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伦理教学

伦理教学范文精选

伦理教学

伦理教学范文第1篇

公共关系伦理教学困境伦理从来不是公共关系教学的主要内容,从主流公共关系教材的体例结构可以看出,很少有专门的章节讨论公共关系伦理问题。这与公共关系的实用主义传统有关。“公关发展重工具理性,轻价值关照。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公关和广告、促销一样,被视作‘逐利’的工具,其本应秉持的价值和理念被忽略。”此外,公共关系伦理教学的困难还在于伦理本身的特性,伦理泛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不像法律准则有“他律”的强制约束,它主要依靠自律。一门学科的理论或职业方法、技巧可以通过传授习得,但是伦理不是简单的职业道德规范就能促成的,它根植于人的内心,需要体会、感悟,最终才能形成认同。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情境性问题,对公共关系伦理的简单理解,并不能应对复杂的情景问题。关于伦理教学,西方学者有过讨论,认为情境对于伦理教学非常重要,有几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情景化理解。第一,案例教学,给出一个公共关系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大家以伦理理论和规则为基础,对呈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进行道德想象和价值评判。第二,模仿。模仿是有效的经验学习方法,其目的不是考察学习者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而是通过模仿案例中的角色,唤起学习者的情感,再现真实生活。第三种教学法被称作“故事讲述”,让学习者约访公关行业的从业者,了解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公关伦理问题及其体会,并讲述这些故事和自己的想法。以上三种教学法都有助于丰富学习者对公关伦理的认识和体验,但学习者接受到的是间接的、过滤了的经验,缺乏“以我为主”的直接参与,本文介绍的PBL教学法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二、PBL教学法及其在公共关系伦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PBL教学法概要

PBL教学法,也叫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最初源于20世纪中期,是应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产生的。PBL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7]PBL教学法认为学习应该是建构性的过程,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的过程,学习者可以根据他们所知道的内容建构知识。该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指导者或帮助者的角色。其作用不是给学生提供参考答案,也不是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明确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组织小组。把学生分为若干讨论小组,为合作学习建立基本规则;第二,设计问题。问题是PBL的起点和关键,好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非结构化的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发现的问题。而且越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解决的兴趣。第三,呈现问题。PBL教学设计的问题是复杂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有时候是模棱两可的,这样的问题很难被界定,而且有很多种解决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定义、细分问题,并找准问题的关键很重要。第四,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学生们需要知道什么是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分享信息,确定要完成的目标。着手研究,选择最好的办法解决关键问题。第五,总结、反思和评估。为提炼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有意识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反思每个小组是否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是否设定了恰当的目标,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评估各个小组和学生的表现。

(二)PBL教学法在公共关系伦理教学中的运用

设置一个好的公共关系伦理问题是教学实践的关键,好的问题本身必须隐含伦理价值,能提升学生对公共关系的伦理认知,强化学生的伦理价值判断。在一次PBL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了一个这样的事件:2013年8月20日,《南方都市报》中刊登了一则整版的悬念广告,该广告引入了现代人讨论热烈的话题———“小三话题”,内容是现任张太写给前任张太的信,“你放手吧!输赢已定。好男人只属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祝你早日醒悟。搞好自己,愿,天下无三!”广告一经刊出,因内容惊爆,赚足了眼球,后因广告内容“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裁定为违法广告而被禁播。有消息曝出该广告是化妆品品牌“韩后”的一次商业炒作,该事件既是一次广告行为,也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事件策划,策划团队承认想通过“小三元素”“爆点”获得关注,广泛造势,为后续活动做铺垫。就以上事件,本课程设置了以下问题:评估此次事件策划的影响和意义,并就“韩后”目前所处的舆论环境提出公共关系传播建议。该话题来源于近日发生的真实案例,选择该话题进行问题设计,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该话题本身反映的就是传播伦理问题,触及社会敏感的“第三者”问题,并通过“嚣张小三”口吻大放厥词,挑战社会的公序良俗,以此吸引公众注意,是恶意炒作,这和公共关系所倡导的“真善美”的价值,以及负责任的传播不相符合。其次,该话题反映了公共关系事件策划中的“搏出位”现象,为了使自己的委托人扬名,不惜用“出位”的方式传播自己,这一现象在公共关系实践中非常流行,饱受争议。关于此种现象一直有两种态度倾向,一种倾向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其在提升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比较而言终究得不偿失;另一种持赞赏态度,认为此举提升了企业的曝光度,节省了广告费,称得上是“传播智慧”。究竟哪种观点更正确,任何逻辑思辨都是苍白的,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判断实践中的真问题,在评估“韩后”事件的影响和意义的同时,思考理论上倡导的伦理道德究竟是否有现实意义,并就伦理失范后的企业提出公共关系传播建议。把问题布置给学生后,学生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问题,把问题细化为:调查传统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情况及态度倾向;调查社会化媒体和网络论坛对该事件的转载、讨论情况,及态度倾向;调查公众对该事件的感知和评价;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该事件的得失进行评估;对如何消除该事件的不利影响提出传播建议;明确纠正性公共关系策略关键及其执行。并在小组内对任务进行了协商分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分工协作,表现出了较强的工作热情,他们查阅了相关理论和案例,调动尽可能多的知识储备完成该项目:有的搜集媒体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有的着手公众调查;不断讨论和修正方案;撰写报告,制作PPT等。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四个小组都给出一个相似的结论:“韩后”的事件炒作,确实提升了曝光率,增强了知名度,但在舆论夹击之下呈现出“失控之势”———媒体对“韩后”的责难由道德伦理方面转向了对其质量的质疑,并指责其涉嫌以“假洋鬼子”的身份蒙骗消费者,是品牌身份造假,“韩后”陷入信任危机。学生提出了“真诚沟通”的建议,认为伦理既是一种应恪守的价值,也是一种有效的公关方法:“韩后”应该夯实基础,提升产品品质,提供优质产品,这是任何有效传播的前提。同时也为“韩后”的品牌传播提出策略性建议:传播“正能量”的品牌故事,塑造“正能量”形象;围绕重拾自信等话题,关心、抚慰女性情感;在时尚杂志或者女性论坛,分享护肤美容经验,策动口碑、互动传播等。

