各一名)。答辩委员会有5位专家组成,应有来自社会美术专业团体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导师可到席,但不担任答辩委员)

(3)艺术硕士院校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指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教育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和对结果进行检验。艺术硕士质量评价的两种常见评价方式有艺术硕士考核制度与艺术硕士毕业创作实践。艺术硕士培养质量评价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对于毕业创作设计,就要求每位攻读艺术硕士。

3 艺术硕士的创新

(1)将部分课程从“课程制”转为“课题制”的教学模式。以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陶瓷方向为例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改变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创作中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将部分的课程安排从“课程制”转变为“课题制”,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艺术创作的课题为训练内容的“课题制”。“课题制”是指围绕具体的美术创作课题进行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去在每门单一课程中所学内容,在创作时需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一般会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而“课题制”有真做、陪做、虚拟等方式。以美国顶级陶瓷院校Alfred University(艾尔弗雷德大学)为例在陶瓷类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研究生手册)中,有明确规定:在第四个学年,教学员工会以书面的形式邀请学生呈递有关被呈现在画廊展览中作品的陶瓷艺术论文。并且,学生将被要求与单独以及所有的教职员工一起工作。最终,教职员工会从展览中挑选部分作品收藏于艾尔弗雷德的ScheinJoseph国际陶瓷博物馆的Glory Hole部门收藏。如此一来,艺术硕士生在压力下,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加,同时,学校这样类似的硬性规定“课题制”实行过程中,学生与导师不断交流,使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钻研精神迅速提高。

(2)拓展“双导师制”的合作模式。艺术硕士的教育与学习中,优秀的教学队伍是强化培养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于是,是否具有一个符合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曾经风靡全球的顶级艺术设计学院——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艺术学院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对我们当代艺术硕士教育和学习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其“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的艺术硕士教育和学习管理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背景,陶瓷设计和陶瓷艺术设计创作的特点,陶瓷方向的艺术硕士“双导师制”可以采用校内导师间互相合作、校际导师间互相合作以及校企导师间互相合作的模式。校内各导师间合作模式可发挥学科间的综合的优势、推进校内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在学科交叉的氛围中,可以不断的激发艺术硕士生们的创造性。与景德镇陶瓷学院不同,艾尔弗雷德大学在陶瓷类艺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研究生的必修课和对应学分是:课题研究:陶瓷艺术方向:课题:陶瓷研究生研讨会*2学分;高级陶瓷*20学分;原材料*2学分;釉料的配制*2学分;世界陶瓷史*4学分;论文陶瓷艺术*20学分;论文报告开题*4学分;工作室选修课*4学分。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各专业导师间相互合作,交叉地系统地学习有关陶瓷类的各项知识,从原料的制备到具体工作室中艺术品创作的实践,而不仅仅只限于自己导师的强项专业的学习。

而导师间的合作,可通过实行“课题制”教学模式带动艺术硕士生以科研项目或大型艺术创作项目的方式,以艺术展览为依托,推动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学习。校际导师间的合作模式是指利用国外艺术类大学或艺术类科研机构等学术资源设立平台,设置交换生等项目,使艺术硕士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导师指导下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学习,近而促进校际导师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伟.“三位一体”搭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平台[J].装饰,2008.

[3] 郝新生,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 爱因斯坦文集[M].商务印书馆(第一卷),1983.

[5] 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陶艺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学;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20-01

在我国,陶瓷艺术是一门依托于陶瓷全行业发展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特殊性与广阔性,这也将是陶瓷艺术专业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进步的源泉动力。因此,需要我们对陶瓷艺术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想方设法将陶瓷艺术教学办好。

一、陶瓷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陶瓷艺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象征,它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对人类历史文明有着杰出的贡献,记载了中国人民艺术发展的历史,彰显了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的最重要的骄傲之一。现如今,虽已进入了工业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但陶瓷艺术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的时代价值。这不仅在于陶瓷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陶瓷艺术是古代人们开启人类智慧的重要之举,是帮助认识国家文明历史发展历程的重要助手。把陶瓷艺术文化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是中华民族的责任,陶瓷艺术教育是传播陶瓷艺术文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当今,陶瓷艺术教学有众多积极的意义。陶瓷艺术教学不仅能开发人的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素养,而且还可以传授艺术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认同民族的文化。陶瓷艺术教育既是一项职业技术的教育,更加是综合、多维、立体的教育。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工作重心点是把陶瓷艺术发扬光大,要做好此重心工作需对陶瓷艺术教育积极的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重视陶瓷艺术教育的地位。

