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伦理视觉下教育管理公正问题分析

伦理视觉下教育管理公正问题分析

一、促进教育管理公正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目标

在某种意义上说,重发展轻公正是近20年来我国各种决策和改革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一些人看来,发展是硬道理,公正是软要求。其实,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这种一般道理,对教育同样是适用的。教育改革要促进教育发展,发展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扩充,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改革也要促进教育管理公正,公正意味着平等地分配教育发展的成果,让全体国民更有效地共同分享教育资源。发展为公正创造条件,公正提升发展的价值。就教育的特殊个性来说,教育管理公正有着调节社会公正的作用,尤其需要强调公正优先的原则。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管道,它是导致社会分层的基本要素,通过教育过程,可以复制乃至加大社会不公,也可以减少和缓解社会的两极分化。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体现着社会公正,而且是社会公正的影响源。面对着我国社会两极分化加大的严峻局面,教育面临着价值立场的选择:教育制度是推波助澜,复制社会不公?还是力挽狂澜,再造社会公正?这是重大的价值取向问题。从教育制度伦理的立场说,我们理所当然必须选择正义和公道,即公正优先。所谓公正优先,强调的是必须把促进教育管理公正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真正用教育管理公正原则来规范教育改革行动,努力提升教育公正水准,并以此促进社会公正。这是现代教育的本性要求,也是价值冲突面前的道德选择。

二、从伦理学视角下反思教育管理公正

教育管理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最伟大的工具”。教育管理公正作为教育论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不仅仅关涉到教育本身的成败,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也都有着重要的衣衣。在对历史上的教育公正管和原则进行考察之后,结合国内教育公正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基于一种平等的原则,制定教育公正政策,构建教育公正机制,创建教育管理公正发展模式,强弱双赢的局面是可以实现的。

(一)教育管理公正:人人享有受教育权

教育管理公正的核心就是要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只有能够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权的教育制度才是公正的。罗尔斯曾提出公平三原则:自由的原则、机会的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并指出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优先于第三个原则。这既体现了自由,又体现了平等,最重要的是没有忽视差别这种事实,反映了“合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公平基准,保证了最大的最小值,或者说最好的最坏结果。“合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公平基准保证了最少受惠者受惠,如果最少受惠者都已经受惠了,则表明所有人都受惠了,也就是说,这种公正论表达了人人都享有受教育权的观点。这种教育公正论表明,人们应当普遍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而不是分摊本可避免的不幸和教育机会的损失。教育公正要求努力降低社会人群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应有的社会差距,力求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基本的教育。教育公正并不否认不同国家间或同一国家不同社会人群间在教育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差别。并非所有的差别均代表不公正,只有那些可避免的和不应有的差别才被认为是不公平。另外,公正与效率也不总是矛盾。效率是教育公正普遍化的保证,效率低下是不可能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普遍化的。教育公正不能普遍化,则意味着不能保证人人都享有受教育权。在这个意义上,效率是教育公正普遍化的基本保证,但是反过来则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如果仅仅追求效率,而忽略公正,那么这种教育制度是不合乎道德的。要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就必须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二)政府为教育管理公正提供政策保证

孔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如其往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洁身自好,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但面对教育不公正的现状,需要政府修补相关政策、健全有关制度,来解决教育公正问题,努力为教育公正提供政策保障。首先,创建教育公正发展模式,缩小区域差异。加大对国家教育资源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调整力度。把教育资源工整地投放于社会,增加对西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投放,鼓励优秀教师投身西部、建设农村。其次,保证教育品质的公正性,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也就是说,每个人先天的禀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正如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政府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存在于教育中闭锁与僵硬的教育制度,建立富有成效、充满活力的“开放型教育制度”,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先天智力不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追求高效率教学原则的科学教育方法。

(三)政府创建教育管理公正发展模式

完善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公正的重要环节,是维护教育公正已有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正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和整个社会遵循的原则,是促进教育公正的最有效措施。普及教育公正的合法观念,以巩固和推动交易公正的发展。通过政府行为,控制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问题。创造骨干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注重对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待遇问题。发展教师素质,增加培训经费,强大优秀教师队伍。确保“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促进社会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正确公正观,做到教育管理制度化

应确立以三好为目标,以机会均等为原则,嘉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公正观。为此,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纪律,不断使学生三好评选条件、奖学金评定条例及办法具体化、科学化、规范化,既有定性的要求,又有定量的指数,并适当地设置各种类型的单项奖,让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颇有目标,赶有方向,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在竞争中取胜,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充分发挥,集体意识不断得到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成才意识得到强化,激发全体学生为把自巳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材,而锐意进取,发奋学习的积极性。

(五)严于律已,处事公道

教育工作者的良好思想素质,对于公正原则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实行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目标的实现,制度、规范及原则的贯彻,都依赖于行为主体的实践。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刚正的性格,正派的作风,公正无私的品德,不追逐虚荣,不贪不义之财,无视特权,不搞政治人身依附,对上级不阿谈奉迎,对同事不“文人相轻”,对学生平等相待。引导学生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开展竞争,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满腔正气,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

作者:彭红兵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伦理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省教育厅

中国医学伦理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IS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