三、基于PBL的公共关系伦理教学评估

(一)有助于学生把公关的伦理规则转化为内心认同

公共关系伦理遭遇的最尴尬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已建立起道德规制,但在实践过程中伦理失范屡有发生。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首先提出一个来源于公关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问题的探索,在探索中理解伦理道德失范的成本和代价,从而形成自己对公关伦理的价值判断。自我探索过程比起说教,或者对伦理规则的讨论、解读更有意义,因为它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自我基于实践形成的内心认同。

(二)有助于学生积累相关伦理失范事件的应对经验

危机应对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危机按照责任大小被依次分为五类:谣言、自然灾害、伤害、事故、违背。其中“违背”是指明知故犯,明明知道不应该,却为了眼前利益公然欺骗公众,或纵容不法行为发生。这类事件是最严重的危机,也与公共关系伦理不无关系,在应对的过程中,道德、价值、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伦理策略都是重点考虑的方面。运用PBL教学法,呈现有关公关伦理的真实问题,给学生创造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他们相关经验的积累。

(三)有助于建立学生对公共关系职业的正确认识

伦理教学范文第2篇

较早提出“大语文观”概念并以此涉及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张孝纯认为中学语文课必须冲破当前“狭的笼”,而走向“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完整的结构由3个部分组成:

(1)语文课堂教学;

(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

(3)语文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主体,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和语文学习环境是“两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时代,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丝毫不滞后于教师,甚至多于教师,以往教师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了。如果语文教学仍然秉承“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观念,只会与当今变化迅猛的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大语文教育”要落到实处,就要冲破“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的牢笼,要以课堂为基地,并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语文教育”观具体化到操作层面,即为“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

2受大语文教育启发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唤起医学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医德素质和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医学伦理知识、良好的医学伦理意识和较强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相比,医学伦理学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养,而信念的培养是道德主体经由他律到自律、内化为主体生命一部分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这与重在培养学生情感、信念等的语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语文教育”的启发,笔者试图从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出发,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建议。

2.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2.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

(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

(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部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小结

伦理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党校;法学教育;法律伦理;教育

在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中,法律伦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法律伦理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很多关于法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属于法律伦理的范畴。法律伦理的内容比较宽泛,包含法律制度的伦理,法律从业者的行为伦理以及职业伦理,还有常人的一般伦理。对于法律人来说,他们的伦理性在于,捍卫社会的正义以及保障人权,法律伦理教育是地方党校法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地方党校法学教育中法律伦理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地方党校法学教育没有将法律伦理教育设置成目标

我国地方党校在进行法学教育时,没有考虑到法学教育自身的特殊性,而是将其当作普通的地方党校教学的科目。在法学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法律的社会功能、体系、相关的概念以及法律的实施效果,而没有注重对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忽略了法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地方党校中开设了思想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属于政治教育,主要向政治的方向引导,与法律伦理教育并不相同。地方党校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时,还是侧重于对书面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法律伦理教育的地位趋于边缘化

1998年,我国的教育部确定了法学专业的14门专业课程,但是不包括法律伦理教学的专项课程。在法学硕士和博士的课程中,也没有涉及法律伦理类的课程。2001年之后,各个地方党校逐渐开设有关法律伦理教育的课程,但是基本都属于选修课程,学校对这些课程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不高,教学的方法与观念也比较陈旧,这导致教学的效果不佳。地方党校的不重视,使得法律伦理教学的地位逐渐趋于边缘化。

(三)法律伦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缺陷

目前,地方党校对于法律伦理的教学中,首先,缺乏大量的师资力量,很多地方党校都没有专门研究法律伦理的教师,一般都是教授公共课的教师进行法律伦理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没有对法律进行过专业的研究,并不了解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法,因此,他们不能按照法律伦理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其次,对于法律伦理的教材编写来说,缺乏影响力较强的教育教材,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再次,目前对法律伦理的教学中,主要的侧重的是法律职业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形成法律伦理的教育机制与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是非观念和正义理念融入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完善地方党校法律伦理教育的措施