二、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陶瓷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历了大半世纪的时间,但仍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部分的教育仍采用技巧的教学为主的教育观念,追求“经技入道”。只有技巧但无思想无创造力的人即是所谓的匠人,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跑,永远也走不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需要有独立的思想,有主动创造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具有对学术进行不折不挠的专研精神。否则,即是具有再好的技艺,也难以在创造山有所造诣。所以,如何对陶瓷艺术教育品位进行提升,如何使得陶瓷艺术精神在教育中发扬及如何摒弃掉传统落后的师承教育的模式等等是当前陶瓷艺术教育的难题。

三、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清晰界定陶瓷艺术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美术学校一般把陶瓷专业归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这是一个较为含混含糊的提法。首先,自由的陶瓷艺术和日常使用的陶瓷产品设计两者间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其在专业的范畴上,日用陶瓷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展上供展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创作思路及实现都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目前还不是一个把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划分为“陶瓷设计”和“自由陶瓷艺术”齐发展的好时机,但是要把此提上陶瓷艺术教育的议事日程上,作为一个陶瓷专业的发展目标,促进陶瓷专业的发展更加专业、更加深层、更加完善。

(二)加大美术院校陶瓷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陶瓷艺术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责任和目标有深刻重要的认识,教育经费的增加投入是协助支持陶瓷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学校需根据经费合理的安排配置陶瓷艺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合理科学地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的费用,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院校还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软件设施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除了聘请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之外,还可广纳民间传统陶瓷艺人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同时也可聘请专业技术造诣高的教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建立实践基地

陶瓷艺术实践的教学对整个教学的效果影响极大,实践教学是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其也是陶瓷艺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强陶瓷艺术的实践教学,院校很有必要建立陶瓷艺术实践基地,设置专门的陶瓷艺术教室,并且配置完善的实践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所需。在建立实践基地之后,学校还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对陶瓷艺术有兴趣的人都能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为广大的学生提供能让其充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空间舞台。

(四)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要想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也是必要。其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出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使得专业技能的教育满足适应市场的发展,其将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陶瓷制作工艺,激发学生对陶瓷学习的兴趣,并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的能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欣赏审美个性,激活学生创新的意识,从而使其创造出优秀的陶瓷作品。

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陶瓷艺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动机,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在形式上,陶瓷艺术教学应以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艺术设计构思进行多种可能性、多层次的尝试,带着目的性去需求变通的方法,寻求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联的学习方式。在此教学中,教室带领了学生一同实践,与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主体下,进行共同的创造、学习和体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够准地把握课程主题,同时对在这过程中所建立的假设进行超越课程本身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创造的境界,并且能够使学生最大可能地认知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意向及情感流露抒发,避免刻板,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创造能力和造型的表达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充分开放的方式把在课程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个人情绪情感特征等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课程的设置安排注重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院校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与教学课程相关联的信息,在思维和视野上开拓学习者对材料、造型认识的有限性。譬如,可以让学生常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工厂中,亲身去感受制作材料和陶瓷制作现场的气氛,捕捉自己对材料和手工艺的最原始的感动,从而培养他们那双敏锐的眼睛,培训他们进行实验时的能力胆量及探究摸索的兴趣。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陶瓷的材料或造型工艺特别感兴趣时,这就说明了学生思维已经和事物的原创状态紧紧地联系着,到此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创作灵性情绪进行细化并引导,在对材料的认识和技术认知上给予适当的以点带面的指导。通过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与学互动起来,自然地学生的创作思维灵感得以很好的发挥,原始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得以消解。

校企合作,开拓第二堂课。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施师带徒的教育模式,全面的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兴趣和目的,为学习者提供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淘汰过于旧的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学时尽可能使得学习者精通一门工艺技术,引导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陶瓷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中,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代陶瓷技术的教学中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与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认识与反省,并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以促进陶瓷艺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梅,范昭平.论民族院校陶瓷艺术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