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术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

美术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

美术教学要力求通过艺术情境的创设,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将美术教育与社会生活、思想意识有机融合。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一、由视觉感受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美术教师要善于从作品欣赏教学中发掘作品所蕴含的环保教育资源。教师可出示多幅美景图片再配上“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意境优美的诗句,这是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无限遐想的美景。如今,地球上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沙尘横行,植被覆盖率下降,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导致这些后果的原因就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理念设置的时候应该注重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在欣赏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意义,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增强自己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由主观动手创作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现场创作或书画展等活动,给学生一个环境保护的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思考通过环保主题作品呈现出来。通过这几年的辅导,学生在每一次创作中都有新收获、新感觉。课堂中,笔者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创作环保主题美术作品的具体方法是:

1.通过环保知识的学习确定美术创作的目的

现在环境问题是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以“地球、环境、人”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环保知识,使他们明确创作目的,启发学生以画笔为媒介表现地球长期以来遭受的磨难和环境遭受破坏的现状,表现人类在受到破坏的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发出拯救地球的呼声,从而指导学生完成环保主题绘画作品的创作。

2.通过抽象、漫画等形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意识

一幅让人一见倾心的环保主题美术作品,不但要构思新颖、形式独特,而且要色彩明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缜密构思,确定表达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要能做到表达出别人想不出的观念,可以采用抽象、漫画等表现形式,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环境保护理念自然地表达出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同时,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通过直观演示和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有人说,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只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将生活垃圾合理地回收、再利用,不但能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课件直观演示和学生设计制作相结合的形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应用不同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笔者利用课件演示用生活废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利用碎布头做出的各种美丽的布贴画,用树叶粘贴出的美丽图画。这些作品从绘画选材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拓宽了思路。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奇特的作品,激发了创作的欲望。然后教师让其分组、讨论、构思、创作,最后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并请各组讲述作品的设想、寓意等。笔者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肯定和引导。这样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废品也可以通过奇妙构思被创造成精美的工艺品,进而增强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

三、以合理的收纳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美术创作结束后要将物品进行合理的收集整理,这时教师需要及时提醒学生把各种工具和材料收拾好,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将边角材料和废纸等放到自备的材料袋中,下次创作需要时还能再使用。教师通过这样的收纳教育培养学生懂得节约是一种美德,环保是一种责任。经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长此以往,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而它又以独特的形式再现社会生活,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环保教育中应当也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美术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天然的联系,美术的创作之源离不开自然和人为环境。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环保教育的重要方式。从小抓起,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对青少年的日常教学中传播环保知识,让美术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作者:苏循娟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罗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