(一)树立法律伦理的教学目标

对于法律人来说,他们的职责在于为社会处理各种纠纷,树立公平的行为规则。而地方党校开设法律伦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法律伦理人格,这主要表现在法律伦理的信念以及职业伦理行为。只有培养学生法律制度的伦理思维以及伦理行为能力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具有一个健全的法律伦理人格。

(二)地方党校开设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

为了强化地方党校的法律伦理教育,地方党校应该开设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以及相关的系统,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法律伦理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开设的法律伦理课程应该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课程,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法律伦理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法律伦理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法律伦理,掌握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的能力,比如处理道德价值对立以及道德利益对立的方法。另外,由于社会中存在的关系比较复杂,也不是专门开设一门法律伦理课程就能解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法律伦理教学贯穿于全部法律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中冲突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地方党校在法律伦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现实问题,提出了完善地方党校法律伦理教育的措施,不但要树立法律伦理教育的目标,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法律伦理认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法律伦理思维和行为,为社会输送正直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鄢娜.关于法学教育中的职业伦理培养与建设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4):79.

伦理教学范文第4篇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概括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1986年颁布的地理教学大纲提出了“要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全球观念以及有关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雄心壮志”。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21世纪初,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明确要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纵览地理德育目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理德育已深深融入到地理课程之中,成为地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结合地理德育目标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地理德育目标主要包括国情乡情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伦理教育、思想学风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地理德育的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魂、育人之本,它更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根基所在。地理课程资源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成为地理德育的根基,统领着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开发与评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地理德育目标应主要包括:国情乡情、国际理解、思维学风、环境伦理教育等内容,它们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分别对应着区位分析、整体性、差异性、可持续发展等地理思想,体现在地理课程的具体内容当中。

三、以核心地理思想解构地理德育的关键路径

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的价值,其核心地理思想—区位分析、差异性、整体性、可持续发展观等解构地理德育的关键路径。

1.区位分析的思想。地理学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即运用区位分析的思想,认识国情乡情,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国梦的美好信念。通过区位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思想。以区域差异的视角,认识世界,进行国际理解教育。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通过对于各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了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到国与国的差异和特点。使学生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各国、各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诉求。地理德育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路径研究,能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理解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从而增进学生对于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转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以实现地理德育的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倡导的平等、公正、诚信、友善、和谐等优秀品质,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新时代接班人。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综合的、全面的探究地理问题,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思辨批评的态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地理课程内容“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通过循环运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等等,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这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扎实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增强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伦理教学范文第5篇

(一)灾害教育内容对于灾害教育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灾害意识、灾害知识、基本技能、灾害伦理道德等。灾害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灾害的主观反映,主要指备灾意识、减灾意识、防灾意识。而灾害知识是增强学生灾害意识的基础,包括灾害概念、灾害基本事实、灾害成因、灾害规律、原理、减灾防灾措施等。通过灾害知识学习,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以便对灾害进行提前预测,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在基本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防灾减灾能力,教导学生在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互救,如何进行正确的防范,逃生,以此保护自身、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教育人们在在灾害发生时,应遵守哪些及如何遵守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开展设施保护,并培养人们的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意识、精神,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生存能力。

(二)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于防灾减灾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防灾减灾教育中,仅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缺乏实际的面对灾害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资源方面,资源短缺,教学手段单一,在灾害原因、影响、自救的讲述中,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内容抽象,学生体会不足,无法生动地阐述灾害的危害性,对学生的预警作用不足。在逃生技能教育中,仅通过警报发出、逃跑的方式进行,虽向学生传授了一些逃生技巧及应注意事项,但缺乏真实演练,学生无法得到较好的理解、掌握,教学效果较低。

二、提高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学的措施

(一)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灾害发生原因、过程、影响进行讲解,对震源、烈度、中国地震带等专业术语进行讲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及不可避免性,了解灾害发生条件,在了解灾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防灾教育,并借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地球、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师可通过案例运用,通过分析、研究、总结灾害案例,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案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开展的方式,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得以提升。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在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等,通过立体演示,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直观感受灾害的影响力、破坏性,以及准确理解灾害发生原理,增强学生对防灾减灾学习的重视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通过视频,播放一些逃生演练的视频,使学生了解灾害自救、逃生的方式,教师结合视频,讲解灾害逃生的注意事项,并纠正一些错误的自救行为,确保学生逃生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自救、他救能力。

(三)丰富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是教学的第二课堂,在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知识宣传,并组织逃生、救援演习,锻炼学生的逃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紧急应变能力。此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行灾害体验。在防灾减灾教育中,体验是关键环节,可具体根据乡土地理内容进行。例如,可组织学生到一些山体滑坡现场、沙尘暴破坏现场观察、调查,在体验组织之前,应先让学生掌握有关山体滑坡、沙尘暴的相关知识,并观察后撰写调查报告、体验感受,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灾害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同时,组织学生到社区、社会进行灾害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自救、互救意识、能力。

(四)加强灾害伦理道德教育灾害伦理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培养学生的灾害道德。灾害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生命第一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关注、关心灾民原则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关心灾民、保护环境。

三、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伦理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省教育厅

中国医学伦理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IS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