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本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浅谈

人本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浅谈

人本理论也称人本主义,被认为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三种运动,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的创造力,提倡通过个人潜能的发挥,实现自我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引入人本理论,能够推动教育管理理念的发展,促进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提升管理效果,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拥有着各自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引导其需求层次的提高。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是最为基本的前提,满足这些需求后,才能够使得学生毫无顾虑地去学习,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效;其次,应该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变化。在校园生活中,虽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学生各自的家庭环境、思想认识等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安全需求;然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进而实现高层次需求的提升。

二、实现学生的价值尊严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引入人本理论,实行民主化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选择。通过民主管理,可以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管理中,去改变师生之间相互对立的局面,实现学生的价值尊严。在实际管理中,一方面,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摒弃传统管理中高高在上的态度和理念,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本质要求,通过平等的态度和可靠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应该对教育管理的观念进行更新,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拓展,对行动进行改革,做到集思广益,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中,从不同的视角和渠道,去吸收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平等,实现学生的价值和尊严。

三、重视学生的主观意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学生是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参与的主体,从人本理论的视角分析,应该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主观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由权威型管理向平等型管理的快速转变,将自身与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等级差异观念;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群体思想、认识特点的研究,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平等对话的形式,建立起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关系,进而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然后,应该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平台,以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通过不断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当前,受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等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思想活跃,而且敢于挑战权威,发表自身的观点,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且与老一辈相比,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当代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异”,更多的倾向于独立思考而非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针对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引导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方面,应该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深入挖掘,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自我中心向集体关心的转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引导学生去积极体验生活,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看到自身的优点,发现相应的不足,通过调整、改变和提高,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教学观念和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人本理论的视角,对管理观念进行改进,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尊重学生的价值尊严,利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者:朱炳根 单位:常州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