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探讨

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探讨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产业聚集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内部恶行竞争、缺乏有效的配套法规措施和扶持性的产业政策等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把提高我国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意志建立完善法规制度,保障产业聚集区良性发展,促进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关键词:产业聚集区;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原因;系统;建议

一、我国产业聚集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

审视我国产业聚集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大致可以认为其处在一个以模仿和消化成熟技术,生产定型和常规产品为主的层次上,而且,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薄弱,主导产品的技术和装备主要还是依靠国外,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尚有不小差距。技术创新能力处于较低层次的另一个较为直接的表现在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技术创新效果还不很理想。

2.产业聚集区内部恶行竞争

产业聚集区内企业互相竞争,竞相降价,造成产品低劣,恶性循环。

3.产业聚集区缺乏有效的配套法规措施有关企业法规已经出台不少,但是缺乏配套法规措施。

4.产业聚集区缺乏扶持性的产业政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缺乏扶持性的产业政策。

二、提高我国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1.把提高我国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意志

目前国外跨国公司对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兴趣”日渐浓厚的关键时期,国家应给予装备制造业相当力度的政策扶持,体现国家意志,尽快提升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对产业聚集区采取有利的产业政策

其一,强化支持技术创新的政府科技投入政策,科技投入一直是各个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核心。而我国对研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现实,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强烈呼吁增加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对特定技术和项目择优拨款,完善技术创新的信贷,加强国债专项资金支持等。其二,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激励企业创新,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关的税收激励政策。其三,设立国家制造业专项发展基金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国家应建立共性技术平台,支持并形成一支高水平、精干的研究队伍,重点承担产业原创性技术、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其四,强化政府促进产业聚集区技术扩散的服务职能,我国产业聚集区还处在发展初期,自身知识、信息收集、扩散功能较弱,兼之知识信息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政府应出面建立行业协会,召开洽谈会,设立常设机构等实现信息的内部扩散。

第二,增强国民意识,优先购买国产货

其一,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先予以安排;国家通过有关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贴或采取加速设备折旧等方式给予支持。其二,依托重点工程推进设备国产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所需成套设备,要制定自主制造的目标。由国内装备制造聚集区企业与跨国公司联合投标,以国内市场换取国外企业的技术转让,逐步提高国内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政府还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设立国家级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管理机构、培育规范的市场环境、加强进口设备管理、通过政府采购创造需求等方面做相应的工作。

2.建立完善法规制度,保障产业聚集区良性发展

第一,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注意保护企业专利权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能否做好企业专利权的保护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集群的最终创新发展。当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保护时,其创新期收益将会大大提高,这也就增加了它的创新动力。而且企业产品的品牌不但是产品在市场上的标志也是维护其专利权的有力武器。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该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把品牌战略当作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另一方面重视对品牌的保护和扶持。

第二,规范市场机制,限制恶性竞争,建立企业淘汰机制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健康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市场机制,同样产业聚集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机制。企业之间的集聚虽然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但也很容易导致负面作用,如企业之间由于产品同质和拥挤效应很容易产生恶性竞争,从而使得良性企业被劣质企业挤出市场的“柠檬”效应现象发生。市场规范机制可以通过监督企业行为、惩罚违规企业来限制产业聚集区内恶性竞争的发生。这也涉及到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只有政府制定的惩罚措施比企业冒险违规所得的利益期望大时,企业才不敢违规。

第三,重视企业社会网络作用,形成非制度性约束

在产业聚集区中,不管是企业间的生产网络、企业主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是企业所在地的价值观念、信任、合作文化等社会资本状况,都对产业聚集区竞争优势的维持及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发挥着重要影响。社会网络的构建加强了企业间的信息流通,使得本来没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也能彼此有所了解,这样就在良好社会人文、企业群体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自发的监督约束机制。

3.促进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与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主体包括:集群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中介组织。聚集里大型装备企业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中介组织是聚集技术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发挥其作用。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聚集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第一,加强聚集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强化聚集创新

优化集群结构,加快集群内企业的体制创新;夯实研发和创新基础,体现集群优势,坚持集群自主研发与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牌。政府应创造法律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通过一系列合作计划项目,以及相关各种促进合作的政策措施,来引导、组织集群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

第二,促进聚集产学研合作创新

其一,政府应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支持产学研合作。其二,通过一系列产学研合作的计划项目,设立各类“基金”来促使高校科研机构介入本地企业发展,并与企业合作创新,尤其是政府支持的大型合作项目,要在推动地区产学研合作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其三,促进人才流动、知识流动,鼓励学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支持科研人员到生产单位兼职,加快技术扩散,为合作创新创造机会。其四,努力提高企业主素质,倡导自主创新思想。企业集群的真正灵魂在于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不管是哪个产业集群,它的发展前途都掌握在当地一批富有创新进取精神的企业家手中。

第三,促进技术中介机构介入技术创新

首先,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移给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为中介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创造空间。其次,政府要把各类中介机构,作为政府调控的有力工具予以大力支持,而且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与执行,要紧密依靠和有效利用中介机构,要培养技术创新的社会自组织力量,使中介组织在促进合作创新过程中找到生长空间和土壤。

参考文献:

[1]陆晓燕.美欧集群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盖文启:新产业区发展的区域创新网络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张立川.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6月

[6]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华夏出版社.2002年

[7]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8]钱平凡.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6月